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永恒的震撼:李伯安

 四爷9343m45xxh 2022-01-16


----------------------------------------------------------------------------

图片

李伯安是画坛上杰出的中国画人物画家,河南美术出版社编辑,历尽10年画出水墨人物长卷《走出巴颜喀拉》,师法自然,师法传统,大胆借鉴西方艺术的精髓,将油画、版画、雕塑的特点自然融入中国传统水墨艺术语言之中,改变了水墨画在大作品大场面中缺乏力度、强度和气势的局面。1998年5月2日,因过度劳累,画家倒在了这幅未完成的画稿前,终年54岁。

图片

图片

在名家云集的中国画坛,李伯安是一个鲜为人知的名字,他生前是平民百姓,没有办过个展,没有出过画集,甚至连一本小册子都没有。可是,就是这样的一位画家,倾尽10年心血,创作了一幅堪称罕世之作的水墨人物画长卷——《走出巴颜喀拉》。

这幅巨画的问世,向世人表明,无论金钱如何诱人,画界如何追名逐利,总会有人对艺术潜心创作,生死相许,甘守清贫,无怨无悔。

河南省委书记谢伏瞻在全省文艺座谈会讲话中,高度称赞著名画家李伯安及其创作的《走出巴颜喀拉》,是以工匠精神倾注心血打磨精品的杰出典范。

谢伏瞻说,要坚持用工匠精神悉心雕琢打磨。精品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举凡优秀的文艺作品,必定是艺术家苦心孤诣、倾注心血打磨出来的。……著名国画家李伯安,在他生命的最后10年,3次单枪匹马徒步跋涉至甘南地区、青藏高原收集素材,历尽艰辛、呕心沥血,才创作出《走出巴颜喀拉》这一“中国美术史上最富民族精神、最具震撼力的史诗性水墨人物长卷作品”,把20世纪中国水墨人物画推向了新的高峰。


图片


《走出巴颜喀拉》的出现,为20世纪的中国画坛画上一个惊叹号。看了李伯安的画,会让人懂得一个真正的画家不是靠“炒作”以博名利,而是靠他的画名扬天下的。

一个民族在世界上当有自己的声音。生于古都洛阳,长于黄河摇篮的李伯安,以极大的创作热忱,用10年的时间,创作出了高1.88米,长达121.5米的极具震撼力的人物长卷《走出巴颜喀拉》。《走出巴颜喀拉》是以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为构思依托,用群像式的构架,让代表中华民族的汉满蒙回藏各族百姓拥黄河而前行,塑造了中华儿女的民族气节和精神气概。266个神态各异的形象绘出了中华民族的风骨,每一个人物都是这条母亲河的一个闪光的细节。

著名作家、画家冯骥才这样评价:这幅以黄河文明为命题的百米巨作叫我们一下子触摸到中华民族在数千年时间长河中生生不息的那个精灵,一部浩瀚又多难的历史大书中那个奋斗不已的魂魄,还有,黄河流域无处不在的那种浓烈醉人的人文气息。

《走出巴颜喀拉》的确是当代美术中的一部经典之作,它的意义首先在于用民族艺术的形式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生命力量和历史命运……表明了他要把这种形式发扬光大的艺术胆略。他实际上这样做到了,把这种形式推向了一个崭新的层次,甚至可以说,达到了史无前例的极致。李伯安艺术的气势是恢宏博大的,他的许多独幅画乃至一个头像,都有饱满的笔触和充沛的质量……这表明,在中国水墨画的领域里,可以在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之间、在写实描绘与抽象表现之间走出一条新路。我们今天评价李伯安的艺术,侧重的是学习他从事艺术的精神……艺术在今天往往被认为是容易的事,画坛仍然弥漫着浮躁的、不求精进的心理,李伯安的从艺精神是对此现状的一种匡正。


图片

——范迪安

如果说,20世纪水墨人物画以徐悲鸿、蒋兆和(《流民图》)、周思聪(《矿工图》)为代表的话,那么,中国人物画在相对沉寂一个时期之后,李伯安《走出巴颜喀拉》的出现,把写实水墨人物又重新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走出巴颜喀拉》是20世纪水墨人物画的一个大写的句号,它的经验和启示,又必将迈出世纪的门槛。


——郎绍君

图片


这是怎样荡气回肠、震撼到骨头里的一幅杰作!

