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传戴氏心意六合拳_展身法

 无名老熊 2022-01-15

四 象:四象飞空:四象指四方。飞空指没有了四方。心志 超然指超越自我,如入太空,人和大自然融为一体,称天人合 一。此为天地正中间,左右分两仪,上下定三才。在拳中指圆, 谓无论哪把拳,不能像东南西北那样有方有位,练预备行拳也须 如此。预备行拳的姿势非常简单,主要是练意识方面的转变。将 杂念丛生的心练成清净的心、无欲的心。此意是入无极,进太 极,返回无极,返回无极后先拆开意中的连环锁及练出防六贼。 意中的连环锁为眼看,耳听,鼻嗅,舌味,身淫,意驰。拆开意 中的连环锁,在练功时为目不视,耳不闻,鼻不嗅,舌不味,身 不淫,意不驰。防六贼:防眼贼,练目视鼻,不上看,不远看, 练时不看自身动作,用时不看对方举动,只盯住对方双眼,这叫 做撤开眼贼,不中他人飞沙;防鼻贼,不要有意闻香味,自身味 道也不闻,这叫做撤开鼻贼鼻生精,中不了他人的麝香飞气。

舌贼,忌五辛,舌顶上腭显奇能,五气朝元过舌峰,撤开舌贼舌 生津,中不了他人水中计。防身贼,不触软酥紧,一切失忽全要 防,否则功夫用不上;撤开身贼灵龙身,蜜蜂花调一处,成其为 蜜人羡慕,中不了他人的金蝉脱壳计。在此情况下,还须结合儒 家的存心养性,培养真性;道家的修心练性,养心养性,显静心 守性;佛家的明心见性,悟自心本性;戴氏心意拳的静养灵根气 养神及静心者修道的法则,将意念存于一心,守于一处,用于无 意。

此法从心的角度讲,谓“茫若扁舟泛巨海”;从形的方面讲, 谓“呆若木鸡置庭中气 拳谱曰:“事事之事事,万缘止住第二 念,清净安逸断烦恼,拆开意贼心澈明,意静心明万法灭,中不 了他三十六计七十二变化本拳无论练用,均要将以上诸法为 先,均顺天地之自然后,方有得也。

除以上所叙外,练预备式还须掌握行拳宗旨。行拳宗旨,指 练本法时要遵循阴阳、五行、六合。因拳术之法讲阴阳,其有变 化之灵;讲五行,其有无端之法;遵六合,其有免危之功,运用 阴阳五行六合,谓行拳宗旨。

在立正的基础上,大臂不动,小臂在两肘不离肋的前提下贴 身抬起,抬起时肩不可耸,肘不可架,右手在下,左手在上,双 手叠住。左手的大拇指起到脐的下边沿,双手向内翻回,右手手 心向里,贴于脐的下边沿部位,左手手心向里,扣在右手手背 上,左手大拇指指尖和右手大拇指根关节部位对齐,左手的四指 相并,盖住右手四指的根关节以下,此时双手虎口相对,中间留 一三角形空隙。此法道家称养丹田,佛家称结印,戴氏心意拳称 济丹田或抱丹田,也称阴叠手。此时舌顶上腭,然后脚钉,脊 抻,耳根提,脖颈挺,头上顶,胯裹夹,提谷道,勾尾闾,依次 一松一紧,一抻一沓,一提一放,~挺一束’一顶一落,练到外 不露形,专心一意为度。此法既是起势的姿势,更是本拳练成后 的标志。

手抱丹田早柱形, 此谓太极阴阳分。抱丹渐入无极势, 二目平视要微睁。心定神宁去杂念, 轻松自然返混沌。外无动形三际断, 内无动意四象空。舌顶上腭备引气, 三才四象不显形。外形庭中置木鸡, 内意扁舟泛海中。抱丹敛意虚入静, 无我无异置太空。拳法简称预备势, 阴阳之理谓无极。

束身法图片

束身之法属阳,从外形讲,是身落手起,起为阳;从内讲, 是依据身落气升,气走督脉上行而定。此法依据《易经》八卦阴 阳升降说,以明人体气血运行规律和升降的次序,拳谱中的“束 身好似离中虚,为两阳一阴。展身好似坎中满”,为两阴一阳。在本拳束身为气升,属阳;展身为气降,属阴,故束身之法属阳。

