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崔述评传

 东方欲晓10 2022-01-22
第 1 页 上 编  生平述 略 第 2 页 一位年届而立之年的年轻人,日日夜夜,都在苦思冥想。 无论是漫步在街头巷尾之时,或往返于 田园山水之 日,或在书 房中轻吟沉思之际,他都被一系列的问题所困扰,脑海 中翻腾 着 多年苦苦探索而不得其解 的许多 问题 。为什么被历代儒生 们奉为儒家经典的权威性传注,却和有关经书 内容相差甚远 ? 孰真孰假 ?孰对孰错 ?为什么许多先贤大儒 的注释 ,却与经 文原义全然不合 ?为什么这些一 目了然 的舛误和讹错又被历 代儒生沿袭传诵 ,奉为金科玉律,不敢稍有改易?为什么?为 什 么 ? 个个 的问号飘荡在他 的脑 际,一 团团的疑虑冲 涤着他 的思绪 。 历史的责任心,匡正儒家思想的使命感,在奉为时尚的考 据思潮 的影响下,形成了一股强劲的动力,驱使他暗下决心, 一定要 突破重重 困难 ,考信经籍 ,辨证史学 ,为求索真理 ,而驰 骋学林 ,把 自己的一切奉献给学术事业 。这就是他的追求、理 想和抱负。 他立 志要写一部拨乱反正、阐 明“圣道 ”的书 ,一部发前人 所未发、讲前人所未讲 的书。 他著书的 目的,不是为名,不是为了显达,而是为了求真 实 ,追求准确无误地说 明经史,纠正经传本身及传注 中的伪 误 ,撰成一部“稽古 ”者所不容或缺之书 。 下这样决心的人是谁 ?他就是违时不遇,穷困潦倒,而又 嗜学如命,醉心于学术研究的崔述。 第 3 页 崔述字武承 ,号东壁 ,生于乾 隆五年(公元 年 ),死 于 嘉庆二十一年( 年 ),享 年 七 十 六 岁 。大 名 府 魏 县(今 河 北魏县 )人 。由于魏县城 多次遭水淹 ,乃撤县 , 入大名县 ,故 亦称大名人 。 一、家世的沉浮 (一 )迁 居 魏 县 崔述的祖籍系大宁卫小兴州,其先祖崔义在 明初 以军功 起家 ,曾任 卫指挥使 ,隶军籍 。永乐元年(公元 年 )由大 第 4 页 宁卫小兴州迁居保定府新安县 (今河北新安) ,传 七 世 。在 崔向化时,清兵入关,建立了统治全 国的政权 ,史称清朝 。这 时的崔家有崔 向化和其弟崔仰化两个支系 。向化有子三人 , 即崔维雅、崔士章和崔维彦 。维彦无嗣,乃过继同族崔鸣霄子 崔 缉 麟 为 子 ,缉麟 有 三 子 ,即崔瀚、崔 濂、崔 沂 。瀚 无 嗣 ,过 继 弟濂子元森为子 ,崔元森有二子 ,即崔述 与崔迈 。详见家 谱 。基于上述 的族系可知 ,崔维彦与崔维雅系崔述 的高祖 与伯高祖,崔缉麟为其 曾祖,崔濂与崔瀚为崔述祖父与伯祖父 (后元森为瀚嗣)。崔元森则为崔述之父。崔维雅在任浚县教 谕 职 时,即顺 治年 间,迁 居 于魏县 ,故有“因家 于魏 ”之 说 。又 据 《崔氏族谱》,乾隆五十四年( 年 )崔楷元所作家谱序 中 说 ,康 熙年 间,崔维雅迎父 向化、叔仰化和 鸣霄三支 同居魏县 。 后来崔述家就 以魏县为籍 了。这说 明崔维雅 的父亲和叔父是 康熙时从新安迁居魏县 的,同时也表 明鸣霄一支确与维雅一 ①大宁卫 ,据 《明史 兵志二》约在喜烽 口外,故辽西郡,原辽的中京大定府旧 址 。西大 同,东辽阳,南北平 。宁王 的初封地约相当于今河北平泉县 、辽宁 朝阳县、内蒙古赤峰之间的地区。洪武二十年 (公元 年 )置行都司于大 宁,即宁王朱权的初封地 。朱棣后又将此地赠给蒙古兀 良哈部 ,故迁大宁行 都司于保定 。小兴州 ,即大宁卫 的宜兴所 。元时为大都路宜兴州 ,明时置 所 ,位 于今 河 北承 德 西、滦 平 北、丰 宁 东南、兴州 五 卫 以北 。崔 述 的祖 辈 ,随 大宁卫的迁徙,来到了保定。 ②家谱,据洪业、顾颉 刚 《崔东壁先生故里访 问记 》的记述,在访 问中,曾看 到一 部抄本家谱 。现附于本书附录部分 以便参考 。 第 5 页 支有承嗣关系,故能一起迁居魏县 。 (二 )书香 家 风 崔述 的伯高祖崔维雅 ,字大醇,号默斋 ,顺治三年顺天府 乡试 中举人,后任浚县儒学教谕,升河南仪封知县 ,而仪封县 濒 临黄河 ,岁苦水患,尤怕河 决 。他亲 自主持治河事务 ,经过 顺治十 四年 的治理,疏河道 ,筑堤 防,堵决 口,河水安流 ,初见 成效 。以治河有功,总督、巡抚连疏推荐 ,升江南淮安府 同知, 旋改任开封府南河 同知。十七年、十八年再次对黄河进行整 治 ,疏浚河道 ,堵塞 决 口,修筑河坝 。他不辞劳苦 ,亲操畚锸 , 不避寒暑,露宿河上凡三月,使本地区全河尽东,北岸遂安。 自是,历年为重灾区的三家庄等地暂无水患。 康熙元年( 年)五月,河决山东曹县石香炉村,总督 河道朱之锡特调崔维雅去谋划治河事,崔维雅不同意曹县人 主张速塞决 口以救禾苗 的方案,但遭到反对 ,被否决了。而崔 ①胡适 《科学 的古史家崔述 》则称:“崔述 的高祖名维彦,是 向化 的小儿子,维彦 生缉麟,是为崔述的曾祖 。”这是沿袭传统的说法,而其家谱中则说缉麟不是 维彦所生,系过继的承嗣子 。胡适还认为, “清顺治中,有崔向化,始迁于大 名之魏县。”据 《先段垣公行状》(见崔述 《崔东壁遗书》以下简称 《遗书》),《考 信 附录》卷一:(缉麟 ) 于保定府之新安 ,从先布政迁于魏 ,为魏人 ”。先布 政是指崔维雅,他顺治三年 中举人,任浚县教谕,曾迁家于魏 。《遗书 》,附录 《考信录 自序 》中说:“九世至段垣公,讳缉麟,于顺治 中始随其伯父大理寺卿 讳维雅者迁于大名之魏 。 畿辅通志》卷二百四十 《崔维雅传》:“(崔维雅 )新 安人 ,顺治三年 由举人任浚县教谕,因家于魏 。”均可证 明迁家于魏地 的是崔 维雅 。康熙时迁于魏 ,除 《家谱》外,未见它书有此记载 。顺治迁魏 ,根据较 为充分 。 第 6 页 维雅则认为这一治河方案是不能持久的。果然,就在河坝工 程将成时,坝复溃 ,河又决 。不得 已,在无可奈何 的情况下,最 后还是采用了崔维雅的主张,导水缓塞至冬乃成。 他因政绩突出,升任浙江宁波府知府,又升任河南全省管 河道的按察司副使。河南黄河河道蜿蜒数千里, “夹河两岸, 险工 以数十计。公于冬春先事防之;及伏秋水汛,奔驰风雨, 相度修筑 ,皆获无事 。” 