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诊断之精简《伤寒论》脉证汇

 庆萌堂 2022-01-16

导读:

之所以称之为《伤寒论》脉证汇,是因为《伤寒论》体系是不同于《黄帝内经》体系。两大体系虽在指导思想上相关但并不兼容,《黄帝内经》之时方体系是针对生理病理寻求治疗法则,即通过五行生克、脏腑经络循行机理辨治。而《伤寒论》之经方体系是针对症状反应这一普遍规律寻求通治法则,即通过三阴三阳病脉证辨治,“六经钤百病”。换句话说,人生病了,我们可以暂不究其内在发病及演变机理,但必有症状反应,而且,相关联的症状反应能形成症状反应组合,即《伤寒论》六病脉证。

古人之称“太阳”、“少阳”、“阳明”者,乃言日(球)为阳,为太阳系之光热之源,日光为卫,称太阳;日光照射之地球面为阳明——相对于太阳而言,是作用面;相对于地球而言,是承受面,为本体;少阳为介于太阳与地球照射面所经之处(晴空)。

古人之称“太阴”、“厥阴”、“少阴”者,乃言月(球)为阴,为太阴系月光之源,为本体(古人以地球为中心,天圆地方,月光之产生是在黑夜,即太阳居于地球之相对月球背面之时。而未认识到地球是围绕太阳运行、月球围绕地球运行,月光其实是日光的反射光。然而,由存在的现象所表达的事实却古今相符,如昼夜、四季、潮汐等);少阴为月光,为月之卫,月光虽能到达地球,却不能温煦地球,一派模糊凄冷之象;厥阴为月地之间、途经之星空。

日月五星谓之"七政",由此,空间概念形成;结绳记事,文字创制,天干地支,时间概念形成,历法问世;时空互联,从而推演出军事学上的阴阳诸阵法、趋吉避凶之法,农业上的农时耕作渔猎诸法,医学上的诸脏腑经络命名、诸病命名及诊断治疗诸法等。兹不赘述,仍以六病为文。

六病脉证具两大规律性,即要么是阴证(三阴病)要么是阳证(三阳证)。凡阴证在症状反应里必具寒性、不及之态,如拙作《中医诊断之症状大全》内所述之“总思睡困顿”、“畏寒”、“四肢厥冷”、“声低息微”等;凡阳证在症状反应里必具热性、太过之态,如拙作《中医诊断之症状大全》所述之“口干渴”、“喜凉饮”、“有汗”、“便秘”、“发热”、“恶热”等。同时,病性具虚、实两性。此之虚实是指正邪交争时力量对比的态势而言,是正邪交争的一体两面,即“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没有邪就不存在病,无病就是正气足。这个“邪”可以是外侵之邪,即“六淫”之风寒暑湿燥火,因“六淫”所具特性不同而致病性不同。这个“邪”也可以是内生之邪,即“痰饮水湿、瘀血郁热、宿食"等病理性产物。

两大病性,即寒热虚实反应的阴阳两大类病情,必兼具病位。也就是说,反应在机体某部位的病情就是疾病的症结,针对症结的治疗是一定有效,而且可以是显效。那么,《伤寒论》将病位分为人体躯壳(含呼吸道及肺脏)之表位、人体胸腹之心脑胃肠之里位、介于人体表里部位之间的半表半里位。

下面兹就此三个病位两个病性的普遍规律分述其症状反应及其组合。即表位之太阳病脉证、少阴病脉证,里位之阳明病脉证、太阴病脉证,半表半里位之少阳病脉证、厥阴病脉证。


一、太阳病脉证


1、太阳病——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2、太阳中风——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3、太阳伤寒——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4、温病——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5、风温——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

6、黄汗——黄汗之为病,身体肿,发热汗出而渴,状如风水,身疼重,烦躁,小便不利,汗沾衣,色正黄如柏汁,脉自沉,以汗出入水中浴,水从汗孔入得之。

7、皮水——皮水为病,四肢肿,水在皮肤中,四肢聂聂动者。

8、风水——一身面目黄肿,脉沉,小便不利,或小便自利而渴。

9、风湿——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或头痛如裹、头沉、身重乏力、身烦痛者,名风湿。

