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个假期,怎么过呢?

 小马叨 2022-01-19

寒假大幕,已经陆续开启,

各级神兽,即将出笼撒欢,

各级家长,心里五味杂陈。

这个假期,究竟应该怎么过呢?

这是一个严肃的、重大的问题。

一、两个中学生家长的规划

1大学教师、初一学生家长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只是一个认识过程,“习”是第二个阶段,就是要巩固知识,这样才能真正地去理解所学的新知识。

对于习,一是要温习、复习;二是有机会要把学习的东西付诸实践,学以致用,在实践中去检验应用,体会学习的价值。

寒假已经开启,如何安排孩子的学习呢?

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让孩子有计划地对一学期所学的知识进行温习。

以课本为基础,以单元为单位,做每个单元的思维导图,将基础知识烂熟于心,加强理解和体会。

还有一个重要的复习工作就是把一学期的错题重新整理,重新练习,并写出此题所对应的上位知识和解题关键在何处。

经过复习,桌面理解透彻了,桌腿也安对了,那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就建立起来。

假期也是户外实践的大好时机。让孩子走出家门,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既放松了身心,又了解了社会,同时自己也会更珍惜在学校的学习时光。

2高一学生家长

期末考试结束后,针对女儿在学习上存在的问题,以及寒假期间的安排,三口之家召开了家庭会议。

女儿总结了本学期各学科存在的问题和短板、学习方法上的不足之处,以及各科的初步安排。

学习方面:

在语文和英语继续保持的基础上,假期加大学习数学的力度,认真复习学过的知识,教材上的内容举一反三,争取从了解过渡到理解的中级阶段。

生活方面:

早上7:30,自己起床,晚上10:30左右,最晚十一点睡觉。

每天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包括自己房间的卫生,饭后收拾碗筷、擦桌子等。做饭以父母为主,让她参与帮忙,逐渐培养劳动习惯。

锻炼身体:

每天以不同形式锻炼身体,包括羽毛球,踢毽球和哑铃操。

天气允许以球馆打羽毛球为主;天气不好则在家里踢毽球和跳哑铃操。

其它:

增加阅读量,包括必读书籍和英语单词阅读等;每天听一段喜欢的音乐或歌曲;坚持看国际新闻,了解国内国际的政治经济形势;疫情状况改善的话报名参加大连现代博物馆的义务讲解员。

希望通过各种努力,让孩子有一个充实、快乐、有意义的假期。

看到两位家长发来的假期规划,心里有了些许安慰,

经过半年努力,家长在成长,开始走上了溜光大道。

但也只是些许安慰,俺给两位家长的评语也只能是:

升堂矣,未入室也:刚进厅堂,距离内室还有距离。

虽然,两位家长没有把学业当成唯一,

但是,两位家长仍然把学业排在第一。

所以,这份假期规划还不能算是科学,

他们看得还不够远,想得还不够深,

他们还在打小算盘,还在算小账。

学习,对于学生当然重要,而且很重要,非常重要,

考上清华和考上鞍山师范学院,是不同的人生起点。

学生的天职,是学习,

但要学好习,学习好,好学习,是需要基础和条件滴,

学生学习的内容,也不应该只是课本上那些学科知识。

二、孔老二的学习之道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学习之道,

孔老二的学习之道告诉我们:一个健康的学生应该是什么样的。

一个健康的学生应知道:为何学?为谁学?怎么学?学得如何?

然后,可以品尝一下俺给您准备的硬菜,听一听家长的心声。

最后,各位家长是不是应该深刻反思一下:

参照学习之道,我们的孩子现在有哪几样?还缺几样?

这个假期,对于孩子来说,最重要的还是补文化课吗?

(一)学习之道

1基础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2道义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3目标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4情绪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内容:君子不器。

6方法:学、思、反、问、温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二)解读

俺六外甥、10岁的豆豆先生给他那懒妈妈和芽芽弟弟做的早餐。

1基础:基础不牢,早晚倒掉。

硬菜:要妈妈陪读的985大学生

2020年,一名高三学生考取了中科大。

开学不久,就因为宿舍同学关系问题,要退学重新高考。

妈妈只得放下正在上小学的二宝,请长假去学校租房子陪读。

尽管如此,这名天之骄子,仍然牢骚满腹,郁郁寡欢。

六期研修生李晓刚老师:先成人,再成才。

现在很多家长都太关注孩子的学习了,忽略了德育的教育,致使孩子后来出现各种问题。

如果孩子的德育方面教育的好,在家孝顺父母,和父母的关系好,在外面友爱他人,同时言行谨慎、讲信用,亲近品德好的人,有爱心、有情怀,有这样的品质的孩子学习也会非常好。

因为学习的附属动机也强,懂得心疼父母,让父母少操心自己的学业,为了让父母高兴,我也要努力读书。

有爱心、有情怀,努力学习,才有更大的能力去帮助更多的人,这都是学习动力。

所以先成人,再成才!

