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随笔:哲学笔记

 书虫小记 2022-01-19

去年很惊奇地发现,列宁写哲学笔记,与书虫写书虫小记,还真有异曲同工之妙,写法上很相似。马克思是个写手,2018年给大家推介过他的《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还有《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文字犀利风趣,不过他大多数时候的作品都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文献综述,即对前人和同时代人同类问题的研究的总结和批判。所以,他的资本论也是对前人诸如斯密、李嘉图、威廉配第的劳动价值论、地租理论、经济循环、价值构成研究的综合。

列宁的哲学笔记,则是对马克思的文献综述和批判的批判。看列宁的笔记,才知道什么叫不动笔墨不读书——他真是在图书馆里边看,边摘录,边写感想与分析的

先说个题外话。这部哲学笔记实际上是列宁在1914-1917年间流亡瑞士伯尔尼期间,所读所感的各种札记和短文的综合体。1914-1917年间的瑞士,是欧洲的中心——战前战中无数的阴谋都在这里进行,谈判交易、情报工作在这里汇聚。列宁此时隐居在一个鞋匠家里,住在一栋被熏香肠作坊熏黑了的三层楼上,深居简出。

他每天早上九点去伯尔尼市立图书馆,一直到中午十二点闭馆才回来,然后中午十二点五十又准时去图书馆,下午六点准时回来。那时节,他就在写这个册子上的笔记和摘录,全瑞士没有几个人知道他是谁,他将会在俄国引爆怎样的革命,创造一种国家模式,震动整个世界

这本书对我有一种吸引力,可能是笔记体这种写法很适合我的阅读习惯吧,拿起来就放不下。

关于《神圣家族》。

神圣家族中的解读,列宁指出马克思有关私有制的批判论点,都承袭于蒲鲁东。蒲鲁东则是继续发展了亚当·斯密们对私有制和资本家行为的批判,进一步扩大为政治经济学批判。只不过马克思反过来说,亚当·斯密是维护私有制的,而蒲鲁东是批判私有制的——其实不然

列宁认为,马克思对私有制、无产阶级、工资和利润的分析,无不使用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对立统一规律——如果看过敝号前阶段那令人痛苦的《精神现象学》,就会熟悉这种论述——无产阶级和有产阶级相互对立统一,都是人的异化,它们最终都要消灭自己,向对立面转化。等等。

列宁认为,德国学界是用精神和概念在理解和批判世界,法国学界则是用平等在理解和批判世界。从他看来,后者更为可取——这其实不是一回事,平等是伦理与政治概念,本来就是对人际互动的描述。

德国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客观精神、绝对精神和理念,是本体论,是对万物本质的分析,与列宁所提到的平等问题,根本就不是一个层面上的问题。他过于主观地把“精神”与“群众”和“平等”对立了起来,好像原因就是在对精神的分析方面,黑格尔已经达到了顶峰,要再做推进已经没有什么可能,因此就批判“精神”无用,应该从社会运动本身入手

列宁哲学笔记的手稿字样

马克思的全部工作,就是把黑格尔在精神思辨领域创造的方法和理念,向下应用到人类社会运动(阶级斗争只是其中一个现象)中来。一个根本性的差异在于,看到工人示威游行与资本家老板斗争,黑格尔认为这是制度演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工人也好,资本家也好,都不过是制度演化过程中的载体和工具,并非目的;马克思则认为,工人和资本家的斗争就是制度演化的本质,矛盾斗争本身才是实质和关键,工人和资本家本身就是目的

所以,马克思是在解决特定阶段的特定社会问题,黑格尔是在解释万物之来由去脉,一个是讲原理,一个是讲运作,两者不在一个层面,不存在谁的哲学更优的问题

列宁谈到了特权与人权的问题。他赞同黑格尔有关人权不是天赋,而是历史地产生的说法。即人类社会各阶段都有对人权的不同解读,典型的就是春秋及春秋年代以前的殉葬制度,那其实就是当时的人权;到后来的奴隶制度,也是人权

一个事物享有的特权,实际上反过来成为事物自身发展的障碍——土地私有权的特权——土地垄断权力,被废除之后,土地一旦开始自由流转,土地私有制反而得到了最好的发展;工业活动的特权——国家垄断经营,或行业帮会垄断,被废除之后,工业活动反而得到了最好的发展;贸易特权被废除之后——削减贸易壁垒,商业贸易就能繁荣;甚至于宗教,宗教特权被废除之后,宗教才得到普遍地发展——列宁特别指出如美国的宗教发展。

关于费尔巴哈的《宗教本质讲演录》。

列宁通过费尔巴哈对宗教起源的分析,理清唯物主义的来源。唯物主义起源于笛卡尔,笛卡尔虽然不是唯物主义者,但却是从客观物质开始研究世界本质的始发者,从他这里产生了唯理主义。

