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名方 | 桃核承气汤之肾病篇

 仙鹤草中医学堂 2022-01-17
   桃核承气汤是《伤寒论》治疗太阳蓄血证之方,“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原方由桃仁50粒、大黄4两、桂枝2两、炙甘草2两、芒硝2两组成。

糖尿病肾病

图片
患者某,男,55岁。初诊糖尿病史1年余。1年前患者因尿中泡沫较多,于天津某三甲医院查空腹血糖8.12mmol/L,尿蛋白(+++),糖化血红蛋白9.73%,B超示双肾、输尿管及膀胱结构未见明显异常,24h尿蛋白定量1.39g;诊断为2型糖尿病、2型糖 尿病肾病,予降糖、改善肾循环及中药汤剂等治疗,病情好转后出院。3天前患者尿中泡沫增多,今求治于黄老门诊,刻下症见:口干咽燥,多饮,乏力,多尿,尿中泡沫,舌红苔薄黄,脉沉滑。查血糖9.99mmol/L,尿素氮13.10mmol/L,血肌酐125μmol/L,24h尿蛋白定量1.28g,纤维蛋白原4.17g/L。中医诊断:肾衰病,消渴,尿浊。辨证:气阴亏虚,瘀浊阻络。治宜益气养阴,泄浊通络,活血化瘀。方用参芪地黄汤合桃核承气汤加减。处方:生黄芪30g,太子参30g,生地黄30g,山茱萸20g,山药30g,苍术30g,玄参30g,丹参30g,葛根30g,桃仁10g,桂枝10g,酒大黄10g,黄连10g,覆盆子30g。7剂,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
二诊:口干多饮消失,乏力减轻,尿中泡沫减少,舌红苔薄黄,脉细弦。前方加土茯苓30g,鬼箭羽20g,土鳖虫10g。14剂。
三诊:乏力渐轻,足胫部阵发性刺痛,夜间尤甚,舌红苔黄,脉细弦。查血糖 6.41mmol/L,尿素氮9.34mmol/L,血肌酐95μmol/L(正常),24h尿蛋白定量0.95g。前方加水蛭10g。14剂。后以上方加减续服半年余,诸症缓解,肾功能正常。
 
按:本例系消渴病久,阴损气耗,而致气阴两虚;久病入络,气血不畅,瘀浊阻络,形成以气阴两虚为本,瘀浊阻络为标的病机特点。黄老用参芪地黄汤合桃核承气汤加减以益气养阴,泄浊通络,活血化瘀,为黄老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常用方。方中生黄芪、太子参健脾益肾,生地黄、山茱萸、山药、玄参、葛根养阴生津,苍术健脾燥湿,丹参、桃仁、桂枝、酒大黄活血通络,黄连清热燥湿,覆盆子固精缩尿,全方标本兼顾,健脾益肾,除湿化瘀通络。生黄芪与山药、苍术与玄参、丹参与葛根为黄老治疗糖尿病之常用对药。桃核承气汤去芒硝为黄老经验用法,黄老认为芒硝咸寒,润燥软坚,一般多用于燥屎内结,故弃用之。二诊三诊加土鳖虫、水蛭等虫类药以化瘀通络。虫类药的应用,是黄老治疗肾病的一大特色,黄老认为糖尿病肾病出现大量尿蛋白以及多种并发症时,为久病入络,邪结肾络隐曲之中,瘀血顽痰凝聚络脉,此时,非虫类药不能入络搜剔顽痰死血。

尿潴留

图片
患者某,男,62岁。初诊慢性前列腺肥大4年余。7天前因误服大量补肾保健药,2天前患者突然出现小便不利,点滴难出,伴少腹疼痛,急赴某医院诊治,查血肌酐235μmol/L,予抗感染、利尿等方法而治之无效后,行导尿术效果亦欠佳。故求治于黄老门诊,刻下症见:小便不利,点滴不出,小腹胀满疼痛,舌红苔黄,大便秘结,脉弦数。西医诊断:急性肾功能衰竭,尿潴留,慢性前列腺肥大。中医诊断:癃闭。辨证:瘀浊内阻。治宜活血化瘀,通腑泄浊,通利水道。方用桃核承气汤加减。处方:桃仁12g,生大黄、桂枝、茯苓、牡丹皮、穿山甲、土鳖虫、甘草各10g,川牛膝、王不留行各15g,琥珀粉(冲服)0.3g,败酱草30g。5剂,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服药后小便通利,肾功能亦恢复正常,诸症消失。1年后电话随访,未复发。
 
