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像高手一样深度思考

 新用户61391524 2022-01-18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19世纪狄更斯的话用在今天也依旧适合。

如今,我们动动手指就可以尽知天下事,从喜马拉雅山的山巅到马里亚纳海沟,从几万光年的星系到王力宏的离婚八卦。

出于大脑趋利避害的本能,我们获取信息的方式越来越便捷。这种不需要思考的机械搜索,避开了需要进行思考的困难动作。

小编乱入

\

我们的大脑越来越习惯于表面的现象,无法看到纷繁世界中隐藏的本质。

所以你看到新闻后人云亦云,或者盲目站队,让对这个新闻发表自己的观点想法时却支支吾吾。

跟着时间往前不知道怎么走着,浑浑噩噩,猛然惊醒(或者,无惊更无醒),我在干什么?重复的时日,意义究竟在哪里?

现在,你最需要的是深度思考的能力,去尝试反思,深入问题的本质。

深度思考的能力是一个人的底层能力,决定了你能走多远。

图|三年A班

# 什么是深度思考?#

平井孝志在《麻省理工深度思考法》这样定义深度思考:所谓深度思考就是要寻找事物的本质,本质就是这个事物最重要且最基础的东西,也就是说没有这一本质,这个事物根本就不存在。

当一个热点事件出现以后,大多数人扮演的都是吃瓜群众的角色,围观凑热闹,再来几句不痛不痒片面的评价。

而能够进行深度思考的人会冷静的分析:

这件事情为什么会火?

哪一个渠道爆出来的?

是自然共鸣还是幕后策划人员的营销手段,后续它的走向是什么?

会给社会带来什么影响?

我们看到的是眼前的水,而他看到的是整个水的循环系统。

图|三年A班(知乎截图)

# 怎样培养深度思考的能力#

想要回答这个问题,还是要回到思想的形成过程中去,人的思考过程即认知发展过程,它是指个体在心理上表征世界、思考世界的方式的发展。

美国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构建良好的认知结构需要经过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

01 新知识的获得:思考活动首先是新知识的获得过程,不管新旧知识的关系如何,通过新知识的获得都会使已有知识进一步提高。

1)减少碎片化资讯的摄入

在这个流量时代,智能手机给我们带来了太多的碎片化资讯,流连于别人的动态段子与各种短视频中,看似读了不少东西,但一天下来连标题都想不起来。

路易斯芒福德评价碎片化阅读说,它给我们的是支离破碎的时间和被割裂的注意力。

如果知道的东西都是零碎的,没有去形成系统,你是很难去应用的。

这些零碎的不系统的认知,往往你只是知道了表面的知识,而并不知晓深层的逻辑,这会给你造成一种“我懂很多”的错觉,实际去行动时却会出现“眼高手低”的现象,这样则可能造成碎片化、焦虑的人生。

图|我,到点下班

2)对知识保持开放态度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维弱点、局限甚至盲区,这样就很容易陷入自我中心主义的陷阱,形成自己的知识蚕房,因此而故步自封,停滞不前。

所以我们在为我们的大脑摄入信息时,应抛开自己的领域偏见,喜欢文学的不妨也读读《本草纲目》了解下医学;喜欢理科的不妨也读读《百年孤独》,体验下魔幻现实主义带来的感受;喜欢数字的,不妨也涉猎下世界大地理,等等。

总之,读书读杂一些,不要只局限于自己感兴趣的领域,经济学、哲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多涉猎才能有更多的思考视角与思维立场。

02知识的转化:知识通过转化,能够以不同的方式转化为另外的形式,以适应新的任务,也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1)突破思维定势

平井孝志把思维定势分为三类:

因果倒置:就是把现象当作原因。

比如常见的减肥的普遍方式是管住嘴,迈开腿,这对很多人都适用,但就是很多人减不下来,背后的原因可能是本人刻意地逃避减肥,这时要做的应该是改变他的观念,而不是上来就让他少吃多运动。

陷入两难窘境的思维模式:不会随着知识更新而去改变自己的假设,把思考停留在一角,这种懒惰的思维定式甚至并没有思考。

例如两代人之间经常会发生矛盾,很多时候是因为老一代的人并没有根据时代而改变自己固有的思路,试图用老方法来解决新问题,这当然就不为新一代人所认可。

不得其门而入的思维定式:忘却思考的初衷,失去独立思维,常常会把整理资料的准备过程当作思考,没有针对性思考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把思考这个最终目的丢了。

如有的同学,书本上的笔记花花绿绿,也很完备,但考试总是不会做题,这种思维定势就会导致舍本逐末。

突破思维定势是深度思考的关键一步。

学会看到现象背后的本质;

与时俱进,及时汲取新鲜知识;

舍弃某些思维习惯,不要让“手上做的”取代了本该“脑中想的”。

图 | 神探夏洛克

2)建立知识体系

美国认知教育心理学家David Ausubel 认为,对新知识起固定作用的旧知识的可利用性是影响新知识学习的首要变量。

因为,根据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在新知识的学习中.如果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中没有适当的可利用的旧知识来同化新知识,那么学习只会是机械的。

而机械学习的迁移量最小,有时只能是零。

建立知识体系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要知道,在脑中构建一个结构,一个地图,一组结构后,知识不仅会变得更有层次,方便理解记忆,也会更容易被大脑提取信息。在我们日常学习中,建立知识体系最常见的应用便是思维导图了。

03 知识的评价: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深度思考后的结果也需要我们投入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检验。

弗罗里达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Anders Ericsson是“刻意练习”法则的研创者,他提出, 只要对想实践的对象加以练习每个人都有机会达到大师水平Anders Ericsson,2016)

所以,无论是在课堂、校外还是家庭中,只要出现有意义的话题,你都可以参照前文建议,避免思维定势等误区,从多个角度尝试剖析一番。

看到一个观点时,不要先忙着站队,而是先思考:

  • 有什么此前看到过的知识可以支持这个观点?
  • 是否有与其相反的理论?
  • 你的角度是否精准,与他人的观点有何不同?

值得一提的是,刻意练习的关键还在于反复修改,不断改进。在初次剖析观点后,你可以先放一放,“让子弹飞一会儿”,过段时间再结合最新讯息进行二次思考,或许会获得更精准、更正确的角度。

# 写在最后 #

想学会深度思考你需要

1. 减少碎片化知识的摄入

2. 对知识保持开放态度

3. 突破思维定势

4. 建立知识体系

5. 实践!(最后但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亚里士多德曾说,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

深度思考带来的益处不会立刻显现,但坚持下去,就能看到它给你的回馈。

“天空没有鸟的痕迹,但我已经飞过。”

|网络

参考资料:

Richard J gerrig.Philip George Zimbardo,心理学与生活,2003.

乔大树.碎片化阅读的危害是什么.@知乎

平井孝志,麻省理工深度思考法,2018.

你觉得自己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吗

评论区见~

推 荐 阅 读

点个在看吗,或许 Ta 也正好需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