他观察水势,或疏或导,或修引河, 或开新河 ,或筑堤坝 ,束水攻沙 ,沙 随水去,使河道通畅,收河 水安流之效,于是河南河水暂不为患。他还整治过江南桃源 县七里沟河 ,当时该河“屡塞屡溃,漕运为梗 ”。总督河道王光 裕又调崔维雅去治理 。他认为 ,引河浅狭 ,流缓沙停 ,河身平 衍 ,激荡无力,水不能冲沙 ,故淤积沉淀,造成河决。他主张加 宽河床 ,接挑 引河 ,加深河道 ,截河 以束水势,使冲刷有力,减 少淤沙。并在河的上游进行疏导,引河南行。按崔维雅方案 修 治后 ,“决 口果塞 ,新河果成 ,漕舟通 行无滞 。” 王光裕将 其功绩上报朝廷,升任江苏按察使、湖南布政使 ,补广西布政 使。又调京任大理寺卿,候补通政使。著有 《河 防刍议》、《明 刑辑要》等书。崔述称赞他“有经济才,所至 皆有政绩,三任河 官,于治水功尤著 ” 。是一个颇有才能的、肯实干 的官员。 崔述 的 曾祖崔缉麟 ,字振侯 ,号段垣 。康熙二十九年 年 )中举 人 。曾随崔 维雅 游 宦两河、江浙、湖粤 等地 ,河 引文均见 《遗书》,《无闻集》卷四,《上本县先布政公行状》。上海古籍出版 社 , 年版(以下 同从 略 )。 引文均见 《遗书》,《无闻集》卷四,《上本县先布政公行状》。 《遗书》,《无闻集》卷四,《上本县先布政公行状》。 第 7 页 防 民瘼 ,都与之相 商 ,识量过人 ,深 受器重 。时漳水泛滥 ,李光 地抚畿 内,知崔缉麟熟悉河务 ,有治河经验和才 能,致书询 问。 崔复书数千言,主要的意思是:应开渠疏水以泄其势,藉以兴 水利;要修堤,但不当专靠堤防。后任大城县教谕,与诸生讲 学论文 ,多有成就 。他不到两年就乞休归乡 。曾建造 “逸老 园 ”,杜 门不 予外事 ,里 居 十 余 年 ,手 不释 卷 。魏 县 名 士 ,多 出 其门。死年八十二岁。他 自称居住的小屋为 “备庐”。有人奇 怪地说:一 间小室 ,陈设简 陋 ,不可称备 。崔缉麟 认为“不备者 吾之庐 ,皆备者庐之吾 ,吾有庐 ,庐有吾 ,乃可谓之备庐 。”以其 园为战国时魏国的贤士段干木的故居地,故称段垣。著有 《段 垣诗集》、《段垣文集》、《书法辑说》等十余卷。他 以文学行谊, 风 流儒 雅 ,映照一 时 。“平 生德 行文 艺 ,咸 推第 一 ” 。前后令 长皆礼敬他,后学多出其 门。被人称为 “善人君子”。这是崔 氏一族 由官宦甲第,驰骋仕途,后来转向于学术研究,走上了 截然不 同的道路 的开始 。水利学是其家学 ,几代人都是水利 专家,对崔述是有很大影响的。这为崔述走上学术研究之路, 开启了一条通道 。 崔述祖父崔濂,为武秀才,其事绩流传甚少,崔述的 《遗 书》中也很少谈及。 崔述的父亲为崔元森,字灿若,号暗斋 ,为崔濂的长子 。 少好学,博览强记 ,读书十分刻苦 ,天冷则拥被坐诵 ,无灯就燃 香或映月而读 。年十七补 邑生员 ,入县学读书 。他五次参加 顺天府乡试,皆未中。以后绝意不入仕途,后贡生期满应入国 子学读书,亦不赴 。以讲学传授生徒为业,卓行称于乡里,性 《遗书》,《考信附录》卷一,《先段垣公行状》、《魏县旧志 先段垣公传》。 第 8 页 情甘于淡泊,绝厌嬉戏,忍让忠厚,乐道人善 。时漳水数入魏 城 ,民居尽毁,半年七迁 ,生活艰难 。乾隆十年( 年 )崔述 方六岁,其父崔元森奉父崔濂命,出嗣为崔瀚继嗣子。 崔元森在乾隆三十六年二月十五 日逝世,时年六十三岁, 葬于魏城南礼贤台西。妻李氏,邑国子生李九经女,共生子女 九人 ,长 大 成 人 的有 六 人 。其 中:子 二人 ,述 年 居 长 ,次子迈 。 女四人,婿为成安诸生陈 、磁 州 张珖、成 安 国学生逢 、同 邑刘孟集 ,又称观成(后改名文朴 ) 。 乾 隆十三年( 年 )崔述九岁时亲祖父崔濂死 ,又过二 年叔祖父崔沂死 。家 中屡遭不幸 ,族属开始零落。 二、成长的轨迹 崔述生于乾隆五年(公元 年 )七 月二十 九 日,时为 壬 申年 ,属猴 。在崔述生后不久 ,尚未满月时,其父崔元森抱他 在怀 中,对其母李 氏说:希望此儿它 日能为理学,以完成我 的 心愿 。由于崔元森“治朱子 之学 ”,故有此 期许 。而崔元森 的 朱子学并不全是空谈心性和天理人欲 的理学,而是吸收了“经 世致用”的思想,这种期盼正体现 了他对儿子的厚爱和长期积 聚的志趣,要崔述能继承他 的“明道经世之学 ”,完成他未竟之 志 ,故特意起名为述。三年后,崔元森又得一子名迈。崔述 《遗书》,《无闻集》卷四,《先孺人行述》、《先府君行述》,记有李氏先生一子名 庭 ,十一岁夭亡 。未列入家谱 中。 《遗书》,附录,《考信录 自序》。刘师培 《崔述传》。参见 《畿辅通志》卷 《崔 元森传 》:“博览强记 ,尤好经济学 。” 第 9 页 还有一兄名煜庭 ,不幸年仅十一岁时就夭亡 了。 (一 )严 格 的家庭 教 育 崔元森 自十七岁入县学读书,逐渐养成了一套 自学方法, 强调读书要有 目的,要刻苦 。而且要广博,他 自己就是这样做 的,“自理学及经世致用书靡不究览 。读 书 非 常 勤 奋 ,“每 夜 闭门后 ,必移灯榻侧 ,拥衣坐被 中看书,至倦极乃 眠,以为常 ”。 “值 家 贫无 灯 ,则读 书 月下 ,或 焚残香 ,逐 字 映而读之 ”。在 困 苦 的生活条件 下 ,坚持读 书 ,而且 嗜书如命 ,遇佳书 ,即无钱 , 必典衣以买。人见其书非世所恒习,又不切于科举考试之用, “皆笑之 ,亦不顾 ” 。在他的言传身教下,崔述也勤奋好学, 沉浸在对古籍 的研讨之 中。 崔元森在学术上主张“严儒释之分 ”,就是对儒家也要有 区分 。他不信从当时盛行于北方 的王学 ,不尊崇王学的一些 学派;他 笃信理学 ,推崇朱 熹(紫 阳 ),喜读 当时 的理学大师 陆 陇其的著作 ,并乐于 “躬行以求心得” 。后来,崔述在传道、 授业、解惑的教学工作中,也竭力按崔元森的教导去做 。崔述 在教授 门生 时说:(其父 )“虽授 以举业 ,必为辨别人 品之高下 , 学术之邪正,儒、禅、朱、陆之所以异 。尤辟阳明所论 良知之 失 ,谓为学必 由致知力行 ,博文约礼而入 。”他重儒、尊朱、崇理 学 ,并有所创新 。“于经则抅 自明 以来 ,诸家诠解盈架上 ,毫厘 《遗书》,《考信附录》卷一,《先君教述读书法》。《无闻集》卷四,《先府君行 述》。 