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52年毛主席视察黄河,去一户农家讨水喝,农妇:斯大林没同来?

 王浩然 2022-07-19 发布于山东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真正的英雄”。

毛主席出身农村,从小干农活长大,对人民群众的疾苦感同身受,在他领导中国革命的每个阶段,都从未间断过与人民之间的联系。

不管是井冈山上和农民携手劳作,还是新中国成立后和工人亲切交谈,毛主席的亲民形象,已然成为党和国家的一张名片。

不仅如此,毛主席思维敏捷、反应迅速,即便被群众问到一些棘手的问题,他也总能灵活应对。

然而,1952年,毛主席到一户农妇家讨水喝,农妇问道“斯大林怎么没同来”。

毛主席却不禁哑然失笑,思考了一会儿才做出回答。

那么,毛主席为什么要去农妇家讨水喝?农妇又为何会问出这样奇怪的问题呢?

“斯大林今天怎么没一块来?”

1952年10月底,郑州邙山已入初秋,天高气爽、风轻云淡,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悠闲的气息。

“咚咚咚”,一阵敲门声突然响起,农舍内的妇人停下了手中的活儿,麻利地打开了房门。

“大妈,我们口渴,来讨口水喝”,王化云率先开口说道。

王化云是黄河治理委员会主任,由于长期在邙山一带调研,他与当地的农民早已打成一片。

因此,见他敲门讨水,农妇便热情地招呼他进门,还摆出了一条长凳。

然而,令农妇没想到的是,与平常不同,王化云此行并非孤身一人,在他身旁还有一群身材挺拔、仪态庄严的人。

农妇没有多想,只是让众人坐下休息,自己则走到后屋打水去了。

“主席,您先坐会儿”,王化云将长凳搬到为首的人面前。

原来,王化云此行,正是陪同毛主席到郑州邙山考察,同行者还有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公安部长罗瑞卿,以及卫士长李银桥等人。

不一会儿,农妇将水拿了出来,可屋中较为昏暗,她根本看不清众人的样子,也就没有认出毛主席来。

在把水送到每个人手上后,她便坐回矮凳,继续掰起了玉米棒子。

毛主席一边喝水,一边饶有兴致地环视着农妇的房子,随后,他亲切地问道:“大娘,家里还有其他人吗?”。

“儿子在部队当兵,老头子赶集去了”,农妇语气很平淡,手中的活儿也没停下。

“庄稼长得怎么样啊”,毛主席平日里最关心农民的生活,所以他马上将话题转到了收成上。

“不怎么样,盐碱地,庄稼不爱长”。

听完这话,毛主席的眼神突然黯淡了下来,他大口喝完了水,道了声谢谢便走出了房门。

没想到,房门外正站着一个老大爷。

“主席……您是毛主席”,大爷一眼就认出了毛主席,激动得有些手足无措。

毛主席热情地握住了大爷的手,“刚才大娘说您赶集去了,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由于大爷声音太大,房中的农妇也闻声赶了出来,她见到毛主席,不禁大惊失色,“主席,刚才我没认出您来,您可千万别怪我”。

毛主席哈哈大笑,只是一再多谢农妇的那碗水,就在众人准备离开之际,农妇突然问道。“毛主席,斯大林今天怎么没和您一块来?”

听罢,毛主席也有些迟疑,不知农妇为何如此发问,直到事情被解释清楚后,众人才忍不住大笑起来。

说到这,可能有朋友会好奇,毛主席此行到底是要考察什么?农妇又为何会问出这样奇怪的问题?

