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87岁毛正寿老先生谈夷陵大战与长阳磨市(视频及文字)

 何宏江 2022-01-17

【编者按】今天全文刊发长阳三国夷陵之战考察研究会发起人毛正寿老先生撰写的论述“夷陵之战与长阳磨市”关系的文章,这是老先生在本网10月视频采访他之后,对采访内容的完整补充,这种严谨的治学精神让我们深受感动,老先生已经87岁高龄,还是在病中,他的坚持给我们更多的鼓舞与信心,这篇文章凝聚着长阳三国古战场考察研究会所有成员的心血与智慧,值得用心品读。

事件回顾


宜昌茶叶网  长江文化网  茶精品杂志  宜昌微博名人汇  讯    10月23日,天空飘着小雨,长阳磨市镇的马鞍山已经是烟雾迷蒙。长阳三国古战场考察研会、宜昌微博名人汇等机构一行三人来到三国夷陵(猇亭)之战主战场长阳磨市镇的救师口和马鞍山上的乌钵池村,实地考察和调研夷陵之战的主战场,专访了毛正寿老人和刘新平父子四人,探秘乌钵池村的古夷道和向王桶。以三国夷陵之战主战场为主题的考察调研活动已经持续了7年之久,目前国内有夷陵之战在江南和江北的争议,但江南派的观点更符合三国志的史实,也是学术界的共识。


1长阳磨市马鞍山下救师口  视频专访87岁毛正寿老人

探访三国夷陵之战主战场古猇亭长阳磨市镇,从宜昌出发,经现在的猇亭区、宜都、五眼泉、芦溪,柳家堰,来到救师口(马良救师之地),专访毛正寿老人,后到马鞍山上的乌钵池村一组(海拔600米),探访刘新平一家,围炉论三国,沿路探古道。






路经芦溪时,遥望刘备当年退登的马鞍山,此山已处云雾之中,分外缥缈神秘。这里离救师口10多公里,离山上的乌钵池20多公里。


         雨中马鞍山


在当年东吴名将陆逊隐兵之地陆溪(今长阳磨市芦溪),夕阳西下时可以欣赏到刘备退登的马鞍山雄伟的剪影。公元222年,这里战火弥漫,千军万马,火烧连营。现在看到的红红的夕阳,仿佛是当年战死将士的热血。

著书立说退而不休
正本清源和而不同
专访长阳三国古战场考察研究会发起人
毛正寿(现年87岁)

本网独家视频采访

长阳三国古战场考察研究会发起人毛正寿老先生

采访者:何宏江  王  坤  

采访对象:毛正寿老人  


毛老从2010年发起成立长阳三国古战场考察研究会,数年时间坚持与全国专家学者、考察团队深入民间和各种学术机构,目前著书立说10余本,开办研讨会20余次,按照“正史、维权、创新”的原则方针坚持开展工作,目前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其调研成果观点得到国内三国研究学术机构的广泛认可,他期待在未来,长阳磨市镇能围绕“三国夷陵之战主战场猇亭”这一主题发展文化历史产业,如历史文化旅游、三国古战场大遗址保护和展览等,正本清源,造福后世。


长阳三国古战场考察研究会



发起组建于2010年,6年时间,长阳磨市镇现年87岁的文化名人毛正寿老人与磨市镇退休干部为主的团队,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在经费有限的条件下,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深入各地采访考察辨识,收集整理了大量第一手关联性资料和素材,以【正史、维权、创新】为方针,为三国夷陵之战主战场发生地发出尊重历史、正本清源的声音,写书立说开会做活动造影响,得到了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王前程教授、重庆师大杨华教授等全国学术界权威的高度认同和大力支持,王前程教授目前拟邀请宜昌市作协主席王作栋先生及全国知名学者专家团队参与这个课题的调研。目前长阳三国古战场考察研究会的参与人越来越多,影响力也越来越大,每年都有全国研究三国历史的人士自发来到这里考察和交流,长阳磨市镇逐步在形成三国夷陵之战主战场的文化符号。三国夷陵之战涉及的宜都、长阳、点军、秭归、远安以及川东等区域整合调研开发的趋势已经形成。

湖北长阳磨市镇:三国夷陵之战主战场,清江隔河岩与高坝洲两个电站之间的希望绿岛。


三国夷陵之战主战场,就在现在的长阳磨市镇。这里现存的大量地名和出土文物,以及学者专家的论文,向世人告知公元222年在这里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


夷陵大战

网络视频采访导读(一)

主持人:请您谈一谈三国时期有哪三大战役?三大战役各处于什么历史地位?