《遗书》 考信附录》卷一,汪师韩 《暗斋先生墓志铭》。 第 10 页 之疑 ,必为诸生详辨之 。务求圣人意,不拘守时俗所训释 。” “读 书之 暇,则取诸卫道 书 ,为 门人及不孝等解说;神异巫觋不 经之事 ,必为指析其谬 。”对 陆陇其 《三鱼堂文集 》,“尤爱玩不 忍去手 ” 。这里展示 出崔元森 的学 问的渊源 ,师从理学 的朱 派 ,并承袭 了清代 陆陇其等理学大师 的思想 。崔述在学术思 想上深受其影 响 。崔述一生推崇朱熹 (紫 阳)之学 的某些成 份 ,这也是其父教育培养 的必然结果 。 崔元森对儿子崔述管教很严 ,也爱护备至 。当崔述 刚刚 会讲话时,就随时教他识字 ,遇 门联、扁额之类或药店中的药 名,必一一令他读识 ,务使分 四声、辨平仄 。字义浅显的也做 些解释 。四岁即教之读书,读 《三字训》、《神童诗 》等 ,随读 随 讲 。五岁时始授 《论语 》,在字旁必书 四声 ,不使误于方音 。每 授若干后 ,必令读 百遍 ,即或数遍 已能成诵 ,也非读 百遍 不可 。 置铜钱百枚在书左 ,读一遍移一枚于右 。要求熟读牢记 。六 岁时读完 《论语》后,又接着学 《孟子》、《小学》,每天要读一课 生 书(新 学 的 ),一课 温 书(复 习 已读 过 的 )。不 令 多读 ,以免分 散精力 ,不能收专心的功效 。朱子 《小学》一书乃讲述 日用 躬行之事,文义易解,宜于初学 。《大学》、《中庸》在崔述五六 岁时,由其母李 氏 口耳相授 ,经反 复记忆 ,终 能逐字逐句背诵 。 崔述在其父母 的关心下读书是较早 的。 崔元森教人(包括崔述 )读经 ,不要他先读传注 ,而要先读 经文 ,经与注不可混读 。 “必使取经文熟读潜玩 ,以求圣人之 《遗书》,《无闻集》卷四,《先府君行述》。 《遗书》,《考信附录》卷一,《先君教述读书法》。 第 11 页 意 ,俟稍 稍 能解 ,然 后读传 注 以证 之 。” 崔元森教崔述读传 注的方法是,先经文已读熟,还要再读五十遍,然后经注再合 读五十遍 。温习经书时,也是这种读法 。他还认为读注当连 经,读经则不可连注合读 ,如合读则会使经义为传注所间断, 易使章法不明,脉络次第忽略不清,而且还不觉察 。一定要经 文与传注分开读 。如果发现传注解释与经不符 ,那就要深入 研究,进行考辨分析。这种读书法对崔述影响极大 ,使他掌握 了一种极为重要易于发现 问题的读书方法 。 崔元森还要崔述在读经书时 ,一定不要把经文与传注混 读,更不能把诸子百家之说混杂在经传之中去读,要集中精力 去理解经文、经义 。用这种学习方法时间长了,对经义有所体 会时,于是发现了传注所言与经的文义不合 ,百家所记也多有 与经义相违背的。这种读书法 的效果非常 明显 ,使他萌发 了 考辨经史的思想,要探索经与传注、经与诸子百家的对错和真 伪 。崔述八九岁时 曾读过 《读风臆评 》,只有经文 ,不载传注 , 反复诵读,逐 ,读 《 渐能够背 至十岁后 诗 ·国风》时,“惟知体 诵 会经文,即词以求其意”。犹如读唐宋诗一样 ,决无新 旧、汉唐 之念存于胸 中。“惟合于 《诗 》意者则从之 ,不合者则违之 。” 总之,不能先入为主 ,要从经文本身探求原义 。 怎样才 能真正领会经文 的原义呢 ?只有熟读经书 。所 以,崔元森指导崔述读书时,“务令极熟 ”,每用前人说 的“读书 千遍 ,其义 自见”的经验之谈来教育他 。学习时间抓得很紧, 不放过一切可用 的读书的机 如侍寝 从行时,都要他背 旦 者、 ① 《遗书》,附录,《考信录 自序》。 《遗书》,《考信录 自序》,《读风偶识》卷一,嘉庆丙寅十二月,崔述又识。 第 12 页 诵 已读过 的书文,甚至在崔述 中举后 ,有暇时仍令背诵,记忆 不清 时就加斥 责,必令补诵 ,要求极熟 。因为 只有熟透 ,才 能 玩味深思,才能体会到书的真义 。 崔元森还要崔述有广博的文史知识,幼时就要他了解掌 握官职 的名称、历代传 国的次序、郡县 山川的名 目等,“凡事之 有益于学 问者,莫不耳提面命之。”及长大开讲后,则教导他 明 儒 佛 的区分、朱(熹 )与 陆(九渊 )的不 同;神鬼巫祝等怪异之 事,则指析其荒谬之处。这为他 以后阅读经文百家之书打下 了基础 。 为了应付科举考试,不能不学习有关科举考试需要的书 籍和文章。但崔元森也有与众不同的教法。他不让崔述阅读 当时流行 的讲章、时文 ,主要是读朱熹的注并细为剖析 ,有疑 义时,“则取诸名家论辨之书,别其是非得失而折衷之 。” 或 选取明清时著名人士的著作,如明朝泰安赵国麟 《制义纲 目》、 《文统类编》等,清朝陆陇其 《四书讲章大全困勉录》等,不许阅 读书肆流行的粗滥写成的书籍和文章,以防止质劣之书搞乱 了思想。 同时,其父不许崔述与群儿戏耍打斗吵骂,更不许斗鸡、 斗鹑、养犬、赌博 ,玩弄管弦乐器,恐沾染市井 习气而不专心读 书 。但是崔元森却要他去游览 山川 ,观 赏景物 ,扩大视野 。在 崔述还年幼时,就携带他爬上城墙 ,观看城外河水,还登临礼 贤台、迓旭台远眺起伏峥嵘蜿蜒不绝的群山,使他心旷神怡、 识志开阔,以防思想滞而不灵。 ① 《遗书》,《考信附录》卷一,《先君教述读书法》。 《遗书》,《考信附录》卷一,《先君教述读书法》。 第 13 页 生活上,对他关怀备至,爱护有加,但决不放纵。每餐均 有定量,不到吃饭时不能随便吃东西,更不许吃零食 。衣服不 求华美 ,只要能御寒即可 。有过错时督责严苛,决不宽贷。 (二 )有特色 的治学方法 崔元森对崔述既慈爱关怀,又严格要求,使之养成努力向 上、孜孜 以求 的顽强精神 。他 曾对崔述说,你知道为你起名述 的缘故吗 ?因为“吾少有志于 明道经世之学,欲尔成我志耳 ”。 “尔若 能然 ,则吾子也 。” 对崔述期望甚高 。崔述聆听教言 后 ,更是悚然 自勉 ,不敢 自暴 自弃 ,怕有负其先君 的厚望 。 在乾隆二十三年( 年 )除夕之夜,崔元森还 写有诗示 儿 ,诗 曰:“壮强都浪掷 ,衰病 此侵寻 。奋励难追昔 ,修 持不懈 今 。闲家情 ,启后 意深深 。率 教违严 训 ,贤愚尔 自斟 。” 在极端困苦的环境里,他仍在鼓舞子女刻苦学习,诲勉砥砺德 行 ,安贫乐道 ,努力奋进 。 崔述也认为他 自己的学识来 自家学,深受其父的熏陶启 迪,耳濡 目染,潜移默化于思想深处。 