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考核的根本目的是改善员工的绩效和企业的绩效!这是很多企业在绩效考核中所面临的共性话题,也是困惑企业管理者的难点。下面我们对这个问题谈谈看法。 1原因分析 首先,这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很多企业都遇到过,我们不要避讳这个问题,也不急于为绩效考核这个工作做辩护,把它提出来,作为课题加以研究,会对企业的管理有所裨益。 2 这个问题不可避免 我们在设计绩效考核指标的时候,很多因素是不可以量化的,而这些不可量化的因素反而是对企业的绩效影响比较大的。而我们为了追求对员工考核的准确性,通常都会最大程度地做到指标量化。 因此,员工的指标在考核的时候,都会比较明确地得到一个考核结果,而这些结果中有一大部分是妥协结果,即为了达到量化而量化。 上面是原因其一,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企业在设计员工的考核指标时并非是自上而下设计的,而是从员工岗位职责出发的,根据岗位职责的要求,生发出相应的考核指标。这样的设计方式导致企业绩效和员工绩效两张皮,相互没有关联,员工的考核指标与公司的业绩之间是什么关系,员工搞不明白,经理也搞不明白,导致企业为考核而考核,搞形式。这是原因其二。 3 解决办法 绩效管理是个系统的工作,必须系统对待,系统解决。把绩效管理看作一个系统,这个系统与企业的战略目标,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环节,与各部门的业务都紧密联系。 企业在设计绩效指标的时候,一定要自上而下,先确定组织的年度目标,然后对年度目标进行分解,确定部门目标,再依据部门目标,进行分解,确定岗位指标。 为达到这个目的,企业应该组成一个绩效管理委员会,由委员会设计公司的绩效指标和各个部门的绩效指标,然后与公司高层和部门负责人沟通,通过双方的沟通,达成共识,形成部门以上人员的考核方案,再按照这个思路,由部门负责人和下属员工沟通,确定员工的绩效指标。 要想使绩效考核真正发挥作用,就须按照这样的路径去走,那些组织绩效和员工绩效两张皮的企业都是由于没有重视这个问题,不愿意在这方面进行投入,而导致了上述问题。 因此,企业必须清楚认识在绩效考核工作上的投入和产出的关系,舍得投入,正确操作。不要只是扔给管理者一些空的表格和填表说明,他们既不愿意看,也看不懂,必须总体上拿出一个解决方案,然后和他们沟通具体问题,而不是,空对空,这样才会有效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