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游得醉 || (026)浅碧深红井冈山

 建模作文宋亚军 2022-01-19

浅碧深红井冈山

宋亚军

盛夏时节,中语会课堂教学结构研究专题组年会在井冈山举行,我这个山水迷得以畅游圣地井冈山。

此时的井冈山,满眼是苍翠的绿色。

井冈山山高林密,沟壑纵横,层峦叠嶂,地势险峻。“四面重峦障,五溪曲水索。”这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董必武对井冈山的生动描述。

井冈山景区总面积213.5平方公里,有茨坪、黄洋界、龙潭、主峰、桐木岭等八大景区。这里群峰矗立,万壑争流,林海苍茫,飞瀑流泉,云海气势磅礴不逊黄山,田园宁静淡雅可比水墨。这里气候宜人,雨量充沛,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听导游说,井冈山的海拔高度最适宜人体的心脏,加上这天然氧吧,于是,全国的培训与疗养基地云集于此。

我来到了黄洋界。

黄洋界又称摩天岭,海拔1343米。这里山峦起伏,岭走龙蛇,云雾蒸腾,苍茫浩瀚,极有气势。登高远望,但见崇岭密林里,当年的哨口工事还依稀可见,却早已不闻当年枪炮的隆隆轰鸣。临高而踞,放眼四望,其势之险,确乎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整个黄洋界,一片绿色的海洋。

学生时代学习课文《井冈翠竹》,就对井冈山的竹林充满了向往,而今满眼是翠绿的竹子,禁不住欣喜若狂了。

东坡先生说过:“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当真道出了翠竹的品行,那就是高洁脱俗。眼前的翠竹,绿色铺满了整个山岭,清风吹来,稻浪一般荡漾开去。

我静静地站在一株翠竹前,我的双手紧紧握住这翠竹,我郑重地告诉自己:你握住的,是井冈山的竹子,是你自小就为之心驰神往的竹子!我的鼻子靠近翠绿的竹叶,我闻到了井冈山竹叶的清香,那香味钻入四肢百骸,使整个身心为之清爽。我抬头,我看见这棵竹子身躯挺拔,直插云间,我的心灵随之飘然而去……

井冈山又是一座红色的山峰。1927年,红色的铁流涌动在井冈山,一群有志青年,在崇山峻岭中徜徉,在险径绝壁间寻觅。他们终于找到了一条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路。那位从长沙城里来的教书先生,把整个雄伟的罗霄山脉都踏遍了……于是,赣水那边红一角,挥手之间,发出了举世皆惊的宣言:以农村包围城市,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从此,中国的面貌为之一新……

坐缆车游览五指峰,又是绿色的享受。

在缆车上向下望,下面是起起伏伏连绵不断的山岭,山岭上,是一望无际的茫茫竹海。那满山的浓得化不开的绿啊,仿佛会凝成一种绿色的精纯之气,直透到心里去。山风一起,竹林荡漾,好似大海起了微波,一波一波的,渐渐漾开去……

在茂密的竹林里,间或有一两间小屋,躺在茫茫林海中,屋前一块空地,空地上几只鸡在悠闲啄食……竹海人家的国画意境在这里真实显现,怎不叫人欣喜!再往远看,一条小路延伸在翠竹深处,若隐若现……

来到大井毛泽东旧居前,故居屋后有两棵大树,一是椤木,一是红豆杉,高大粗壮,翠绿迎人。两棵树恰似亲密无间的战友,相拥而立至数百年。当年朱德和毛泽东会师井冈山,人称会师后的红军为“朱毛红军”。这两棵树就成了“朱毛”的象征。1929年,这两棵大树被敌军烧成一堆焦木。谁料1949年,这焦木竟然活了,竟然重发新芽再吐新绿。1956年,毛泽东重上井冈山之时,两株大树竟然花开满枝头,芬芳四溢。1976年,毛泽东逝世,两株大树又再度枯萎。粉碎“四人帮”以后,两树居然又神奇地重现生机,如今枝繁叶茂。人总说草木无情,这两棵树竟能随国运变化而变化,殊为奇异。

傍晚,井冈山茨坪镇的挹翠湖边,高大梧桐树的叶子簌簌有声,音乐悠扬,一场健身舞会激情上演。女士们面带微笑,娇躯旋转,裙角飞扬……更有一对男女在跳交际舞,男士英俊潇洒,女子窈窕妩媚,旋转,旋转,旋转……

井冈山,你是绿色的,但你更是红色的。你的底色是红色,是深红色,是给人最强激励的红色。这种红色,染透了五星红旗,激励了无数国民。

    这样想着,一曲舞结束了。我抬头望去,挹翠湖上,一串串红灯高挂,映得湖水红艳艳一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