束身法外练全身紧凑协调,内练气聚循环。外练还须明白裹 松垂缩和形形论等法,练内还须掌握心意养气学、心意养气之功 用和心意养气之法则;内外合练时又要加入八字诀,束身之法才 算完善。

身法要义

身法是本拳众法之首,是本拳中的道,这道就是理,是本拳 中必变、所变、不变的大原理,也是阐明本拳知变、应变、适变 的大法则。从细讲,它又是练本拳细则要义的总概括。身法要义 依照拳谱是一沓腰,二缩肩,三扣胸,四顶,五提,六横顺,七 起翻落钻。沓腰时尾闾上提;缩肩时两肩向回抽劲;含胸时空胸 实腹;顶时头顶、舌顶、手顶;提时谷道内提;横时用起,顺时 用落,落为横之始,起为横之终;起翻,丹田向内翻,落钻,丹田 向外翻。

身法姿势

姿势即抱肩、裹胯、缩尾。抱肩则膀合,胯裹则裆合,尾缩 则内实,如此则胸如屋瓦而身法出。又用力吸回谷道,用力勾回 尾巴骨,一为内实,二为通关,还可避免出虚恭。此法最关键的 是真气打通督脉三关。

身法六要素

鸡腿,熊腰,猴背,鹰膀,虎抱头,龙身,也称六形合一 势。虎抱头最为要。

鸡腿:鸡腿练摩胫与剪子固,主练稳与灵,在束身中练膝尖 与脚尖齐,展身中纯用腿劲将身躯顶起,无论行走' 独立、站 停、遛腿走步均要进退有序,身躯平衡,提高步法的稳定性和灵 活性,在瞬息变化中既可肚里掏腿,又可利于变位,更重要的是 敌不易插入我中门。鸡腿在六要素中谓“下思动而上要领,上思 动而下要随”。

熊腰:熊腰练沓腰拧旋,主练直与拧,取沓腰一法臀坐时有 力,扎势时稳固,拧旋时四肢随腰转而动。腰在进身定势或退身 变势中,既是运作的枢纽,又是肢体动作的劲源部位;既是内外 天地阴阳翻的坐基,又是技击中杠杆撅劲的支撑点。学熊腰在练 用中谓“上下动而中节攻”(此处的中节指腰),也叫上下动而 腰先动。

猴普:猴背练弓背吞胸,主练弓与吞,是练外象猴势的中心 动作,可促进虎抱头动作到位。这种姿势可配合沓腰时内天自 收,内陆自翻,外地自出,外天自收,促进阴阳翻时有序,射丹 田时有劲,并且是练空胸实腹气贴背,压缩身躯体积和束身弓背 的主要姿势。弓背吞胸能加大人体不动肌功能和能动肌功能的运 动尺度。弓背使胸脊骨挺起,促使真气贴背而上。吞胸使胸部呈 瓦形之状,促使真气入泥丸顷畅。

鹰膀:鹰膀练上根节拧旋成圆,练颠旋,为的是加大肩的旋 转角度,并取其颠簸有势,起落流畅,促使抱肩到位,有助于通 经络、畅气路。

虎抱头:练阴出阳收,主练惊警。此意谓若言其静未露其 机,若言其动未见其迹,存机警而应变。虎抱头外练虎备势,内 练通督脉。此法外形取进击前的动态,内意取进击前的心态;也 是备势的要法,目视鼎的姿势,动击的前提。虎抱头左顾右盼似 灵猴,仰头上瞅似乎熊,俯首下瞅形同鹰,也称英雄头。

龙身:龙身练顺随和合,主练和,变势运化柔韧与猝刚相 合,擞骨抖鳞一气,是六形合一势的主要势法。本法要练出腿学 鸡腿有跪意,腰学熊腰有坐意,背学猴背有弓意,臂学鹰膀有滚 豆成圆意,头学虎抱头有警惊欲扑意,身学龙身有三摇二旋擞骨 抖鳞意。

