分享

极晚熟葡萄新品种‘雪蜜无核’在盖州温室的试栽表现

 happymanlla 2022-01-11

2021-10-09 11:45

(1 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辽宁 熊岳 115009;

2营口义缘新果果树专业合作社,辽宁 盖州 115200)

'雪蜜无核’葡萄是笔者从'克伦生’葡萄中选育出的极晚熟芽变品种。由于该品种成熟期晚,在盖州露地种植不能成熟,2012年春季,在温室中定植,2013年结果,2014年丰产。经过6年的栽培观察,该品种以无核、大粒、红色、口感佳、耐贮运、适应性广、经济效益高而深受种植者及市场的欢迎。其极晚熟的特点,为目前众多葡萄品种少见,是目前适合做保护地延迟栽培的珍贵葡萄品种。

1试验园概况

'雪蜜无核’葡萄试验园位于辽宁省盖州市沙岗镇上屯村营口义缘新果果树专业合作社生产园区,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海拔35m,年平均气温为9.5℃,一月平均气温为-8.9℃,极端最低气温为-28.5℃,年无霜期为183d,年降水量为650mm左右。土壤为沙壤土,有机质含量0.9%左右,PH值7.3。试验园占地666.7m2,墙体为砖混结构,钢管骨架。南北跨度9m,东西长度75m。温室最高点4.2m,前底脚高度1.2m。采用PE无滴膜。苗木采用自根苗,于2012年4月20日定植,2013年开始结果,2013-2016年产量分别为1750kg、2650kg、2500kg和2500kg。果园售价为60-70元/kg。从种植第3年起,666.7m2效益在15万元左右。

2主要性状

2.1 经济性状

本品种属欧亚种,自然果穗呈圆锥形,中大,穗重560-2200g,果粒着生紧密,多副穗,有歧肩。果粒长椭圆形,天然无核,单粒重5.1-7.9g。果皮呈玫瑰红色,着色均匀,果粉少,美观,无大小粒现象。果皮中薄,与果肉不易分离。果肉半透明乳白色,肉质细脆,有浓郁的玫瑰香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0.5%-23.6%,品质极佳。果刷长,着生牢固,不易落粒,不裂果,耐运输能力强。是目前鲜食葡萄品种中成熟期最晚、品质优良的无核品种。

2.2 物候期

在辽宁盖州地区正常年份,'雪蜜无核’葡萄5月上旬萌芽,5月末至6月上旬开花,温室栽培条件下12月上旬至元旦成熟(盖州地区露地条件下果实不能充分成熟)。果实采收后树体进入休眠。从萌芽到树体休眠,营养生长天数240d,浆果发育天数为205d左右。

2.3 生长结果习性

该品种幼树生长旺盛,萌芽率达80.2%,成枝力强,主蔓上无光秃带。嫩梢淡红色,有光泽,无绒毛。幼叶浅红色。成熟叶片绿色,大型叶,近圆形,深五裂,平均横径24.1cm,纵径23.2cm,叶柄平均长度18.9cm,柄洼呈半圆形。整个生长期新梢生长势强旺,苗木栽植当年正常管理状态下,新梢可长至2.5-3m,枝蔓成熟度可达2-2.5m。副梢形成花芽的能力较强,冬芽一次副梢带花序率达63.5%。坐果率高,果刷长,不易落果,并具有连续丰产的能力。

2.4抗病性

'雪蜜无核’葡萄遗传了其母本'克伦生’葡萄较抗霜霉病、灰霉病、黑痘病、炭疽病及白粉病的特点,温室栽培条件下,上述病害发病较轻。

3栽培技术要点

3.1 设施条件

综合'雪蜜无核’葡萄诸多生长结果习性,尤其是果实极晚熟的特性,在全国范围内均需采用保护地种植。长江流域以南地区、江淮流域,可采用避雨棚栽培,但考虑到抗风等因素,建议采用塑料大棚栽培。黄淮流域各地区需采用塑料大棚栽培。黄河流域以北地区采用塑料大棚栽培时,必须附加保温被,以保证10月中旬以后温室内夜间温度。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以北地区、山东北部地区需在温室中种植,若采用塑料大棚种植,必须安装加温设施。河北北部、山西北部、辽宁及以北地区,需在温室中种植,随着地理纬度的升高,温室的保温条件应越高,温室内部需安装必要的加温设施。

3.2 建园

将种植区域内陆面整平,按行距2m挖定植沟,沟深、宽各为80cm,666.7m2内施腐熟的优质农家肥,牛粪可10-15m3/666.7m2,羊粪可6-8m3/666.7m2。回填时,将农家肥与土壤混拌均匀,但距地表20cm应为纯土,不可混拌肥料,以防烧根。回填后灌水沉实。

