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毛泽东的开封之行

 开封胡同 2022-01-14
毛泽东到河南省的第一站,是兰封县。29日,毛泽东的专列由徐州转道陇海线西上,到达兰封县。毛泽东事先知道兰封县是个很贫困的县。为了不给该县带来接待方面的麻烦,待专列到达兰封县后,毛泽东决定就住在车上。他在车上接见了县和地区闻讯赶来的干部,向他们询问的主要问题,就是治理黄河灾害问题。毛泽东提出许多问题,也帮助地方干部分析这些问题,并且帮助他们拿出治理黄河灾害的办法。

1952年毛泽东主席视察兰考杨庄险工

30日上午,毛泽东在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王化云、副主任赵明甫及河南省黄河河务局长袁隆等陪同下,前往1855年(清咸丰五年)黄河在铜瓦厢决口改道的地方,即今兰考县东坝头察看。在乘车向黄河边的东坝头行进途中,毛泽东问王化云治理黄河的情况,以及今后对治本有何打算。王化云汇报说:近期为了解决洪水对黄河下游亿万人民的威胁,正在制定修建邙山水库和三门峡水库的规划。毛泽东仔细地听了制定规划的汇报后,对在座的人们说:大水库修起来,解决黄河水患,还能灌溉、发电,是可以研究的

毛泽东的专列驶抵东坝头。在这里,黄河正从这里转向东北奔腾而去。清晨,叶子龙早起,却发现毛泽东早已经下了专列,在路基上活动身体。看到叶子龙,毛泽东说:“走,我们到那边看看!”说着,大步向远处的一个村子走去。叶子龙紧紧跟随在后面。毛泽东说:“这里自古以来就是穷地方,陕北也苦,可是有地种,有窑洞住,这里不行,地里不打粮食,黄河如果决口,就什么都没了,苦不堪言啊!解放几年了,不知老百姓的生活怎么样呢?”路边有一个打谷场,一老一少两个农民正在掀盖在玉米堆上的席片。毛泽东穿过田间小路向那里走去。忽然一脚踩到一堆牛粪上,他把鞋底上的牛粪一点一点地抹到地里,然后在田埂上蹭了几下,轻松地笑着说:“喔,不小心,不小心!”许多年后,叶子龙回忆说:毛泽东最开心的一笑,是踩到牛粪上那一刻。

毛泽东下专列,是为了实地了解修堤、修坝的情况和防洪能力。他们来到打谷场地,两位农民停下手里的活。叶子龙问这是什么地方,那位老农说这个村子叫许贡庄。毛泽东从粮堆上拿起一穗玉米,问:“老乡,今年的收成怎么样啊?” “不咋样,哪年不是这样,咱这盐碱地不打粮食!”老农回答。毛泽东接着问:“打的粮食够吃吗?日子过得好不好?”“比解放前强多了,托共产党的福啊!”老农答道。离开打谷场,毛泽东一行走进村子,进入一个农家院,这里有三间草房。堂屋不大,五六个人进去就站满了。屋里黑洞洞的,一位老妇人正在灶前干活。毛泽东又与老太太聊了会天。

1952年毛泽东主席视察郊区柳园口险工

之后,他徒步登上了黄河大堤,感叹道:“好一个黄河之水天上来!”他察看了历史上黄河决口改道的地方,向王化云了解治理黄河的规划。毛泽东问的问题很广泛。他特别关注当年黄河决口的历史情况,岸边受灾的情况。他还询问了清朝和民国时期各地方政府治理黄河的情况,还向专家询问了固堤防洪的措施。毛泽东看完东坝头,又问王化云:你说黄河是个“悬河”,怎么在东坝头看不出来呢?我还想再找个地方看看。王化云回答说:东坝头背河一面是黄河走了几百年的地方,所以现在大堤内外不太悬殊。到开封柳园口就可以看得更清楚些。毛泽东说,那我们就去那里看看“悬河”。

30日下午,河南省地方干部带毛泽东来到柳园口大堤。他站在黄河大堤顶上向北眺望,黄河在高高的河床里奔流,回头南望堤外村庄,好像坐落在凹地里。他问:这里的河面比开封城里高不高?王化云回答说:这里黄河水面比开封城地面高三四米,洪水时更高。毛泽东听后深有感触地说:“这真是悬河啊!” 毛泽东问身边的河南省主要领导:“如果河水涨到天上去怎么办?” 那位领导同志回答:“请主席放心,我们河南人民决心在主席的领导下,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水涨一寸,坝高一尺,确保沿岸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毛泽东微笑不语。他走下黄河大堤向河边走去。在一片滩地上,他探下身去抓了一把泥沙,细细地看,问泥沙是从什么地方来的,有多少?王化云回答说:这些泥沙都是西北黄土高原冲下来的。据陕县水文站测验,年平均有十几亿吨泥沙送到下游。大量泥沙在下游河道淤积,是黄河不断决口改道泛滥的一个原因。毛泽东看着大堤内外的悬差和坐落在低洼处的村落,望着远处开封城中隐隐绰绰的铁塔和龙亭,陷入了沉思。

1952年毛泽东主席视察黄河后登上龙亭

毛泽东站在大堤上,边向四周观看边说,你们看,这真是“悬河”。这里的河水比村子里的树梢还要高。他嘱咐说:要把大堤、大坝切实修好,修牢固。发大水时,有危险,党政军民要一齐上,万万不能出事。毛泽东返回专列,嘱咐送行的当地领导:“你们不要送了,把黄河的事情办好,我们都能睡个好觉。”

毛泽东回到专列上。专列继续驶往开封。他很有兴致地向王化云询问起今后治理黄河的规划。

30日晚上,毛泽东住在河南省开封的河南军区。大家都休息了,可是毛泽东房间的灯光还亮着,毛泽东在灯下兴致很高地阅读《河南通志》《汴京志》《龙门二十品》碑帖。毛泽东有个习惯,每到一地,都要找当地的方志阅读,了解当地的历史变迁和风土人情。

31日,毛泽东要到河南省新乡去看引黄灌溉工程。当年,这里还是平原省。要进入平原省了,毛泽东就坚持不要河南省的负责同志陪同了。在离开开封北上的时候,毛泽东对前来送行的王化云及河南省委书记张玺、省政府主席吴芝圃、省军区司令员陈再道等再次说了那句话:“一定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

这句话后来广泛流传,成为一代人治理黄河的口号。



谨以此篇文章缅怀悼念毛主席逝世45周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