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朗读手册Ⅲ》

 贯泽 2022-01-15

入车。育儿。《朗读手册Ⅲ》是2012年8月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一本书,作者是美国的吉姆·崔利斯。[1]美国国家阅读委员会的一系列阅读教育方案指出,家长和老师应该为学生大声朗读,这种做法应当在整个小学阶段加以贯彻。而研究表明,一直到初中毕业,孩子的阅读能力才能与听力同等水平,在此之前,孩子能够听懂并理解那些复杂有趣的故事,却可能无法自己看懂。就连牛津大学的导师们,也常常给学生大声朗读。那么,究竟应该为大孩子读些什么呢?[1]《朗读手册Ⅲ》选择了适合高年级孩子的儿童小说、科幻作品、动物故事、诗歌、纪实文学等中的经典段落,呈现出丰富的文学样式、多样的写作风格,对世界文学宝藏进行了一次权威的引介,将开启孩子一生的阅读之旅![1]书名朗读手册Ⅲ作者【美】吉姆·崔利斯[1]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1]出版时间2012年8月[1]开本16 开图书购买更多图书 朗读手册3 [美]吉姆·崔利斯¥11.1服务由京东提供去购买包邮正版 朗读手册-~适合读给高年级孩子听的经典故事-III9787544259941南海¥23.9服务由京东提供去购买朗读手册Ⅲ¥26服务由京东提供去购买快速导航内容简介作者简介章节目录:基本信息作者:【美】吉姆·崔利斯字数:500千字出版时间:2012年8月装帧:平装I S B N :978-7-5442-5994-1印次:1次印刷时间:2012年8月开本:16开展开全部[1]内容简介美国著名阅读研究专家吉姆·崔利斯的《朗读手册》一书,被美国数十所教育院校选为指定教材,全球销量突破200万册。简体中文版出版后,在国内教育界和广大家长中也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北京、上海等地的许多名校都将《朗读手册》列为老师与学生家长的指定必读书。为解决父母们的选书困惑,崔利斯又精心挑选了最有价值、最适合给孩子读的故事,编写了给低年级孩子的《朗读手册Ⅱ》和给高年级孩子的《朗读手册Ⅲ》。[1]作者简介吉姆·崔利斯(Jim Trelease),美国著名的阅读研究专家。他毕业于马萨诸塞州大学,曾在《春田日报》(The Springfield DailyNews)任职20年,担任撰稿作家及画家。从1983年起,崔利斯在北美各地致力于教育研究活动,常就儿童、文学及电视传媒等主题,面向家长、老师及专业团体演讲,30年内演讲次数超过2500次,备受社会各界赞誉。1989年,吉姆?崔利斯被国际阅读组织评为20世纪80年代对阅读推广最有贡献的8人之一。[1]其代表作《朗读手册》是崔利斯数十年儿童阅读指导研究与实践之总结。该书于1979年初版,5次修订,被美国数十所教育院校选为指定教材,并迅速被引进日本、韩国、西班牙、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全球销量突破200万册。[1]章节目录:序阅读改变人生的故事《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的生平自述》(Narrative of the Life of FrederickDouglass)《第一幕》(Act One)《所有奇怪的时刻》(All the Strange Hours)《亚历山大·多尔贡的故事》(Alexander Dolgun’s Story)《我知道为什么笼中的鸟儿会唱歌》(I Know Why the Caged Bird Sings)成长故事《疯狂麦基》(Maniac Magee)《米莉森特姑妈》(Aunt Millicent)《断掉的车链》(Broken Chain)《距离潘科恩镇四英里》(Four Miles to Pinecone)《克莱门特池塘镇的奇迹》(Miracle at Clement’s Pond)《示范课》(Object Lesson)《杀死一只知更鸟》(To Kill a Mockingbird)《谢谢您,夫人》(Thank you, Ma’am)动物故事《蓝眼睛的雏菊》(A Blue-Eyed Daisy)《不杀猪的一天》(A Day No Pigs Would Die)《好老弟:三角洲的少年时光》(Good Old Boy: A Delta Boyhood)《鹰隼山纪事》(Incident At Hawk’s Hill)发生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故事《十二月玫瑰》(The December Rose)《夏洛特·多伊尔的真心忏悔》(The True Confessions of Charlotte Doyle)《莎拉·毕晓普》(Sarah Bishop)《向着北方,向着自由》(North to Freedom)《冰川隐士》(The Iceberg Hermit)《冰川隐士》(The Iceberg Hermit)[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