佳宾:三国时期最著名的三大战役是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夷陵之战。

官渡之战发生在公元200年,北方实力最强的豪强袁绍发动对曹操的进攻。被曹操出奇兵在官渡打得大败,史称官渡之战。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称霸北方建立北魏的基础。

赤壁之战发生在公元208年,当时曹操想扫平群雄,一统天下,亲率几十万大军攻占荆州,把刘备追赶到夏口(武汉)并向东吴宣战。结果被孙刘联军打得丢盔弃甲。仅带少数败将经华荣逃回北方。战争发生在赤壁,史称赤壁之战。赤壁之战巩固了孙权在江南的统治地位。

夷陵之战发生在公元211年到222年间,刘备为夺回被东吴袭占的荆州、报东吴杀害关羽之仇发动的讨伐东吴的战争,史称夷陵之战,因主战场在猇亭,故史学家们又称其为猇亭之战。公元221年正月,刘备率大军到秭归,派将军吴班,陈式率军顺江而下,一举攻占了夷陵城;接着刘备命黄权为镇北将军,会同先到的水军,共4万余人为偏师,北防曹魏、东拒吴军于江北夷陵道。公元222年2月,刘备亲率主力,从秭归渡过长江,沿江南盐道(也称夷道)直逼夷道(宜都)亭。在亭与大本营在宜都的吴军对峙达数月之久。到了闰6月,东吴陆逊发起反击,火烧刘备连营,刘备兵败,退登马鞍山,又被吴军团团围住,日夜攻打,蜀军土崩瓦解,死者万数,连夜突围逃遁,最后退守白帝城。刘备遭到惨败,一病不起,病死白帝城。夷陵大战的结局是形成了北魏、东吴、西蜀三国鼎立的局面。

主持人:您刚才讲的夷陵之战发生在宜昌地区,那么它的主战场亭在什么地方?

嘉宾:夷陵之战主战场亭,不在长江以北的今亭,而在长江以南的马鞍山以东,五眼泉和大山梁以西,清江下游南岸的三角地带。这一地带其所以被称为“主战场”,有五大特点:第一,是交战双方的主帅所在地;第二,是交战双方的军队主力所在地;第三,是交战双方树栅立营所在地;第四,是交战双方拼杀和决胜所在地;第五,双方驻军所在地都有出土文物可做佐证。

主持人:您说夷陵大战双方的主帅都在亭,所以亭是主战场,有什么依据?

佳宾:第一,作为主战场,没有双方的主帅参加,不能认定是主战场。古往今来,凡认定是主战场的,双方的主帅必然在场。就亭之战而言,蜀军的刘备,吴军的陆逊都参加并指挥了这场战争,据《三国志》等史志记载,刘备当时驻在马鞍山东麓大营头的大本营,陆逊当时驻在陆城的吴军大本营,刘备的锋芒所指,是宜都陆城的吴军大本营,陆逊的锋芒所指,是“宜都五眼泉以西,长阳马鞍山以东”,刘备驻军所在地的磨市古亭。因此从陆城到马鞍山之间40华里的地段,是夷陵大战主战场从东到西的地域。

主持人:亭是交战双方主力所在地,有什么依据?

嘉宾:《三国志》以及《夷陵之战研究》等史志记载,投入夷陵大战的蜀汉总兵力约12万人马,除去江北4万人,还有8万人在亭江南主战场;东吴抗蜀总兵力约5万人,除去江北夷陵道1万人外,还有4万人投入亭江南主战场。两军总兵力17万人,投入亭之战的有12万人,占两军总兵力的70%,因而江南亭是夷陵大战主战场。

主持人:您在上面说,亭主战场是双方树栅立营之地,请问双方在这一地区树立的营寨有多大地域?

嘉宾:吴军扎营所在地,东起陆城,西至大山梁,东西相距十五华里,南驻石羊山,北至毛家沱,南北距10华里,吴军驻营总面积150平方里(15×10);蜀军扎营所在地,东至落阵岭,西至马鞍山,东西距18华里,南驻待令坪,北至铁门坎,南北均6华里,蜀军扎营总面积为108平方里(18×6)这108平方里,就是《三国志》所载蜀军“军于亭”,“于夷道亭驻营”所在的“古亭”。

主持人:《三国志》所指蜀军“军于亭”究竟有哪些营寨?