蒋介石错误决策,淹死89万国人

一切都得从黄河开始讲起。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作为中国的第二大河,黄河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竞相歌颂的对象。

然而,黄河水流湍急、泥沙俱下,在历史上,也是诸多灾难的来源。

根据史料记载,黄河下游共决堤1500余次,仅大规模改道便有20多次,黄河之险,由此可见一斑。

近代以来,黄河的状况非但没有改善,反倒因为蒋介石的一次错误决策,造成了更加严重的后果。

1938年4月,台儿庄战役以胜利告终,大幅挫败了日军的士气,也打破了日军战无不胜的神话。

经此一役,全国人民重拾抗日救国的信心。

这一战,得归功于国共两党的通力合作,然而,蒋介石却居功自傲,高估了自己的指挥能力。

随后,他不顾当时局势,冒险与日军在徐州开战,最终一败涂地。

徐州失守后,平汉线风雨飘摇,很快,开封、兰州便相继沦陷,日军高歌猛进,直逼郑州城下。

一旦郑州也落入日军之手,整个中原地区的抗战形势将陷入被动。

在千钧一发之际,蒋介石没有调遣援兵,也没有向国际求助,而是想出了一个歪点子——炸毁黄河堤坝,水淹日军。

1938年6月8日,随着河南花园口传出的一声惊天巨响,黄河大坝被炸出了一个巨大的缺口。

顿时,水流奔涌而下,湍急的黄河水,很快便淹没了下游。

这招“水淹七军”的战术,的确起到了击退敌军的效果,但代价同样是惨重的。

一时间,89万的下游居民被洪水吞噬,1200万人流离失所。

不仅如此,黄河决堤后,波及多个省份、数十个城市,几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都被冲毁,原先的产粮大省,也变成了连年饥荒的黄泛区。

牵挂沿河百姓,决定亲自考察

直到1947年,花园口大坝的修缮工程才初步完成,但此时已过去11年之久,黄河的河道受到了严重影响,想要彻底修复,又谈何容易。

正因如此,新中国成立后,黄河仍是让毛主席长期困扰的难题。

1950年夏天,安徽、河南交界地带暴雨不断,雨水积蓄过多,淮河无力承受,最终决堤。

毛主席对此十分关注,他一边派遣中央的负责人前往淮河流域视察,一边要求皖豫两省尽快发来详细的报告。

7月20日,一封报告被放在了毛主席的书桌上,当看到报告中描绘的状况时,毛主席不禁双手颤抖、眼眶发红。

他当即下令,要不惜一切代价,解救被洪水侵袭的百姓。

当晚,毛主席辗转反侧、彻夜难眠。

比较幸运的是,在中央和地方的共同努力下,淮河流域的状况很快得到控制,毛主席一颗悬着的心,也逐渐放了下来。

不过,在埋头工作之余,他还是记挂着黄河流域。

毕竟,淮河决堤已经如此严重,一旦黄河再出问题,后果将不堪设想,随后,毛主席叫来了卫士长李银桥,有些急切地说道,“我要去黄河看看”。

然而,当时朝鲜战争已经打响,毛主席忙于志愿军组建工作,一时之间无法抽身,所以前往河南视察一事也就暂时搁置了。

不过,毛主席对黄河的关切从未放下过。

1952年10月,随着朝鲜战场上秋季反击作战的高歌猛进,美军成了强弩之末,失败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见大局已定,毛主席便决定重拾两年前的决定,亲自前往黄河沿岸考察。

走访各地,全面视察

10月25日,在杨尚昆、罗瑞卿以及李银桥等人的陪同下,毛主席踏上了离开北京的火车。

他们的第一站是山东。

在济南,毛主席详细询问了黄河河床与城市之间的相对高度,并且给出了“加固大坝”的重要指示。

在济南接待毛主席的是许世友,面对水情复杂的黄河,毛主席事无巨细,走访了诸多地区,许世友也一直陪同在侧,尽力解答毛主席提出的问题。

当然了,许世友并非专业人士,在问题过于专业时,他常常无法作答。

正因如此,在出发前往河南兰封县时,毛主席特意强调,要找一个有专业背景的一同考察,而在兰封车站等待的人,果然没有让毛主席失望。

他便是王化云,毛主席早就听过王化云的名字,也知道他在水利部颇有建树。

所以,一见面,毛主席便调侃道,“你的名字起得好哇,半年化云,半年化雨,全国人民的风调雨顺就靠你了”。

一下子,现场凝重的气氛活跃了起来,紧接着,毛主席又语重心长地说道,“黄河孕育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是我们的母亲河,黄河的事情,一定要办好啊”。