10、柔痉——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

11、刚痉——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

12、血痹——脉阴阳俱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

13、身痒——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面色反有热色,无汗(或汗少),身必痒。

14、恢复期调理——大汗后,依法服桂枝汤后仍形如疟,一日再发。

注释

太阳病主证为太阳中风证和太阳伤寒证,病位在表。表者,相对于日(球)而言,阳光既是日的发射光也为日之外卫。之所以称"太阳病",是因为相对于太阳(日球)系而言,外卫系统出现异常。在人身,躯壳之表有两道防御圈:皮毛--关节--呼吸道及肺脏圈——第一道、外层,为病则欲汗不汗称“营卫闭塞.”;肌肉腠理--关节--呼吸道及肺脏圈——第二道、内层,为病则因邪已入腠理,故有汗称“营卫不和”。其它为太阳病兼证或与它病合并证,如温病、风温为太阳阳明合病,风湿、黄汗、风水、皮水为太阳病兼湿证,痉病、血痹、身痒、恢复期调理为太阳病兼津虚证。


二、少阴病脉证


1、少阴病——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2、少阴病夹饮证——少阴病(脉微细,但欲寐),始得之,(应无热而脉浮),反发热脉沉,(或头项强痛或体痛而恶寒,咳嗽,痰清稀,鼻清涕)。

3、少阴病夹水证——(少阴病),脉沉小,或身肿而喘,或小便不利。

4、少阴病夹湿——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或大便硬、脐下心下硬、小便自利。

5、漏汗——(本为)太阳病,(峻)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

6、历节——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

7、寒疝——寒疝,腹中痛,逆冷,手足不仁,苦身疼痛,灸刺诸药不能治。


注释:

少阴病病位在表。表者,乃太阴(月球)系之外卫,月光也,没有阳光之显烈温热,而尽展朦胧柔寒。之所以称“少阴病”,是因相对于太阴(月球)系而言,月光出现异常。在人身表现为病性之机能沉衰,不能鼓舞生气,而致阴寒沉结,故常见病理产物"痰饮水湿”滋蔓,成标实之证,宜速"去标即是养正",不可姑息,免致邪犯太阴之里。


小结:

太阳病、少阴病均为病邪所致症状反应在人体与自然界直接接触的表位的表证,故病症多反应关节痛或不适、有汗无汗、对外界温度敏感、鼻塞流涕、咳嗽等;根据病性之不同,又可表现为亢奋有余之态和消极不及、气化不利而渐伤及精、神之态。


三、阳明病脉证


1、阳明病——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伤寒三日,阳明脉大。阳明病外证,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

2、阳明病,津虚证——喜冷饮,尿黄赤,渴欲饮水,口干舌燥,烦渴。

3、阳明病,烦热扰心证——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剧者反复颠倒,心中懊怅,饥不欲食,但头汗出,或气短,或呕,或胸痛,或胸闷而窒。

4、阳明病,湿热发黄证——尿黄,喜冷,发热,无汗或汗少或但头汗出、剂颈而还,小便不利。

5、阳明病,湿热下利证——里急后重,欲饮水而不多,或下利伤血。

6、阳明病,气热互结、痞塞证——尿黄,心下痞,按之濡,脉关部浮。

7、阳明病,痰热互结、小结胸证——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

8、阳明病,水热互结、大结胸证——脉沉紧,心下痛,或心下至少腹硬满,拒按,按之石硬,舌燥而渴,日哺所潮热,或但头汗出而不发黄,或项强如柔痉状。甚者脉沉弦,为悬饮、支饮,胸痛、咳烦,不卒死。