崔元森对崔述在学术思想上的影响大体上是:首先,要 通 。他注 意通贯经义,全面掌握 。要崔述先通读经文 ,读经则 不连注 ,怕经文之义为传注所 间隔,造成章法不 明,脉络次第 不清 ,因而不能贯通 。强调要全面系统地理解经义 。同时,还 要求通读经注 ,惟注与经 旨不合者不读外,其余 皆读 ,切不可 ① 《遗书》,附录,《考信录 自序》。 《遗书》,附录,《考信录附录》卷一,《先君教述读书法》。 第 14 页 任意删削,使文气不贯,失其本来面 目。这种治学思想中,潜 伏着求真求实 的精神 。 其 次 ,要熟 。“先君课述 兄弟读 书务令极熟 ,专 心熟诵 ,即 已能背诵 ,必读百遍 。”强调熟 能生巧 ,熟 能解义 。利用一切 空 闲时间,命其背诵 ,使能玩其理 ,闲其 心 ,会其义 。 其三,要博 。要崔述兄弟阅诸经史百家之书,不至 “河汉 而 无极 ”者 ,先有 以“导其源 故 也 ”。决不 能 只 限于举 子业 ,更 不能 “自四书讲章时文外,他书悉所不问”。要求崔述等人了 解 历代 官制、传 国之 次、郡 县 山川之名、儒禅 之 分、朱 陆之 异 , 要求读书面要广博 ,不博则无 以成功。 其 四,要注 意实用 。对 一字 ,“务使分别 四声 ”,“每 一字傍 必朱书平 上去入字 ”。读 书必“心专 ”,认 真诵读 。要读 有益 于 实用 的书,读 用躬行之要 ”的书 ,不要读无用 的空言、空谈 心性之书。 其五,要开阔思路。实地观览山川景物,使心旷神怡,不 使“心滞 不 灵 ”思路不开 阔。同时严 加 管束 ,使“市井 之 言 ,罕 接 于耳 ”;“游 荡之 行 ,不经于 目”。要集 中精 力读 书 ,不 受外界 干扰 。 其 六 ,注 意培 养 识 别 能力 。“(先君 )教 人 治经 ,不使 先观 传注 ,必使取经文潜玩 ,以求圣人之意;俟稍稍能解 ,然后读传 注以证之。”通过这种读书方式养成独立思考 、辨别真伪正误 的能力 。久而久之,就可发现问题,不受传注的误解误导,所 以他 觉察到:“自读 书 以来 ,奉 先人之教 ,不 以传注杂于经 ,不 以诸子 百家杂于经传 。久之而始觉传注所 言有不尽合于经 《遗书》 《考信附录》卷一,《先君教述读书法》。 第 15 页 者 ,百家所记往往有与经相悖者 。” 这是从传注 的范框 中摆 脱出来,经过 比较鉴别发现问题 。重视培养发现 问题、分析论 证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崔元森教子成功的关键,也是崔述 学 问的基础 。 在家教 的影 响下,崔述 学识 日增 ,形成 了务实、考信、求真 的学术思想和学风 。他能运用 自己的思想去探讨经史义理 , 辨识群书的真伪,铨衡诸家注释的当否,开辟了一条独树一帜 的学术研 究的蹊径 。 (三 )晚香 堂 的苦读 在崔元森及李氏的关怀教育下,崔述学识 日益增进,文史 知识基础扎实,思想开阔。乾隆十九年( 年 )崔述年 方十 五岁 ,即与其弟崔迈 同去大名府应童子试 。时大名府知府朱 煐 ,字 临川 ,雍正 甲辰 科进 士 。一见崔述 就很惊奇、喜爱 ,命坐 于大堂暖阁之侧 。考试完毕,特召入 内署晚香堂后池上,侍坐 良久;又召入 内室见其夫人 吕氏,各赠 以荷包、银锭 一,又设宴 款待 。使与其子朱士琬相见,至夜晚,以府堂灯笼送归寓所 。 朱煐 非常 赏识 崔述 ,认为 是“奇才 ”,接 待 极 为优 宠 。不 久 ,榜 发,崔述名列第一,高 中榜首 。 朱煐为官清正,到处以 “成就人才为己任”。乾隆二十年 年 )十六岁的崔述被知府朱煐召入府衙 内,和其子朱士 琬等共 同在晚香堂 中读书 。为他们延请 了教师 ,朱煐还亲 自 为他们讲课 。从乾隆二十年至二十七年 ( 年 年 ), 《遗书》,附录,《考信录 自序》。 第 16 页 崔述在此学习了八年之久,读了许多在家里看不到的书籍。 直到朱煐调任永州知府时崔述才离开了晚香堂,结束了这段 读书生活 。 崔述 自己叙述这段生活 ,说:“不阶尺书,罗之署 内。扶持 吹嘘,饮食教诲 。八年终始,雨夕风晨 。经传马帐,雪立程 门。” 这段岁月对崔述见闻的增进、学识修养的提高,关系 至大 。正如他 自己所说: 余 自入署后,非但从公学举业 ,且得纵观海 内之 书 ,交游天下之士 ,以扩其耳 目而开其知识 。向使余 不遇 公,即不穷饿 以死 ,亦不过为 乡人 以终其 身 ,何 由能著此书 ?然则 考信录》之作,由于公之玉成者 不少也 。 表 明这八年的时间,崔述受益极大,对他的成长具有重要意 义,为他今后 的学术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崔述在读书时已开始觉察到有些 问题非辨识清楚不可。 他二十岁读书时,已究心书理 。在读 《论语 》时,他发现 《公 山》、《佛肸》两章中多有可疑之处。至四十岁考孔子事迹,始 知其时间与事实均有不符,必后人所伪撰 。但还未弄清阑入 《论语》的缘由。至六十岁时,始知为传 《齐论》、《鲁论》者所增 入,经张 禹承传并组合为今天通行的 《论语》。崔述年十三岁 读 《尚书》时,未觉有异;又经数年苦读,才发现 《禹谟》、《汤诰》 ① 《遗书》,《考信附录》卷一,《少年遇合记略 附祭朱公文》。 《遗书》,《考信附录》卷一,《少年遇合记略》。 第 17 页 文义浅显、平淡,与其他篇多有不同。又经数年发现书中义理 也有舛误 。再经数年才觉察其事亦和其他经传所记不符 。可 见他在学术研究不断深化的过程中,萌发了疑古辨伪的意识, 逐步辨识 出真伪是非 。 在朱煐衙署读书的几年 中,他 曾于乾隆二十五年 ( 年)秋应顺天府乡试,中副榜 。当他得知此消息后,心中矛盾 起伏 ,酸甜交溶。当即吟诗一首,抒发情怀 。诗云: 应是天怜失意频 ,秋来暂许住成均。 蓝衫已觉开箱旧,黄顶都惊入眼新。 半喜半忧今 日意,欲歌欲泣此时身。 乡邻未识长安事,问是生员是举人 ? 这种忧喜参半、歌泣集于一身的心情,正道出了他中副榜 后复杂 的情感 。 乾隆二十七年( 年)他又去北京应顺天府乡试 ,这次 机遇 尚好,兄弟二人都榜上有名,同中壬午科举人。时年二十 三岁。 这次乡试崔述虽然得 中举人 ,但也有一段颇为 曲折 的耐 人寻味的遭遇 。