嘉宾:共有十二座蜀军营寨:他们是:①刘备所在的大营头为他的“大本营”;②驻于小营头的是他的“精兵营”(刘备的御林军);③驻于驻马溪的是他的“骑兵营”;④驻于矛戈头的是他的“工兵营”;(制造兵器的地方);⑤驻于待令坪的是他的“机动营”;⑥驻于军营冲铁门坎的是他的“接应营”;驻于落阵岭的是他的四个前锋营。这四个营分别驻在岭中、岭北、岭南、岭东,被称之为中大营、北大营、南大营、东大营。还有一个驻在大本营后方马鞍山东缘马鞍口的后备营。

主持人:这些已查证落实的军营与亭方位的认定有何关系?

嘉宾:“三国志”关于亭的具体方位记载得比较模糊,我们找准了刘备驻军的具体位置,就等于找准了亭的具体方位。因为《三国志》所载刘备于“夷道亭驻营”和《资治通鉴》所载刘备“军于亭”,都可以理解为刘备驻军之地就是古亭。

主持人:您说亭是两军交战并取得胜利之地,所以是主战场,请问两军在这一地域有哪些交战记录?

嘉宾:吴蜀双方在这一地域的拼杀,史载共有8次,并决定了胜负:一是毛家沱吴军孙恒被困,是双方交战的第一仗,发生在陆城以西15华里的毛家坨;二是鸡头山蜀军的前锋被吴断后,蜀前锋败走;三是石羊山争夺战,先是被蜀军占领,后被吴军用计占领,蜀军败走拖溪;四是大山梁吴班诱敌,吴军坚守不出,吴班平地立营诱敌,被吴军识破,诱敌未能奏效;五是落阵岭“先攻一营”。吴军大举进攻前,事先作的一次试探性进攻,试探惨败;六是古亭火烧连营,蜀军惨败,刘备退登马鞍山;七是马鞍山两军激战;八是吴军攻涿乡追赶刘备,刘备先逃。

主持人:您说吴蜀双方驻军所在地,都有出土文物,请您举出实例。

嘉宾:有没有出土文物是检验真假亭的依据之一,江南的古亭一带,早有文物出土,且数量不少。从宜都方面看:陆城镇内的一些山包和丘陵上分布有密集的两汉时期的土墓群,其中属于汉至六朝时期的古墓地,有乱葬岗、操场坝、下马墩、营盘垴、刘家屋场、猴子坡、龙神庙、刘家大堰、头笔、尾笔、乌龟包、石板巷子等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考古工作者曾在这一带陆续发掘了100余座汉至六朝时期的墓葬,墓室长达六米多,墓葬内出土了不少兵器和随葬品,特别是墓葬内还出土了一枚代表墓主人身份的“偏将军印章”,存放在宜都博物馆,专家们推测,墓主人可能是跟随陆逊作战的吴军主要将领,战死后葬于陆城。在宜都城西高坝洲白龙冲,向洪溪等地也发现了东汉至六朝时期的墓地,上述墓葬一般都有出土的铁兵器,所有这些都不能说与夷陵之战无关。

再从长阳方面来看,刘备驻军之地,先后也有文物被发掘。在蜀军“兵工厂”所在地矛戈头,1997年11月,家住樟树坪的村民余祥全,在开挖柑橘窝子时,挖出了数千块汉砖,这些汉砖围砌的一个长方形的地窖中,堆放了两米厚的木屑(俗称锯末子),木屑中还有五件东汉文物:铁制短剑各一把,指环一只,手环一只,青铜镜一块。这五件文物都用一层厚厚的白蜡包裹着,经过一千多年的存放,并未生锈、腐烂和损坏。除汉砖已由磨市镇政府保管外,五件文物都存放在长阳博物馆。此外,20多年前一位叫叫谭文新的老人,在矛戈头的东端,挖开一个树兜时,挖出了两把铁制短剑,老人讲,短剑出土之地是一个长方形的深土带,显然是专为深埋兵器而挖掘的地窖。据当地村民讲:矛戈头中心地带有一个名叫“院子坪”的高地,四周用石头垒起数米高的围墙而得名,是蜀军当年制造兵器之地,至今,院子坪的两边仍有两个大土包,老人们传下来的说法:“两个土包动不得,一动就冒火星子,是刘备埋兵器的地方,埋有刀、矛、戈、剑等多种兵器”。鉴于有国家文物保护条例限制,两个土包至今不敢开挖,究竟是否埋了兵器?埋了多少兵器,至今仍然是个“谜”。但是可以肯定一点:从已出土的文物看,可以证明这个地方属于刘备驻军之地古亭。

主持人:从出土文物看可以证明这个地方是古亭,从刘备驻军遗址看也可以证明这个地方是亭,再从刘备兵败退登马鞍山看,更可以证明刘备退登之地是古亭,至于交战双方的主帅和双方军队的主力都在这里,仍然可以证明这个地方就是古亭,既然有如此多的确凿的证据证明这个地方是古亭,那么为什么在江北的古老背又出现另一个名叫亭的地方?

