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愿我们过上不受物质裹挟的人生,向前飞翔

 简单生活的艺术 2022-01-18

我应该从“不取”做起,而不是从“拥有中丢弃”,我想要为自己保留更多的敏感,让满足能不断充满我的内心。——《我想学会生活》

想买些衣服更替一下衣柜中的款式,去商场购物觉得售货员实在难缠,于是从网上海量款式中选定了三五件,保险起见还购买了运费险。

衣服送到手,打开包装的那一刻,却又对衣服失去了兴趣,草草试穿后便退货了。

千挑万选下单,衣服到手后却没有任何的新鲜与惊喜。让我不得不反思自己购物的动机,我是真的缺少衣服吗?还只是为了买而买呢?显然,答案是后者。

遵循入一出一的原则,在我决定购买新品时,会选择丢弃一件不喜欢的。但我觉得新购入的还不如旧的适合我,那为何还要再去买新的呢?难道因为新,就更好吗?

身边同事朋友每天都会收取很多快递,还会问我最近买了什么,好像我不去购买些东西,大家就会认为我太过节俭,而节俭在他们眼里似乎不是什么褒义词。物质世界真令人难以招架。

但,理智告诉我,不要将自己辛苦赚到的钱,轻而易举的换成并不需要的物品。不要把温馨的家变为物品的仓库。这些无关紧要的东西,真的值得我们用辛苦的工作去换取吗?

到处充溢着的物品,榨干了我们的空间、时间和耐心。

一旦出现想要拥有一件物品的念头,头脑及身体就会被物品占据,挑选、购买、保养、维修、丢弃,各种问题都会令人费神。

并非物品进入家中它就属于了你,而是你的生活、你的一切都被它占领并控制了。

如果意识到这一点,那对物品保持距离是更清醒的做法。

“一乔桑哇”在一段视频中这样描绘她脱离物品之后的生活:在不局限于物质之后,觉得生活充满了幸福感。会因天冷时有一件棉衣包裹而感恩,会在肚子饿时,有一个锅可以煮饭而觉得幸福。不消费的生活让她对生活持有更多的敏感。

人在众多的物品前会束手无策,但是仅有的一两样物品却能让我们对它们倍感珍惜与爱护。

人不再局限于物质本身,而是可以从物质中跳脱出来,去看已经拥有的一切。

现在社会物质太过丰富,想要什么立刻就可以得到,想吃什么很快就可以吃到,我们开始对身边的人事物都觉得理所应当,不懂珍惜。

因物质泛滥而导致不珍惜的态度,已被物质世界传染至其他的领域。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也不再像原来那般纯粹,那般彼此珍视。

不珍惜,不维护,把关系的摩擦看做不合适,无缘份,于是远离。这个世界越发令人觉得冷漠,不再温暖。

现在一股新的潮流正在年轻群体中蔓延——不消费主义,也可以称为消耗主义,通过降低消费甚至不消费,来过上简单的生活。

很多人对于消费主义存在认识误区,因为消费是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带动国民经济增长,对社会发展极具有好处。而不消费主义正是和这一观念相左。

事实上,这种观点是对不消费主义的狭隘理解。人在脱离了物质欲望之后,会拥有更多时间和空间去尽情挥洒才华,进行各种创造活动,比如关怀家人、帮助他人、激情创造。

有了这些正向力量,我们的世界会变得离那种人人只知索取、不知付出的享乐主义社会更远。

我现在对不消费主义生活方式很有好感,想要亲自尝试一番,再来和大家分享。

当然有家有娃的我,很难把自己的方式完全推广全家使用,因为每个家庭成员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我先做好自己,看看能否影响到他们。

大家对于不消费主义有任何建议,都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让我们过上不受物质裹挟的人生,轻松自在的向前飞翔。

你好,早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