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安:到不了的远方,回不去的故乡

 半卷诗书一窗月 2022-01-19

楚予微茫

荆楚大地,予以文化

暗夜微茫,如希望点点

关注

作者:楼心月
楚予微茫(ID:HY-chuyu1)原创

我一个人走过千万里,从没觉得孤独。开始觉得孤独,那是到长安之后的事了。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座长安城。

我花了一辈子,才弄清楚自己其实从没到过那里。

 ——finale楼

每位诗人,都曾做过一个关于长安的梦。
梦里那座城,总是流光溢彩,车水马龙。

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
玉辇纵横过主第,金鞭络绎向侯家。

——《长安古意》卢照邻

城楼上,粉面桃腮的少女正演奏着宫中新谱的曲,西域来的舞女们眼波流转,倾倒众生;大道旁,操着各色口音的人们汇聚在一起,讲述着不同的风物与故事,恣意畅饮,纵情欢笑。

这是一座梦幻的城市,这里没有痛苦、没有忧愁,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尽情挥霍着人生,享受世间的一切美好。

于是,人们前赴后继,奔赴那个心心念念、向往已久的天堂。

然而,当身在长安时,才发现这偌大的城市,竟容不下一颗落寞的灵魂


01
到不了的远方

斯人独憔悴——李白

与很多人相比,李白无疑是幸运的。

初入长安,当其他人还在底层摸爬滚打时,他却受到了空前的礼遇,以白衣之身入翰林,直接进入最高层,成为天子近臣。

朝天数换飞龙马,敕赐珊瑚白玉鞭。
——《玉壶吟》

幸陪鸾辇出鸿都,身骑飞龙天马驹。
王公大人借颜色,金璋紫绶来相趋。
——《驾去温泉后赠杨山人》

身骑骏马,伴君左右,连王公大臣都要曲意逢迎,看他脸色,这是何等的威风!

此时的李白,昂首阔步走在长安城的大街上,迫切需要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他渴望着实现政治抱负,建功立业。

然而,现实总是与理想背道而驰。

对于玄宗而言,李白不过是一个装点盛世门面的点缀。

他将他收入麾下,却并不委以重任,而是要他为盛世唱赞歌,要他以生动的画笔,描绘那个雍容华贵的女人: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清平调》

唐李濬在《松窗杂录》这样记载此事:

开元中,禁中初重木芍药,即今之牡丹也……会花方繁开,上乘月夜召太真妃以步辇从。诏特选弟子中尤者,得乐十六部。李龟年以歌擅一时之名,手捧檀板,押众乐前欲歌之。上曰:“赏名花,对妃子,焉用旧词为?”遂命龟年持金花笺宣赐翰林学士李白,立进《清平调》词三章。白欣然承旨,犹苦宿酲未解,因援笔赋之……龟年遂以辞进。上命梨园弟子约略调抚丝竹,遂促龟年以歌。太真妃持颇梨七宝杯,酌西凉州蒲萄酒,笑领意甚厚……


美人、诗人与乐师齐聚一堂,谱写了一段浪漫的传奇。

长安造就了李白,李白也成就了长安的浪漫与幻想。

他写下了传世的名篇,他笔下倾国倾城的贵妃,历经多少岁月,依旧生动而鲜活,娇艳的牡丹映着她姣好的容颜,成为盛世长安最美的风景。

但李白的梦想,又岂是当一个粉饰太平的富贵闲人?

他不愿与趋炎附势的跳梁小丑为伍,他胸中热血涌动,他迫切地想要大展拳脚,依靠自己的才学,闯出一片天地。

只是,或许,在有的人眼中,他才是那个无权无势却还自视甚高的小丑。

面对惨淡的现实,他只能借酒浇愁。又怎知,举杯浇愁愁更愁,不如索性远离。

登新平楼

去国登兹楼,怀归伤暮秋。
天长落日远,水净寒波流。
秦云起岭树,胡雁飞沙洲。
苍苍几万里,目极令人愁。

即使远离,也不曾放下。登上新平城楼,仍旧忍不住遥望长安的方向。暮秋时节,遥远的天空下,夕阳渐沉,寒波微澜。云霭升起,大雁飞落沙洲。极目苍苍,内心一片悲凉。

登高远眺,也无法治愈内心的愁苦,而遥望长安,更平添几分痛楚。

那个世界的喧嚣与繁华,从来不属于他。他曾经置身其中,但终究只是匆匆过客。

这座醉生梦死的城市,却容不下一个心中有梦的人。

实际上,在这个喧嚣的城市中郁郁寡欢的,又何止李白一人。他的好友孟浩然亦是其中之一。
 


02

只应守寂寞——孟浩然


每一位山水诗人,都并非生来便向往隐逸生活,他们都曾有着一颗入世之心,只是,在遭遇现实的接连打击之后,不得不消极避世,用山水来治愈受伤的心灵。

孟浩然也是如此。

他曾经奔走在长安熙熙攘攘的大街上,出没于科举的考场上,甚至写下“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的句子,只求被引荐、被赏识,实现理想和抱负。

只是,一次次的失败让他认清了现实——长安城,终究没有他的一席之地。他选择了离开。

留别王维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索寞,还掩故园扉。

日复一日的失望与寂寞,填满了他日渐衰老的心扉。

这个充满歌声与欢笑的城市,也能让人痛苦到无以复加。

当全世界都在享受着盛世的荣华时,落寞的人,却被一道无形的壁垒隔绝在外,只能远远遥望那片繁华盛景,在苍凉的月色下独饮一杯苦酒。

此刻,两手空空的诗人,能否在悲痛时握住一颗泪滴?