嘉宾:我们说,江南的古亭在长阳磨市境内,是根据正史的记载、遗址的呈现、文物的佐证和民间传说等多方面的证据得出的结论,是历史的真实。而江北古老背的今亭则是依据小说《三国演义》的虚构和民间戏说而得来的。第一,他没有任何正史的记载可循;第二,他没有任何战争遗址可以考察;第三,他没有任何出土文物作佐证;第四,他所编造的一些民间传说,全是拉郎配式的,东拉西扯的荒诞戏说,经不起任何推敲和追问,所以我可以肯定的说:江北的今亭纯属虚构。

主持人:您能讲出江北亭是怎样虚构的?有哪些事例。

嘉宾:首先,古老背人说他们那个地方叫亭,是根据小说《三国演义》的虚构而得来的。他们在杨君先生主编的1993年出版的《西塞烽烟》一书中(P125-145)将《三国演义》的83回、84回作为“附录”,可以充分说明他们所凭借的依据是什么,是小说的虚构,这是一。

其次,该书虚构了刘备在古老背多次被围被困的故事,其实,这些故事都是子虚乌有,因为在整个夷陵大战中,刘备从来没有到过古老背,一是刘备没有从江北到过古老背,刘备在江北夺取了西陵峡口和夷陵道以后,遭到吴军江北军的猛烈反击,吴军在攻打蜀军的反击战中,击溃了蜀军五营兵力一万多人,不少蜀军将领被斩杀,正如《三国志》所载:“陆逊将领宋谦等攻蜀五屯,皆破之,斩其将”。由此可见刘备的江北军,只到达过峡口和夷陵道20里的峡江东西岸,并没有攻破镇川门到古老背50里吴军水军的防线。

再是刘备也没有从江南打破吴军防线到达古老背。蜀军在五屯之战失败后,将伐吴路线由水路改由陆路,并自率主力南渡长江,缘山截岭,过清江向东直指宜都陆城吴军的大本营。由于吴军采取拖延战术,使蜀吴两军在江南对峙了五个月之久,直至蜀军意志丧失,终被火烧连营而惨败。两军在对峙的五个月中,刘备的先头部队,最多只到过鸡头山,始终没有突破吴军大本营而北渡长江到达古老背。

三是从地理条件看,刘备无法到达古老背。五屯之战蜀军失败后,刘备由北进改为南进,由水路进攻改为陆路进攻。从此,双方战斗全部在陆上进行,也就是说,双方主力一直在长江南岸对峙,史书没有任何两军隔江作战的记载。因为长江宽达七八里,不是像一条小沟说要过去就可以过得去,若要过去就必须千帆竞发才能装载数万蜀军,驻扎在荆门山虎牙山一带的东吴水军,难道会坐以待毙,不予拦截,强悍的东吴水军当时是无敌的,数万蜀军如要过江到古老背。东吴水军可以毫不费力地将其歼灭在长江汹涌波涛之中,所以稍有常识的,知道地理位置的人,是不可能认同刘备在江北的古老背能隔江与江南的吴军作战。由此可以断言,刘备不可能在江北古老背设立大本营,说刘备在江北攻打江南的吴军,更不可能,说蜀、吴两军隔江作战是十分可笑的,是十分荒诞的民间戏说。

主持人:夷陵大战中,刘备没有到过古老背,那么,古老被改名为亭又是怎么一回事?