选择优质种苗,要求苗木生长健壮、芽体饱满、剪口直径达0.4cm以上、根系发达、无检疫对象。苗木栽前对根系进行修剪,剪留20cm,用清水将根系浸泡24h,使苗木吸水充足。苗木栽后就立即灌水。第1次灌水应采用漫灌方式,使苗木根系与土壤结合紧密。3天后,在种植行覆黑色地膜,以保湿保温,提高苗木成活率,并可防草。

鉴于'雪蜜无核’葡萄是在保护地中种植,苗木的类型选择自根苗和嫁接苗均可。

10月下旬定植。入冬前将苗木用地膜或PVC或PE膜履盖,整个温室用膜封闭,以保持温湿度。北方地区应在棚外加保温被,南方地区在棚外加遮阳网,保持棚内温度在-5℃-6℃,以保证苗木正常休眠和越冬。秋季种植苗木,在栽后第2年生长量很大,枝条成熟度好,下年基本可达丰产状态。如果在春季栽植苗木,第2年能达到正常产量的70%左右,第3年进入正常丰产期。

3.3 架式与种植密度

株距0.5m,行距2m,每666.7m2栽植600株。采用单行独干双臂篱架。篱架高1.8-2m。双臂上端间距1m。

3.4 整形修剪

采用独龙干树形。春季苗木萌芽后,选留最健壮的芽,每株保留1个新梢,隔株向两侧引缚,形成双臂架面。每株苗插一根细竹竿,并将竹竿绑缚在最上端铁线上。将葡萄新梢及时绑缚在竹竿上。

及时除副梢。距地表40cm以下的副梢应及时疏除,40cm以上的副梢,保留1片叶反复摘心。

苗木定植后第1年要保证光照条件,防止植株徒长。节间长度控制在10-15cm为宜。根据5年的种植经验,'雪蜜无核’葡萄栽后第1年正常管理条件下新梢可长至3m。因此,对于保留的枝蔓,应使其尽量加长生长。生产经验表明,枝蔓长度越大,其加粗生长越快。各地区可在初霜前1个月对延长枝摘心。这样可以保证枝蔓成熟的长度超过2m。待秋季落叶后,将成熟的枝条剪留1.8-2m。

第2年春季萌芽后,将距地表40cm以下的芽全部抹去,40cm以上的芽,每15cm留1个。对保留的芽应适时抹去副芽,保留健壮的主芽。结果枝着生双花序的,应保留1个花序。坐果后,及时疏粒,必要时可疏除副穗或小穗,每穗保留150-160个果粒,以促进果粒生长,防止果穗过于紧密。'雪蜜无核’葡萄的果穗以散穗形较为美观。每株树保留果穗5-6穗,666.7m2控制产量2500kg。

果粒膨大期,对于结果枝,在果穗以上留4片叶摘心,营养枝留6-8片叶摘心。摘心后长出的副梢,最顶端的副梢留1片叶反复摘心,其余副梢疏除。

在盖州地区,12月上旬至元旦期间果实成熟,可陆续采收。

树体落叶后,进行修剪。修剪的原则为'近轴中梢修剪’,即以主蔓为中心轴,尽量选择离中心轴近的强壮枝做结果母枝。结果母枝剪留3个饱满芽即可。

3.5 树体休眠

本品种栽后第1年树体休眠需要下架休眠。入冬前枝蔓修剪后,将枝蔓下架,整齐地绑缚至地表面,用地膜覆盖即可,以保持湿度。第2年春季发芽前,将地膜撤除,枝蔓松散平放于地面,待芽萌发率达75%时上架。从第2年秋季起,休眠时枝蔓可不下架。

3.6 温度控制

10月下旬苗木定植后,当外界温度降至0℃时,用黑色地膜将种植行覆盖,覆盖棚膜和保温被,使苗木进入休眠期。南方地区棚膜上可覆盖高密度遮阳网,也可打开下部两侧通风口,以降低棚内温度至6℃以下,保证树体正常休眠。

春季当外界日平均温度达到8℃以上时,可卷起保温被或遮阳网,打开棚膜上下通风口,用5-7d时间使棚内温度与外界温度相同。去除覆盖在苗木种植行上的黑色地膜。待苗木发芽后,去掉棚膜,以增强光照,使葡萄树体的萌芽速度与外界同步。

进入雨季前,将棚膜再扣上,防止雨水淋湿叶片。保持棚膜上、下通风口处于打开状态,以降低棚内温度。有降雨时应随时关闭上通风口。

秋季(盖州地区一般在9月下旬)当夜间温度低于15℃时,夜间应关闭通风口。随着外界温度的逐渐降低,在夜间或阴天还应加保温被。辽宁以北地区必要时还应加温,以保证棚内温度不低于15℃。