俺八外甥、6岁的平果先生正在制作为抗疫捐款义卖的手工香皂。

2道义: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2020年初,我辅导一名清华大学的大一学生,

寒假,他在家整天玩手机游戏,不能正常上网课。

在第一次咨询中,我问了他一个问题:

对于突发的疫情,作为清华学子,你有何感想?

他愣了半天,吞吞吐吐地说:我没有啥感觉呀!

后来辅导中断,估计这名学生已经不能上学了。

2019年初,我曾辅导过一名省重点高中名列前茅的高三学生。

我曾问他几个问题:

你想报考哪个学校?想报什么专业?将来想从事什么工作?

他想了半天,说道:我还没想这个问题,高考后再说吧。

当时,俺只能呵呵一笑。

这个学生最终考上了985,不到三个月,因为心理问题险些休学。

3目标:学习没有目标,就是盲人骑瞎马

大学教师、初一学生家长:

前两天家长会之后,老师让孩子定长期目标和近期目标。

孩子根本不知道定啥目标,很迷茫,都是在盲目机械地学习,不知道为何而学。

这样的学习,没有动力,没有热情,没有长劲,当遇到困难时,很容易被困难击倒,或者消极,或者放弃。

想想以前的自己,再对比现在的孩子,真的是一声叹息。

现在的孩子条件太优越,生活太幸福,要什么有什么,要什么家长给买什么,只要好好学习就行,什么愿望家长都满足。

现在的家长太难了,孩子惯坏了。

反思总结自己的学习经历,仿佛找到了以前努力上进的自己,虽然时隔20多年,往事历历在目,自己在感慨的同时,眼圈也有些湿润!

我出生在农村,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

上小学初中时,每天放学回家先劳动,爸爸妈妈劳动回来就有现成的饭了。知道父母的艰辛,体贴心疼他们。

小时候啊,最大的愿望是住楼房,下楼就能买到好吃的;不用天天抱劈柴,不用蹲在灶台旁,看着火苗一点点燃起。

看着父母每天辛苦的在田间劳作的辛苦,羡慕城里人漂亮干净地去工作上班;羡慕城里人有多余的钱去旅游,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

这一切都促使我去努力,去奋斗,去追求更好的生活,去改变自己的命运,所以可以说,当时我的学习动力就是走出农村,改变自己命运。

正因为改变命运愿望迫切,所以学习态度积极努力,学习热情高涨。学习认真卖力,基本不用父母为自己操心。

年少的我,是肆无忌惮的,为了理想,为了目标奋不顾身,努力拼搏。

4情绪:情绪状态既会促进,也会破坏学习的效果。

中学,是人生的花季,学生脸上应该充满阳光、活力、自信。

大学,是早晨八、九点的太阳,学生应该奋发向上,不负韶华。

但从很多辅导的学生脸上看到的是呆板、麻木,甚至死气沉沉。

家长们不会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就是一个小碗吧?

5学习内容

21世纪教育四大支柱: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

教育机构吴老师:

上个月,身边的一位老师跟我聊天时提到,她接待了一位重庆某重点中学初中部的学生,家长非常地焦虑,这位学生已经将高中三年的学科内容都学完了,接下来不知道怎么办?

这个孩子对于自己未来的方向,对于社会几乎没有什么认识。

重庆目前社会现象,确实很多收入不错的家庭,家长将学生的假期安排得满满地,补课,超前学,回到学校相当于第二轮、三轮的复习。

反思:

在这一类家长的眼里,除了提供给孩子最好的教育条件以外,乎并不知道要交给孩子做人做事的学问,来自日常的生活中:做事、交友、穿衣吃饭、打扫卫生等具体的社会活动中。

6学习方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学习是科学,有规律可循。

遵守规律,事半功倍。违背规律,事倍功半。

小马叨学历史:知识从来就不是教会的,是学会的。

听评书

小时候,小马叨最大爱好就是听评书。

单田芳、田连元等名家播讲的隋唐演义、岳飞传、白眉大侠等,

给童年带来了无限的快乐。

中学科代表

因为听评书,对历史很感兴趣,历史学得很好。

教历史的谢老师很喜欢我,就让我当科代表。

高中偷读二战系列丛书

1995年,是二战胜利50周年,解力夫出版了一套二战丛书。

自习课时,我经常偷着读《丘吉尔传》、《麦克阿瑟传》等,

因为班主任老于头不让读,他对我说了一句经典的话:

祖坟都没工夫哭,你上乱坟岗子哭什么?