嘉宾:古老背其名,据我所知,至少也用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它是由地理名称—虎垴涪演变而来的,中间也曾用过商业名称——兴善坊。改名为亭,是1982年12月份的事,到现在只不过三十多年时间,改名的依据按照《西塞烽烟》的说法:是张飞208年到此视察时给予的命名。我们认为,说张飞为亭命名是不真实的,208年张飞任宜都太守,当时赤壁大战刚刚结束,北魏的曹仁还管辖着江北夷陵,包括古老背一带。一个江南的蜀国宜都太守怎么能擅自跑到北魏属地古老背来为它命名?《烽烟》在介绍张飞为古老背命名亭时,一个工匠把张飞比作狗,张飞不但不怒,反而大笑,把张飞说的那样的愚蠢,那样的傻,人家把他比作狗他还听不懂,哪有这种事?《烽烟》的作者,为了把古老背改成亭,杜撰了张飞命名这个故事,除了说书人为了挣钱,也跟着戏说外,不可能另有他人赞同和相信;当然,想利用历史文化品牌,开辟旅游线路,发展旅游经济的人是赞同的,但这些人可能自己也并不相信,因为他们亲自搞了虚构,搞了杜撰,怎么去相信?其结果只能是自欺欺人。

主持人:亭不是张飞命名,上面您分析的很有说服力,那么亭其名究竟从何而来?

嘉宾:亭其名,最早出现在《三国志》的先主篇,原文是“二月,先祖自秭归率诸将进军,缘山截岭,于夷道亭驻营……”,这是史书上最早或者说是第一次出现亭其名,时间是公元222年,比张飞所谓的命名晚了14年;同时也说明:刘备伐吴大军从秭归过长江,在夷道所属的亭驻营。夷道县是今日的宜都市,宜都在江南,亭当然在江南。亭其名应该在刘备在其驻营之后刘备为其驻营之地的命名。

主持人:既然亭在江南,为什么江南至今没有亭其名,反而被不是亭的古老背用上了?

嘉宾:江南没有亭其名,是因为史志对亭的记载比较模糊,没有指出具体方位,经专家学者们多年的考察走访后,才认定亭在长阳磨市境内,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依据:

①是史志记载了亭总体方位和具体方位在长江以南。《三国志》黄权传:“先主以权为镇北将军,率江北诸军以防魏师,先主自在江南”。该文又载:“南军亭败绩先主引退……”《资治通鉴》卷69载:“汉主……自率诸将自江南缘山截岭,军于夷道亭”。有的史志则指出了亭的具体方位:《中国史稿地图集》(郭沫若主编)上册,将亭的位置标注在长江以南,宜都以西,清江南岸马鞍山东麓。《中国历代战争史话》P225--226文字记载:亭的具体位置在“宜都以西,长阳县南”、“马鞍山附近”。成都武侯祠陈列馆的刘备伐吴出川路线图,其箭头从姊归指向长江之南,清江下游南岸,宜都以西的一个地方,箭头终止处标注了“亭”二字。何兹全的《三国史》附图所指,在长阳磨市境内的马鞍山东麓。②是长江以南,长阳东南,清江南岸的马鞍山东头,有密集的蜀汉驻军遗址。经过实地勘察,长阳磨市马鞍山东头,在长达18华里,宽5-7里地段,有刘备铺设的十二座营寨,其中包括刘备在大营头的中军大本营,这些营寨的名称,我在前面已向你一一作过介绍。现在,我们可以这样说:既然认定了刘备驻军营寨的所在地,那么就可以认定这些营寨所在地就是古亭,史书对亭具体方位记载模糊的问题,在这里就得到了解决。③在宜都大山梁以西,长阳马鞍山以东,沿清江南岸因蜀军驻扎而叫响了八个三国古地名。即因刘备的大本营所在地而叫响的大营头,因刘备御林军精兵营所在地叫响的小营头;因刘备的骑兵所在地而叫响的驻马溪;因刘备的兵工厂所在地而叫响的矛戈头;因刘备的机动营所在地叫响的待令坪;因刘备的接应营所在地而叫响的军营冲和铁门坎;因刘备的前锋营落下阵来止步扎营之地而叫响的落阵岭等等。④是有不少出土文物,这个佐证我在前面已经讲过,这里就不再重复了。

主持人:前面您讲了亭,为什么在江南磨市镇境内四个方面的佐证和依据,那么是不是意味着磨市人民的三国文化知识产权被侵犯了?

