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史走笔】“兄”不一定大于“弟”:“称兄道弟”说称谓(一)| 随笔 冯子礼

 文化佳园 2022-01-17


称谓,还有什么讲究吗?实事求是,该叫什么叫什么就是了。

不然。什么是“该”,怎样才叫“实事求是”?

年龄,辈分,身份?

不是这样简单。

古代的称谓礼仪,是很讲究的。见面后问寒问暖叫做寒暄,初次见面还要请教对方的姓氏与字号,但忌问名,“不敢动问尊姓大名”为小说家言,也许下层社会比较随便些。古代只有尊长才能对晚辈和下属直呼其名(不带姓氏),同样对尊长或平辈自称称名是表示恭敬和谦虚。《论语》中孔子对他的弟子都是称名的,如“由(仲由,字子路),诲女知之乎?”“点(曾点,字皙,曾参之父),尔何如?” 后世大概因为强调称谓中的谦虚性原则吧,渐以表字称呼自己的学生,后来乃加“兄”字,老师甚至可以自称“学生”。这在《儒林外史》及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中都有如实的反映。民国以后此风犹存,直到蒋介石给部下下手令仍以表字加“兄”以称之,如“敬之兄”、“经扶兄”“光亭兄”等。

古时臣下只有地位十分崇高的人,上朝时可以“赞拜不名”,那是特殊的礼遇。如曹操、司马昭兄弟等权臣都享受过这种待遇,与此同时,往往还要“剑履上殿”、“加九锡”等,这时也就离篡国不远了。

若是世交,对平辈或晚辈都可称“世兄”,而且更多用于晚辈。柳亚子 《怀念阿英先生》:“我有一个工友,天天替我去送信,而 阿英 先生的信,却常常是他世兄送来的。”这里“世兄”就是称阿英的儿子。

解放后开新时代风气,毛主席书信基本以同志对方称,但对老先生和同窗往往仍沿旧习,如给冯友兰和柳亚子的信称都成“先生”,给老同窗周世钊写信则称“惇元兄”。

鲁迅书信,对前辈如蔡元培,称孑民先生,平辈一般声先生,稔熟的朋友才称兄,如季巿兄(许寿裳)、汝珍兄(曹靖华)等。对文学晚辈,一般先生,熟悉的才称兄,如称小峰兄(李小峰)、刘军兄(萧军),鲁迅与许广平通信的《两地书》,都是称广平兄。要注意得是,先生称称自己的学生为“兄”是客气,但作为学生是不能跟先生称兄道弟的,那样就会成为笑柄。袁世凯未发迹时,曾师事南通张謇,写信必恭称“夫子大人”,逐渐显达后遂改称“先生”,待位至总统时则称张为“仁兄”,这掌故也成了袁世凯为后人所诟病的一则笑柄。这一对前辈称呼随着身份增长逐步降级的做法,有一定代表性,蒋介石也有过类似逸闻。

古人口语或书面用语,对对方表示恭敬,表示不敢直接打扰对方,通过对方的侍从下人,以寄“因卑以达尊”之意。陛下、殿下、阁下、左右、执事、足下 ,都是对人的尊称,他们分别用于皇帝、王及后妃、大臣、朋友等等。对有身份的人,在其职务身份前加个“座”字,称“钧座”、“委座”、“总座”、“军座”、“师座”等以示尊重,现在人们常常将职务省一字前冠以姓氏,“某局”“某处”称呼领导,既尊重又显得亲切,则是这一称谓形式的演化,这只能称本单位本部门的领导。

古人称自己的亲属为“家父”、“家严”、“家母”、“家慈”、“家姊”、“家兄”、“舍弟”、“舍妹”等,对亡故的亲属称“先父”、“先严”、“先考”、“先母”、“先慈”、“先妣”、“亡妻”、“亡妹”等。称别人亲属,为“令尊”、“令堂”、“令兄”、“令弟”、“令郎”、“令媛”等。“令”,是善、美的意思。几个用字的区别原则是:“家大”,“舍小”,“令他人”。当向别人介绍或提起家中比自己辈分高的人时,一定要在称呼前加一个“家”字,如“家父”、“家母”、“家兄”、“家嫂”;如果向别人提起自己的晚辈时,要在称呼前加一个“舍”字,如“舍侄”、“舍弟”、“舍妹”。“令”只用于称他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