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幼儿的家庭识字教育

 能行学社 2022-01-19

此为一篇读书笔记,节选自《牛津阅读手册》第26章,799页。有兴趣的可自行扩展阅读。

作者:莫尼克·塞内沙尔
一、 重要的幼儿识字活动:
1)提供书籍和绘本等资源
2)让孩子自己阅读探索
3)父母亲身示范阅读、书写、亲子共读。


二、家庭识字模型:
1)非正式识字模型:以内容为重点的阅读模式。非正式的识字教育主要促进口语技能的发展。典型代表:亲子共读。
2)正式识字模型:以文字本身为中心的识字教育。正式的识字教育促进早期识字技能的获得。识字教育(例如看图识字、自然拼读等)


三、亲子共读的作用:
1)娱乐和共度高品质的亲子时间
2)促进孩子对世界和语言的了解,因为书中的语言比口语更复杂多样,能接触到新的句法、语法和词汇。
3)亲子共读能为孩子提供优质的心里关注、理解教导优势,主要作用是提高理解口语的词汇和表达词汇。
缺陷:
1)对于提高识字量/识字率作用有限(8%-10%)。
2)亲子阅读对于提高孩子复述故事的能力(叙事能力、连贯性)作用不明显。家长须额外辅导故事叙述能力。

四、儿童早期识字能力取决于
1)字母知识
2)早期阅读能力
3)自创拼写 的技能。
识字教学对于早期识字能力的影响为4%-19%(拼读教学并不一定有效)

五、语言能力的衡量因素
1)音素意识
2) 词汇量
3)听力理解 。
亲子共读不一定能提高音素意识。

六、儿童学龄前的家庭识字环境和最重的阅读能力之间存在直接和间接的关联。识字教学能让四年级的孩子阅读更流利。但是亲子共读能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从而促进孩子认字,达到流利阅读的能力。

七、识字教育预测了孩子的字母知识。而亲子阅读预测了孩子的词汇量。

八、识字活动分为三类
1) 家长讲故事
2)孩子朗读故事
3)亲子识字培训。研究表明,培训亲子识字培训并不能显著提高孩子的识字能力

九、亲子阅读的方法
1)选择合适的书籍
2)选择安静的环境和读书时机
3)保持孩子的兴趣。
核心技巧:
1)引导孩子谈论故事
2)评价孩子的回答,并提炼、润色、补充孩子的信息
3)再次引导孩子谈论故事并评估孩子的回答

结论:
想提高孩子的认字能力,要在学龄前下功夫。学龄前打好基础,有助为孩子奠定四年级阅读能力的良好基础。可以通过亲子共读和识字教学两种方式来实现。亲子共读能够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理解能力,词汇量和口语能力。但是如果要提高孩子的讲故事能力,还需要专项训练。如果想提高识字率,还是要正儿八经地教识字。但是教学可以多元化,将识字教学活动融入日常生活,效果更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