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星堆就是夏

 五星辉煌 2022-01-15

三星堆就是夏,至少是夏遗民祭祀大禹的场所。证据如下:

1)史书记载,大禹出西羌,生于石纽。这与广汉三星堆位置高度契合。

2)《竹书纪年》记载:大禹虎鼻阔口,两耳参镂,身高九尺九寸。

三星堆出土的金面像,不正是虎鼻阔口,两耳参镂形象吗!?试问,三千多年前的华夏大地总人口不足五百万,又能有几个同样这形象的英雄祖先能被大家顶礼膜拜?

商代以前,一尺约等于现在的17厘米。三星堆出土的大立人1.72米的净身高也正好符合。

《竹书纪年》记载大禹头戴钩铃,颛顼帝首戴干戈。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头像,不正是头戴钩铃或首戴干戈形象嘛!东汉王充的《论衡》里说颛顼戴午,禹耳三漏。三星堆文物不正是对以上典籍的实证吗?

《礼记》记载:夏后氏祖颛顼而宗禹。颛顼和大禹青铜头像同时出现的地方,应该就是夏社。

3)《山海经》记载:黄帝生骆明,骆明生白马,白马是为鲧。白马就是白马羌,战国到秦汉时代还生活在广汉到阴平及武都一带。

《史记·西南夷传》“自冉駹以东北君长什数,白马最大,皆氐类也。”鲧应该是广汉白马羌人的部族首领。

4)武王伐纣,为何巴蜀及汉中地区的诸侯会不避道路艰险积极参与?他们前歌后舞为周人冲锋陷阵,史书却不记载有任何封赏。因为打的旗号之一就是商灭夏,为有夏报仇。才可以让他们不计回报的为周人打工。其中汉中的褒国就明确是夏人王室姒姓后裔,褒姒还嫁给周幽王,最终导致西周灭亡。

5)《史记.匈奴本纪》开篇明义:匈奴,夏后氏之苗裔也!夏灭亡后淳维带着夏朝子民融入了匈奴。霍去病在河西走廊打败匈奴休屠王和浑耶王后,抢得匈奴人的祭天大立金人。这跟三星堆的祭天大立金人吻合。三星堆和匈奴人都有大立金人祭天的传统,因为他们都是夏人后裔。

6)《山海经。海内经》西南黑水之间,有都广之野,后稷葬焉。

都广之野百谷自生,冬夏播琴,这种气候条件只能在秦岭以南,就是现在的成都。海内经主要写巴蜀地区。

这跟周人对自己先祖后稷的描述是吻合的:周人说自己的先祖后稷在夏人那为官,后来失官后,在首领不窋,公刘带领下才来到了甘肃庆阳,自窜于戎狄。

三星堆如果是夏,山海经说后稷葬于成都,那么史记和山海经的记述就得到完美解释。

7)三星堆出土文物都属于夏文化元素:

a)高大青铜树,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这跟山海经描述一致。而中国关于十日的民间传说,都跟夏人有关,属于夏的文化元素。

b)其中出土的鸟身人面像,正是《礼记》《吕氏春秋》等文献记载的华夏正神句芒。

c)三星堆出土了头顶大罐劳作的青铜人像,而金文中的夏字(甲骨文还不确定哪个是夏字)不也正是手扶头顶大罐劳作的象形文字!

d)三星堆出土的华夏人标准坐姿。

e)玄圭 清朝人错误叫它牙璋。 是大禹治水成功后,舜帝赏赐给大禹的礼器。也是夏部落文化的重要标志。

有学者提出:牙璋就是玄圭,是夏文化的标识性元素。由于是有虞氏的瞬帝赏赐之物,三星堆权杖出现的鱼凫图案就很好解释了。

《山海经.大荒西经》曾经记载:有鱼偏枯,名曰鱼妇。颛顼死即复苏。有人把鱼妇解读为鲧,那么权杖就可能是鲧的权杖。而《庄子.盗跖》篇里,就说大禹偏枯。偏枯的大禹,不应该有根手杖吗?