(7)身法底稿图片

内天地翻与外天地翻。内天指胸上腹,内陆指小腹;外天指 额头(天庭),外地指下颌(地阁)。所谓翻,看阴而有阳,看阳 而有阴,翻时要做到内外齐动,又舒势好似离中虚,展势犹如坎 中满,身下足起同乎舒,身起头下同乎展。舒势好似离中虚,展 势犹如坎中满,舒势为猴势蹲,展势指猴势展,舒指舒服顺当, 展指舒展展放。

离和坎是伏羲时代八个官的名字,他们是其中两位,管火的 官叫离,管水的官叫坎。离中虚和坎中满,入到卦中指离卦由两 个阳爻一个阴爻组成,画作三叫离中虚,引用到猴势之中为空 胸。坎人到卦中指坎卦由两个阴爻一个阳爻组成,画作三叫坎中 满,引用于猴势之中叫实腹。人的胸腔与腹腔上下不通,犹如离 坎对立互不相射,所以本拳用猴势一法取坎填离,此意是取水置 于火之上,再借离炼坎,也就是用火烧水。如不借坎填离,就会 形成火在上水在下之势,此法是借鉴《易经》义理,取坎中一阳 填离中一阴之法来构成水火相济,乾坤相媾的状态。借离炼坎按 现代语言讲是调动可控制的先夭信息,按《易经》中的义理讲为 知白见黑我自守的运作。

取将坎位心中实,点化离宫腹内阴

从此变为金刚体,潜藏雌雄总由心

此意是二者连环运作时肾水在下调上,心火在上调下,肾水 的温,心火的限,对内是内气上下循环一气,对外是外形束展吞 吐一势。以上之法前者健本身,后者顺本性。

身下足起同乎舒,指蹲猴势浑身内外同时叠曲弓弯为身下, 叠曲弓弯成形后,真气从脚底上升到头顶为足起。

同乎舒:无论束蹲展起,外要舒展不抽扯,内要顺畅不悖 逆。

又束身之法主练五弓,五弓现齐时用意念将身躯逐渐放松, 下沉,沓住,松是思想松,肌肉筋骨松,松到自然自在有舒服的 感觉。沉是用意念将身躯内外放松下沉,犹如浊水澄清的概念。静思慢沉。脊椎缝沓,沓到犹如缥纸湿后少隙无缝粘在一起,并 体现出肌肉百骸处处无僵,阴阳万气气气无逆,骨关节节节无缝 的意念及动作来。此动作还要依据婴儿状为楷模去练,练时两肘 下垂要并,两肩下沉要抱。

(8) 不动姿势

“凡事有动必有静,动者静之效,静者动之储,舍动言静其 失也枯,离静言动其失也相,然静为动之源。”此意练本拳者必 先致力于静,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真气内充而劲力外硕。此为不出 步束身行气法,也是本拳入门必须知道的法则。

(9) 裹松垂缩

裹松垂缩均在以上九法中体现。

裹:两手往里裹劲,势如手心朝上托物,必得往里裹劲。

松:松开两肩如拉弓,不使膀尖外露。

垂:两手往外翻时两手极力往下垂劲。

缩:两肩两胯裹根并极力往回缩劲。本拳谱之意此四劲最为

要,故录之。 十字法弓、曲、合、垂、松、弯、缩、束、裹、收。

弓:肱弓、背弓、前腿弓。曲:臂屈、脊屈、项屈。合:内外合一。

垂:肘垂。松:思想松,皮肉筋骨松,毛发松,内外五行松。弯:膝弯、肘弯、腕弯、指弯、背弯。缩:顶心(百会)缩、毛发缩、手心(劳宫)缩、足心(涌 泉)缩。束:臀束、肩束、四肢皆束。裹:臂裹、肘裹、胯裹。

(11) 练法

在手抱丹田身躯正,入无极预备势的基础上,首先做内外天

地阴阳翻,并双手指尖随身躯的弓屈下垂至膝尖,此时二目平 视,双脚相并,足后跟离开少许,以不磨足踝关节处为度。双膝 双肘均要相并。此时身躯下蹲,下蹲时一要沉肩垂肘,二要吞胸 吸腹,三要仰头拔背,四要抱肩裹胯,五要沓腰坐臀,六要提谷 道撩阴,七要收臀勾尾。勾尾时尾骨中正,此法可使身躯不前俯 后仰,左歪右斜,在拳法中称谓不偏不倚,也就是整个身躯以尾 骨为中轴。以上法则皆在丹田一翻,浑身具束中体现。此要意是:

沉肩垂肘气无阻, 仰头拔背目视鼎, 沓腰坐臀撅劲生, 收臀勾尾开下窍

吞胸吸腹气贴背。抱肩烹胯气归根。提肛内实须撩阴。抱肩裹胯为圆裆。

沓腰能气顺并上下连贯,坐臀也称臀坐,能稳下盘,给 两足增力。尾骨中正也称尾闾中正。谱称尾如称准(称准指秤 驼)。尾骨中正气贯顶,尾闾中正才可转身调头灵活。拳谱曰:船家调头在尾不在头。沉肩垂肘指人身体运动时有耸肩习惯,犹 如寒冷时双肩内收而上耸,此动为拳法重病。无论出拳接掌,如 带有寒肩寒身动作,迟滞有加。

束蹲时,肩随身落自然沉,肘随肩沉自然垂,手随肘垂 自然翻。又抱肩要抱到胸如瓦,收臀裹胯要体现出尾闾上兜,双 腿夹紧要如剪子固,虎抱头要目视头顶,鼻尖、膝尖、脚尖相照 对齐,上下三点成一线。舌顶上腭,舌要弯成90。上顶天盆。舌 上顶时,舌不可顶住齿根,而且要闭嘴合齿。在射丹田不张嘴发 呵声才舌顶齿根。张开嘴发呵声,嘴不闭,唇不动,舌不动,将 气吸至丹田,呼之月市经,通过十二重楼,将月市经之气用发呵音的 方法喷出。

外象猴势蹲好后,两眼正光还是盯住手抱丹田时的目标直视 不移,眼珠只做上下翻转即可,两眼余光集于鼻根。此时脚的十 趾微微上跷离地,和两脚十趾抓地要循环练习。练习时虎抱头要 仰到两耳过肩,顶心与胯及脚的中心成一上下直线,并将全身重

体似婴儿弓龙身,三尖照齐三弯成。

三沓意念到足心, 真气上升到天门。

意存消息气后旋,十二重楼降下池。

外象猴势诸形顺, 内站丹田气归根。

此谓束身养气法,要想技击练展身。

拳经曰,重动束裹心中藏,轻动自然意中含,灵动缩束一团 合,自我空空一念抱。

(二)展身法

展身之法属阴,此法是在束身的基础上展身,此定义又是依 据身起手落、身起气降的循环规律而定,因降下之气属阴,所以 讲展身之法属阴。展身之法练反弓一力劲,从外形讲犹如弯弓复  原。此练法是在蹲猴势束身的基础上展身,展身时用挑担劲,全 73 身的重量皆在头领中用腿中之劲顶起,起时猴背展伸反弹复原, 双臂拧旋犹如拧绳返回,与此同时,足心、手心、顶心皆用吐 劲。此法又称三紧,足心紧,手心紧,顶心紧。此紧练时松中 紧,用时舜松舜紧。无论练用皆要松而不散,紧而不僵。如与对 方技击争斗,彼紧自松,彼松自紧,左松右紧,右紧左松,展身 时真气从顶心降到脚心。此法练时用束身法产生的压缩劲来催动 身躯的起展,起展时要劲劲不断,徐徐起展,势圆劲柔,慢得不 能再慢了还觉快,不过要慢而劲不断。如运用或射丹田均疾如反 弓。此劲要随彼劲而定我劲,随彼速度决定我的快慢。如要击倒 对方,须加射丹田的法则。射丹田时,势大劲直,快得不能再快 了还觉慢。以上二法无论练用皆要慢而不僵,快而不飘。此势法 入两仪势谓动心者击,入无极势谓静心者养。练展身法练举柱 形,如纳入卦中谓坎中满,着重体现钉顶,练射丹田按两仪的义 理去练,练养丹田按无极势的义理去修。