幸好,还有一二知己,能理解他的无奈与绝望。

想要离去,却又难以割舍相知相惜的友人。

但在经过反复思索后,他终于决定离开,逃离这座伤心的城市,或许,退一步,反而会海阔天空。

只应守索寞,还掩故园扉。
不如独守寂寞,回到我熟悉的故园隐居吧!
 
长安,一个充满魔力的城市,来来往往的人们在此驻足、张望,被其深深地吸引,又饱受伤害,凄然离去,然而她依旧伫立着,并以其独有的魅力,吸引着更多的人“自投罗网”。
 


03
到处潜悲辛——杜甫

当所有人都为李白的洒脱不羁而倾倒时,小他十一岁的子美,却以其敏锐的眼光,看到了他洒脱外表下深藏的无奈。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梦李白》

而他,也逃脱不了与李白同样的命运,被困在这座城中,独自憔悴,难以突围。

骑驴十三载,旅食京华春。
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
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写下这首诗时,杜甫已年近不惑。

曾经年少轻狂的他,也曾有着美好的梦想,“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岂料,如今蹉跎半生,政治抱负已然落空,仕途失意、穷困潦倒,那些期待和憧憬都已化为泡影。

今欲东入海,即将西去秦。
尚怜终南山,回首清渭滨。
常拟报一饭,况怀辞大臣。
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罢了,不如就此离开古老的西秦,像白鸥一般徜徉在浩渺烟波间,还有谁能把我纵擒?

然而,像是中了这座城的蛊,一番豪言壮语之后,他到底没能洒脱地离去。

他继续逗留于此,并且成为长安城由盛转衰的见证者,他看到了朱门大户的奢靡,也看到了平民百姓的饥寒。

他的目光穿透浮华的外表,洞悉了这座大厦最底层摇摇欲坠的根基。

可是,他不愿放弃,他心中仍存有一丝幻想,期待着一切能回到正轨。

最终,他等来的,却是渔阳鼙鼓动地来,是颠沛流离,羁旅漂泊。
 
无论是李白、杜甫还是孟浩然,他们都曾身在长安,却又从未到达过长安。

因为,他们想象中的长安,只是一个乌托邦,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在那里,每个人都能各展所长,为国效力,君主开明,人民幸福,四海升平。

只是,这个梦中的长安,是他们穷尽毕生,也难以企及的远方。
 


04
回不去的故乡

“长安”一词,读来便有无尽的缱绻,回味深长。

大概正因如此,才让那些满怀悲伤黯然离开长安的人,始终对其念念不忘,长久地怀想着曾经的过往。

长相思

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
 
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长相思,心中所思,又何止那远隔云端的美人,更是那座城,是“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啊!

天长路远,寂寞的夜晚,只能望月空叹,或许这一生,注定与长安相纠缠。


而经历过安史之乱、被迫逃离都城的杜甫,怀念长安的情感就更加强烈:

此生那老蜀?不死会归秦!
——《奉送严公入朝十韵》

恋阙丹心破,沾衣皓首啼。
——《散愁二首》

死为星辰终不灭,致君尧舜焉肯朽。
——《可叹》

冯唐虽晚达,终觊在皇都。
——《续得观书,迎就当阳居止,正月中旬定出三峡》

从“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到“死为星辰终不灭,致君尧舜焉肯朽”,杜甫心中的乌托邦从未消失,纵然已经两鬓斑白、垂垂老矣,纵然漂泊他乡,他始终怀有一个美好的梦想,期待着一切能回到从前,期待着大唐能够再续曾经的辉煌。

梦中的长安也因此成为他创作的灵感和源泉,成为他赖以生存的动力。

他心头血依然温热,眼中那团火也依旧鲜活,他要用那颗炽热的心,治愈这个世界的寒凉与冷漠。

只是,终其一生,他都没能再次到达那个回不去的故乡。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在他临终前,在偏远的他乡,他还能遇上长安城的故人,两人一同回想起从前:

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曾经与李白在宫廷中为美人而歌的乐师,兜兜转转,又与杜甫在民间相逢。

此后不久,杜甫便离世了。

也许,在他弥留之际,他看见了理想的长安,他伸出双臂,拥抱光明……

《长安花》一文中写道,“那一群风流人物中,天意让李龟年活到最后,让他为所有人唱最后的挽歌。”

这挽歌,不仅为人而唱,更是为那座失落的城而唱。
 
节物风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须臾改。
昔时金阶白玉堂,即今惟见青松在。
——《长安古意》卢照邻

回到《长安古意》,卢照邻在以生动的笔触描绘长安城的繁华后,发出感叹,沧海桑田,须臾之间就会改变。

如同一句谶语,预言了长安的兴衰。

一群风流人物逝去了,一个时代也结束了。

只有长安城,历经烽火与战乱,依旧屹立不倒。

而她的魅力,也从未消失,并且始终吸引着后来的人们。

【作者简介】楼心月,在“半床明月半床书”中探寻自我,发现世界,本文由“楚予微茫”原创发布,转载请联系授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