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家论孟子】(7)欧阳修与孟子

 情缘半岛 2022-01-18

图片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晚年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天圣八年进士,官至参知政事。欧阳修不仅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而且也是宋代著名的学者,他长期致力于对儒家经典的探讨,他和同时的孙复、石介、范仲淹、以及稍后的王安石、苏轼、二程等儒学代表人物一起, 对北宋的孟子升格运动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欧阳修对孟子思想的继承与阐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继承发扬了孟子教化思想

孟子十分强调教育的作用,认为教化是实现王政的重要手段,他说:“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欧阳修继承了孟子通过教化来实现善政的思想,例如,欧阳修认为王政礼义”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尧舜禹汤文武都是以盛德兴王政君王只有修德,在整个社会推行道德教化,只有倡导礼义 教化,才能建立起稳定有序的王道政治,才能赢得民心。他说:礼义者胜佛之本也,他认为礼义就是儒家讲究的礼乐刑政和道德仁义是儒家主张的维护封建社会的一套具体制度和道德规则。因此,他积极倡导礼义的教化作用并在积极倡导中糅合进新的时代因素丰富、发展了儒家伦理道德的内涵。北宋时期,佛教盛行,修建了大量庙宇、耗费了国家大量物质财富;出家为僧、尼的人口太多,导致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短缺;佛教徒不关心国事,不敬父母,不尊君,这违背了儒家的伦理纲常。欧阳修认为佛教徒“弃其父子,绝其夫妇,于人性甚戾。又有蚕食虫蠹之弊”。针对这一时弊,欧阳修主张“修其本以胜之”。也就是通过大力弘扬儒家文化,对人民进行儒家思想的教化,使人们自觉地远离佛教,强调教化的作用,这比韩愈的“人其人,火其书,庐其居”的暴力排佛要高明的。总之,欧阳修的王政思想是对孟子王道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是在孟子仁政说的基础上,对孟子的王道思想继承与发展

二、对孟子的民信思想的继承与阐发

信,是先秦思想家们所重视的谋略思想。孟子十分重视“信”重要性,他说“言语必信,非以正行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

孟子认为 “信”是立政之本。欧阳修也十分看重信义。他说:“国家每出诏令,常患官吏不能遵守,不知患在朝廷,自先坏法,朝廷不能自信,则谁肯信而行之”。 “赦令之文,国家大信,度必难行之事,则不当轻言,若已布告天下,则不可失信”。如果统治者对人民不讲信义,就无法让人民相信他们,就无法在民众中树立威信。他自己在行动上十分注意信义。例如,庆历四年(公元 1044 年),保州云翼军士兵杀死官吏,据城叛乱。朝廷以不杀叛乱士兵为诱饵招降乱兵,等士兵投降后,朝廷却将叛乱士兵全部杀死。当时被乱兵胁迫作乱的人员有二千人,时任宣抚使的富弼恐怕这些人员日后作乱,想尽诛杀之。欧阳修得知此事后劝富弼不要诛杀这些被胁迫反叛的人道:“祸莫大于杀已降,况胁从乎?”因为朝廷已答应不杀了,现在如诛杀则无以取信于人。欧阳修认为平叛的最好办法是:“示以可信之事,推以感动之恩”,即对反叛者要示以恩信,予以招降,反对大肆杀戮。可见,欧阳修示民信义的思想,与孟子的民信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图片

三、对孟子举贤荐能的思想阐发

苏轼曾赞扬道:“故太子太师欧阳公好士,为天下第一。士有一言中于道,不远千里而求之,甚于士之求公,以故尽致天下豪俊。自庸众人以显于世者固多矣。”对于人才,欧阳修真可谓求贤若渴,对于那些为官清廉,精明强干的官吏,他建议朝廷予以提拔重用。孟子对人才是非常重视的,他认为诸侯国只有选拔重用优秀人才,才能使国家政教昌明,物质繁荣,社会风气得以改善,极力劝说各诸侯王选拔任用优秀人才。例如,他说:“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国家闲暇,及是时,明其政刑。虽大国,必畏之矣。”《孟子·尽心上》中说:“君子居是国也,其君用之,则安富尊荣;其子弟从之,则孝悌忠信。《孟子·尽心上》中说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尧、舜之知而不遍物,急先务也;尧、舜之仁不遍爱人,急亲贤也。孟子·公孙丑上》中说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欧阳修继承了孟子举贤荐能的思想,他说:“四海之广,不能无山岩草野之遗,其自重者既伏而不出,故朝廷亦莫得而闻,此乃如臣等辈所宜求而上达也”。在举贤荐能欧阳修强调唯贤是举,不论门第高低,不管是寒门子弟苏洵、陈烈等人,还是高官子弟吕公著等,均予以拔擢。欧阳修还主张:“贤者任之以能,不贤者任之以力,由士大夫下至于工商贱技,皆适其分而收其长”,也就是要做到因人所长而用之,尽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一个人的才能,主张用人要“惟才是举”, 尽最大可能地发挥人才的作用。

图片
 

四、对孟子仁政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孟子的“仁政”思想包含了政治、经济等诸多方面。政治方面,孟子主张民贵君轻,得民得心,以民为本。认为君主如果要得到人民的拥护,就必须做到“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意思是说,要获得民心的办法是:百姓所希望的就满足他们,百姓所厌恶的不强加给他们,这样就行了。欧阳修继承了孟子的这种思想,积极主张减轻人民经济及劳役负担,例如,针对当时存在的均税弊病,欧阳修上书朝廷“将实催见在税数,量轻重均之,其余生立税数及远年虚数却与放免”,并在其奉使河东短短数月之间,就奏罢赋敛过重,民所不堪者达数十事之多。此外,欧阳修还经常请求朝廷及时蠲免赋税,开仓放粮赈济灾民。他认为开仓放粮,“所放者少,不损国用,又察民疾苦,微细不遗。所以国恩流布,民不怨嗟”。这是花费不多而实现仁政,赢得民心的好办法。。

在经济方面,孟子主张制民之产。他说,“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对此,欧阳修也予以继承与发展,他积极强调农业的积极性,他说“农者,天下之本,而王政所由起也”,欧阳修将发展农业看成是实现王道政治的起点,认为“农桑是生民衣食之源”。同时,他主张通过开垦荒地,来减轻人民负担,例如,欧阳修说:“昔者赋外之征以备有事之用,今尽取民之法用于无事之时,悉以冗费而糜之矣,至卒然有事,则无法可增,然独犹有可为者,民作而输官者已劳,而游手之人方逸,地之产物者,耕不得代,而不垦之土尚多,是民有遗力地有遗利,此可为也”。他认为,当时人民的负担已经很重了,不可能再增加了,而现在国家又急需要钱,解决的办法只能是开垦荒地。此外,欧阳修还主张给工商业者一定的生存空间,例如,他在奉使河东期间,了解到酒户的困难后,他建议朝廷给工商业者一定的生存空间。对“蒿头酒户”,要免去课利;对现在仍在开业的酒户要“特与权免支移边上三、二年”,以让本来利薄的酒户“稍获宽纾”。他建议放开对麟州酿酒业的垄断经营,以“存养一州人户,渐成生业”。等。

 图片

总之,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长期致力于实现孟子思想与现实社会的结合,以解决国计民生的现实社会问题。欧阳修不仅在理论上对孟子教化思想、民信思想、举贤荐能的思想、仁政思想等,进行了继承与扬发,而且还结将自己的政治思考与孟子思想相结合,将孟子的相关思想和观念运用到自己的学术和政治实现中去,促进了北宋时期孟子思想的传播与发展,对宋代的孟子升格运动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