众人若有所思,都点了点头,随后,王化云便带着他们,在各地考察。

沿途,毛主席又询问了王化云不少问题。

例如黄河的改道情况,大坝的修建情况,以及各地近年来是否受灾等等,毛主席问得很深,而王化云也答得很细。

两人密切交流,在毛主席的建议下,王化云很多悬而不决的难题,也纷纷迎刃而解。

10月29日,毛主席一行人抵达黄河南岸的东坝头堤段,见东坝头修建得大气磅礴,毛主席问道,“像这样的大堤,我们共修建了多少”。

王化云则脱口而出:“修堤1800公里,修坝5000道”。

听到这一数字后,毛主席颇感欣慰,次日,他示意要到河南郑州考察,还特意点名要王化云继续陪同。

遇到“刁难”,巧妙化解

郑州邙山位于黄河边上,山上遍布着大量村庄,由于长期四处走访,王化云对邙山的地形了如指掌。

在他的指引下,毛主席一行人翻山越岭,走遍了邙山的各个角落。

在此期间,毛主席不但关注黄河的情况,也时刻留意当地的耕种环境,遇到劳作的农民,他还会主动上前打招呼,一整个上午,毛主席片刻都没有停歇。

终于,在了解完邙山的情况后,毛主席感觉到一些口渴,见山坡不远处有一户人家,他便带着众人敲响了房门。

于是便出现了我们开头提到的那一幕,农妇给毛主席端了一碗水,却没有认出他来。

直到毛主席喝完出门之际,男主人回家,才看出了毛主席的身份。

随后,农妇听到动静,跑到了门外,当发现在家喝水的竟是毛主席以后,农妇喜出望外。

她热情地向毛主席问好,而毛主席也挥舞着右手,向她表达感谢。

然而,就在这时,农妇却突然语出惊人地问道,“毛主席,你今天怎么没带斯大林来呀?”

原来,当时中苏关系正处于蜜月期,毛主席和斯大林经常同时出现在画像上。

农妇误以为两人如影随形,便问出了这么一个令人哭笑不得的问题。

一时间,毛主席也不免有些惊讶,思忖半响后,才颇为幽默地答道,“斯大林比我忙,路也远,这次没来成,下次我带他一起来看您吧”。

毛主席一番话,巧妙化解了尴尬,众人也都捧腹大笑起来,尤其是罗瑞卿,他笑得弯起了腰。

在临别前,还笑着说道,“这大娘还挺有国际精神的”。

就这样,毛主席在一片欢声笑语中结束自己的河南之行。

返京前,他向王化云叮嘱道,“黄河水库的任务就交给你了,一定要维护好我们的母亲河,绝不能再让百姓挨饿”。

后来,王化云果然没有辜负毛主席的期望。

此后数十年间,他一直扎根河南,攻克了诸多难关,彻底解决了黄河决堤的问题,也由此获得了“大禹传人”的称号。

结语

可见,毛主席与河南之间的关系,离不开一个“水”字,不管是一碗农家的井水,还是一泻千里的黄河水,都蕴含着毛主席对百姓深厚的感情与长久的牵挂。

1958年到1960年,毛主席连续三年前往河南考察,期间,他走访了大量贫困山区,接见了不计其数的民众。

他常说“人民群众的拥护,是最高标准”,可谁又能想到,此时毛主席已是花甲老人,他的口中念着群众,手中忙着工作,可脚下,却有些蹒跚了。

而也正是毛主席以及革命先辈,这种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摆在最先的想法,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态度,才让我们享受如今的盛世繁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