嘉宾:这个问题,要请专家学者们来回答,特别是请法学家来界定,从我们考察研究团队本身来看,我们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多年前,我们和社会上许多人一样,认为亭在江北,在古老背,特别是宜昌市政府把它作为一个开发区之后,我们更是深信无疑,直到2010年5月中旬,市县文联在磨市召开了“三国历史文化研讨会”,会上,各县市文联主席、县内外几所大学的专家学者,宜昌“两报”的总编、记者、多位三国历史文化研究者共30多人,一致认为:夷陵大战主战场亭,不在江北的古老背而在江南的长阳磨市和宜都五眼泉。得到了这一信息,我们作为磨市人,作为磨市的在职或退休干部,对于这么多专家学者送上门来的三国文化知识产权,感到是一笔宝贵的财富,绝不能无动于衷,从那时起,我们组织了考研团队,围绕夷陵大战主战场亭,其地理位置究竟是在江北的古老背,还是在江南的长阳磨市、宜都的五眼泉这一主题进行研究,本着对历史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后世负责的理念,坚持以权威史志为依据,不搞先入为主,坚持正反两面兼容,不搞以我为轴,坚持由浅入深,谨慎探索的思想方法,逐步弄清了亭的地理位置为什么不在江北而在江南的确凿依据。并且先后出版了《夷陵大战主战场考察论文集》、《夷陵大战主战场遗址考》、《夷陵大战主战场考察论文续集》等三本考研著作;随着考研的深入,我们的认识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感觉六年前专家学者们在磨市召开的研讨会上所作的结论是正确的,越来越觉得古老背的今亭虚构的成分太多太多,客气一点说,是一些民间艺人的“文学虚构”,不客气地说是一种歪曲历史,篡改历史的行为。当年,古老背人可能是从发展经济的角度,想把自己所在的地方变成三国旅游线以吸引游客,以发展经济,但是应该有个底线:不能因为要发展经济,就随意篡改历史,否定历史。篡改历史、歪曲历史、否定历史是对历史的不尊重,是对历史的背叛。问题的严重性在于它把堂堂的县一级区党委和区政府的庄严名称建立在谎言的基础上,建立在虚构历史的基础上,这样做有损于我党,有损于人民政府的尊严和形象,这是与我党的传统美德,灿烂文化极不相称的。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总书记说的,是国家和民族,我们想一个地方也应该如此:“知道自己是谁”?“江北的今亭是谁?是怎么来的”?难道能这样长久地向社会向后世欺骗下去?我们当拭目以待。

夷陵大战

网络视频采访导读(之二)

主持人:刘备在火烧连营兵败后,退登马鞍山,史志有记载,但是现在有南北马鞍山之争,有的说,刘备退登的是长江之北的马鞍山,有的说,刘备退登的是长江之南的马鞍山,请问,刘备退登的究竟是那座马鞍山?

嘉宾:经过四年之久的考察研究,我们的足迹到过江北的马鞍山,也到过江南的马鞍山,根据地形地貌,马鞍山的大和小、远和近、再从正史中如《三国志》等而不是小说中的如《三国演义》去找答案,还从民间传说中去找参数,从大战遗址和出土文物中去找佐证,又从方位相同的几座马鞍山之间作比较,得出的最后结论是:刘备退登的不是江北的马鞍山,而是江南的马鞍山;也不是江南点军区的马鞍山,而是江南长阳磨市境内的马鞍山。

认定长阳磨市的马鞍山是刘备退登的马鞍山,有如下依据:第一,长阳磨市的马鞍山,在长江之南,与史志记载的刘备退登之地在江南相吻合。《三国志》先主传:(公元)222年“2月,先主自秭归率诸将进军,缘山截岭,于夷陵猇亭驻营”,夷道(即宜都)在江南,退登的马鞍山,当然在江南。《三国志·黄权传》载:先主“以权为镇北将军,督江北军以防魏师,先主自在江南”,这里直接点出了刘备在江南的方位。所以退登的马鞍山在江南。

第二,长阳磨市的马鞍山,在“宜都以西,长阳以南”,与史志记载的刘备退登之地也相吻合,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史稿地图集》将马鞍山标志在长阳县城东南,宜都之西,清江南岸。《三国志·陆逊传》载:“初,孙恒别讨备前锋于夷道,为备所困……”这里所说的刘备围困孙桓之地,在宜都以西15华里的毛家沱。《三国志·朱然传》载:“黄武元年,刘备举兵攻宜都,然督5000人与陆逊并力拒备……”。此战发生在宜都西十华里的鸡头山。这里说的毛家沱,鸡头山都在江南。

第三,长阳磨市的马鞍山离夷陵大战主战场猇亭很近。台湾三军大学的《中国历代战争史话》载:“陆逊以火攻蜀军营寨,一齐俱发,刘备登马鞍山(猇亭附近)拒之。”《史话》是在两岸严重对立时代出版的,应该没有偏见,为了阐明马鞍山与猇亭的关系,在“马鞍山”后面加了一个括号,括号里标明马鞍山就在“猇亭附近”。《中国史稿地图集》上册,将马鞍山的位置标在清江南岸,紧挨猇亭之西;《夷陵之战研究》(王前程著)也明确指出:“刘备败退于猇亭,亲率数万大军到马鞍山据守,说明马鞍山距猇亭的确很近。”而刘明春先生则直接指明,刘备驻猇亭的大本营就在马鞍山下,遭到火攻之后,情急而就地后靠。