《史记.西南夷列传》司马迁说,当时南方还流行用四川邛竹做的竹杖,汉朝人叫其大夏杖。

f)大禹有九狐之瑞

据《吕氏春秋》等文献记载,大禹认为自己部落有九狐之瑞,因而娶了涂山氏女娇为妻。九尾狐,一直被人理解为九根尾巴,实际上是指“九”形尾巴。

g)夷羊在牧

《国语.周语》记载:商之兴梼杌次于坯山;商之亡也,夷羊在牧。是指在商朝灭亡的牧野之战中,看到了神兽夷羊。其实就是跟随武王伐纣的三星堆蜀人,举的这个器物的描述。梼杌是颛顼不才子,夷羊是三星堆人举的神兽。古人就是用这种委婉措辞告诉我们,商人兴亡,都跟夏人有关。

h)三苗髽首

左彭蠡,右洞庭的三苗集团,一直是大禹一生最重要的敌人。这个被丑化的跪姿长发人像,应该是三苗向大禹跪进祭品的人偶。史书说苗民有髽首习俗。髽首就是用麻布条把头发扎起来。大禹跟三苗的战争非常惨烈,《墨子.非攻》载:日妖宵出,雨血三朝,龙生于庙,犬哭乎市。而《淮南子》甚至说舜都死在征伐三苗途中:南征三苗,道死苍梧。大禹部族因此丑化三苗,让其跪着给大禹进献祭品也是符合情理的。也许,这就叫驩头吧!

8)《史记.夏本纪》记载,大禹是东巡狩到达浙江会稽山。符合东巡狩到浙江的,不可能是晋南或山东及河南,四川完全符合。(《吴越春秋》记载东巡狩到南岳衡山)

9)三星堆出土的中国最早的三界模型

《楚帛书》就是对该模型说明与注解。 是中国人最早的宇宙观:帝张四维,运之以斗。

这极可能就是夏人的九鼎。也是中国人魂牵梦绕寻找了两千多年的大禹九州鼎。

10)广汉,汶川地区,当地羌族自治州老百姓至今有祭祀大禹传统,跳禹步舞。

《左传.昭公元年》: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曰阏伯,季曰实沈,居于旷林,不相能也。日寻干戈,以相征讨。后帝不臧,迁阏伯于商丘,主辰。商人是因,故辰为商星。迁实沈于大夏,主参。而《史记.天官书》和《淮南子.天文训》都解西南益州,其星主参。

《礼记》记载:夏后氏禘黄帝而郊鲧,祖颛顼而宗禹。从三星堆出土的头戴干戈的颛顼和虎鼻阔口两耳参镂的大禹面具,可以看出,这里就是夏后氏的社坛。

综上,三星堆应该是大禹最初的根据地,是古羌及古蜀先民们祭祀大禹的地方。只是后来蜀道隔绝,中原和蜀地各自独立流传,最终产生偏差。即便如此,文学家扬雄的文艺采风作品《蜀王本纪》里面依旧处处有大禹的影子(柏鹳有伯鲧的影子,杜宇有大禹影子,开明有夏启的影子)。

点击展开完整帖文

打赏小礼,给TA点赞

按《禹贡》等文献记载,大禹把现在中国版图的主要河流都差不多治理过来了。 这显然有后人夸大成分,暂且不论。

茫茫禹迹,划为九州。从《禹贡》,《周礼。职方氏》看,大禹划的九州就是大家熟知的那九个占中国主要版图的地区:雍,冀,兖,青,徐,扬,荆,梁,豫。

但等等,这好像哪里不对,在大禹之前,我们好像就看到过九州。比如《左传》记载,共工氏霸九州。此九州,和大禹的九州什么关系?