9、阳明病,水血互结在血室证——妇人少腹满如敦状,小便微难而不渴,在生产之后。

10、阳明病,支饮、肺痈证——喘不得卧,胸满胀,一身面目浮肿,咳逆上气,鼻塞不闻,清涕。

11、阳明病,肠间水气证——腹满,口舌干燥,肠间有水气,沥沥有声。

12、阳明病,腰以下有水气证——大病瘥后,渴,胸胀或痛,阴湿,下肢肿,小便不利。

13、阳明病,愠愠欲吐证——病在上焦,吐后稍舒,胸中痞硬,心下满烦,饥不欲食,气上冲咽不得息,有汗,时发热,或手足厥冷,寸脉浮、乍紧。

14、阳明病,胃家实证——

①硬满燥坚热实证:汗自出或汗出后,不大便或便硬,日晡所潮热,阙上痛,心中懊烦,目睛不了了,喘冒不能卧,髀枢不利,绕脐痛,腹痛而拒按,谵语,甚者循衣摸床,腹满不减,减不足言,脉滑数。

②硬满热实证:若吐、若下、若汗后,小便数,微烦,腹满,矢气而减,不大便,或谵语、阙上痛、髀枢不利。

③硬坚热实证:发热,欲吐不吐、心烦,大便难,不大便。

④肠液亏虚证:汗吐下后,高年,大便难。

⑤胃不和证:食已即吐。

15、阳明病,虚热证——

①血虚而热:心中烦,不得卧。

②热伤气阴:热病恢复期,渴,虚赢少气,气逆欲吐,或咽喉不利,咽痒。

③百合病:汗后,热病恢复期,渴,头晕,微热,或神志不清爽,或小便不利。

④热伤下焦: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尿黄赤或流白,心烦,不得眠。

16、阳明病,瘀血证——

①血结下焦轻证:少腹急结,小便自利,其人如狂。

②血结下焦重证:少腹硬满,小便自利,其人发狂,脉微而沉,身黄,善忘屎虽硬,大便色黑反易,或妇人经水不利下。

③干血证:五劳七伤后,肌肤甲错,两目黯黑,或产妇腹痛。


注释:

阳明——相对于太阳(日球)系而言,阳光直射地球之正面。在人身,阳明为热能之来源,为胃肠,为内核、极里。之所以称“阳明病”是因为相对于地球而言,正面受阳之地为本体,胃肠及内核系统出现病态。

阳明病病位在里,病性为阳,其病变机理可参照时方体系脏腑经络理解,然此之“阳明病”绝非“手、足阳明经病”。凡人体极里为心脑、胃肠诸脏器所居之地,乃中枢禁地,岂容邪犯,故极力抗争,呈现一派阳热之象,人体脏器各部门战力充沛,斗志昂扬,协同作战,务必驱邪,护主而安。所显诸证,就是诸脏器之功能战力体现,但若阳明病处置不当,因邪已犯里,轻则有后遗症,重则亦可致危殆。

外邪犯里之途径,无外乎由表入半表半里,而后入里,譬犹外敌先犯城廓,突破外城之两道防线,而后街战、巷战,最后攻陷内城、中枢。

内邪之生譬犹腐败,亦或如战场牺牲。若不即时打扫战场或反腐自强,无需外寇,内壅内溃矣。


四、太阴病脉证


1、太阴病——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时腹自痛,自利益甚,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2、里寒证——厥逆,哕,腹隐痛,下利清谷,喜温,尿清白,畏寒,面黯,或肤暗肤黄,或腰冷如冰。

3、里虚证——食后腹胀,呕吐呃逆,喜按,喜唾,面苍白,肌肉挛急。

4、痰饮证——

①痰证:气逆,胸满,咳嗽有痰,或肤肿,或呕。

②饮证:食谷欲呕,胸满,干呕,吐涎沬,头痛,或便溏、利,不喜饮。

5、血虚水甚证——头晕冒,面白唇淡,肤微肿,按之即起。

6、寒实证——

①温而补之之证: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

②温而下之之证:卒暴百病,心腹胀滿,卒痛如锥刺,气急口噤,卒死。

7、霍乱证——发病急骤,上吐下泻,上吐者可为酸腐食糜,下泻者可为完谷、红汤血液,有太阴病基础,救治不及时或不当,可致死。

8、藏结证——有硬块,有痞塞等不适感,或痛或不痛,为三阴误下所致。当如现代囊肿、息肉、肿瘤、癌之可拟,治疗不及时或不当,可致死。

9、除中证——胃气已绝,脾气仍在运化体内库存,库存一空,死期立至,行尸也。其脉或无或屋漏、雀啄、虾游或悬刃等绝脉。

注释:

太阴——相对于太阴(月球)系而言,是本体,是月光之源(眼见为实)。在人身,指胃肠,极里。之所以称"太阴病",是因为胃肠极里出现病态。

太阴病为病位在里的阴证,整个机体机能沉衰,兵员战力不足,危亡之证最多而常见。


小结:

阳明病、太阴病同为人体极里之里证,危亡多见,故治疗务必阻截病邪在表或半表半里。人之所以生生不息,是因为有饮食营养之摄入运化以资新陈代谢,世间生物,未有不食而活者,故顾护胃气为大要——《扁鹊见蔡桓公》之“君之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正此之谓也。


五、少阳病脉证


1、少阳病——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2、上热下虚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脉弦细。

3、热入血室证——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或适断,得之七八日,热除而脉迟身凉,胸胁下满如结胸状,昼日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或似如疟,发作有时。

4、少阳厥证——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


注释:

少阳——相对于太阳(日球)系而言,是指日光自日球发出而直射地球之途经之处(晴空)。在人身介于躯壳与胃肠极里之间。之所以称“少阳病”,是因为此部位出现病态。

少阳病为病位在半表半里的阳证,邪正交争进入街战、巷战,呈拉锯对峙状态,机体欲借诸脏器协力驱邪,外而肌表,内而胃肠均有策应。"血弱气尽,邪气因入,与正气搏于胁下……"是其形象体现,外城已失,不可再汗,内府待固,更不可吐下,故汗吐下三大法在禁,只能和解,缓待援兵,以固中州。该少阳病所述脉证虽不多,但暗含现代疾病却不少。


六、厥阴病脉证


1、厥阴病——厥阴之为病,消渴,心中疼热,气上撞心,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2、上热下寒证——往来寒热,或厥热往复,或食入口即吐,胸胁满微结,渴而不呕,心烦,或复时烦,但头汗出,或胁下有水气、干噫食臭、腹中雷鸣,小便不利,大便溏或利,或大便硬。


注释:

厥阴——相对于太阴(月球)系而言,是指月光自月球发出直射地球之途经之处(星空)。在人身,介于躯壳与胃肠极里之间,之所以称“厥阴病”是因为此部位出现病态。

厥阴病为病位在半表半里的阴证,机能沉衰,且寒热错杂,极为复杂,呈太阴病趋势为病进,呈阳明病趋势为病退,故《伤寒论》有厥热胜复之专论。治疗以清上温下并行或温下为主、清上为辅为大法。现代诸多罕见病、疑难病其实就是厥阴病。


小结:

少阳病、厥阴病都是半表半里证,因时间、病性之不同而症状有轻重显隐之别,论述都不多,但其间蕴含的疾病演变机理却是贯穿《伤寒论》全篇的,即邪正交争,生命不止,战斗不息。



概念互释:

一、.太阳系:

太阳(光源)→日光(日之卫,表,太阳病)→晴空(途经之处,半表半里,少阳病.)→白昼(里,阳明病)。

二、太阴系:

太阴(光源)→月光(月之卫,表,少阴病)→星空(途经之处,半表半里,厥阴病)→黑夜(里,太阴病)。


例释:我们清晨面朝湖水,背朝直射的阳光,会发现我们的身影四圈有光影环护、背部温热、面部清凉、身周有氲氤之气。这一现象在现代物理学都能很好地诠释,而其间精义却没有古人发挥得精致独到。