崔述参加乡试时 由十八房分阅试卷 ,崔述 的 考卷适入 《易》一房,而主持该房的分校为司经局洗马史贻谟。 史见崔文清真 ,“甚爱好之 ”,“大赏识之 ”,欲列为首卷(或称元 卷 )。后 因卷 面 考 号 署 北 皿 号 ,该 号 中为河 南、山东、山西、陕 西四省籍的贡生,崔述 以副榜参加乡试 ,亦列在此号中。史怕 《遗书》,《知非集》,《中副榜后戏作》。 第 18 页 他不是直隶人 ,不能置为首卷 。榜发后 ,崔述拜见史贻谟 ,史 得 知 情 况 后 ,连 呼:“可 惜 !可 惜 !此 本 拟 元 卷 也 。” 事后 , 崔述仍很庆幸。如果房考 中无史贻谟,或他不与 《易》房考,或 崔述卷分入他房, “中式与否固未可知也”。因考试各房官都 很难说公正,都有不少“关节 ”,只有史贻谟与李宗文二人绝无 一“关节 ”,取舍全 凭文 章好坏;其余诸 公,如 能有半数推荐佳 文就很不错了。崔述得中举人也是一种幸运之事 。 此后 ,从乾隆二十八年( 年)到乾隆三十六年 ( 年 ),崔元森逝世后 ,崔述 先后五次参加会试 ,均落第 ,始终未 能成进士 。于是崔述遂绝意仕途 ,与弟迈 以读书 自励 。决心 再也不参加会试了。从此,专心研究经史,埋头写作。 三、喜忧交加的生活 (一 ) 迎 娶 崔述随着时光 的流逝 日益成长 ,他幼年受到了 良好 的家 庭教育,稍长又经历了晚香堂的八年苦读,他的学术根基 日益 丰厚;又通过了童子试和乡试的考核,都取得了优异成绩,博 得了师友与乡邻的赞誉,已是蜚声家乡的青年。 崔述形体高大 ,仪表堂堂。美须髯,善谈论。而且讲话颇 有风趣 ,也很幽默 ,往往在话语 中夹有谐语箴 言,引人发笑 ,使 《遗书》,《考信附录》卷一,《史贻谟》。 第 19 页 人折服 。性格笃诚纯厚,真挚如一。为诸生时在府中考试,有 人假称崔父之命 ,要崔述与另一人换卷;崔述不肯,并表示吾 父决无是命 ,坚决拒绝。可见他性格直率,决不盲从。 崔述 已长大成人 ,他的父母正在为他 的婚事操心。虽然 他 已和成静兰定了婚姻 ,但是她却与其父远居邠州 。为 了早 日完婚 ,只好去关 中 州娶亲 了。正如他 诗 中说 的,“昔余少 年犹未婚 ,妇 翁监州永兴路 。”“看 山怀古西入关 ,执雁迎亲邠 之署 。” 这就表 明他跋 山涉水远越关 山,不远数千里去娶 亲 ,真是一桩盛事 。 迎娶 出发的时间记载不清 ,大体上是在乾隆二十九年 的 春季 。因为崔述在乾隆二十八年 ( 年 )参加会 试 ,与其 弟 崔迈同去北京应试 。会试后,弟兄二人同行回家。过年后,二 三月的春天即去邠州迎娶 。这时他 曾写一诗 《将赴邠州次韵 留别舍弟 》,诗 中说:“同归才数月 ,此 日复西东 ,分袂暮 云暗, 回头春草迷 。花临河水发,鸟傍华山啼。明夜知何处,临歧手 暂携 。” 诗 中表 明,正是春季 。还可从他在旅途 中对景物 的 感受判 明当时的季节,在过永寿县时,他写有 《永寿县》诗,首 句就提 到 ,“县僻戍楼稀 ,春寒鸟不飞 。”“山风侵瘦骨 ,岚气湿 征衣 。”“异 乡风 景别 ,惆怅 旧渔矶 。” 这 也可证 明崔述是在 春季去的邠州 。他在邠州的路上,触景有感,留有不少即兴的 诗篇,如 《北邙山晓行》、《崤关》、《华州晓行》等,都是写景物的 抒情之作 。崔述究竟在邠州住 了多久 ?秋季他在邠州 ,冬季 《遗书》,《知非集》七言诗 《寄酬韩邠州》。 《遗书》,《知非集》五言唐体诗,《将 州次韵留别舍弟》。 《遗书》,《知非集》四韵诗,《永寿县》。 第 20 页 直至岁末 ,他也是在邠州度过的。他作的 《 州步月》诗中有 “秋 晚碧天净 ,日暮步高 阔,川原旷远 目,层 云 吐皎月 ”的诗 句 , 这表示 晚秋时他仍在 州 。这时他思念家人与乡里 ,在 同一 诗 中也有所流 露:“旅雁 空 中鸣,素影 淡欲 灭 。西风 吹夜凉 ,冷 冷浸 心骨 。”西风凛冽 ,大雁南 飞 ,已显示 出深秋景色 。但这 时 他还 是不 能 回家 ,由于“佳期未 能还 ,惆怅不可说 。” 虽 已深 秋但仍未至婚期吉 日,只好仍留在邠州等待 (他确切的结婚时 间暂时还不清楚,估计是在冬季)。因为冬季他仍在邠州,他 写的 《雪后登邠州》诗可证 。诗云: “北风敲海冰,万里纷积 玉 ”,“雪岸 响冰 澌 ,野 水 暗通 谷 。” 诗 中表 明邠州冰天雪地 的寒冬季节,显然他仍未离开 州 。在这段等待的日子里,他 并不寂寞 。崔述在这里遇到了知 己 韩成基 ,崔述迎娶 回 大名后 ,曾写诗给韩邠州 ,表示谢 意说:“当此之 时公守邠 ,吐 握 曾蒙国士誉 。逢人说项不啻口,华筵为我开者屡。 《豳风》 九月寒授衣,塞云关月争入句 。千言立就飞相酹,舆台传送走 若鹜 。州中较试多士集,委余 甲乙持衡度 。” “好士如公古所 希 ,毛遂侯嬴 见应妒 。” 而且直到岁末他仍留在邠州 ,他写 有 《岁暮 即事 》诗 ,从诗 的描述 中可见,诗云:“寒林 隐 日冬将 尽,宿雾笼城晓未分。皇涧野烟青欲雨,紫薇晴雪白如云。” “独有客游惊 岁晚,不堪惆怅更离群 。” 这首抒怀诗展现 了 冬将去春将来 的岁末时光 。崔述在岁末仍未离开邠州 ,韩成 《遗书》,《知非集》五言诗,《邠州步月》。 《遗书》,《知非集》五言诗,《雪后登邠州城》。 《遗书》,《知非集》七言诗,《寄酬韩邠州》。 《遗书》 《知非集》七言唐体诗,《岁暮即事》 第 21 页 基对崔述非常器重 ,非常信任 ,以“国士 ”称他 ,用“穷珍鲜 ”的 丰盛酒宴和歌舞等热情接待,当崔述腹疾不能食肉时,则特做 “嘉蔬十二具 ”,关怀之 意 ,极为殷切 。崔述在诗 中说:“丈夫意 气凌云雾,千金万金掷弗顾,独有平生知己人 ,常在心头不能 去 。” 经常思念着这位远处几千里 以外的知音 ,可 以想见他 们相处之欢 ,互相 了解之深 ,感情之厚 了。 这个时期 ,崔述在其岳父指导和韩成基的帮助下,写作古 体诗的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他 自称 ,在二十五岁时,开始致 力于古诗,研讨古诗的写作 。 “忆我亲迎西入关,君子之光始 窥牗 ,论 诗从此 得津梁 ,饮 酒 宁须计石 斗 。” 从此他的诗艺 大有长进 ,为后世留下了他独具一格的诗作 。 