还好,史书透露了共工所霸九州的一些蛛丝马迹:

1)《国语。郑语》里面有一段郑桓公和西周史伯的对话:

公曰:“谢西之九州,何如?”对曰:“其民沓贪而忍,不可因也。唯谢、郏之间,其冢君侈骄,其民怠沓其君,而未必周德;

原来,按郑桓公的话,在现在的南阳盆地及其以西,还有个九州的地区。 桓公想搬迁到那去,但史伯不看好。

2)《左传。昭公四年》说:四岳、三涂、阳城、大室、荆山、中南,九州之险也

而左传里,例举了九州所拥有的几处险要地势。而这些位置,也指向了南阳地区。

看到这,大家应该明白了,《禹贡》里的那个九州,应该是到了春秋战国时的学者按当时天下形势定义的九州。而真正大禹定的九州,就是国语所说的谢西九州,即现在的南阳盆地以及荆北地区(湖北大洪山以北)

现在我们试着用这个九州概念,来解读上古史:

黄帝部落战胜炎帝部落之后,炎黄部落之间的争斗并没有停止。最为突出的就是共工氏。

黄帝部落传到颛顼一代时,终于矛盾再次激化,史书说:共工与颛顼争帝!

颛顼为此和炎帝部落的共工氏大干了一场。此次战争规模动静比较大,史书和传说以天倾西北,地陷东南来描述。

战争的结果,当然是共工氏战败,颛顼称帝了。共工氏虽然失败,却也没有被消灭,史书说共工氏霸九州。

我们可以理解为:虽然颛顼东到蹯木,西到流沙,南到交趾,北到幽陵。但南阳以西的九州地区,却依旧被共工氏霸着。

到了虞舜时代,按《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舜把共工氏部落首领垂封了工正的官(之前尧让共工治理过水患《竹书纪年》)。

可能治水是个肥差,当欢蔸把帝命大禹治水这事告诉共工后,共工跟大禹之间的矛盾激化了。四川的大禹部落和南阳盆地的共工部落进行了战争。

战争的结果是:共工部落的手下相柳被杀,共工被流放到北方幽陵,欢蔸被流放到南方崇山。从此,四川大禹部落占领了南阳的九州地区。其中一个插曲是共工的儿子句龙可能投降了大禹,在大禹平定九州时立下大功,因此被夏人封为九州社神。《国语 - 鲁语上》:“共工氏之霸九州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土,故祀以为社。

这应该才是是大禹定九州的历史事实。

大禹定九州后,曾让竖亥和太章用步测量了九州的大小。

竖亥从九州的北极到南极,数了二亿三万三千五百里七十五步。

而太章从东极到西极,数了五亿多步。

如果按《尚书。禹贡》定义的九州版图,五十亿步也不够啊,普通人也无法用脚丈量过来。

而大禹定的九州,如果只是河南南阳及湖北大洪山以北地区。这个区域,人是可以用脚丈量的,当然也很累。2亿多步,或者5亿多步,也确实差不多。

(注:西周以前的亿,是十万的计量单位)

之后,大禹征服了荆州地区的三苗(史书记载,大禹征伐三苗时最终得到人面鸟身的句芒部族的帮助),最终战胜了三苗并把它们流放的甘肃敦煌地区的三危。共工,欢蔸,三苗,再加尧时代就被定性的鲧,成为中国文化史上的四凶。

也许就是此时,志得意满的大禹,命令人取荆山之铜铸造了九州鼎。

大禹在随后继续东征,顺淮河东进,并把现在安徽英,六等地区分封给了皋陶部落以作屏番。并在涂山举行了诸侯会盟,从而确定了自己天下盟主的地位,《史记》记录这次会盟:执玉帛着万国,大家都接受了西羌大禹族群的玉文化。最终向东南一直打到了现在浙江的会稽山,大禹最终因病去世。

大禹死后,夏启以南阳及荆北地区的九州为核心,建立了夏朝。史记说,大禹指定的继承人是伯益。伯益当然在大禹的都城阳城(即现在的三星堆,鸭子河北岸),四川也因此被后世称为益州。