练法

展身之法在束身之法的姿势上起展,起展的劲力全部用腿中 的力道将身躯顶起,在起顶中要将抓地的十趾松开,足心要吐, 手与臂贴身,两月寸不可炸开,臂不自抬,随身起而起,起展的速 度与下蹲的速度相同,起展后两手返回到虎窝前抱丹,并手心展 吐,顶心用意念上吐,然后返回预备势。



(三) 不出腿射丹田

无论练哪一种桩功,双足相并,直落直起;丹田吸气,肺经, 发气,发气的同时,口发呵音即可。

(四) 束身法与展身法共同练法

束身法称舒势,展身法称站势。束身属阳谓钉,展身属阴谓 74 顶,钉的意念柱地无限深,顶的意念通天无限远。束身法练外像 — 猴势以圆构形,练内站丹田以气通脉。如不射丹田谓养,是静心

者修道的练法;如射丹田谓动,是动心者敌将的练法。束身法与

展身法的基本练法:阴叠手、’贴身手、引气手、双阴手、布气 手、抱球手、千斤掌、连斗手等。


  1. 阴叠手



亦称预备势,与预备势动作相同


  1. 贴身手



亦称束身法,与束身法动作相同


  1. 引气手



在预备势的基础上,左手手心朝下上起,起至腮部停住,右 手手心朝上拖至肋下,左手朝前伸出并伸直。然后左手拖回到腮 部,同时,右手从肋下伸出伸直,并双手大翻转,右手拖回到腮 部,左手拖回到肋下。左右互练即可(图3-8、图3-9)。


  1. 双阴手



在预备势的基础上,双手手背相靠,从丹田处上升起到下颌
处,双手翻转下甩,甩到腿上, 反弹到丹田部位(图3-10)。


  1. 布气手



在阴叠手的基础上,左足向 左横迈半步,与肩同宽。右手向 右伸直,然后向上呈160度向左 肩窝部下插,沿左臂下面伸出;左手搭在右手臂拖回,拖到肩窝 部顺乳拖到左乳部停住,右手伸 出伸直。双腿拧地盘。左右互练 (图 3-11~图 3-13)。


  1. 抱球手



在预备势的基础上,右手贴 身上起,左手贴于右臂上起,起 至腮,两臂交叉,双手手背贴脸, 呈护腮掌,然后双手手心贴身下 滑,从丹田处向前伸出,手呈抱 球状。同时,右腿抬平,手腿平 行。然后上抬之腿落地呈弓形, 双手抱回丹田。左右互练即可 (图 3-14~图 3-17)


  1. 千斤掌(为船指航手)



在贴身手的基础上,左手指 并拢向前点剌(图3-18)。


  1. 连斗手



在为船指航的基础上,左手 手背朝上,右手手心朝上,叠于 一处对齐,右手向前伸出,来回 翻转。同时,下地盘,一起一落, 左右互练

展身之法讲虚灵, 钉顶毒狠四梢惊。原路返回预备势, 浊气降下到足心。束展二字连环势, 练好束蹲练展身。束蹲内练阳气升, 起展外练钉与顶。天出地收耳根挺, 钉顶反弓毒与狠。丹田翻滚通三心, ~束一展气环彳亍 气过鹊桥降重楼, 降下重楼任督通。反弓催放足底钉, 钉顶崩横意肩井。三心催吐随势用, 灵光吊眉真精神。若练静养沓三心, 若练射丹气催音。发音跟随五音转, 啥洋咦喉呵五音。呵为大动起雷声, 咦为小动也出声 呵是令也咦为号, 鹰熊二势喉叫门。咦呵配到束展中, 束展

二字出奇能。

手济丹田气呼尽,

束展一势练根本,

精养灵根气养神,

猴势束展天地翻,

拳经曰:“束养展击静中动,顶扣圆敏微动间,抱裹曲挺麻 热涨,束展二字本拳纲。”

—、搬丹田用翻丹田出步和加寸步射丹田去练,其法也称进身 法。练时足起而翻,足落而钻,此意是束而钻,身直进,步先手 后。上思动下为随,下思动上为领,上下动而中节攻,练出上下 贯注一气进。此法从束身而钻,展身而击练起,练出钉顶毒狠弓 催放,束身直进虎扑羊的劲节、劲道、劲气。

