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顽疾,治痰!张仲景留下消痰方,治颈椎病、眩晕、颈痛,见地深刻

 佛山藤县黄金屋 2022-01-17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临床仲景方剂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记得当初学习中医的时候,听老师在上面讲:“将来,你们当中的谁,要是能把痰证治明白了,就会成为一代大家,成就远高于我”。

我当时还窃喜:“这个要求,太低了”。

后来,我才发现,这个要求不低,甚至可以说很高。因为,于千变万化的病情中,准确拿捏痰浊这一病因,的确是不容易的事儿。

来吧,我给你说一个医案故事。看完,你就懂了。

话说有一个女子,年40岁,医案记载,是一个护士。

工作的原因,她需要长期低头伏案。

后来,大概在三个月之前,她就感觉到自己时常眩晕。颈部酸痛不适。尤其是长时间低头伏案之后,感觉特别明显。有一次,她坐在办公室里,刚一起身,好家伙,差点没摔倒,给周围的同事吓了一跳。

由于颈部酸痛,所以她首先怀疑颈椎病。

经过检查,确实是颈椎生理曲度变直,颈椎退行性改变。当时西医就说了,这是典型的椎动脉型颈椎病。

诊断,是明确的。但是治疗的效果,却差强人意。一段时间调理以后,患者依然眩晕阵阵,甚至伴随呕恶之感。

怎么办?此人就去投中医治疗。

刻诊,见患者脉象细弱,舌苔白腻,舌质淡红,血压高压为120,低压为70。

细问得知,患者现在是神疲乏力,眩晕,动不动还恶心。难受起来的时候,胸部觉得满闷。颈部酸痛感始终存在。

了解到这些情况以后,医家权衡再三,书方一首。但见:

猪苓20克,泽泻25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桂枝10克,法半夏15克,黄芪30克,当归 15克,陈皮10克,炙甘草5克。

所有这些,每日一剂,水煎分服2次。

结果如何?患者用药4剂以后,诸症大减。

效不更方,原方继续投用4剂。患者眩晕、恶心、胸闷、颈部酸痛之感,竟然完全消失,工作恢复正常。

看到效果以后,这位护士非常高兴,还专门请教医家,这方子是怎么把颈椎病治好的。

医家说,谁说你颈椎有病啊?我没给你治颈椎,我只是治你的痰。

这个小医案,是我从前在参加业务学习的时候,听老中医大夫讲过的。我觉得特别有说服力,所以暗暗记下。

这里头是怎样的一番道理?

你看,这个女患者的问题,最初在于长期伏案以后的颈部酸痛、眩晕。

眩晕了怎么办?考虑到脖子不舒服,患者就去选择查颈椎。

这一查,别说,还真就有事儿。颈椎有退行性病变。

于是,患者的所有症状,都源于颈椎病变——这个思路,于不知不觉中,顺理成章地形成了。

但问题,真是这样吗?

未必。至少,中医的思维,不太认可这个事儿。

中医怎么看呢?它绕过了颈椎,而是从其他角度来理解患者的眩晕。这就是所谓“无痰不作眩”。

你看,这个患者,脉象细弱,舌苔白腻,神疲乏力、呕恶,胸脘胀满。这些都说明什么?是不是脾胃虚弱,运化不及,使得痰湿中阻啊?白腻苔,主痰湿。胃气不降,所以呕恶。痰湿阻滞,气机不畅,所以胸脘胀满。

痰湿作为阴邪,仿佛一只拦路虎,挡住了体内清阳之气的运行。于是,脑袋就得不到清阳之气的滋养。在此情况下,头部的眩晕、颈部的酸痛,就在所难免。脾胃虚弱,一身气血不足,患者就神疲乏力。

这个思路,就完全抛开了颈椎病变。所以,医家才说,我压根没治你的颈椎,我只是治你的痰浊而已。

来,看看实战中用的方子吧——

猪苓20克,泽泻25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桂枝10克,法半夏15克,黄芪30克,当归 15克,陈皮10克,炙甘草5克。

这个配伍,是张仲景《伤寒论》中五苓散的化裁。其中,猪苓、泽泻、白术、茯苓、桂枝,就是五苓散的标配。五苓散,有利水渗湿、温阳化气的功效。原方,用于治疗所谓“膀胱气化不利所致的蓄水证”。但实际上,更多医家喜欢用它解决痰湿的问题。它是仲景留给我们后人的消痰方。

其中的猪苓、泽泻,能利水。白术和茯苓,健脾除湿。痰湿为阴邪,得阳则化,所以用桂枝温通中阳,促进气化。

在这个基础上,用法半夏燥湿化痰,用黄芪利水,同时起到健脾益气,促进脾运化水湿之功的作用。陈皮,行气除湿,理气消胀。当归配合黄芪,补益气血。

这就是基本的用药思路。

等这患者,痰湿消失了,清阳之气恢复了对头部的濡养,气血日渐旺盛,她的诸多不适,就自然解除了。至于说颈椎处的推行性病变,中医没管,也的确似乎不用管。

从这个小医案里,我们能体会到什么呢?

你记住啊,中医对一些疾病的看法,尤其是对病因病机的看法,和西医不一样。但遗憾的是,由于缺乏广泛而有效的中医科普教育,很多中国人对中医的思维不了解,甚至有误解。我们更情愿相信检查结果,相信拍出来的片子,而不愿意了解和相信古老中医学理论下,对疾病的独特认知。我个人觉得,这与其说是时代和科技的进步,还不如说是对传统医学文化的漠视和背叛。到底是进步还是退步,这就很难说。

可见,有上文医案里类似情况的读者,你不妨抽空去看看中医。如果确属痰湿中阻、清阳不升,那不妨参考医案中五苓散加减的思路来应对。当然,务必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进行。专业的读者朋友,你也要多一点借鉴。

总而言之,就像我开篇所提到的那样,一个中医人,能把“痰证”治明白,就真的很不错了。因为痰浊这个东西,能导致的问题太多。在千变万化的病因里,能一眼将其捕捉,是不容易的事儿。这需要我们不断加深对传统医学病因病机理论的认识,不断通过积累和广泛涉猎,加强对痰病的理解。而这些,又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

好了。这个事儿,就说这么多。文老师感谢你的阅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