而启却在夏邑(即现在的南阳)最终大禹的旧臣们都跑去南阳投奔了启,而伯益只能避居箕山之阳了(或说被杀《竹书纪年》。

《史记.货殖列传》总结说:“颍川、南阳,夏人之居也。夏人政尚忠朴,犹有先王之遗风。其任侠,交通颍川,故至今谓之“夏人”。 司马迁时代,还把南阳,颍川人称为夏人,应该符合历史事实的。

其实,直到商朝,南阳地区仍被称作九州(九方)。商汤灭夏后,史书说商汤“咸有九州之地”此处应该是指商汤灭夏后,把夏人的南阳地区划归自己统治区域。

商朝末期, 商纣王有三公叫九侯,也是来自南阳地区。因为其女不好淫,而被商纣王剁成肉酱。

商代甲骨文里,有很多伐九方(或作鬼方)的记载。 史学家一直把鬼方做陕北或内蒙匈奴解,但这有个致命的缺陷。甲骨文里明确记载商人伐鬼方(九方)后次于荆。

鬼方(九方)在南阳,自然完美契合。但到了陕北或内蒙,史学家们不得已把荆山搬到陕西。否则无法解释清楚,徒增笑柄。

《清华简》中写楚人祖先娶了九方氏女,从而繁衍了楚人。九方氏女在南阳才符合常理,楚人不大可能跑陕北或内蒙娶媳妇。

根据以上分析:共工氏被大禹发配到北部幽陵地区。而商代的共国,即现在甘肃泾川县的古共国就应该是共工流放之地。也就是史书中说的幽陵。(幽陵可能指黄帝陵)该地离黄帝陵很近,是北狄主要活动区域,符合《史记》流共工以变北狄的记载。后来周人祖先自蹿于戎狄,也是这一地区。商代共国后来被周文王所灭(伐西落鬼戎(九戎)),共人最终改封或迁徙到了河南辉县一代。按《晋书.地理志》说法,西周初年,西周人从冀州划分出了并州和幽州。而到春秋战国时代,战国人把幽陵理解为北京,辽西所处的幽州地区,显然是错误的。

点击展开完整帖文

f)大禹有九狐之瑞

据《吕氏春秋》,《淮南子》等文献记载,大禹认为自己部落有九狐之瑞,因而娶了涂山氏女娇为妻。九尾狐,一直被人理解为九根尾巴,实际上是指“九”形尾巴。因为造物主不可能造出九根尾巴的生物,只有这种“九”形状尾巴的狐狸,最符合历史事实。

三星堆人,显然把狐狸当瑞兽,这符合夏朝以狐狸为瑞兽的传统。

  • 苜蓿51 楼主: 2022-01-14 21:05

    修改:《吕氏春秋》,《吴越春秋》

  • 苜蓿51 楼主: 2022-01-14 21:58

    《山海经》说,九尾狐其音若婴儿。三星堆文博院可以做个实验,风吹过这个狐狸的嘴巴时,是否发出婴儿般的鸣叫?

点击展开完整帖文

9)三星堆出土的中国最早的三界模型

《楚帛书》就是对该模型说明与注解。 是中国人最早的宇宙观:帝张四维,运之以斗。

这极可能就是夏人的九鼎。也是中国人魂牵梦绕寻找了两千多年的大禹九州鼎。

注:以前一直认为鼎先是一种煮肉的实用器,后来逐步演变为礼器。

现在我觉的,鼎可能一开始就是礼器,后来简化兼具实用功能,才成为商周时代的鼎。

  • 苜蓿51 楼主: 2022-01-14 21:39

    古文说“颛顼,绝地天通”,也许可以从此模型找到注解和答案。颛顼命祝融等四神下界,四神加固了天地之间的天盖。从而天地不再相通。

  • 苜蓿51 楼主: 2022-01-14 21:41

    评论 苜蓿51:不过,按《楚帛书》,这个帝是帝俊而不是颛顼。

  • 开心斋记 2022-01-15 16:52

    评论 苜蓿51:为什么要绝地天通呢

  • 苜蓿51 楼主: 2022-01-15 17:11

    评论 开心斋记:有人给的解释是:维护大祭司,圣职人员的权威性。人人都能从上天那取得启示,直接跟上天沟通,最高统治者的权威何在? 近代的洪秀全,就因为东王杨秀清直接能跟上帝沟通,深受其害。也许洪秀全最有感触吧。