所以,我就偷着读,偷着读的感觉真的挺好,很刺激!

万老师的1、2、3

现在还能记住名字的老师不多了,但万大宾老师仍然记得。

万老师,毕业于华大师范大学历史系,小老头总是笑呵呵的。

他说了一句名言:知识从来就不是教会的,是学会的。

一次上晚自习,几个同学和万老师聊历史,一个同学说:

中国近代史太难学了,需要记的内容太多了。

万老师笑呵呵地说:中国近代史其实很好学,就是1、2、3

1个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个矛盾: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

3个线索:西方侵略史、政府腐败史、人民抗争史

其他几个同学没在意,我回到座位思考了半天,然后翻看课本,

然后根据1、2、3,整理出了中国近代史的知识结构图。

正因为喜欢历史,高考报志愿,填的都是历史。

工作后,经常会没事翻看《史记》和《资治通鉴》,

学历史并没有让我变得明智,但却乐此不疲、享受其中。

高中教师、初中学生家长:学习三部曲

回忆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三部曲是永恒的法则。

课前预习——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复习,认真完成作业。

课前预习,才能对老师要讲的知识心中有数,才能做到有针对性的听课,有针对性的记笔记,才能跟上老师的节奏,积极思考和回答问题。

上课认真听讲及其重要,是学习的重中之重,课上45分钟,可以相当于课后3个小时,会学习的学生,学习好的学生,一定是上课专心致志的学生,上课吸收好,理解好,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我上课时一定认真听讲的,并且对不明白的知识进行标记,课后及时问同学,问老师。

再有,就是课后复习环节必不可少。

掌握了每节课的知识、定义和定理等上位知识后,再做题的时候不仅效率高,而且准确性及其高。

就这样,在轻松愉悦的情绪下,毫不费力地掌握了一天所学的知识。

各位家长:

参照学习之道,我们的孩子现在有哪几样?还缺哪几样?

这个假期,对于孩子来说,最重要的还是去补文化课吗?

这个假期,是疫情之下的第二个假期,怎么才能过好呢?

这是一个严肃的、重大的问题,家长应深刻地反思一下。

这个假期,怎么过?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孩子如果对父母没有感恩心,早晚会变成猩猩的弟弟——狒狒。

君子务本,本立则道生。

家长学习成长,做好榜样,引领指导,是孩子成长、幸福之本。

学习之本,在学习动机,教育学第一个解决的是学习动机问题。

学习需要坚定而明确的学习动机, 因为学习过程是反人性的。

各位家长:

先别着急给孩子补课了,

先和孩子坐下来,好好分析一下,存在的问题。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有病治病,没病增加免疫力。

根据多年的辅导经验,小马叨可以负责任地说:

现在,相当多的学生处于亚健康状态,

有的学生,现在能学;有的学生,现在学得很好,甚至非常好,

但很多学生并不知道为何学?为谁学?怎么学?学得如何?

现在,有一少部分学生已经病了,甚至病入膏肓,

他们已经出现烦学、厌学现象,甚至已经休学、退学,

而这些学生中,不乏重点高中、名牌大学的学生。

大医治神!上医治心!中医治身!下医治病!下下医治症!

治神:看一看、聊一聊、做一做

不观世界,哪里来的世界观?

不知人生,哪里来的人生观?

不愿付出,哪里来的价值观?

社会,是最好的老师,是最好的知识。

疫情,是健康的危机,是教育的良机。

看一看疫情新闻,看看纪录电影《武汉日记》……

聊一聊中国制度、民族脊梁、平民英雄……

做一做有助于社会,有助于抗疫的力所能及的小事。

治心:听一听、读一读、讲一讲

目中无他人,心中没有责任,只能活成一个熊样。

目中有他人,心中具有责任,才能活成一个人样。

听一听:听一听论语,怎样做一个智慧而幸福的人;

读一读:读一读人物传记,和杰出人物交个朋友;

讲一讲:彼此讲一讲自己的感受,把信息内化为知识和智慧。

治身:练一练、比一比、美一美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当然也是完成学业的本钱。

享受运动、具有运动精神,是一个人将来成才和幸福生活的充分条件。

练一练:家里、公园、运动场馆,都可以锻炼。

比一比:母女、父子一起锻炼,比一比运动的水平;

美一美: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照照镜子,看到自己运动的成果。

提示:运动要先热身,循序渐进,后拉伸,避免运动损伤。

治病:分一分、赞一赞、拔一拔

很多学生眼中没活,手上没撇,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将来如何生存?