崔述的妻子姓成名静兰,字纫秋。著有 《 余集》、《绣余 集》,合称 《二余集》。前者基本上是婚后之作,后者则基本上 为婚前之作 。其父成怀祖 ,字兰 田,号 尚义 ,后又更号北樵 ,大 名人。成家是大名的望族 ,是个官宦门第的书香世家,成怀祖 的高曾祖成基命是崇祯时的大学士 (首辅),高祖成克是顺治 朝 的大学士,祖父成泰清任光禄寺署正,其父成文 任湖 口知 县 。成怀祖在乾隆六年( 年 )时 由贡 生 官三 水、长 武、永 寿、三 原等县 ,从乾 隆十五年( 年 )至乾隆三十一年( 年 ),任邠州直隶州通判 ,在邠州十七年(并兼判乾州 ),所至均 有政声 。著有 州续笔》,为记一方 的典故之书。另有 《塞上 草》、《关西橐草》等书。他 曾在刘统勋幕府 中任事,颇有才能。 成静兰在十一岁时随其父母来到了关 中,她在其家庭 的 《遗书》,《知非集》七言诗,《寄酬韩邠州》。 《遗书》 《知非集》七言诗,《题妇翁成北樵先生爱莲图》。 第 22 页 熏陶濡染下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在 《爨余吟序》中说:“余从先 大人宦关中,时年十有一矣,先孺人始教之识字,读唐人诗数 十首;先君 公事之 暇 ,时命 与 兄姊为偶语 。”既年十 四五 时,侍 先君侧,受到 了较 多的薰陶和教诲,对 吟诗产生 了兴趣 ,“辄不 自揣 ,遂 学 弄 韵 。” 可见她是个知书达礼 、懂诗词音韵 的 闺秀 。 乾隆三十年 ( 年 )春 ,在冰 雪初 融 ,梅花开 放之 时,崔 述携成静兰双双离开邠州 ,踏上回归大名的旅途 。有诗为证: “驿 临渭水冰初绽,马 出函关梦 尚留;回首青 山迷远望 ,梅 花片片促离愁 。” 这是他离开邠州过函谷关后写给韩成基 的,诗中写出了 冰初化 ,山 已绿 ,梅 正开 的春 天景 象 。接着他又 写道:“春风催 别杨柳新 ,扁舟 东渡咸 阳渡 。” 在杨柳催生,春意盎然的气 氛 中平安地渡过 了咸 阳渡 口。这都表 明他是在春季离开邠州 东归的。他春来春去,前后在邠州居留了将近一年的时间。 旅途中,成静兰在 《晓发》诗中,写出了新婚出秦川离家思 念年迈双亲的情意。诗曰: “云埋古戍驿楼空,回首秦川失旧 踪 。双眼望迷千里月,寸心敲断五更钟 。车迎晓露征衣湿,马 踏春溪野草茸。遥忆天涯双 白发,归宁何 日泪千重 !”一个新 婚妇女远行思念 白发父母 的情感 ,情意真切地映入 了诗 的字 里行间。崔述与成静兰婚后感情甚好 ,从 以下他俩互赠 的诗 中可 以得到证实 。 《遗书》,成静兰 《二余集》,爨余吟序》。 《遗书》,《知非集》七言唐体诗,《留别韩邠州》。 《遗书》,《知非集》,七言诗,《寄酬韩邠州》。 第 23 页 成静兰写有 《送君子入都》: 悲兮生别离,况是新相知。从此似春蚕,日日添 愁丝。……离情可与共,此别恨经年。别离非不苦, 所苦甚别离 。…… 她还写有 《怀远》一诗,诗云: 惆怅连宵风雨频 ,征衣制就寄无因。 遥怜卧病长安客 ,谁解绨袍赠故人。 前一首讲述 了他与她离别两地相思相念 的愁情 。后一首 悬念卧病在京城 的亲人 ,做好了衣服难 以寄送 ,又怕亲人缺衣 受凉 的怀念 心情 。 崔述也有敞露心扉交流情感的诗 , 《细君寄衣并诗至 ,赋 此答之》云: 读罢回文泪满 巾,鸳帏刚是一年新。不嫌德 如卿丑 ,却惜梁鸿似我贫 。客馆病迟 归去梦 ,征衣瘦 称别来身 。明年准拟攀乔木 ,款语妆台莫怆神。 这首诗在字里行间洋溢着他们互相敬爱的心情,也期待 着相聚时款语温情脉脉感人的情景。他俩的婚姻是和谐、美 ① 《遗书》,《二余集 绣余吟》:《晓发》,《送君子入都》,《怀远》。 《遗书》,《知非集》,七言唐体诗,《细君赠衣并诗至,赋此答之》。 第 24 页 满而又幸福 的。 (二 )水漫魏城 乾隆三十年( 年)至三十一年( 年 ),漳水三次溃 堤入城 。大水无情,繁庶的魏县,立呈荒凉的景象。灾民犹如 哀鸿 ,遍布城 乡,无衣无食 ,更无房屋居住 ,啼饥 号寒 ,比比皆 是 。住在魏县城 中的崔述家更是一贫如洗 ,当水淹魏城后 的 第九天,成静兰在诗作中描述了城中萧条的情况: “野水犹环 屋 ,荒城三 两家 。” 本来生活就较困穷的崔述家 ,这时生活 就更为艰难 了。新婚后 的成静兰对此有过写实性的陈述 ,他 说 : “于归后 ,家綦贫 ,无人代操井 臼,诸劳苦琐事无不身 亲 ”,非常辛苦 劳累 。又遭 受大灾 ,其 困苦状况是可 以想 见 的。 这时幸好大名知县秦学溥欣赏崔述 的学识 ,造屋于礼贤 台畔送给崔述家居住 。不过这几年遭受水灾后 的礼贤台已面 目全非 。礼贤台本为魏县 的风景胜地 ,相传为魏文侯盛情招 待段干木馆舍 的旧址 。崔述 曾记叙过礼贤台的风光 : “南倚 郭,北望城 。其前则漳水环郭而东折 ,岸狭流驶,林木蓊蔚 。 其上则敞亭三楹 ,矗塔数丈,左右房序,庖湢之处悉具 。后则 湖水 回环 ,周十余里;城处其 中,若 岛屿然 。”湖 中有荷花数 顷, 夏秋 时节 ,百花齐放 ,香满 亭苑 。雨后开 窗,则太行诸 峰 ,蜿蜒 起伏 ,巍 峨错列 。柴 门烟井 ,散落于芦洲蓼诸之 间,“亦可谓魏 《遗书》,《二余集 爨余吟》:《水后九 日呈姑诗》。 《遗书》,《二余集》,《自序》。 第 25 页 城之 巨观矣 。” 八年前 ,即乾隆二十二年( 年 ),曾有过 一场大水,城被漳水淹没,官舍民庐悉遭毁灭性破坏,断垣残 壁,薪柴瓦砾,台池荒芜 ,远非昔比。八年后 ,崔述家迁居此 处,这 时的礼贤 台更是一片荒凉 ,“亭榭轩槛 已无复有存者 ,惟 孤塔 岿然插云,及柏下断碑数片而 已。”如在清秋雨后初 晴时, 倚篱极 目远望 ,“则平沙远浦 ,禾黍上下,昔 日之佳花芳树所敷 披也;颓垣废屋 ,荒榛平楚 ,昔 日之楼 台廛 市所错绣也;牧童樵 叟悲吟呕哑,昔 日之游人士女,兰桨桂棹所歌舞而喧 也 。” 崔述也回忆起他年少时,曾随从父兄、乡里的长辈和先生在此 地游玩休息的景况,当时站在陡峻的高台之上 ,倚树往下看, 湖中平波万顷,菡萏杨花红 白间映;北望迎宾门隐隐如洞,行 人往来 ,蠕蠕而动,犹如蚂蚁出入穴中。惊心骇 目栗栗欲坠。 而今虽能赏玩于几席之上,但是当年 的“盛迹 ”已尽 ,再也看不 到了。