  • 冰___山 2022-01-15 17:17

    评论 开心斋记:编造鬼神,再垄断人与神之间的交流本来就是一种维护统治阶级地位不可动摇的政治手段,这种政治手段直到现在,伊斯兰教和基督教政教合一国家还在使用。我们国家在周以前也是用这种方式来统治人民的。简单的说就是说你是你就是不是也是,说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

  • 开心斋记 2022-01-15 18:37

    评论 苜蓿51 :如果真有绝地天通的本事,其能力应已超过天地了,为什么还要祭天呢?

  • 开心斋记 2022-01-15 18:49

    评论 冰___山 :谢谢冰_山解惑。我突然想起了中间商这个词

点击展开完整帖文

仅以此文,告别这些年对三星堆及历史文献的阅读和研究。

忽觉岁月蹉跎,研究这些于己也无多大裨益。

但好赖做个总结,留给他人做个参考,启发吧。

研究历史,不如研究当下,特别是身边的人。

点击展开完整帖文

@苜蓿51 2022-01-14 23:59

仅以此文,告别这些年对三星堆及历史文献的阅读和研究。

忽觉岁月蹉跎,研究这些于己也无多大裨益。

但好赖做个总结,留给他人做个参考,启发吧。

研究历史,不如研究当下,特别是身边的人。

----------------------------

当下?身边的人?以哪个时间段、又以那个人开始呢?

等文字出土,不着急下结论。

  • 冰___山 2022-01-15 17:22

    这个并不一定,如果不是商人用甲骨来算卦,我们也不知道有个甲骨文,如果他们当时用纸片或者木片来算卦,我们至今也不会知道有过甲骨文时代,只知道有金文。这与书写材料有关系,当时的人们从来不会想,我用一个什么书写材料,让几千年后的后代知道曾经有个我,他没这个需要。

  • 常山赵子龙88 2022-01-15 17:54

    评论 冰___山:我们所谓的“夏”,是司马迁和《竹书纪年》等秦汉以后的史学家所记录的表明属于三皇五帝到商朝之间过渡的一个特定朝代,不管将来有没有文字等证明确有对应的“夏”朝,但是中华大地上存在类似二里头、三星堆这样属于这一时期的文明是明确无误的。

赞??,虽然不懂,但很有道理的感觉

转:

夏朝是否就是三星堆?

三星堆炒作的太过了,主要原因就是在于一个流传太久的历史谣言,那就是大禹是四川人——在已经回答的人里面,不管反对或赞成三星堆和夏朝关系的,居然都相信大禹就是四川人。

答主我前不久还去过汶川,那里的人,无论官员还是普通老百姓,都对此坚信不移。

不过,这也不怪他们,因为这是一个流布了十分久远的历史谣言——随手百度一下大禹出生地,就可以看到,百分之八九十的信息都是这样的:

1、《孟子》:禹生石纽,西夷之人。

2、《史记》:大禹生石纽,西羌之人也。

然而,很遗憾,“西夷、西羌”是有的,但“禹生石纽”,是没有的。原文如下:

《史记·六国年表》:禹兴于西羌。

《后汉书·载良传》:大禹出西羌。

《新语·术事》:大禹出于西羌。

最重要的:《孟子》,完全无载。

孟子从头到尾都没有说过大禹是哪的人。

在大禹还是人们普遍信仰的夏商周秦汉时代,从来没有人说过大禹是四川人,更别提汶川。

那么,“大禹生石纽”,到底是出自哪里呢?

