藕,属莲科植物。微甜而脆,可生食亦可煮食。藕之根叶、花须果实皆是宝,都可滋补入药,有益于心脏,有促进新陈代谢、防止皮肤粗糙的效果。用藕制成粉,能消食止泻,开胃清热,滋补养性,预防内出血,是妇孺童妪、体弱多病者上好的流质食品和滋补佳珍。藕在江苏、安徽、湖北、山东、河南、河北等地均有种植。藕又称莲藕,以藕有节,称藕节。以其色白,称白茎。以所种之地,有湖藕,塘藕等称。以其形象和功用等,有果藕,菜藕,水鞭蓉、荷藕,光旁等称。《本草纲目·果部·莲藕》有记载:“六、七月采嫩者,生食脆美。”六、七月份,正是鲜藕上市时节,而食藕则以七月前期为佳。莫说蜜汁嫩藕清脆甘美、爽润可口,就是不加任何作料,直接入口,也堪称佳品。现在,藕已经成为一种家常菜,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 有关藕的诗词,流传至今的很多,如今读起来都觉得清凉爽口。宋代李流谦写的《食藕》中有:“君看入口处,一片疑嚼雪。”宋代苏辙写的《踏藕》中有:“清泉浴泥滓,粲齿碎冰霜。”明代于慎行写的《赐鲜藕》中有:“冰丝欲断鲛人缕,琼液疑含阆苑霜”等等。 《本草经疏》:"藕,生者甘寒,能凉血止血,除热清胃,故主消散瘀血,吐血、口鼻出血,产后血闷,罯金疮伤折及止热渴,霍乱,烦闷,解酒等功。熟者甘温,能健脾开胃,益血补心,故主补五脏,实下焦,消食,止泄,生肌,及久服令人心欢止怒也。"《本草汇言》:"藕,凉血散血,清热解暑之药也。其所主,皆心脾血分之疾。如陈氏方,治热渴烦闷,大氏方,治产后瘀血,孟氏治霍乱水泄,皆属热邪为患者,取此清芳寒洁、甘淡之味以凉解之,如血热血滞之病,悉潜消而默化矣。第生食过多,不免有动冷气,不无腹痛肠滑之虞耳。如煮熟食,能养脏腑,和脾胃。"《重庆堂随笔》:"藕以仁和产者为良。熬浓汁服,既能补血,亦能通气,故无腻滞之偏。"《随息居饮食谱》:"藕以肥白纯甘者良。生食宜鲜嫩,煮食宜壮老,用砂锅桑柴缓火煨极烂,入炼白蜜收干食之,最补心脾。若阴虚、肝旺、内热、血少及诸失血证,但日熬浓藕汤饮之,久久自愈,不服他药可也。"今天推荐的这组图片,纪录的是在中国难安,一群挖藕人在隆冬腊月,下淀挖藕,冰冷刺骨的水下,有冰清玉洁的莲藕,挖出来,用水冲去淤泥,装车,结账,运到城里,运到市场,一步一步走到大家的餐桌上,成为冬日里一道爽口美味的小菜。当然,也可以用来炖汤,或是加工成各种各样的菜肴。藕,绝不仅仅是一道简单的凉菜。一场艰辛的劳作结束了,他们身上还带着冰水,脸上还带着收获后的喜悦,这些最普通的劳动人民,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这样的日子,踏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