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题画诗里的郑板桥之二——简的艺术

 昵称28795736 2022-01-17

“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郑板桥画了几十年竹子,到了晚年,渐渐悟出从简的道理。在他的画里,多是几根竹竿、一块石头,再加几株兰草的简单构图,少有其他繁琐的点缀修饰,真可谓能简则简。

文章图片1

郑板桥在画作的诗跋中记录了很多有关创作历程的发展变化和心得。“始余画竹,能少而不能多,既而能多矣,又不能少。此层功力最为难也。近六十外,始知减枝减叶之法,苏季子曰:简练以揣摩,文章绘事,岂有二道!此幅似得简字诀。”他在刚开始画竹的时候,只能画的比较少,不能画的太多,等到可以画多时,又没办法画少了。他认为由多到少是最难的,一直到六十岁的时候才明白如何把枝叶减少的方法,还引用了苏秦的话,在写文章和画画两件事上,简练的方法是一样的。“减之又减无多叶,添又加添著几枝。”即使是添了又添,也只有那么几枝竹竿,舒朗的枝叶展现的是竹子的清雅,映衬的是作者超脱于世间纷扰的淡泊。

很多人作画,总是想把画面布置得满满当当;很多人写文章,总是觉得有很多意思想要表达,总是怕自己没说清楚。其实,无论是文章书画,还是为人处世,都是做加法容易做减法难。郑板桥在绘画中简练风格的逐渐形成,是受了道家思想的影响。《道德经》中有三宝:“一曰慈,二曰简,三曰不敢为天下先。”简练、简洁、简朴,是一种绘画风格,更是一种生命态度,只有悟到此处的画家,才能发乎于心,行诸于笔,在宣纸上表现出来。

文章图片2

郑板桥的简是从心而简,在他心中,任何事物都可以是简单的。“茅屋一间,天井一方,修竹数竿,小石一块,便尔成局,亦复可以烹茶,可以留客也。月中有清影,夜中有风声,只要闲心消受耳。”他把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艺术也简化到了极致,亭台楼榭不多,化作一间茅屋,小桥流水太繁,不如天井一方,花草树木芜杂,岂与修竹媲美。置一块方石为桌,可饮酒,可烹茶,可待客,亦可独享。在自己的一方小天地中观月、听风,难道不是道家坐忘之境岂非易得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