答:源自一本非正史之书。

“禹本汶山郡广柔县人,生于石纽,其地名痢儿畔。”——《蜀王本纪》

这本书的作者曾经很长一段时间认为是西汉著名学者扬雄,但经考证,实为三国谯周。

这本书可以算作史书,也可以不算作史书,为什么了?

首先,它是一部《地方志》,不是通史。

其次,研究古巴蜀乃至整个西南地区的另一部重要书籍《华阳国志》(同样也是地方地理志)的作者——晋人常璩有话说:

“《蜀纪》言:“雀墒乘祗车出谷口”。秦宓曰:“今之斜谷也。”及武王伐纣,蜀亦从行。《史记》:周贞王之十八年,秦厉公城南郑。此谷道之通久矣。而说者以为蜀王因石牛始通,不然也。《本纪》既以炳明,而世俗间横有为蜀传者,言蜀王蚕丛之间周回三千岁。又云荆人鳖灵死,尸化西上,后为蜀帝;周苌弘之血变成碧珠;杜宇之魄化为子鹃。又言蜀椎髻左衽,未知书,文翁始知书学”——《卷十二·志序》

常璩的意思说的很清楚,《蜀本纪》里说,蜀人认为穿越秦川的「褒斜道」(即秦栈道)是他们的古蜀王蚕丛、鱼凫等人用牛车开凿的,但是《史记》却清楚的记载是秦历公开凿的,战国史籍也可以互相印证。

同时,蜀人又称自己有3000年的历史。

对于这些,常璩都认为是“横传”——也就是传言,并未证实公认。

✔常璩自己本身就是四川人(崇州),这说明他的评价是客观的。

毫无疑问,《蜀王本纪》的内容,除却那些地理信息外,大多数是采用当地的一些口口相传而非文献记载的故事辑录而成,尤其是人物典故,整本书充盈着神话色彩。

对照中原史籍,《蜀本纪》可以称为「半信史」,但不能称为完全的信史。

那么,《蜀王本纪》为何这样写了?

自然是有原因的,其实,《蜀本纪》并不是第一个称“大禹生石纽”的书,在它之前还有一本,那就是东汉照晔的《吴越春秋》:

“高密(禹)家于西羌,地曰石纽。石纽在蜀西川也。”——《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

和《蜀王本纪》不一样,《吴越春秋》可以算作一本信史,但是,和《国语》《春秋》《史记》等比起来,它依然有它的不足征信之处,历代就有人指出过一些问题。如伍子胥托梦等,故谓之“类小说家之言”。

就研究吴越史而言,它不如《越绝书》权威和严谨,所以你更加可想而知关于大禹的记载的真实性。

毫无疑问,赵晔虽为浙江人,但是曾辞官去四川(资中)拜经学大师杜抚为师,学习“韩诗”。一去就是20年。因此,其所作《吴越春秋》里的“石纽在蜀西川也”,当然也是他这20年间在当地听回来的。

也就还是常璩说的“横说”——就是相传而已。

从最早的青铜器铭文到《竹书纪年》,再到春秋战国诸典册,及至秦汉,从来没有大禹生四川的说法,由此可见。

大禹的父亲「鲧」的封国——《春秋》云:“有崇伯鲧,在秦晋之间”。

《国语·周语下》记载:

“昔共工……用灭。其在有虞,有崇伯鲧,播其淫心,称遂共工之过,尧用殛之于羽山。”

「秦晋之间」与「有虞」都是在中原西部地区,「羽山」则在江苏,从来无异说,要是大禹生在四川。

那他父亲跟四川一点都扯不上关系又作何解?