无论催放劲还是猛扑势皆要在内外天地阴阳翻中进行。进身 时,进步足疾提,因提则弥低,踩步灵。技击踩步高,因踩高弥 深,贴则稳。进步寸,卷地风,行如槐虫,起如挑担。行如槐虫 用足钉,起如挑担用头领。

接前式,将右足拖一步或原地不动,如进右足,左足以足跟 为轴,足呈外八字形,左足提起向前伸出,伸时膝屈而伸,伸而 成曲不可直,因直必有僵劲。左足在前伸的过程中,足尖尽力跷 起,涌泉穴尽力外露,足后跟擦地向前滑进,足后跟靠在右脚大 拇趾根关节处停住(图3-22〜图3-24)

左腿膝内扣,腿弯套住右膝盖的十成之七定势。定势后,左 足随腰进而进,进到本人一足半,足后跟先着地,足掌脚尖以次 着地,足落地后,左腿膝峰弓出,膝尖与足尖齐,鼻尖与大腿根 部齐,步形呈长三虎步型。此时如出右足,首先内外天地阴阳 翻,在翻的同时还要沓腰,裹胯,坐臀,腿跪,体现阴出阳收, 左足前寸,右足足后跟擦地向前滑进与进左足同样,足后跟靠在 左足大拇趾根关节部位停住定势,呈虚灵步。在前的左足变为后

而回转,回转时伏敛静守,进前顾后,闪左顾右,且内实气劲, 外察形势。内实气劲在于意,变通势法在于心,外察形势在于 眼,运用势法在丹田。以上法则还须在头领、足随合周身共动之 意,统全身而进,具无抽扯,才能体现出从束到展反弓一力之 劲。沓腰时要浑身放松,臀坐时坐而不坐有坐意,腿跪时跪而不 跪有跪意即可。出步时,足起而翻丹,足落而全钻,不钻不翻, 以寸为先,足起钻撑,进步踩刹,足落踩时丹田回翻,寸步全凭 后足蹬,后足一蹬前足进,前足前寸后足跟,前足带后足,平起 复又进。又进步时足生两个吃口,称阴阳口,亦称夹子,张阴口 时,后足跟离地,足掌与地合;张阳口时,足尖离地,后足跟与 地合,足面还须与连韧骨合,足起而翻为阳夹,足落而钻为阴 夹,阳夹为强进,阴夹为截破。

下附展身歌诀:

双手济丹束曲弓, 丹田催射心生勇, 杠杆撅劲起左足, 沓腰翻丹呈猴形, 前弯紧套后膝峰, 重心前移出左足, 熊腰猴背鸡腿弓, 去意吸吞须沾阴, 束离展坎连环势, 手翻阴阳虚步形, 内外皆合丹为根, 束弓静练精气神, 起如挑担劲在根, 足起而翻落而钻, 直进直起钉

臀坐腿跪撅劲生。出腿虚悬动静中。足跟要挨前足梢。前足虚悬后足承。抱肩显出屋瓦形。左足踩出右足蹬。足弓反涨缩束钻。阴阳反弓一力劲。前足先寸后足进。步眼尺寸一足半。天地翻转阴阳中。蹬绷起展练真形。行如槐虫屈展循 钉顶崩横足踩中。长三虎步起展攻。如射丹田喜鹊蹬。膝屈而伸虚与灵。

与顶, 不射丹田劲不停, 缩束弓屈右足承,伸而成曲应万变, 丹田后扣藏五弓, 穷身而入一意进, 谱名荣冠三才势, 虎践马奔势不停, 此谓蹲搬进身法, 进身之法蹲搬砸,

拳经曰:“足起而翻,足落而钻,钻而行,行而搓,搓而 抓,搓抓,抓而钉,钉而涨,曲弓反涨,背项强直,穷身而入妙 也。

出步进身槐虫行。丹田复原似反弓 进步裹胯卷地风。四象义理入四肢。一寸二践龙蛇行。至此搬法算完成。练精蹲搬练砸射。

三、砸丹田

砸丹田由斜正法和射丹田组成。砸丹田亦称斜正法,是猴势 的综合体现。本法练内,是练带脉和冲脉的真气循环法;练外, 是练斜看正却是斜,练正看斜却是正,练起斜落正谓击顾之法,