真正的唯物主义,产自英格兰的经验主义与笛卡尔主义的结合——培根,正是他主张世界的本源应当从客观经验的实在物开始探究。不过发展到霍布斯那里成了机械观,唯物主义变成了与人性相敌对的势力,接着又走向唯物主义的反面——经验主义的不可知论,休谟和伯克莱。

列宁认为,宗教的神,不过是人类把自然界的内在运作和联系,人性化之后的表现形式,也是人为地把精神与肉体割裂之后的产物。宗教给人以理想,人需要理想,但人们需要的不是被阉割的,失去肉体的,抽象的东西,而应当是完整的、实在的、全面的、完善的、有教养的人。

宗教本身展现的,是人的思维如何把握相对不确定的自然界的过程和模式。列宁写道:思维把现实中非连续性的东西看作连续的,把生活中无限的多次的东西看作同一的单次的,对思维和现实之间的本质差别的认识,就是思维和生活中一切智慧的开端。在这里,只有差别才是真正的联系

这段话着实说得非常有水准。差别就是联系,差别就是特征,差别就是关系,差别就是智慧的开始。

关于黑格尔的《逻辑学》。

黑格尔的逻辑并不是指我们平常理解意义上的“形式逻辑”,看过敝号《精神现象学》的看官可能记得,黑格尔的逻辑是关于意识、存在和精神的发展过程与发展规律,或者说是绝对精神的动力学,是对人类认知世界的历史与过程的总结与结论,类似于老子的“道”

不然怎么说《精神现象学》是理解黑格尔和辩证法的钥匙。

列宁认同黑格尔有关思维与语言的关系,甚至认为,思想史就是语言史——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开始,人类用概念和范畴来抽象定义世界,并由此去分析理解世界。列宁甚至还认为,中国文字在这方面的不发达,导致了中国哲学在逻辑和思辨上的缺陷——德语中很多单词,既表达一个意思,也表达与这一意思相反的意思,也就是说,德语本来就是相反相成的,这种语言上的特质,是黑格尔辩证法的起源

又如,德语中的概念、理性也都是同义词,所以,当黑格尔说到,对事物作逻辑思考,那么对象就不是事物,而是事物的概念,是存在的理性。这其中的概念、理性、本质,与规律就是同一个东西,而不是马克思所理解的,黑格尔只认为精神上的理性才是事物的本质。

列宁评价微妙而深刻的黑格尔的观点是:逻辑对于刚学逻辑的人而言,与对从事各类科学研究的人而言,不是一回事,就像语法对于刚学一门语言的人,与对熟练掌握语言的人而言,不是一回事。语法对于刚学习语言的人来说,就是组织词句的规则,是语言本身的规则;但对于已经熟练掌握这门语言的人而言,语法就成了对事物的思考和分析方式

手头上这本哲学笔记是书摊上买来的旧书,里面居然还有这么一张发票,1957年10月3日,天津公私合营书店出售

逻辑也是如此,刚学逻辑时,把逻辑当做一个单独的方法,到掌握了逻辑,从事科学研究时,逻辑就成了事物运行的基本规律

列宁非常感佩黑格尔,在对物质的存在、非存在,连续、非连续等范畴进行研究时,大量引用了微积分,表明黑格尔对无限、细分这些概念有着极强的数学根底,没有数学根基,无从进行这样深入的分析

微积分正是研究无限、有限的工具,从无限中生出有限,从有限中看到无限,实际上就是从虚无到生成,存在过渡为非存在的过程——比如一个谷堆,是从哪一粒开始从谷粒变成谷堆,又是从哪一粒开始,谷堆消失变成谷粒。

矛盾的普遍存在,在黑格尔这里,成为了一种公式级的信仰,反映在黑格尔的物质和存在中,就是任何事物,既在这里,也没在这里,既在那里,也没在那里,一切都可以是一种生成和过程中的混合状态,这才是矛盾的本质——这就与量子物理联系起来了——在物理学尚未发展到现阶段的当时,一种物质,哪怕是粒子,怎么可能是既在这里又在那里,既在此时又在彼时呢,这确乎很难让人想象,唯物主义者如马克思、列宁就无法想象,也足见黑格尔运用辩证法形成的洞见何其惊人

列宁着重点出了黑格尔关于规律的观点——规律只是现象的静态反映,现象本身是包含规律的,规律只是现象某一个环节上的呈现。现象本身是本质在矛盾运动中呈现出来的,活生生的,不断变化的,现象比规律更丰富

逻辑就是关于人的认识的学说,是认识的理论。认识是人对自然界的反映,是一系列抽象过程,概念、规律等构成和形成的过程,这些认识有条件地、近似地反映和把握自然界的普遍规律性。自然界在逻辑中的展开,就是概念和范畴,或者说,自然界的整体,就扩展为逻辑的观念和精神。黑格尔正是从这一点,把客观与精神相统一的。——列宁认为黑格尔的这种设定极为高明。

列宁进一步论证,黑格尔的历史唯物主义起源,在于他用逻辑学阐述目的与手段的关系。我们的观念中,手段总是服务于目的的,显然目的是高于手段的。但在黑格尔的逻辑学中,二者关系恰好相反——手段总体上高于合目的性

打个简单的比方,我们用刀砍了树枝来当柴烧,目的当然是柴火,手段则是刀。仔细想想,是树枝重要,还是刀更重要?树枝能解决我们一时之需,但刀却象征着我们对自然的改造能力!