✔所以,对“禹生石纽”保持怀疑,是应该的。

至于皇甫谧作《帝王世纪》称“孟子云'禹生石纽,西夷人也’”则不仅是一句完完全全的孤证,有托古之嫌。甚至,他说的根本就不是「石纽」。而是:

「石坳」

就是山沟里出生的意思,别无他指。

后来南朝的刘宋裴駰在给《史记》注解的时候,把「坳」误训作「纽」,由此造成了后世的讹传。

但是,无论如何,由于《吴越春秋》早于《帝王世纪》,因此,可以推论皇甫谧也很可能是受了《吴越春秋》的影响。

那么皇甫谧为何不直接沿袭赵晔的说法用「石纽」,而用「石坳」?

答案当然是他看出了「坳」与「纽」实容易混淆,同时,作为一名博览群书的学者,他大概知道不管是坳,还是纽的来源。

揭晓答案:

“禹生于石;契生于卵,史皇产而能书;羿左臂修而善射。若此九贤者,千岁而一出,犹继踵而生”——《淮南子·修务篇》。

「禹生于石,契生于卵」——100%就是神话。

这很正常,上古时代的人物都有「神性」,这是因为他们既是帝王,又是宗教领袖。

▲又西汉谶纬书《循甲开山图》云:“古有大禹,女娲十九代孙,尧理天下,洪水既甚,人民垫溺,大禹念之,乃「化生于石纽山泉」,女狄暮汲水,得石子如珠,爱而吞之,有娠,十四月生子,及长,能知泉源,代父鲧理水”。

✔这是「石纽」的第一个出处。

这里面的「石纽」根本没有任何地理位置之所指,就是指错综复杂的石缝。

▲西汉后期,与整个东汉,儒家从进取的「公羊派」逐渐转向偏保守的「谷梁派」,且由于汉光武帝的钦定,与带有巫术色彩的方士之学「谶学」合流,产生「谶纬学」。

此种学问在巫风盛行的四川及整个西南地区自然是得天独厚——赵晔都得跑四川去找四川人(眉山彭县)杜抚为师,可想而知,四川的文人当必有人看过《淮南子》《遁甲开山图》。

★★★谜底解开:

由于汶川有个地方叫「石纽」,所以可能是大禹后人的西羌把「禹生于石」附会在石纽。

为什么西羌要把大禹附会到汶川石纽了?

✔大禹是西羌,是历来无疑问的,羌人在先秦时代与汉代都是一顶一的大族,从甘肃到西南地区都有,其中有大禹的后人并不奇怪。而羌人自殷商时候起就和中央王朝敌对,特别是东汉,持续打了一百年的仗。

期间,大量羌人南下逃入西南地区。

这里面,有可能有大禹的后人。

✔《后汉书》:

“自爰剑后,子孙支分凡百五十种。其九种在赐支河首以西,及在蜀、汉徼北,前史不载口数。唯参狼在武都,胜兵数千人。”

大禹与四川的关系,就说到这。

下面来看看,夏朝和四川有什么关系?

《古本竹书纪年·帝启》篇云:

“八年,帝使孟涂如巴莅讼”。

这里的「巴」,不少人解作「巴蜀」之巴,但是观甲骨文里的「巴」是否就是春秋战国的「巴国」,这还有个很大的疑问,目前比较公认的是晋陕或湖北地区。

就逻辑上而言,夏朝要是有那么强的实力,连“不与秦塞通人烟”的四川地区都能控制。

那他又怎么可能会那么快就被东夷两次夺国了?(注:一次是太康时代的后羿,另一次是帝「相」时代的寒浞)。

显然,夏王启派遣的这个司法官员孟涂去的「巴」国,就不可能是古巴蜀国。

夏王帝桀,他也不可能如三星堆的粉丝幻想的那样,被商汤流放在「南巢」后,还能够组织起浩浩荡荡的大逃亡,然后逃到四川建了起一个不逊色于商的「三星堆古王国」。

值得一提的是:

✔目前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器主要集中在两个祭祀大坑,目前尚无证据表明这些青铜器是原产的。

第二,最著名的那棵「青铜树」,专家研究过,无论如何都无法站立起来——它是祭祀的时候作临时用的。

至于说夏朝就是三星堆,纯粹脑子有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