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秦赋“三周并立”,是尊重史实还是史实错误?读懂了解三者关系

 谈古论今史有道 2022-01-19

《三国演义》开篇第一句便是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中华5000年的历史,没有哪一个朝代会一直延续下去,秦始皇建立秦朝时,曾希望秦朝传千世万世,但是最终才二世而亡,所以王朝更迭,兴盛荣衰,一直是中华历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首朗朗上口的朝代歌也让我们了解中国历史上主要朝代。

我们常说东周分两代,春秋和战国,在这之前还有一个西周。周朝作为商朝之后的第3个王朝,第一任天子为姬发,从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256年一共经历了791年,我们常说大汉400年王朝,可是与之比较实在是小巫见大巫,存在的时间不值一提,所以周朝是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一个王朝。但是周朝这段历史却相对比较混乱,尤其是东周。

周朝的国都本来是镐京,但是西周最后一位国君周幽王整日沉迷酒色,耽误政事,并且重用奸臣,而且特别宠爱褒姒,甚至最终立褒姒为王后,而他的儿子姬伯服为太子。在《吕氏春秋》中记载周幽王的宠妃褒姒不爱笑,周幽王开始了烽火戏诸侯,由于多次点燃烽火台,以至于最后诸侯都不再相信烽火台预警,等到公元前771年犬戎之祸,周幽王的烽火并没有召集来诸侯援助,最终被杀害,西周也因此灭亡。

公元前770年。平王东迁到今天的河南洛阳,在历史上被称为东周,但是这个时候天子是被扶持起来的,其实已经没有真正的实权。并且分封制在这个时候已经显现出巨大的弊端,那就是天子分封土地和人口,使得自己的领土越来越少,诸侯的领土和人口增加,自己需要诸侯的庇佑,并且这个时候出现了大诸侯吞并小诸侯的趋势,所以将这个乱世分为春秋和战国。

春秋和战国的分界点便是三家分晋,在历史上有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代表着那个时代几个实力较强的诸侯国,其中春秋五霸历史上有两种版本,分别是《史记索隐》和《荀子》,但是这两个版本中都认为晋文公是其中之一,可是在战国时候便没有晋国,这个诸侯国它已经被魏,赵,韩所取而代之。

其实三家分晋是那个乱世特有的产物,与田氏代齐以及楚国的屈景昭三家独揽朝政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它是指在晋文公的时便采用六卿制度,慢慢地六卿掌握了晋国的大权,到了晋平公的时候,韩,赵,魏,中行氏,范,智这6位相互碾压,最终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这也是封建社会开始的重要标志。

所以无论是三家分晋,田氏代齐亦或是周天子成为无权君主,它都是指权利的下放导致自己手中没有权力,只能是权力的最高象征,而不是拥有者,并且从以上的记述我们也会发现东周和西周肯定不是并立的,而是西周灭亡后,东周出现。可在最新的电视剧《大秦赋》中我们似乎发现不同的东西,那便是西周和东周并立,并且被秦灭了两次,这真的是他们搞错了吗?

虽然《大秦赋》的质疑声不断,但是这一点它确实是尊重史实的,分封制它是指领土和人口的分割,也是权力的下放,但是领土和权力总有一天会分完的,到了公元前425年,东周的周考王将仅剩的一块土地给了弟弟,建立了周公国,而周考王也在这里居住,要明白周公国严格意义上讲是诸侯国,他的弟弟是诸侯王,而周考王是天子,东周最高权力的象征。二者的关系有些直辖市市长和元首的意思。

周公国的第一任君主是周桓公,第二任是周威公,但是他有个儿子根,担心王位传不到自己这里,于是密谋韩国和赵国企图篡位,最终导致周公国分为东周公国和西周公国,周天子则是居住在东周公国,所以在《大秦赋》中有一个东周君,还有一个西周君,还有个天子,有周朝,还有东周公国和西周公国,出现“三周”三周并立。而这种平衡具体是在秦武王的时候被打破,秦武王从他的谥号中也可以看出是一位好勇斗狠之人,曾经仗着国力强硬,公然叫板天子,想要去举鼎。

九鼎历来是周天子权力的象征,自然是不愿意的。于是秦武王发兵攻打,将周赧王赶出了王宫,于是周天子去往了西周公国。而这两个诸侯国也没有存留太长时间。周武王终究因为举鼎不利被砸死,但是后继无人,芈八子和弟弟魏冉扶持了嬴稷,也就是后来的秦昭襄王。秦昭襄王就是《大秦赋》开篇的秦国君主,雄才大略,不断扩张。

周天子担心秦国实力强大,于是命令西周君联合其它诸侯国合纵攻打秦国,虽然声势非常浩大,但是前方各诸侯国心怀鬼胎,如散兵游勇一般,很快被秦国牵制,而秦昭襄王此时选择攻打周天子所在的西周公国,西周君请求各诸侯国援助,但是没人愿意帮忙,最终西周国共三十六座城池成为秦国领土,天子被俘虏,九鼎被运往咸阳。这时旁白说了一句话王畿被夺,东周已经宣告灭亡,但是还有个东周国。

东周国就是在秦庄襄王时期,他也想要再次进行合纵攻秦,于是吕不韦新官上任,抓住了此次机会,率领大军成功攻破东周公国,而国君出城投降,说了一句望大秦丞相保我周王室血脉,天下无周矣。这句话也确实没错,与上文的那个不矛盾,毕竟周公国的国君曾经就是周王室的子弟,血统也是比较纯正的。

总结

《大秦赋》自上线以来就饱受吐槽之声,但还是非常最终历史的,并没有出现重大的历史性错误。而纵观周朝灭亡的历史,会发现制度出现很大问题。尤其是分封制,不可否认分封制开始确实起到非常好的作用,有利于周天子统治边远地区,而且周天子的威望那时也是非常高,所以很少出现诸侯国叛乱的事情。

但是分封制持续几百年后,权利已经下放非常严重,甚至领土都已经分封完毕,所以他的威望也就大不如从前,反而那些诸侯国手握大权,并且已经进行变法革新,强大起来之后就开始兼并战争,周天子无力约束,也就造成了春秋战国的乱世。所以确实需要与时俱进,不断进步,这也是人生中的道理,所以读这段历史确实有很大的好处,正所谓读史使人明智。

而《大秦赋》这部电视剧历史的味道确实少了一些,多了很多商业化和宫斗化的气息,所以很多历史知识,甚至人生知识很难从中领悟。但是它的原著孙皓晖的《大秦帝国》可是非常精彩,否则也不可能被影视化四次,有众多孙先生的书粉。

而他花费了16年的时间,写出了6部11卷11册,500多万字的鸿篇巨著,被提名为茅盾文学奖,这才是真正的历史文学,这才是文学大家,趣味性和历史性并存,战国风云,纵横捭阖,老少皆宜,值得典藏,终身受益。让对剧情失望的观众感受到历史的热血,老秦人的雄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