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校歌的记忆

 杨家白屋 2022-01-15

  

  

 创作校歌的记忆

创作枞阳三中校歌,至今已经二十多年了。那年校歌的词谱刚刚刊登在《枞阳报》,一位朋友在饭局上硬是拉着我唱给大家听听不可。是不相信我写的呢,还是好奇心使然,我就不得而知了。但我多少有点敏感,觉得他那会儿的想法是不是有那么一层意思?当然,我唱了,唱得很娴熟,他用一杯酒表达了他的意思。

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位搞音乐的朋友看到了这个校歌词谱,也听了音频。他说了一句话:词曲至今仍然不过时,这让我感到意外。一首二十年多前的作品,仅仅局限在一所学校的范围,至今还可以得到业内行家的肯定,我当然高兴了。后来我将当年写的另一首备用歌词也发给他。他回复说,这首歌词要谱上曲也好,如果由他来作曲,会用什么调,什么节奏,云云。反正我不懂。但我相信这位朋友的水平和为人,他绝非是为了恭维我才这么说,即使二十年前他也不会的。何况现在谁还会恭维我这个已经超然局外多年的老朽呢。正因为如此,有生之年,我当敝帚自珍。这支歌曾经凝聚了三中人的精神,也是一笔宝贵的遗产,呵呵。

校歌是学校文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建构和打造校园文化的整体建设中,结合学校历史与现状,展望未来的发展与期待,我用了一周多时间才写成了这首歌词。心里在想着,歌词一定要有血有肉、有思想有灵魂、有方向有目标、有朝气有气势有感召力。我将歌词分发到部分老师手中听取意见和建议。也许是大家碍于面子,并没有人向我反馈不同的意见。倒是我的前辈、原来在枞中的老同事陶宜贵先生在为校歌谱曲时,建议我在“抒写美丽青春”这一句前面加上“我们”二个字。他的话一出口,我立马像触电一样被击中了内心,猛然开窍。我一直觉得歌词还缺了点什么重要的东西,这个东西被陶老师一下子找到了。有了“我们”这两个字,才突出了校园的文化主体,才使得这首歌鲜活起来,就像生命有了魂灵。我当时脱口而出:这两个字加上去就活了!校歌歌名就叫《抒写我们美丽的青春》。陶老先生和夫人吴老师两个人立马一个弹钢琴一个哼唱起来。几天以后,曲子就谱好了。后来,又在几位懂音乐的年轻朋友帮忙下,请了宜城韩先生编配,再配器录音,组织一群年轻的朋友合唱,终于完成了这首歌的全部创作流程。

此后,这首歌成为学校每一天的开始曲,成为学校申办示范高中的压轴节目,也成为每一年文艺汇演的压轴大合唱。歌声里,迎来了一届又一届新同学,送走了一届又一届毕业生。

二十多年了!我早已陌生了那个我曾经热爱和熟悉的校园生活。如今不经意间地突然想起来,觉得有点突兀,却也觉得有点意思。尤其让我心怀感念的是,陶宜贵老先生夫妇、韩可明先生以及音乐界我的那些可爱的年轻朋友,我从心底里依然真诚地感谢他们,他们是音乐的行家,也有深深的教育情怀,更懂得教育的本真和意义所在,是令我引以为豪的同行。这一支令人奋进的旋律,应当就是最好的诠释。


:《岁月无痕》

--为建校十周年成功申报示范高中而歌

青山西望,枞川之阳,长河水阔,东湖道长,峨峨校舍筑其旁。筚路蓝缕已十载,教化之道不彷徨。不彷徨,寒来暑往,岁月无痕,多少艰辛未敢忘,未敢忘。

莘莘学子,花样年华,笃学力行,明辨求真,体壮心健当自强。辈出人才誉乡里,栋梁柱国最荣光。最荣光,前赴后继,人生有梦,牢记方向勿怠忘,勿怠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