果实采收后,对温室逐渐降温,白天保温被不揭开,防止升温,夜间揭开保温被,同时打开下通风口,夜间棚内温度每天降低2℃左右,用7-10d将棚内夜间温度降至0℃或以下。树体修剪后进入休眠期,棚内温度保持在0℃左右,相对湿度75%左右。休眠期38-40d。

3.7 花果管理

'雪蜜无核’葡萄自然坐果率很高,果粒均匀,不存在'大小粒’现象,不必采用任何激素以提高坐果率和整理果形。为保证成熟的果穗为散穗形,在果粒膨大期应进行疏粒,也可疏除小穗或副穗,每个果穗保留果粒150-160个,每个果穗重量控制在1000g左右,每株树保留果穗5-6个,666.7m2控制产量2500kg。剪去果穗下端过长的部分,使果穗呈自然圆形。

为使果面清洁,在定果后套袋。果实成熟前20d摘袋。

3.8 土肥水管理

提高种植区域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的通透性,保持肥力均衡、充足供应,保持根系水分均衡,是保护地葡萄种植的关键要素。

建园时666.7m2施腐熟牛粪10-15m3,之后每年果实采收后施牛粪8-10m3或羊粪5m3,将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到3%以上,可改善土壤物理性质,增加土壤的通透性,增加土壤的含氧量,有利于根系生产,提高其吸收能力,有利于葡萄稳产和品质的提高,也会增加其抗病能力。

整个生长季节可追肥3-4次,第1次在萌芽前,株施多元素复合肥180g;第2次在坐果以后至果实膨大期,株施尿素100g,高钾型复合肥100g;第3次在果实成熟前50d,株施复合肥(N:P:K=18:15:25)200g。结合喷药,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2次,喷施时期为果实膨大期和果实成熟前30-40d,浓度为0.3%。果实成熟前2个月,温室内葡萄植株上部挂CO2气肥袋,666.7m2挂300个,挂放时间30-40d,可增加温室内CO2浓度,提高光合效率,提高产量和品质,增加叶片厚度,提高抗病力。

全年漫灌3次,时期为萌芽前、坐果后和果实休眠前。平时每隔15-20d滴灌一次,每次30分钟。种植行用黑色地膜覆盖地面,以保持土壤湿度均衡稳定。坐果后要采用避雨栽培,避免过多的雨水灌到根系,以免影响根系水分的均衡。

3.9 病虫害防治

病害主要有霜霉病、黑痘病、白腐病、灰霉病等,虫害主要有蓟马、金龟子等。

虫害的主要发生时期为萌芽至坐果期,叶面喷布25%吡虫啉1000倍液,或25%噻虫嗪大功牛3000-5000倍液,或2.5%功夫20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4000倍液。

病害的防治有2个关键时期,即萌芽至果实膨大前和果实成熟前30-40d。坐果后,由于采用了避雨栽培,病害发生较轻。树体萌芽前至萌芽初期,全棚喷3oBe石硫合剂加五氯酚钠200倍液,铲除越冬菌源;在盖州地区5月中、下旬花前或花后防治黑痘病、灰霉病、霜霉病。坐果后,将距地面40cm以下的果穗剪除,防止白腐病的发生。坐果后由于采用了避雨方式,病害发生较轻,各种病害可做为一般性防治。秋季外界气温降低后,温室多数时间处于封闭状态,温室内空气湿度增加,灰霉病的防治是重点。

药剂选择:霜霉病可用10%烯酰吗啉水乳剂8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交替使用,必要时可10%烯酰吗啉水乳剂800倍液+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混合使用。要注重与石灰等量式波尔多液200倍交替使用。白腐病、黑痘病等可用30%醚菌酯1200倍液,75%百菌清500-600倍液, 70%代森锰锌和64%杀毒矾700倍。灰霉病可选用40%嘧霉按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

对于病虫害,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及时用药。多种药剂应交替使用,避免过快产生抗药性。果实成熟前2个月应尽量减少或避免使用化学农药,可采用臭氧(O3)进行物理防治。使用方法是,每666.7m2安装臭氧发生器3-4台,夜间温室封闭时启动臭氧发生器,定时1h,每天使用1次,可有效防止灰霉病的发生。臭氧发生器工作时,应禁止人员进入。工作结束后2h臭氧分解后人员方可进入温室。

作者简介:许英武(1964-),男,硕士,研究员,从事果树新品种推广工作,电子信箱(xyw1964@163.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