一 练起正落斜谓截击之法。这二法既是练出步出手,又是练出拳出

肘,出步出手是正中击,出拳出肘斜中砸。此法先是束中进,后 是展中击,束中进紧凑势小,入阴而负阳;展中击丹田鼓荡,脾 气往上参。练时外形集鞭之柔,五节要成连;内气集钢之韧,八 节发勇气,内外合一,阴阳相合,刚柔相济,九节带手弯。步法 的配合:如斜正中的进身进手,或挑砸或拨砸,谓放长击远,用 梢节步配合,谓身手心一动,手足便连环。斜正中的进身出手或 粘或靠,谓口对口粘阴,用中节步配合,谓上下来走势,内藏三 战计。斜身进步槐虫行,技击就在斜正中,足踩中门抢地位,靠 贴拔拨斜身攻,拳头翻滚砸下丹,露出肩峰随腰转,用根节步配 合,此谓未曾动后手,气沉后腿弯,阳气落额角,阴气落枕骨。

练法

站预备势,身落手起肘拐心,身起手 落手随身,身落时束吞,身起时展吐斜 正束吞一势,正斜展吐一气。还须做到慢中求快,快中求稳,稳
中求狠。练时以意运气,随气出 势,从蹲搬的有手作无手,过渡 到搬砸的扭转乾坤惊有手。下砸 为惊有手,上起为擎天手。

在蹲猴势束身之法的基础上, 左脚提起,呈虚灵步。同时,左 手贴身上抬,在抬的过程中肩极 力向里裹劲,肘向胸的中心部位 拐去,手心向里起于耳处,大拇 指叉开置于耳后,四指并拢贴于 面部,呈正面蹲猴势(同图3- 26) p然后用丹田横向平移法来斜 身调膀,将贴面部的手掌变拳下 砸。下砸时小臂和拳头外翻,翻 到手心朝上,拳眼对准下丹田中 心砸下(同图3-27) o砸要砸实, 并在拳头和丹田触实的瞬间,身 反弓,丹田猛射,右手拉到肋下 藏起。同时,呈虚灵步的左脚踩 出,呈长三虎步,身躯大斜,头 正目平视,也可正砸。

要有截的意念。拳头砸到丹田处,如练 功调气健身。在展身时,气不可 大出,身拧旋猛展。在砸的过程 中,随呼吸的长短将整个身躯展 绷到极限。在展绷中,如慢练将 气徐徐呼尽,如快练将气喷出。如练内劲催外形,在身

(4)屈膝时伏身直钻,起身 斜砸时以根带梢,反侧斜顶。左 右互砸时左拳不过右面,右拳不 过左面。砸时无论斜正或正斜, 皆要进退在步中,转向在尾中, 方向在鼻脐,斜正在腰肩。以上 诸法皆要心一想丹田气动,气动 归腰,归腰奔肋,奔肋行于肩, 行肩跟于臂。总之须下蹲沓腰气 升,起展抻腰气降。

以上是猴势砸的势法,也是 练身形圆活无滞、内外相合、精 神意气一贯的主要姿势,更是从 有手作无手到惊有手的法则,也 是开拳的第一步。

欲诀

束身进步不离宗, 手抱丹田内外松。缩束曲叠敛收提, 膝屈而伸足提起。手贴耳根肘拐心, 斜正横顺丹为根。屈吞展吐连环用, 展身调膀斜正中。

正束斜展斜变正, 巧手妙手心与意, 斜正自然虚实灵, 真形内藏真精神, 筋骨人身本不变, 心动意驰气随行, 形阻神聚灵动间, 不信此艺学不成, 行功养道见天真, 猴势诸法三法统, 身展尾摆砸用横。外动内催丹田气。拳砸丹田用真形。站蹲搬砸练灵根。在于调息聚丹田。气随意行发雷声。心静而后柔克刚。心帅意将反弓劲。练就砸法不见形。到此砸法算完成。

