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患有糖尿病,血压控制多少?血脂怎么用药,阿司匹林要不要用?告诉你答案

 梁老师讲糖 2022-01-18
糖尿病的严重后遗症很多人都已经认识到,但是有些糖尿病之外的东西,似乎大家都还不认同,今天梁老师和大家强调一下。
糖尿病的治疗是个综合过程,有认为血压高一点没事,因为没有任何感觉,有人血脂,尿酸也从来不查,达标与否更不知,其实这都是不对的,对于患有糖尿病的朋友,血压控制到什么程度,血脂控制到什么水平,什么时候启用阿斯匹林抗血小板聚集,其实都是有据可查的,有指标依据的,并不是“差不多”就行。
1.血压
患有糖尿病,血压如果超过120/80mmHg就应该开始生活方式干预,限盐、运动,当收缩压≥140/80mmHg要考虑始药物治疗,高压≥160mmHg必须启动药物治疗了。
可以选择的药物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钙离子通道拮抗剂(CCB),利尿剂、B受体阻滞剂。
其中ACEI或ARB为首选药物,包括我们常用的依那普利,卡托普利,ARB的厄贝沙坦,替米沙坦等,有时需要多种降压药联用以控制降压,推荐ACEI或ARB也基础降压药物,对肾脏、心脏都有保护作用,联合使用硝苯地平缓释片,吲哒帕胺类药物、小剂量噻嗪类利尿剂或小剂量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中的1~2种,不管使用哪几种药物,目标就一个,把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内。
2.血脂异常
2型糖尿病患者常见的血脂紊乱包括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等,得了糖尿病每年至少要查一次血脂。下列糖尿病患者,无论基线血脂水平如何,应该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使用他汀类药物,将降低低密度脂蛋白(LDL-C)作为首要的治疗目标:
(1)有明确心脑血管病(脑梗,冠心病等),LDL-C的控制是<1.8mmol/L。
(2)没有心脑血管疾病,但是年龄超过40岁并有一个或多个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者(早发性心血管疾病家族史、高血压、吸烟、血脂紊乱或蛋白尿等)。LDL-C的控制目标值是<2.6mmol/L
(3)对低风险患者(如无明确心脑血管病且年龄40岁以下),如果LDL-C>2.6mmo/L,或者有多个心脑血管危险因素,在生活方式干预前提下,也要考虑他汀降脂治疗,使LDL-C控制<2.6mmo/L。
如果甘油三酯浓度超过5.65mmolL,优先考虑要降甘油三酯,因为胰腺炎风险大大增加。
降脂治疗原则上不推荐多种降脂药联合应用,因为肝脏毒性,但是,对心脑血管高危的朋友,要千方百计的把血脂降到正常。

3.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
(1)有心血管疾病病史的糖尿病患者应常规使用阿司匹林作为二级预防措施。
(2)具有高危心血管风险的糖友,包括大部分>50岁的男性或>60岁的女性,如果合并1项危险因素者(如心血管疾病家族史、高血压、吸烟、血脂紊乱或蛋白尿)。并且没有明显的出血风险,可服用小剂量(75~150mg/d)阿司匹林肠溶片进行作为一级预防。
阿斯匹林过敏的话可以选择氯吡格雷(75mg/d)作为替代治疗。有出血倾向、接受抗凝治疗、近期胃肠道出血以及不能应用阿司匹林的活动性肝病糖友也可考虑其他抗血小板药物作为替代治疗。
虽然近来阿斯匹林的长期预后有新的争议,并且出血风险增加,但是存在心血管高危患者,还是要根据个人情况,适当选择。
内容仅供参考,部分内容参照人民卫生出版社,内科学,内分泌分册,大家食用的药物一定要是医生开具的,不建议自行购药服用。

我是梁老师,关注糖尿病关注健康,降糖路上我们一起努力,支持梁老师,请随手点个“在看”,感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