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一假期,回老家之后的一些感慨

 叶子与豌豆 2022-01-17

五一假期结束了,豌豆的脾气见长啦!因为疫情的影响,孩子第一次回老家,顺便接触一下家乡到底是怎样的情景。这篇就写一下回老家之后,我的一些感慨吧!(文章一推再推,不能再推了)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豌豆刚出生之后,我就读了不少育儿书。像《西尔斯育儿百科》提倡的亲密育儿,我也是比较赞同的,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他才能有勇气应对生活繁杂之事。

像《游戏力》提倡的以游戏为主导,激发孩子内心的自信心,重建父母与孩子的亲密桥梁。虽然我们没有报任何早教班,但是在家的早教游戏做了不少。

即使这样,孩子的性格也是由天性而定。内心敏感慢热,做事细微谨慎,孩子的身上总有我们大人的影子。

这次回老家,我发现老家那边的亲戚和孩子打招呼的时候,孩子要么就是微笑不语,要么就是藏在爸妈身后。

即使我鼓励孩子和他们问一声好,豌豆也是迈着小碎步走在门口又折返回来。

我仿佛从孩子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害怕未知,不敢轻易走出舒适区,和不熟悉的人保持一定的距离。或许这个性子有点遗传我吧!

豌豆爸爸则希望孩子可以像其他孩子那样,活泼开朗,和其他孩子打成一片。

试想,孩子变成我们期望的样子,孩子真的会开心吗?会不会就此失去了自我。成为我们期望的他,而不是他想要成为的人

现在,我遵从孩子自然成长,以最原始的状态看待孩子本来的样子。少一点期望,不和别家的孩子比较,让孩子发自内心的爱上自己。

我看到孩子一个人在一片空地上观察小蚂蚁搬家,发出哈哈的大笑声,那种快乐是成人无法感受的。

我看到孩子扯着邻居家姐姐的衣角,喊着,姐姐我们去那边玩吧!从一个人玩到主动邀约其他小朋友这一过程,是需要经历时间的。

我看到孩子不受大人影响,别人疯跑他玩沙,别人跳舞他发呆。我就这样安静的陪在他身边,和他一起享受独处的美好时光。

在养娃路上,越来越觉得孩子才是我们的老师。他教会我们关注当下,不去回首过去不去遐想未来,享受此时此刻的幸福。

大人永远都在为明天的账单焦虑,为昨天的碌碌无为懊悔。孩子做错事了,喋喋不休的说教,吼叫,解释,预言,好像并没有解决任何问题,反而让孩子倍感压力。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让孩子保持原色,不压抑天性的成长吧!尤其是两岁左右的娃,天天哭闹和笑声并存,耐心的倾听他宣泄完情绪,而不是一句别哭了让情绪就此阻塞。

一回老家,辈分就乱了

在北京的日子里,没有辈分之分。孩子看见年长的老人,可以喊爷爷奶奶。看见比自己小的可以喊弟弟妹妹,看见比自己大的可以喊哥哥姐姐。

回老家之后,一切翻盘了。比豌豆大两小岁的娃,孩子要喊表叔。比豌豆小一岁的娃,孩子要喊小侄子。比豌豆大五岁的女孩,孩子要喊姑姑。

几个小孩子在一起玩的时候,经常会出现这种场面:豌豆对一个女孩喊姐姐,姐姐立马纠正道,我不是你的姐姐,我是你姑姑啊!另一个小姐姐喊道,她不是你姐姐,我才是你姐姐啊!

啥?豌豆一脸懵的看着年龄相仿的姐姐,一会儿姑姑一会儿姐姐,到底喊什么呀!

豌豆和一个一岁半的娃抢挖掘机玩,把人家弄哭了。我蹲下身和孩子说,你可是叔叔,怎么可以和小侄子抢玩具呢?

“妈妈,那是弟弟呀!”

我知道,是弟弟,可是按辈分他是你的小侄子啊!