第四,长阳磨市的马鞍山很大,可容纳数万兵马。马鞍山东起马磨河,西至平洛河,北抵清江,南到晓麻溪。东西长二十多华里,南北宽5-8华里,总面积130平方里,可以容纳刘备的数万兵马,与《三国志》关于刘备兵败退登马鞍山后“陆逊督促诸军四面蹙之,土崩瓦解,死者万数”的记载完全一致。

第五,长阳磨市的马鞍山留下了刘备寻找突围方向的遗址。如后人把刘备骑马来回寻找突围的地方所走的岩石叫“走马岩”,把形似“马蹄”的坑窝,叫做“马蹄岩”等,这些遗址,《宜昌府志》也有记载。

根据上述五个方面的佐证,可以认定,刘备退登的马鞍山就是长阳磨市的马鞍山。

有了上述认定,我们否定的诸子各家提出的几种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刘备退登的马鞍山是:一,有藏励和主编的《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说的“在湖北宜昌县西北六十里”的马鞍山;有复旦大学历史研究所编著的《中国历史地名辞典》和由张习孔、田珏主编的《中国史学大事编选》所指的“在湖北宜昌市西北”的马鞍山;有武汉部队司令部军事资料研究组编著的《中国古代战争一百例》、史仲文、胡晓林主编的《中国全史》记载的“今湖北宜昌”、“今湖北宜昌北”的马鞍山;有常立柱主编的《宜昌兵史钩沉》所记的“今秭归境”的马鞍山。

上述各种方位的马鞍山,距刘备大本营所在地均有百里之遥,这些“太远”的马鞍山,不符合“刘备退登”、“刘备退升”、“刘备后靠”的历史记载情节,何况都在长江以北。

否定的第二种不符合刘备退登事实的马鞍山,是容不下千军万马的“太小”的马鞍山。宜昌河西点军区土城乡有一座马鞍山,经实地考察,那座马鞍山高百余米,宽约20多米,长约40余米,山顶有一亩左右的坪,从山顶到山下,如果都用兵马去占领,最多也只能容纳1000人马。除了该山“太小”容不下刘备数万人马外,该山一直属于夷陵(宜昌)管辖,与史志记载的“夷道”管辖(宜都)不符;此外,该山附近没有任何蜀军当年驻扎的遗址,没有任何民间传说。

否定的第三种不符合刘备退登事实的马鞍山是任何兵马也不能容纳的“太虚”的马鞍山。孟宪田先生在《西赛烽烟》中,记述了刘备兵败后,被围困在古老背金岭村所辖的马鞍山。2015年9月30日,我们到该村查看了那座“马鞍山”,发现该山没有石头,是一个土包,史志记载的刘备退登的马鞍山有石头,如“走马岩”、“马蹄岩”等地名都说明那山是石山,而这座山纯为土山;再者这座山高约80米,宽约50米,长约300米,也属于“太小”,容不下刘备退登的数万人马。最要命的是这座山根本不叫马鞍山,而叫马王山,该山与其偏北的赵王山相连,民间传说不知哪个朝代全国大迁徙,江西人填湖北,两名武艺高强的江西移民,在古老背各占了一个山头,偏北那座山被“赵将军”占领,偏南的那座山被“马将军”占领。从此,人们将北山称为“赵王山”,将南山称为“马王山”;又不知什么时候,人们把“赵王山”叫做“赵望山”,把“马王山”叫成“马鞍山”。这就是金岭村马鞍山的来历。对于这座由“马王山”蜕变而来的“马鞍山”,我们不敢苟同,有人分析,是当地的说书人利用民间文化名义,将古老背虚构成为“猇亭”之后,为了“配套”,为了与史志相吻合,又虚构了一座“马鞍山”,我们不相信这种分析,又按照《烽烟》记述的张苞、傅彤在“猇亭汉埠东南侧八里”的马鞍山救刘备的故事中,去寻找云池附近汉埠东南侧八里处的马鞍山。云池附近的人都说,他们那里没有一个名叫“马鞍山”的地方。这样一来,《烽烟》所说的两座在古老背的马鞍山,均属子虚乌有,所以我们只能把它叫做“太虚”的马鞍山。且不说可容纳刘备的数万败退兵马,就连刘备的一兵一卒也不能容纳。

主持人:您所说的金岭村马鞍马是由马王山蜕变而来,可能是为了与虚构的猇亭“配套”,就又虚构的一座马鞍山。请问这座虚构的马鞍山是在什么背景下出现的?

