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归一》下法,桂枝去芍药汤,加附子

 铁毛l 2022-01-19

1,人体有一套经脉系统流转的规律,这是内经和伤寒论告知的核心理论浓缩于归一图了,可帮助分析经脉淤堵和中药的作用意图。分析十二经脉营卫淤堵,成为行业规范后,才可重建中医学问。

小修正。

2,21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桂枝2两 炙甘草2两 生姜3两 大枣12枚 右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22若微恶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 【上方 + 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一枚 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提问,下法,如何下,下什么,会损伤什么,如何评估呢?

其实这是自言自语的废话,不熟悉药物的发力点,则永无答案。

**下法,都必定是要开魄门,然后逼迫大肠下浊阴,那么小肠浊阴下传。之前我闭眼地想到了这点。

但是,当反复思考了六腑泄后,则修正了这些认识,六脏六腑都有泄。金区间-水区间的精气是最先损耗的。

而仲景的条文,也只是告知了一个要点,什么腑的精气损耗已经太过。这些经验,也只有在实际分析十二经脉淤堵中总结的了,因为不是仲景。

**21条先告知的是,“太阳之为病” 后所发生的变动。下法已经损伤了小肠卫阳,而肾脉因而偏阴盛,从而导致XX不用了,胸满出自肺,脉促出自XX。

这是桂枝2两的由来,而并不是3两,目前的能力,琢磨不出来这个1两的差异。

而不是所有的胸满,都是因为肺中瘀滞所致。这就是内经的条文,有时候总是穷极而不得其法的苦恼。这时候,务实地先跳过这个问题是必要的,等把这些经脉的线路图熟悉之后,再回头检视则可。这就是啃的代价。

**22条是在21条下由于肾脉阳气进一步被损耗所致。从而产生了用附子的意图。

如果认识仅仅停留于这里,而不去深思,用附子的应用指征时,那么根本不会领会到我的设想,丢失了寻找规律性的认识,这个就是江湖的痛点。

而归一论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是江湖是看头衔的,,,

**小结:其实,21-22条,仲景并没有直接告知生姜和桂枝的选用意图,那么从什么地方可以反推导出来呢?

3归一图解决了入门难,**建新平台才可解决整体提高的痛点,请分享以下的链接去感动**吧。

核心理论的大讨论是正风运动,请动起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