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胆管癌病案分享】

 朱永林548cr9af 2022-01-11

“胆管癌”为西医病名,根据本病临床表现,中医将其归属黄疸、胁痛、积聚等范畴。《素问·脏气法时论》曰:“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素问·刺热》曰:“肝热病者,小便先黄……胁满痛,手足躁,不得安卧。”《灵枢·经脉》云:“胆,足少阳之脉,是动则病口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转侧。”上述经典篇目对肝胆病症状的描述皆与胆管癌症状类似。胆管癌病因可分为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内因多归于内伤情志,大怒伤肝, 或忧思脾郁,皆可使肝失条达,疏泄不利,气阻络痹, 肝血瘀滞不散,日久可结成积聚。外因则归于嗜肥酗酒,或外感湿热之邪。偏食肥腻之食,或经常过量饮酒,均会损伤脾胃,湿热内生,郁结于少阳,郁遏肝胆,致疏泄不畅,胆液不得下泄;外感湿热,内蕴中焦,湿郁热蒸,不得外泄,从而蕴结成毒,日久生成积聚。内外因相互作用,致使湿热毒结,肝胆疏泄失调, 气机阻塞,瘀滞不通,日久形成积聚。
患者,男,因黄疸到医院就诊,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病理显示为胆总管下段神经内分泌癌;后进行化疗。复查发现病情复发,遂继行原方案化疗2周期。后因病情进展;寻求中医药治疗。患者首诊面色晦暗,身黄目黄,呃逆欲呕,二便尚调,乏力消瘦,身体状况差,舌暗红苔黄腻,脉弦濡。左锁骨上可触及肿物,质硬,推之不动。四诊合参,辨证为湿热蕴蒸证,治当清热利湿并举,同时理气化瘀。用药:蒲公英、白花蛇舌草、夏枯草、柴胡、茵陈、虎杖、清半夏、重楼、麸炒枳壳、陈皮、麸炒白术、茯苓等,用药一段时间后,患者诸症较前减轻,身黄目黄改善,自觉颈部淋巴结压迫感减轻,舌红苔黄腻较一诊改善,但仍有呃逆恶心、食欲不振症状。继续不断辨证加减用药,一段时间后,患者肿瘤原发灶及转移灶均见缩小,病情稳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