因此,黑格尔认为,手段和工具,本身就蕴含了事物的规律性和内在的理性,手段和工具就是理性的外在化和异化,它象征着自我意识对客观对象的理性把握。人活着,在自然规律上是服从自然的,从目的上来讲,是屈服于自然的,但人却因为自己能制造工具和手段,显示出了能支配改造自然的力量!

由此引发了马克思最为关键的概念——实践。实践就是人通过手段和工具改造自然界,正是通过这个过程,展现出自我意识对客观对象的理性把握,自我意识上升为理性精神——概念、范畴和规律。

到观念与真理,列宁的解析也很到位——我们一般倾向于把理智、理性,与客观事物分开来看,康德把二者统一,不过却留下了不可知的自在之物这么一个东西。黑格尔则从他的对立发展动力学出发,先是把人类的意识,以及客观对象,同一为概念,诸多概念的演化发展成为观念。所谓观念,也是在持续演化发展的,一旦观念静止下来,就成了信仰和知识。

所以,在黑格尔看来,生动的观念,就是真理本身。因为真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真理就是过程

列宁特别指出,说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个错误的概念,主观与客观融合产生了概念,那是过程,统一也是一个静止的概念。只有过程,过程才是真理本身。——由此想到,现代物理学所提出的,真理可能是时间的函数——这实际上是一个更简化的说法,所谓时间的函数,不就意味着真理也是一个过程嘛。

列宁在这里批注道——黑格尔何等之天才地想到了这一点。

关于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

这是列宁学习既往哲学史的教科书,这部分笔记相当于一部精简的哲学学说史,挺好看的。

应该说,黑格尔是第一个高度重视观念史和学说史研究的人,他把哲学思想的演变本身当成了研究对象,通过对人的观念和精神的演变历程的解析,很能让人产生一种观念是可以脱离人脑而独立自在自为的存在的看法。你既可以说,人脑产生了观念,其实也可以反过来说,是观念借助人脑和人的实践这个载体,在完成自身的演化。这就好比我们说,人类培育的稻米养活了庞大的人口,其实也可以反过来看——稻子通过演化而适应人的肠胃,获得了自身种群数量最大化,相比其他植物而言,拥有强悍得多的生存优势

在评价亚里士多德时,列宁对于他的形式逻辑毫无疑义,主要批判亚里士多德把逻辑学变成了一个静态的、分析的、片面的方法论,而不是认识论。这个批评倒是有点牵强,有点类似关公战秦琼了。个人认为,亚里士多德所处的时代也好,所处的环境和地位也好,使得他的哲学研究重心在于“分”而不是“合”,应该说,以分类的方式来展开对自然界和人类自身的研究,都肇始于他。这一总的方向,决定了亚里士多德的逻辑一定是方法论意义上的,一定是趋向于静态分析的,这也正是西方学术分析理路的滥觞。也就是从亚里士多德开始,东西方学术上走出了不同线路。

哲学史的研读并不多,也就到了经院哲学就截止了,这可能是因为列宁当时的兴趣点转移到了当时的物理学和科学上,由此又开始写了一系列有关当时最新物理学研究进展与哲学思考的笔记。

他对亚里士多德的偏见,也一直持续到他对同时代科学家们的评价上,总是从认识论的视角来批评科学家们过于狭隘,不够大胆所以,很难想象,如果列宁能接触到上世纪三十年代之后逐步产生的量子力学、量子电动力学乃至现代的超弦理论,有关时空的主张,尤其是诸如全息理论中有关我们生活的三维空间实际上是一个幻象,以及我们的宇宙是漂浮在高维空间上的膜之类的,会是怎样的感受。

列宁的文笔也是生动有趣的,不过,他确实是一个革命家,切实的行动者,非完全严谨的学者和理论家,因此也毫不遮掩地体现出了因为自然科学修为不够而导致的偏见。他对同时代很多理论家和学者的评价,常常会用一两个字予以评价——“傻瓜!”、“胡说!”、“废话!”、“哈哈!”、“哎!”,挺有意思,从某种程度上也体现出了他的自负与果断。

不过下面这句话倒是适用:

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我们都跪着,站起来吧!——卡尔·马克思提出,列宁附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