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情缘半岛 2022-01-12

​        荀子《劝学》有这样一段话: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词语解释              绳:这里指墨线。

直:形容词作名词,变直。        就:接近。

金:古义为刀剑等金属制品。

砺:磨刀石。          君子:这里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博学:古义为广泛地学习。

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参省(xǐng)乎己:对自己检查、省察。       参,一译检验,检查;二译同“叁”,多次。省,省察。乎,介词,相当于“于”,对。               知:通“智”,智慧机智。               明:明达。

       这段话的意思是,所以木材经墨线比量过就变得笔直,金属制的刀剑拿到磨刀石上去磨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智慧明理并且行为没有过错了。

       此文是劝学名篇,论述了什么是真正的君子之学。

        开篇以一组排比句从正面阐述了君子之学的表现。接着以小人之学的表现从反面加以论证。然后将两方面进行对比,揭示了君子之学的根本目的在于美化自身,提高自身的修养。最后,从回答问题的不同表现加以比较,突出了君子之学的效果。文章说理全面而充分,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

        文章运用“君子之学”与“小人之学”对比的方法,指出学习必须牢记于心,体现在行动举止上,修养自身的品德,一言一动都合乎道德标准,“可以为法则”。同时论及接待求教者的态度,应该“如撞钟”,如声音回响,对答有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