七、合并病脉证


1、太阳少阳合病

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头强强痛。


2、太阳阳明合病

①妇人乳中虚,烦乱,呕逆。

②汗出而喘,无大热。

③发热恶寒身痛,不汗出而烦躁。

④伤寒,郁热在里,身必发黄。

⑤脉浮,无寒热,病如狂,妄行独语不休。

⑥太阳病,医下之,因尔腹满时痛。


3、少阳阳明合病

①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

②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硬,呕吐而下利,或按之心下滿痛。

③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日脯所发潮热,已而微利。

④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


4、三阳合病

三阳合病,脉浮大,上关上,但欲眠睡,目合则汗。


5、太阳太阴合病

①太阳病,下之微喘

②太阳病,外证未解,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

②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

③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

④伤寒,若吐、若下后,短气,心下逆满,或有痰饮,气上冲胸,或胸胁支满,目眩,或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

⑤发汗后,脐下悸。

⑥服小青龙汤后,口燥,多唾,手足厥逆,或手足痹,其而翕然如醉状,小便难,时复冒,寸沉尺微。

⑦伤寒二三日,或虚劳里急,悸衄,梦遺,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四肢酸痛。

⑧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

⑨心下有水气,干呕,吐涎沫,发热而咳逆倚息不得卧,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

⑩胸痹之病,短气,喘息咳唾,心痛彻背,寸沉迟关紧数。


6、太阳阳明太阴合病

①汗出而渴,渴欲饮水,水入即吐,小便不利,脐下有悸,吐涎沫而癫眩。

②黄疸。

③咳而上气,喘,目如脱状,小便利而渴。

④脉结代,心动悸,涎唾多,心中溫温液液。

⑤伤寒脉浮,医以火迫之,心惊狂,卧起不安。

⑥诸肢节疼痛,身体尪赢,脚脱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


7、阳明太阴合病

①虚劳虚烦不得眠。

②胁下偏痛,发热,脉紧弦。


8、少阴太阴合病

①少阴病,下利,脉微。

②少阴病,汗出不解,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或心下悸,头眩,身惕,振振欲僻地。

②手足厥寒,脉细欲绝。


注释:

此合并病脉证之1~4均为阳证,8为阴证,都好理解。5~7寒热错杂,然病证"非阴即阳,没有不阴不阳",故不好判别。其实,只要认定判别原则就无误。一是从病位上辨,阳明太阴合病虽也寒热错杂,但其病位均在里,故非厥阴病;二是从寒热多少上辨阴阳证,热多寒少为阳证,热少寒多(机能沉衰)为阴证。

那么,为什么阳证有太阳少阳合病、少阳阳明合病,而阴证沒有少阴厥阴合病、厥阴太阴合病呢?有。——因阴证证情隐匿、会急转直入太阴,而《伤寒论》以救亡存急、疗效为第一要务,故略而不言。

凡阴证预固太阴,乃万全之策——此小柴胡汤用人参之精义所在。

在临证中,只要三个病位、两个病性的判别贯穿始终,就不会寒热虚实不辨、阴阳游移不分、甚至出现方向性错误,就绝不会是“庸医”,充其量不是“明医”,只是方证判别有误,疗效欠佳而矣。


后记:

愚有设想,若以经方体系为支撑,融合现代信息技术,建立症状数据库、经方脉证数据库、经方药症数据库、经方方证数据库,结合现代其它光、声、电、磁等科技,肯定能创造“智能中医”。此应为中医循证大道,因《伤寒论》经方已经历1800多载的千锤百炼,仍效如桴鼓。故拟拙作《中医诊断之症状大全》、《中医诊断之精简<伤寒论>脉证汇》、《中药学之<伤寒论>药症汇》、《中药学之对症、对指标药物汇》、《中医治疗之<伤寒论>方证汇》、《中医治疗之用经方解时方汇》为数据之基。敝人时间精力有限,搜集整理虽累时日,但终会完成。难免错漏,愿与有缘诸君分享,祈望指正,算是为传播中医药尽点绵薄吧。


著作人:凌少彪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