按:本例患者慢性前列腺肥大多年,误食保健药,大辛大热之品,而致湿热毒瘀蕴结下焦,闭阻水道形成癃闭;水道闭塞不通,浊毒不泄,内聚伤肾,而出现急性肾功能损伤。黄老认为尿道梗阻既是发生肾功能衰竭的可逆性病因,又是加剧肾功能恶化的可逆性因素;前列腺肥大合并感染出现急性尿道梗阻时,中药治疗很有效。治宜活血化瘀,通腑泄浊,通利水道。《素问·标本病传论》曰:“先病而后生中 满者治其标,先中满而后烦心者治其本。人有客气有同气。小大不利治其标,小大利治其本”。李东垣在《珍珠囊补遗药性赋》中亦云:“若有中满,无问标本,先治其的满,谓其急也;若中满后有大小便不利,亦无问标本,先治疗大小便,次治中满,谓其尤急也”。故黄老用桃核承气汤逐瘀通腑,加茯苓、牡丹皮活血化瘀,穿山甲、土鳖虫峻猛之剂破血逐瘀,川牛膝、王不留行、琥珀粉利尿通淋,败酱草清热解毒通络以急通水道。

局灶增生性IgA肾病

图片
者某,男,45岁。初诊2年前患者体检时发现尿潜血阳性,血压偏高,于天津某三甲医院行肾穿刺活检示:局灶增生性IgA肾病,予激素及降压治疗,病情控制欠佳。今患者为求中医诊治,刻下症见:腰痛,乏力,尿中泡沫,舌红苔少,脉沉滑。查尿常规示蛋白(++),潜血(+++),红细胞计数15个/HP。西医诊断:慢性肾小球肾炎,局灶增生性IgA肾病。中医诊断:尿血。辨证:少阳三焦枢机不利,脾肾虚损,湿浊瘀毒阻络。治宜疏利少阳,益气养阴,清热利湿,解毒泄浊,活血化瘀。方用肾络宁合桃核承气汤加减。处方:生黄芪30g,山茱萸15g,柴胡15g,黄芩10g,制首乌15g,菟丝子15g,丹参30g,鬼箭羽15g,土鳖虫10g,桃仁10g,桂枝10g,酒大黄10g,甘草10g,砂仁10g,杜仲10g,白花蛇舌草30g。7剂,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
二诊:腰痛消失,乏力减轻,尿中泡沫减少,尿常规示蛋白(+),潜血(+),红细胞计数10个/HP。舌红苔少,脉沉滑。前方加石苇30g。14剂。
三诊诸症消失,尿常规(-),舌红苔少,脉沉滑。守原方续服2个月以巩固疗效。1年后电话随访,未复发。

按:系局灶增生性IgA肾病,属中医“尿血”范畴。黄老认为,局灶增生性IgA肾病为正虚邪恋胶结不解之证,病机关键在于“三焦枢机不利”。三焦枢机不利,气化失司,易形成气滞、湿聚、血瘀的病理,湿浊瘀血积于肾中,日久化热蕴毒,进而令肾气衰败,而肾气耗伤,浊邪不泻,则三焦通行阻滞,气化不行,故正虚与邪实长期并存,发为本病。黄老在继承传统中医少阳三焦气化学说理论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少阳三焦枢机不利为局灶增生性IgA肾病肾小球硬化病机关键,创立了以疏利少阳法为主,综益气养阴、清热利湿、解毒泄浊、活血化瘀为一体的 治疗大法。本案黄老用肾络宁合桃核承气汤加减治疗,籍疏利少阳三焦,转疏枢机以连接健脾补肾、益气养阴、清热利湿、解毒泄浊、活血化瘀诸法,以扶正祛邪。全方益气养阴而不过于甘温、滋腻,清热利湿、解毒化瘀而不过于苦寒、峻猛。

图片

主讲人介绍

徐景藩:男,江苏省吴江市人。江苏中医院主任中医师,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1946年6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江苏省名中医。全国白求恩奖章获得者、全国著名中医药学家、首届国医大师称号获得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