四、奔丹田

奔丹田由护腮掌和钟魁穿靴组成

五、养丹田

做以上动作时不射丹田,束身下沓,略停片刻,徐徐起展, 展后略停片刻,再徐徐束蹲,周而复始谓养丹田。养丹田在外像 猴势中看似简单,但练好并不容易,它除对身体各部位有严格要 求外,还有许多细节的东西也十分讲究,这些讲究对入拳十分必 要。昔戴师曾曰:“此法初学者技也,所动者力也,而精心磨炼 十年后便可心静而养神,心动而身随,动之以身而随之以心,至 于身架则忘矣。”本法又宜精求一艺,忌务博求繁。昔戴师用 “务博而荒,求繁而乱”的古训来教诲后人,所以练本拳又提出 了 “一艺求精百倍功”,此处的一艺指的是练猴势养丹田的法则, 也就是说只有先练好丹田,才能对本拳继续深造。因此,即便是 老拳师,每练拳前也要用严格的标准姿势练习猴势。因猴势不仅 是一种简单的起落动作,此动作蕴涵了整个戴氏心意拳的底蕴, 此法既是本拳的底架,调气的姿势,也是练本拳动与静、虚与 实、养与击全身性的课题,于小而言,可修身正自;于大而言, 可谋势谋局。这看似简单的练猴势养丹法,简而不率,少而不
疏;从拳理方面讲,却又是密而不繁,多而不乱;如从生理角度 讲,它囊括了修身养性,激活和改变人体生理极限的势法;如从 心理角度讲,却又是双管齐下的练法,真如前辈所言:“练就猴 势养丹法,为难当头显猴势,猴势一显身自明。”用猴势一法来 练养丹田,看似难练,但只要有路对并不怕路远,就一定能练 好,之后即可得艺忘形。猴势养丹法的练习及运用,有代代相传 的十二句口诀。

心宁意守劲断意连, 站定入静混沌忘形, 缩束叠曲夹含抱裹, 节节贯穿活跃圆敏, 入静定慧心动神威, 极静心练练则工顺, 心动意随意动心审, 三心吞吐脊骨反弓, 拂引伏牵真假带奸, 心意连绵抖擞外宣, 展而未展阳起阴盖, 束而未束翻丹弓曲, 沓腰裹胯提肛坐臀, 舌顶上腭钉顶展绷, 丹田一法竖立卧倒 ,慢练均匀快练突脱, 柔中居九刚中居一, 养气导引练气循环, 寒暑易节苦练真形, 身法之基蹲搬砸循, 注:阳起阴盖

式简势单理精法良。如入太空绝象觉明。双夹蹲定舒松阴静。寂静幽雅空虚广大。收裹悬顶翻浪排岸。丹田催动动则疾狠。外动内催内外一贯。一气聚贯气行滚滚。虚实莠化负阳抱阴。展节舒长海涛翻浪蹲而未蹲阴出阳入。斜而未斜舟田旋移。老虎抱头气养泥丸。气走任脉降池下行。上下来复左右旋调。微顶微扣混元悬上。柔顺不弱刚脆不折。借送追变技击良方。一处拜师百处取经。三法合一身法始明。

身束手起,指蹲猴势时,身虽缩束而手起, 身展手落,指猴势展时,身虽展而手落

猴势蹲:“一叶扁舟泛巨海,呆若木鸡置庭中了练锁心猿、 拴意马(木鸡,来源于《庄子达生》一书,纪消子为王,养斗 鸡,虽有鸣者,望之似木鸡,谓基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古人称木鸡是贤德具备,修养到家的人。入本拳喻无物绝象)。

猴势束:外自整饰,内自印合。练六合,真气入泥丸。

猴势展:外像举柱,内气鼓荡。练钉顶,真气归海底。

猴势搬:踩扑裹舒绝,束钻抖擞刹。练知老知嫩,知近知 远,知宽知窄。

猴势砸:工顺勇,疾狠真。练束展斜正、一阴反一阳的到位 与发劲的淋漓。

猴势奔:进步提,踩步高。练如踩毒物,足底搓。

猴势养:“束长二字一命亡。”练入静之极,犹如命不在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