魏书生说:承担家庭责任感的孩子,你想让他学习不努力,他都不可能的事,这是规律,这是根,这是问题的根。

分一分:把家务分一分,孩子负责一部分家务。

赞一赞:对于孩子的劳动成果要进行积极反馈。

拔一拔:要拔高,劳动是责任感体现,也是将来幸福生活基础。

治症:思一思、温一温、画一画

治症,要排在前几项的后面,一定要排在后面。

没有反思的人生,是没有意义的人生。

没有反思的学习,是没有效果的学习。

初中三年,两年半基本结束课程。

高中三年,两年基本结束课程。

学校老师和学生基本是以跑400米的速度,进行教学和学习的。

很多学生,学习的知识来不及理解,囫囵吞枣,出现消化不良。

很多初三和高三学生,对于以前所学知识,只是似曾相识而已。

思一思:思考自己的学习存在哪些问题?怎么改进能学的更好?

温一温:温习学过的课本,把知识反刍一下,加深对自己理解。

画一画:参照课本目录,画一画知识结构图,做到纲举目张。

最后,再给中学生家长一些建议,

毕竟我们的孩子不是四、五岁,而是十四、五岁了,

孩子习惯的养成,家长首先要养成好习惯,

孩子习惯的养成,需要过程,欲速则不达。

大学教师、初一学生家长:父母之爱子,则为深远计!

现在的孩子物质生活足够富足,既求饱,又求安,生活的品质很高。父母节衣缩食,一定给孩子最好的生活和物质满足。想一想这是很可怕的一件事,现在社会上有很多“巨婴”,有很多上完大学后不工作的“啃老族”。

孩子吃不了一点苦,干什么工作都嫌累。“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要想让孩子将来有出息,就要让孩子吃苦、坚强、独立。孩子作为家庭的成员,让他参与家庭的所有事务,发表自己的见解,担负起家庭成员的责任,而不能一切都围绕孩子转,父母过分的溺爱和顺从孩子。

假期,我家实行分担区制度,三口人,每个人负责一些区域的卫生,要保证本区域卫生的清洁,如果不清洁,就会遭受惩罚。做饭也三口人轮流做,每顿饭做什么做饭的人说得算。

现在孩子确实没什么可吃苦的事,那就从家庭日常事务做起吧。做好家务,安排好自己的学习时间,做好这些,才能敏事慎言,学有所思。我们想培养什么样的孩子,只有高分,好成绩,生活不能自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贪图安逸舒适,这样的人迟早也就要被淘汰的。

正如马老师一直强调的,道德和劳动是重中之重,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方面都发展的健全的人。

作为一位母亲,我也要时刻提醒自己“溺爱出逆子,惯子如杀子”,正如《触龙说赵太后》所言:父母之爱子,则为深远计!

六期研修生李晓刚老师:以身作则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译文:

孔子说:当权者如果自身行为端正,不用发布命令,事情也能推行得开;如果本身不端正,就是发布了命令,百姓也不会听从的。

在单位中领导要以身作则,就能服众,员工乐于听从;否则自己做不到,要求下属做到,就会没有威信,也不愿意服从。

在家庭中家长能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孩子愿意效仿;如果家长对自己没要求,反而让孩子做到,就不会让孩子信服,也不会去做。

四期研修生韩静老师:慎言

子曰: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反思:

学习《论语》,越学越觉悟人生大智慧隐匿其中。

多少次自己从中的收获醍醐灌顶,引起多少次冲动,急于想把《论语》的好讲给孩子听。(妈妈的灌输思想在作怪)

想起“慎言”,忍住,时机还未到。

在刚刚结束的月考里,其作文得了班级第二年级第三,孩子很开心。

我淡淡地问:想不想再把作文往上提高一下?

女儿应答:想!你有什么办法?

我:听一听《论语》吧。

女儿:好!

每日中午,学习十几分钟。刚开始,只是听,现在拿起笔记录。

我又想和其探讨学习收获,想借此拔高她的思想层次,但观察其正沉浸其中,我止语,静等时机。

结束语

昨天,看了张伯礼院士演讲:从战“疫”大考,看中国精神

深受感动,摘录其中的几句话作为本文的结束语。

奉献精神,是中国人时代精神的彰显。

驰援武汉的医疗队员,80后是主力,90后是中坚,00后是新锐。

我们的事业交给他们,大有希望。

中国的传统文化起了重要作用。

这种文化平常不显山不漏水,但是到了关键时刻,迸发出来的力量,却是可以排山倒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