嘉宾:他的背景是《烽烟》中记述的赵子龙在峡口遥望东南火光冲天,飞奔到金岭村的马鞍山救出了刘备。我觉得《烽烟》中用这个背景故事“带出”了“马鞍山”其名,“带”的很巧妙,也很轻飘。但故事的本身,却令人难以置信。因为:第一,赵子龙在峡口,怎么看得见中间有山隔着的八九十里外的“火光冲天”?第二,在当年通讯的条件下,赵子龙怎么能知道是刘备被困?第三,刘备在夷陵大战中从来没有到过古老背,怎么能说刘备在古老背金岭冲被困?第四,赵子龙在夷陵大战中,从来没有到过前线,也没有到过峡口,因为刘备在伐吴前赵曾劝他联吴抗魏,刘备不听,把他留在江州(重庆)搞后勤,因此,说赵云在峡口看到东南火光冲天,飞奔到马鞍山救出刘备,应当认定纯属虚构,因为赵云所救的刘备当时并不在江北的金岭村,而在江南的古猇亭蜀军的大本营。所以该故事不论是在人物上,不论是在地点上,还是在时间上,都是不真实的。

主持人:你能举出《烽烟》还有没有虚构的地方?

嘉宾:还有。《烽烟》的“马鞍山下傅彤魂”一文中,谈及了关兴、张苞救刘备的故事,经查,张苞和关兴为刘备救驾属于虚构,任何史书都没有张苞、关兴参加夷陵之战的记载。《三国志·张飞传》说:“……长子苞,早夭,次子绍嗣”。张飞死在夷陵大战出发前,死后继承爵位的是次子张绍,说明张苞死在张飞前,如果没有死,他应继承张飞爵位,何来次子张绍继嗣。张飞没有参加夷陵大战就被杀了,张苞死在张飞前,更谈不上他参加夷陵大战。再谈关兴,关兴也没有参加夷陵大战。史书记载的是:“兴,字安国,……数岁卒”。说的是关兴只有几岁就死了。《烽烟》说关兴参加了夷陵大战,并和张苞、傅彤一起救刘备,纯属杜撰。

《烽烟》关于“滚银坡”的传说也是虚构。该文说蜀军一群士兵为前方筹运军饷,临近山顶,捆绑银两的绳索突然断了,白花花的银子滚了一坡,因名“滚银坡”。我们说这个故事的作者缺乏基本的历史知识,因为三国时期通用的货币是五铢钱,青钢制成,白银作为货币始于唐代以后。

杨君先生的“闲话石板冲”也有跨越时空限制,颠倒地域方位之嫌。该文介绍石板冲的来历是:古老背东六里处有一条山冲,冲中间有一条又宽又长的石板路,故名“石板冲”。石板路都是青色石板铺成,是古老背通往安福寺的大道,是刘备屯兵古老背时修建的一项工程。由于蜀军驻地北边的上游和南边的下游都被吴军把守,粮食给养只有从东边的蜀军大后方安福寺、鸦雀岭筹集,正好石板冲是接通古老背和安福寺最便捷的通道,刘备命部将带领民在峡口采集青石把山冲的烂泥盖上,于是成了石板冲。剖析这个故事的虚构性有如下几点:第一,史载夷陵大战中,刘备没有到过古老背,《闲话》却说刘备及其驻军在古老背;第二,说刘备驻军的上下游都是吴军,那么蜀军是从什么路线去古老背的?说他的大后方在东边,把方位颠倒了,刘备蜀军的大后方在西边,在宜都以西,在江州,在成都;第三,说青石是在峡口运过去的,峡口以下都是东吴水军防地,青石不可能掠过东吴水军从天上运到古老背吧?第四,蜀军伐吴是为了收复荆州,完全可以从安福市鸦鹊岭直捣荆州,为何还要从安福寺、鸦鹊岭倒运粮食给养到古老背?总之,这个故事过于荒诞,我们在这里就不必多费口舌了。

撰稿 毛正寿  

审稿 王前程  

编审  何宏江

          2016.12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