面对这幅画,我想到了逐日的夸父、铸剑的干将,非要将自己的生命融入到自己的追求中并化为一体才罢休!那匪夷所思的雄浑构想,那豪迈激越的水墨交响,那荡气回肠的史诗气魄,那波澜壮阔的民族洪流,那舍我其谁的决绝果敢,那飞蛾扑火一样的执著勇气,那雕塑一样的人物长河,那酷烈的气息,那殉道的执著,那献祭的精神……当我打开这本画册时,我被久违了的浓烈的人文气息深深地涤荡了,裹挟了,吞噬了,锻造了,有一种重生的醇美。

读《走出巴颜喀拉》,我一直在想:何谓永恒?灵魂之上,巴颜喀拉孕育万里黄河汤汤而东,人们啊,我们真的不知道永恒为何物吗?精神的不朽才是真正的不朽。民族风骨,世纪巨制,走出巴颜喀拉,这就是我们的民族,这就是我们……


——大凤

图片


《走出巴颜喀拉》是中国美术史上最富民族精神、最具震撼力的史诗性水墨人物长卷作品,被公认为中国21世纪艺术的辉煌代表。长卷以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为构思依托,用群像式的构图,从黄河之源圣山巴颜喀拉画起,通过一组组苍茫凝重的艺术形象和和浩然大气的结构安排,寄寓了大河东流去的万古豪情,颂扬了中华民族赖已生存,发展并能够自豪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黄河文明,作品其高昂的立意,恢弘的气象,精湛的刻画和独具个性的艺术语言,跻身于经典之列。把20世纪中国水墨人物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

巨作高1.88米、长121.5米,具体描绘了266个神态各异的藏族人物形象。主要以光影塑造面部,以线刻画衣服、饰物,使光影画面与线描结构形成对比、互补和统一。这是作品的突出特点,画家为了求得强烈的视觉效果及冲击力,创造出一种“加精加宽”“重而平实、不求墨韵”的线,并把这种线与光影适时的结合起来,使画面水墨韵味的魅力无穷。其绘画语言,已完全打破传统绘画藩篱而卓然自成一家。走出一条既非传统、又非纯西画的广采博纳,西为中用的新路子,创造出一种博大雄浑、粗壮有力,适宜表现大题材、大场面的新型国画语言。

全画共分圣山之灵、开光大典、朝圣、哈达、玛尼堆、劳作、歇息、藏戏、赛马、天路10部分。

第一部分:圣山之灵

图片

经过1988——1990年连续三年三次的奔波、搜集、整理、酝酿和积累,1991年初,李伯安开始在租用的两间废弃教室里动手创作长卷,起初进程十分顺利,仅用了三个多月的时间就完成了这一段的人物部分,朋友们兴奋异常,奔走相告,大家的热情赞扬使李伯安深受鼓舞。此后又作了三年多画后,1994年他又回过头来继续完成人物部分前面的云峦部分,才完成了长卷的完整序曲。

左画面是云峦和图腾崇拜物,其中若隐若现3组10个人物,左边有两个妇人,手持轮转经筒躬身行礼的妇人,人物背后还出现一个巨大的金色圆轮和日月组成的红色图腾。更给画面的庄严、肃穆罩上一层神圣的光环。

第二部分:开光大典

图片

进入第二部分,大画进展的十分艰难。草图画的过于充分,充分到实际上具有了它独自的生命和艺术价值。听朋友之劝,李伯安拍下了这一段,成为草图中作为照片唯一幸存的部分。然而一经落墨效果却极不理想。于是李伯安推倒重来,经历五年,反复斟酌。现在展示的是这一部分的第5稿。直至他去世,留在画板上的仍是这一画面(第6稿)。

画面展示的是一个盛大的宗教活动——开光大典的场景。衣袂飘飘的喇嘛(和尚),庄严神圣的气氛,漫天飞舞的旗帜,横贯整个画面气势非凡的长喇叭,虔诚伏地的藏族妇女,布满经络的皱纹的合十双手,使人如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
---------------------------------------------------------------------------------------------------------------------------------------------------------------------------------------------------------------------------------------------------------------------------------------------------------------------------------------------------------------------------------
第三部分:朝圣

图片


朝圣是每个藏族人民一生中最大的愿望,为此他们可以舍弃世俗的一切,甚至不惜生命,那是他们感到最幸福的事。和其他民族不同的是,许多藏族人是用自己的身体丈量大地而赶到圣地的。朝圣的队伍庄严、虔诚而又悲壮。

画面上,飘飘洒洒的经幡后面,走着一群虔诚的朝圣队伍。人们历尽艰难,满怀希望。队伍中,有扶老携幼者,有以身丈地者,有双手合十者,有默默念诵者,这是一个对神灵的虔诚和敬畏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民族。他们的朝圣队伍中人人带着无限的敬意和美好的心愿,朝着心中的圣地进发。

