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最早的“馆阁体”,笔笔都有书卷气,《永乐大典》就是他写的

 事奴 2022-01-19

当代很多人学习书法受到了两位“田先生”的影响,有人说“田先生”是当代书法界真正的良师,也有人说田先生让中国书法倒退几十年,我们不去论哪一种书法正确,这种观点之称,如果细细读读书法史,对于历代书法有一个全面清晰的了解的话,就不难得出答案。

但也有一种观念,是说“田楷”是当代的“馆阁体”,针对这种观点,其实关于“馆阁体”很多人没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馆阁体”的雏形其实在唐末的时候就已经产生,许多民间书法家并且了高级文人书法当中的“阴阳之变”也就是“矛盾冲突”,写得平直相似,上下整齐,这种写法一般用于活字印刷,目前我们见到的许多“宋版书”便是其雏形。

这种书体发展到了元代和明代,逐渐成了一种“考试专用题”,写得黑、亮、等大,以便于阅卷的方面,从书法的意义上而言,这种书写方式一方面泯灭了书法人的个性,也使得书法的艺术性大大降低。

但也有一个好处,就是使得毛笔字的发展得到了空前的进步。但在“馆阁体”当中,也并且这一种单一的形态。

目前书法界公认为“馆阁体”的鼻祖乃是明代的沈度,沈度可以说是所谓的“馆阁体”的创始人,他笔下的楷书笔笔皆有书卷气,有着极为浓烈的韵味,他还被朱棣誉为“我朝王羲之”,甚至被后人评价为“明代书圣”。由此可见沈度的书坛地位有多高。

沈度是明成祖时期的翰林典籍,文学成就之高一时无两。对于书法一道而言,一个人的水平高度并不仅仅取决于他的书法实力,更多的乃是其学问根抵,书法的基础不仅仅是“笔法”,更是深厚的国学基础。

明代著名的《永乐大典》就是他写的。

在前人的书论当中记载沈度是:

“善篆、隶、真、行、八分书。洪武中举文学不就,成祖擢为翰林典籍。其书,独为上所爱。”

由此可以看出沈度的书法成就之高,在整个明代初期,都是无人能匹。

沈度以及他的儿子沈粲都是盛极一时的书法高手,目前两个人存世的最好楷书作品皆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一件是沈度的《敬斋箴》以及《谦益斋铭》,还有沈粲的《桔颂帖》,对于学习楷书的朋友而言,这几幅字当中的书卷气,也是当代书法人颇为缺少的一个重要方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