因为亲戚朋友结婚有早有晚,所以辈分之间差别就很大,有的孩子辈分小有的孩子辈分大,别说豌豆懵圈,我也处于懵圈的状态。

回了一趟老家,因辈份的关系让我当了一次奶奶,听着娃奶声奶气的喊奶奶,我有种恍如隔世,一下子追忆到自己的老年生活。

熬过了见娘哭,熬不过娃见饭愁

在补办的满月席上,来了好多好多孩子。他们对吃的食物好像一点儿也不挑剔,每盘菜都要伸筷子要尝一尝。

反观豌豆这孩子,一大桌子菜,唯有西瓜和花生米最得他心,其他的菜一律不入眼。

回老家一个星期,靠水果和酸奶充饥,饭菜基本一口也不吃。别人都是见饭香,而这娃是见饭愁,饭一端在餐桌上立马跑的无影无踪了。

因为孩子吃饭的事,老家的爷爷奶奶都不知叹了多少口气啦!炒菜不吃米饭不吃稀饭也不爱喝,吃个饭一家人哄着吃。

去年在姥姥家也是这样,靠零食和水果度过漫长的假期。一出门就要开启挨饿模式,一回家就要开启饿狼模式。这就是所谓的出外一里不如屋里

所幸个子在同龄人里不算太矮,我也没有太多的担心,饿几顿掉几斤也不是什么大事。

和老家的几个妈妈关于孩子辅食聊了一会儿天,才知道她们的孩子辅食添加原则是有啥吃啥,并不会考虑营养均衡这件事,吃饱才是终极目标,吃好只是理想生活。

并不是每个家庭都可以为娃提供最好的生活环境,但是每个父母都竭尽全力的为娃努力着。

满足孩子的需求要一个度

回了趟老家,彻底宠成小皇帝啦!

想要吃零食,爸妈不准许,立马哭哭啼啼去找爷爷奶奶。难得回来一趟,娃的心愿就是老人的心愿,要星星不敢给月亮。

想要玩具车,爸妈说家里车够多的了。一听没戏,立马哭哭啼啼得寻找新目标,“我想要垃圾车,我想要工程车,我啥车都有!”

在老家,只要哭闹似乎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回到北京,也开始用哭闹威胁我。你不满足我的要求,我就哭给你看,直到你妥协。

可惜,老母亲并不吃这一套。看到孩子哭着对我说,妈妈,哭没什么用啊!

我不知是该哭还是该笑,识时务者为俊杰,竟然已经明白了哭解决不了问题,我还是温柔的抱抱这个小冤家。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孩子总是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需求。像自己可以力所能及的事,我就选择让孩子自己做。

比如拼图掉地上,玩具弄下来了,想吃饼干撕不开包装,这些事我都是陪着孩子让孩子自己想办法去解决。

新手爸妈有两个误区,第一就是什么都替孩子包办,无条件满足孩子的任何需求;第二就是怕把孩子宠坏,刻意训练孩子延迟满足的能力。

其实,什么事情都要有个度,超过了那个度,好事也会变成坏事。

如果孩子提出了合理的物质需求,在我们的能力范围内,尽量满足孩子的需求,让孩子不依赖于物质的欲望,而是去追求精神层面的东西。

如果孩子提出了不合理的物质要求,我们要肯定孩子提出的需求,但是不要否定和打压他内心的小心愿(比如成天就知道臭美,也不搞好学习。)

不然,孩子就会认为自己不配拥有小心愿,对物质的欲望也会变得更强烈。同时,也不要对孩子说,我们家里没钱穷,买不起之类的话。或者爸妈挣钱很辛苦的,你不要总是乱花钱

我就是从小听这些话长大的,只要我买东西超过了百元,我内心就会有愧疚感。爸妈那么辛苦,我还这么奢侈,我觉得我不配提出需求,也不配拥有那些小美好。(大人的压力不要强压到孩子身上,他们爱父母会超过爱自己

在满足孩子这件事上,我们要引导孩子,即使无法事事都满足于他们,但是提出需求是值得肯定的,想要获取这些东西,是需要努力就可以获得。

叶子碎碎念

昨天发的视频是豌豆去图书馆看的书,馆里的书太多了,我都有点迷恋这个地方。很多精美的图书,让人看着心情就好!希望每个爱看书的孩子都可以去图书馆转转,感受一下满是书香的氛围。

前天发的那篇文章,豌豆爸爸也在问我,你是分享谁的内容呀!那是广告商发的文案,估计是在很多公众号发了吧!一样的文案,一样的营销风。

我这阅读量不足三位数的号,已经尽力了。写的文章有人看,我已经非常开心了。至于其他的事情,一切随缘。

今天这篇文章推了好几天了,终于发出来了,太不容易了。爷爷奶奶对豌豆太宠了,就这么一个大孙子,不宠他宠谁呀!

幸福的小孩子,愿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健康长寿,一起见证孩子的成长。

最后,今天是512全国防灾减灾日,13年前,有人失去了右手,13年后,她高分考上了法学院;13年前,有人失去了双腿,13年后,他成为了百米蛙泳冠军……

很多事情我们感慨命运不公,人生到处都是磨难;可是在新闻里看到他们十多年的蜕变,才知道我命由我不由天,不给人生设限,走出自己的舒适圈,加油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