第四部分:哈达

图片

哈达是一条洁白的长长的白丝巾,藏族人民用来敬献神灵、贵客和朋友。画面上充满了热情宗教激情的人们,手捧哈达献给心中神灵。有一个西藏晒佛节,每到这一天,拉萨万人空巷,举城若狂。类似的宗教活动也遍及青藏,画面左面那个巨大若隐若现的大头像充溢画面无处不在的敬畏与狂热,展现了藏族人民对宗教的虔诚和对神灵的崇拜。画面上,除了一位躬身的老妇外,展示在画面前的是一片赤裸的脊背,背上每一块肌肉都在扭曲,都在跳动都充满的敬畏、激情、渴望和理解。

第五部分:玛尼堆

图片


玛尼堆是藏族人民用石头堆起来的崇拜物,它的周围是刻着六字箴言的石片。玛尼堆多在路口道旁,玛尼堆旁有玛尼旗。面前扎满经幡的木桩和飘扬的彩带,无言地诉说着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祝愿。藏民族是一个人与自然、天上人间完全能融合在一起的童话世界,青藏高原是一个能使人心灵净化的圣地。画面上,4个站立的藏族人民形象,在蓝天白云下,神态怡然,甜美适意。整个画面风轻日暖,宁静安谧,人和自然,显得格外和谐与统一。

如果说这幅长卷前四部分主要表现了藏族宗教活动的话,那么,从第五部分开始从天上回到人间,开始全面表现人间生活。此段可以说是整个长卷的过渡内容段。

第六部分:劳作

图片

这是一幅反映人们为生计而劳作的场面,织布的妇女,捻线的老人,娇憨的孩子,调皮的卧犬、聊天的男人,原始沉重的劳作,淳朴简单的生活,亲密和谐的群体,自然纯净的心灵,使这个民族具有一种超长的吸引力。画面安排疏密有致,形象强烈生动。

第七部分 歇息

图片

这是一幅表现藏族人休息场景的画面。他们也许是在劳作之后,也许是在朝圣路上,也许刚刚有过一次重大活动,这时他们放松身心恣意享受着佛国的消闲,画面上的人物大多都三三两两在聊天说笑,右前景有抱着拥炉侍饮的女人,身旁是提桶打水和做着伙计的人们,群体神态自在悠闲,表情轻松愉快,充满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珍惜。

第八部分 藏戏

图片

藏戏是一种广泛流行在藏族地区的歌舞剧,相传是十五世纪初由噶举派汤东结布为化募修建雅鲁藏布江铁索桥资金而创,传统剧目大多取材于带有宗教色彩的民间故事及连台歌舞,长的剧本能一连演七八天。这部分是表现藏民节假日藏戏表演时的场面,画面上出现了20多个大大小小不同的藏戏特有的面具,彩带飘扬,乐器声声,假面狂物,欢歌如潮,把欢乐一阵阵推向高潮。

第九部分:赛马

图片


赛马是藏民族节假日是非常重要的体育和娱乐活动。画面表现了人们赛马活动的场景。几位骑士分为四组,一字排开正面向观众奔来,通过人马的正侧斜骑,欲倒欲飞,组合的疏密松紧色调的黑白跳荡,营造了一个狂烈的赛马场面。骑手跃马跃鞭、群马风驰电掣,骑士们剽悍英武、神采飞扬,整个画面充满了不甘落后、一往无前的精神。

第十部分:天路

图片


这段画原来紧接在第一部《圣山之灵》之后,历时三年半而完成。由于作者不够满意,遂卷起束之高阁,放在柜顶。然后从《开光大典》画起,重起炉灶。作者去世一年半,其他作品已全部装裱过之后,一次打扫卫生时,此画不甘寂寞自动从柜顶跌落,展卷仔细审视,发现其中含有长卷的大部分内容。于长卷言,实际上起到了一个总结的作用。又由于起结尾部分为“天葬”,客观上形成长卷内容(从生到死)的自然结束和升华。故在整理时,排在卷末,名之《天路》。

《走出巴颜喀拉》对中国人物画艺术语言的许多层面都有突破性的成功尝试。例如素描造型的运用与中国画传统线描的结合,个体人物形象的塑造与长卷式整体人物组合和展开的关系,人物的具体刻画与水墨语言的适当结合整体描绘的厚重感与笔墨灵动性的适当结合等方面,《走出巴颜喀拉》都是成功的范例。他引版画的块面与雕塑的体量入水墨,融写意、再现和表现于一体,大大加强了人物造型的厚度、力度和性格刻画的深度,大大提高了中国画的表现力。

下图为水墨人物长卷《走出巴颜喀拉》(部分),可将手机横置欣赏:

图片

--------------------------------------------------------------------------------------------------------------------------------------------------------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