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试解《道德经》第27章的6大疑问

 wxsjbcf 2022-01-22

《老子》(《道德经》)一言万端,自古以来注疏者众,纰漏者多。而对传本二十七章“善行者无辙迹”的所谓解读更是见仁见智,歧义百出,分歧极大,各种观点鱼龙混杂,多以儒家伦理观念或以禅宗思想,将老子思想说教化、玄学化。

文章图片1

一、原文

善行者无辙迹,善言者无瑕谪,善数者不以筹策。善闭者无关龠而不可启也,善结者无绳约而不可解也。是以圣人恒善救人,而无弃人,物无弃财,是谓袭明。故善人,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赍也。不贵其师,不爱其赍,虽智乎大迷。是谓妙要。

二、主要问题

这一章在解读方面存在的问题最突出的有以下6处:

1、“善行无辙迹”到底是比喻还是写实?是私下做善事不留名声的高明做法吗?

2、文中的“五善”有什么共同特点?是积德行善的“仁善”之意吗?

3、何谓“袭明”?为何“恒善救人,而无弃人,物无弃财”就叫“袭明”?

4、善人一定可以作为恶人们的老师,不善人可以作为善人的借鉴吗?

5、文中“大迷”到底是啥意思?“贵其师,爱其赍”就是大糊涂吗?

6、最后的“眇要”又是指什么?

下面逐条简单讨论。

文章图片2

“善行无辙迹”到底是比喻还是写实?是积阴德的高明做法吗?

鉴于上述六大问题,各处问题只作简要陈述,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善行无辙迹”绝不是写实,而是比喻,因为无论怎么善行只要坐车,都会留下车辙印,有人提出车子走硬地、走水路,那都不是本文所要表达的本意。理解这句话可以参照类似句式、传本55章“陵行不辟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夫何故也?以其无死地焉。”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他不会将生命置于危险的境地。

善行的人为何“无辙迹”,因为他无需驾车远行,哪里会留下车辙印呢?为什么不远行?因为“不出于户,以知天下;不窥于牖,以知天道;其出也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弗为而成。”

文章图片3

“善行无辙迹”是“五善”中的第一“善”,他引申出来的意思是:善于做事的人没有人为的痕迹(这一点还要等把“五善”解释完,再做小结)。

文中的“五善”有什么共同特点?是积德行善的“仁善”之意吗?

《老子》中的“善”,除了个别地方有“善待”之意外,其余多是“善于”的意思,或者“能力强”的意思,没有一处是“善良品行”方面的表达。

从字面上看,似乎具备“善行”、“善言”、“善数”、“善闭”、“善结”这“五善”,都是“修行”到了绝顶的境界的人,实则不然,就像“善行者无辙迹”一样,它们都只是比拟的例子,用来加深对“袭明”的理解,都是为解释“无为”服务服务的。所谓“无辙迹”,“无瑕谪”、“不以筹策”、“无关龠”、“无绳约”,都是对之教“行不言,居无为之事”的举例说明。

文章图片4

所以这“五善”句式要表达的意思是:善于行动的人,没有留下车辙印;善于说话的人,没有言语上的瑕疵过失;善于计数的人,不用筹策算具;善于关闭的人,不用关键而使人打不开;善于捆绑的人,不用绳索而使人解不开。因此,圣人不因袭旧法始终善待人们,所以没有被遗弃者;始终善待万物,所以没有废弃之物,这叫做承袭光明大道。

何谓“袭明”?为何“恒善救人,而无弃人,物无弃财”就叫“承袭大道”?

“袭明”,刚才上文中已经出现,就是承袭光明大道。为什么要这么理解?因为《老子》中关于“明”的解释很多,比如“知常曰明”、“见小曰明”,都是对于“明”的诠释”,可见“明”就是“明道”。因此,“袭明”就是承袭大道。

文章图片5

那么,为什么说“恒善救人,而无弃人,物无弃财”就叫“袭明”?因为“圣人恒善救人,而无弃人,物无弃财”。圣人能始终善待人们,使天下人没有被遗弃的;始终善待万物,使万物没有被废弃的。这体现了“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没有远亲厚薄的一视同仁思想。

为何一定要尊师爱生?“唯知乎大迷”是说虽然聪明也是大糊涂吗?

原文是:“故善人,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赍也”。这里的“善人”,指的是上述“五善”之人,对于这句话解释,似乎分歧不大,通常解释为:所以善人是善人的老师,不善人是善人的借镜(学生)。

文章图片6

但是对于接下来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唯知乎大迷,是谓眇要”的解释就五花八门了。从河上公、王弼,唐玄宗,到高亨、林语堂,直至当代诸大家,几乎一路下来,全做如下的类似解释:

如果不善人不尊敬他的老师,善人不喜爱他的学生,虽然很聪明,却是大糊涂。这个道理就叫做幽深精妙。

这就令人迷惑了:为什么不尊师,不爱生,就是大糊涂了呢?还说这是“妙要”,其妙要在哪?推崇尊师重古道,正是儒家植入的教化思想。

文章图片7

在《老子》里,没有任何一句话强调“师生”之别,“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什么时候分得那么分明,要尊师,要爱资?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老子只说过“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而整部《老子》都在围绕着“君”与“民”的关系展开论述,在“君民”这层关系上,君也不是民的老师,民也不是君的老师,他们是一个此消彼长、相互制约的平衡体,君“无为、好静、无事、欲不欲”,不好为人师,民才能自化、自正、自富、自朴。其中并不存在师生关系问题。

相反,只有“不爱其资”,才能放下“仁爱”,回归大道。

文章图片8

文中“大迷”这个“大糊涂”是指“贵其师,爱其赍”吗?

上述诸大家的注本全部源于传世本王弼本《道德经》,而《道德经》这一章的最后一句是“雖知乎大迷,是谓妙要”,于是传统解读就做了“虽然表现得很聪明,其实是个大糊涂”。然后接着说“此之谓妙要”——奥妙之精义也。

世人真的很糊涂,“贵其师、爱其资”怎么就成了老子、笔下的“妙要”了呢?

原来,帛书《老子》该处文本是“唯智乎大迷, 是谓妙要”——”只有“智乎大迷,才是大智若愚。

文章图片9

回到传本《道德经》,即便他的原文“虽知乎大迷”抄写是正确的,也应该是“虽然明白四达,但也要“被褐怀玉”“光而不耀”,这才是真正的“妙要”之所在。

小结:本章“五善”只是比喻,形容“为道”者“自然而然、不设不施”的无为境界,“雖知乎大迷,是谓妙要”,不是“虽然很聪明,其实是个大糊涂”。而应该是虽然明白四达,却能以“愚者之心”,和光同尘于民众之中,这才是妙要之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