今天能看到的只是残城颓台,十余年的变迁,远非昔 日 景象,变化极大 ,有些已经不可察知了。实际上崔述的新居并 不宽敞,它坐落在礼贤台前的护城河堤 口上,宅背城向外,门 前狭不容车,宅庐窄小。无疑是灾后救急的寓所,当时他家生 活是很艰苦 的。 崔述就是在这种 困苦不堪 的环境 中成长 的,在生活的磨 砺 中,他更加坚强,卓荦有大志,不屈服于环境 的险恶 ,而是安 贫乐道 ,以中国传统士人清高坚毅的情操,淡泊以明志,宁静 以致远的精神,用乐观的意志与命运抗争、与贫困拼搏 。从下 面列举 的这些对联式的联语 中 (即由崔迈吟唱首句 ,崔述答 《遗书》,《无闻集》卷三,《礼贤台新居记 ② 《遗书》,《无闻集》卷三,《礼贤台新居记》 第 26 页 对 )可窥知他们 的抱负和追求。 其一 ,房屋 虽陋小 ,却蕴藏着未来 的英杰 。如:“负郭 陈平 巷 ,诛茅庾信 居 。”附额:“山不在 高 ,可 以栖迟 。” 其二,无求于世,有真才实学才可贵,浮云名利,不足羡 慕 。如:“不 望 如人 富贵 ,但 求 与我清 闲 。”“无 求 于世 方 为 贵 , 有得于心未是贫 。”“惟有文章堪慰我 ,不 因贫贱妄求人 。” 其三,学问不是干禄的工具。贫穷不可怕,有书就不贫, 有学识就是富有 。如: “映雪囊萤,稽古羞为干禄地;缊袍脱 粟,传家幸有疗贫方 。”“家务虽劳,未费 〔废 〕啸歌犹足乐;吾庐 诚小 ,尚容卷轴不为贫 。”“蔬食 味偏馨 ,岂为家贫乏刍豢;闲居 情最适 ,非 因命薄谢簪缨 。” 其 四,安 于 贫 困,研 究经 史 ,前有 古人 ,人 生 当如 是 。如: “新 晴 山,微 雨树 ,侵 晓烟 ,薄暮 云 ,深 春花 ,高秋月 ,吟啸 其 间,微 躯 复 何求哉 !紫 阳经 ,涑 水 史 ,昌黎 文 ,少 陵诗 ,南 阳 表 ,彭泽词 ,典型犹在 ,丈夫 当如此矣 。” 附额:“何 陋之 有 ”、“自有 乐地 ”、“别有 天 ”、“尚志 ” 就是在生活极度 困窘的条件下 ,崔述也未放弃 自己的抱 负 ,也决不轻易因贫穷而改变 自己的人生道路 。不平凡的理 想、坚定的意志使他安贫重道,追求的是清 白的人生、不朽的 著述、高尚的志趣 。决不能以贫贱妄求,也不把学识作为取得 利禄 的工具,更不能把稽古作为求得一官半职 的阶梯 。决心 要为人世留下像诸葛亮的 《出师表》、司马光的 《资治通鉴》等 那样永不磨灭的传世之作 。 崔述在这个时期交往较深的,有大名县知县秦学溥,秦颇 《遗书》,《荍田剩笔残稿》,《骈语间存》。 第 27 页 爱才 ,崔述方 以文学受到秦公 的赏识 ,“破格优待之 ”。乾 隆三 十 一 年( 年 )当秦学溥升任保定府 同知时,崔述 曾作送行 诗 ,诗 云: 我时弱冠喜文翰 ,闭户耻作 阳桥鱼 。伯 乐 一 顾倾冀北,罗之门下真吾徒。 在生活上秦学溥对崔述也是倍加关照的,在魏县被漳水 冲淹 ,房屋倒塌 ,城 内荒芜 ,居 民只有几家 的情况下,秦学溥却 能在礼贤台高地,砍去茅草,建筑新房 ,给崔述一宅居住 。这 在当时灾民遍地的情况下,也是一种特殊照顾了。他说: “文 侯昔馆段干木 ,遗址今在东南隅;诛茅作室俾我宅,伯夷所筑 聊可娱 。” 可见他对秦学溥的崇敬与感谢,也可看出秦学溥 对崔述 的知遇和器重 。 以后 ,秦学溥升任 易州知州、真定知府 ,补顺德府 知府 ,崔 述都 曾到其衙署中探望、拜访 ,过从较多,秦是他的人生旅程 中影响较大 的知 己之一。 馆于武安 。乾隆三十三年 ( 年 )年方二十九岁的崔 述,会试不第后,为了生活,不得不走上教书的道路。他在武 安县设馆教书。 崔述在武安设馆的时间不算太长,其妻成静兰写有 《武安 ① 阳桥鱼 ,据 《说苑 政 理 》篇:“夫 投 揄 错 饵 ,迎 而 吸之 者 ,阳桥 也 ”。阳桥 是 一 种 白鱼 。桥 亦作鞒 。 《遗书》,《考信附录》卷一,《少年遇合记略》。 《遗书》,《考信附录》卷一,《少年遇合记略》。 第 28 页 即事》诗 ,诗 中说: 尘中踪迹凭谁识 ?庑下萧条 已共尝 。 从此不须施绛帐,与君归去伴沧浪。 表 明他们夫妻一起离开 了武安 ,又双双 回到了魏县家 中。在 武安教书时,崔述在教书之余 ,于八月间亲 自编选其古唐体诗 若干首,题名 《弱弄集 》。这是崔述编撰 的早期诗集 ,也就是纪 闻歌为之作序 的诗集 。该序对此诗集及崔述 的学识才能 曾作 评述如下: 以东壁之才情 豪迈 ,岂六韵八韵所能拘;天马行 空 ,知不可 以羁靮絷也 。以东壁之识议卓越 ,岂平 平 仄 仄 之所 能缚;神 龙变 化 ,知 不可 以尺 泽 困也 。其 体高龙 门之桐 ,其气雄黄河之水也 ;其神洁玉壶之 冰 ,其 色 古太 庙之 鼎 也;其 声宏 黄 钟之 音 ,其 笔健 太 阿之 锋 也 。故 其 为 诗 也 ,浑 浩 流 转 ,疏 落 磅 礴 ,沉 郁 痛快 ,蕴藉 风流 ,无体不 备 ,无美不具 。 序 中对崔述 的文章也有评说,认为其文“ 数千 言 ,如 海如潮 ,具征实济 ,深服其为古文圣手 ” 。 可见,崔述是一位才华不凡、见高识深、诗文并茂、卓荦奇 伟 的人才 。 ① 《遗书》,《二余集 爨余吟》:《武安即事》 《遗书》,《知非集》,《弱弄集旧序》 第 29 页 我们从崔述 的身世 中,窥知他 的成长是深受其家庭 的影 响 。正 如他 自己所 言:“余幼而 愚鲁 ,长而钝拙 ,于人事一无所 长 。所幸先君 (指其父崔元森)邃于学而勤于教,虽寝食出入 时,耳提面命 ,曾不少懈 ,以此得少有所窥 。” 所 以崔述追索 其学识由来 ,认为得于其父 。而其父之学 问又得 自于崔缉麟, 是为一脉承袭的家学 。由于这种学术渊源和影响,故在 《考信 录》成书之时,崔述谈及 自己学识的来源时,不能不谈及其先 辈 的思想影响。崔述讲得很清楚,他认为 《考信录 》之作 ,“非 余一人之力所能,必有为之前者而后有所受,必有为之后者而 后有所授 。” 这些话辨明其思想的来龙去脉 ,考证其 由来和 发展 ,有助于观察其学术全貌。 我们不难看出,正值而立之年的崔述,在书香 门第的熏陶 下,家庭教育的感染下,由于他 自己的努力学习,已逐渐地成 长和成熟 了。他 已具备 了优 良的经史学识和文化素养 ,具有 了颇高的辨伪考信 的才华和敏捷 的思维考辨能力 ,拥有 了从 事辨伪考信研究的基础 。 ① 《遗书》,《考信附录》卷之一 《家学渊源》。 ② 《遗书》,《考信附录 考信附录 自序》。 第 30 页 崔述三十岁时结束了在武安的教书生涯,回到了魏县家 中。他反复思量 自己今后应走的人生道路。虽然父亲希望他 在科举考试 的路上再奔一程 ,为家庭、为本族争得些荣誉 ,但 他 自己则对此 已感到厌倦,不是 由于科举考试多次受挫心灰 意冷,而是 内心感到科举的要求与 自己想做的事业全然不合。 他 的理想是要“辨伪 ”、“考信 ”,以匡正种种谬舛伪误,维护真 正的儒学,这与“时文 ”即举子业 的要求是南辕北辙,无法统一 的。他陷入了彷徨与矛盾之中。 一、异变 的时代 崔述生长在风云多变、波澜起伏、汹涌澎湃的时代大潮 里。从世界范围来看,正在酝酿着并已经进入了一个大裂变、 第 31 页 大发展的时代 。十八、十九世纪前后,世界局势正面临着一个 大的转折,西欧诸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相继完成了社会 变革 ,进入 了近代社会 ,爆发 了产业革命 ,发 明织布 的飞梭、新 式纺车、织机 ,许 多行业 都使用 了新式机器;蒸汽机 的发 明,有 了万能动力机 ,发生了动力革命;机械工业的发展,各类机床 的使用,出现了机器大工业,开始了社会化的大生产 。西方 自 然科 学 的发展 ,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质等学科 的成就 ,使 知识变成了科学,人类对 自然界的认识取得了科学的形式;人 文科 学 的发展 ,出现 了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狄德罗等一批 反封建 的斗士和伟大 的学者 ,在 哲学、历史、政治、经济等学科 引发了革命性的巨变,激发了思想解放与理论革命,极大地激 荡 、冲溃或埋葬着封建制度 。这时社会生产力一 日千里 的高 速发展 ,促进 了社会近代化的进程。 东方大地正在孕育着具有东方传统的变革 。这时在我 国 的中原土地上也充溢着一种时代 的气息 。乾隆时期 ,正是 中 国社会深层次的社会结构酝酿着变异的时期,与此同时,各种 思潮 、各种学术流派,呈现出争鸣裂变 、组合重构的态势 。这 时早期启蒙思想、理学、心学、汉学、考据学 以及反对理学 的思 想派别等等,由于经济文化的发展,也都因势而兴,寻求发展 扩大 自己的力量 。当时,思想活跃,学派林立,对各种古籍和 学术思想都要进行新 的审视和再认识 ,这就引发 了对儒家思 想及古代典籍进行总结、考订、扬弃与发展的思潮 。由于整理 古籍的需要,不能不对各种学术思想进行再审视和再评估 ,于 是疑古学派也悄然兴起 。崔述正是生长在这样 的一个时代 。 在乾隆盛世歌舞升平 的夹层之下 ,潜蕴着社会激烈的动荡和 异变 ,在许多层面上正在发生着重大 的变异 。乾隆虽被颂为 第 32 页 “英 主 ”、“贤君 ”,确 有其 开 明的一面;但在 他 统 治 时期 ,也不 能 忽视其另一面 ,政治的腐败、派系朋党之争、统治者之间的权 势争夺 的激化、贪污腐败和任人唯亲 、压抑贤才等阴暗现象, 难 以一一列举 。繁荣与衰朽 ,盛世与危局,贤明与黑暗在交织 发展 。这时,可 以说是多种矛盾并存 ,而且 日趋发展、 日趋激 化 的时代 。 这种社会变异波及到诸多社会领域 :经济上 ,正在酝酿与 萌生社会结构性的蜕变 ;政治上 ,以强化皇权为中心的权力争 斗的加剧 ;文化上 ,学术思潮 由争鸣趋于单一 ,由群芳争艳到 竞趋考证 ,都是不容忽视的态势和带有骤变性的大变化 。 (一 )社会 结构 的变 异 我 国古代高度发展 的封建经济及其社会结构 ,构建 了我 国光辉灿烂 的古代文 明,全面地奠定 了我 国统一的多 民族 国 家的基础 。同时,它又是我国封建社会诸多特征的集聚焦点, 更是我 国封建制度各种矛盾 的积淀总汇 。经济结构 的发展变 化 ,就使清代乾 、嘉 以后 的社会不能不出现 日薄西山、江河 日 下 的凄凉 图像 ,不 能不演 出“天朝大 国”一幕幕 的悲剧 。 欧洲 的一些 国家就在这时先后进入 了资本主义社会 ,经 济快速发展创造 出近代文 明。这正是西方崛起 的时期 ,也是 资本主义国家向外扩张,奴役、侵略其他 国家 的时期 。而腐朽 的清朝仍徘徊于封建社会之 中。封建 的 自然经济依然 占据主 导地位 ,小农经济仍为主要的经济成份 。不过 ,由于清代社会 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商品经济的较大发展 ,萌发了清代经济和 社会结构 的变异 。因而 ,清代社会 明显呈现 出新 旧交替的迹 第 33 页 象、过渡时期的特征和转折变异的取向。这一切,表明了它是 处在一个社会变革的时代 。 封建 自然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变化 。自然经济 以生产规模 狭小,以产品自给 自足、投入市场流通量较少为其特点。清代 由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集约型农业生产的发展,粮食产量明 显增多;农产品的商品化,商品粮食越来越多,商业性农业的 勃兴,使农产品成为商品,纳入了流通的轨道,从属于市场体 系。市镇网络经济和专业性城市生产的发展 ,需要多种 、大量 的原料 ,促使农村经济作物种植业的发展;社会分工的扩大, 农业人 口非农业化趋势的增长 ,城市与集镇人 口的增多,扩大 了市场的需求,拓宽了商品流通的领域,发展了市场的规模 。 在此基础上,商品经济有了新的发展,封建 自然经济出现了进 一步分解的迹象,加深了封建经济结构的变化。 封建土地所有制结构 的变化 。农 民永佃权 的发展 ,冲击 着封建土地所有制 ,长期为地主所控制的完整的土地所有权, 分解为长期归农民所有的土地经营使用权 (即田面权、田皮权 等 ),农 民掌握 这种权 力后 ,可 以转让 出卖、可 以传 给后代、可 以出租转佃等;地主仍掌握土地的所有权 (即田底权、田根权 等 ),形 成 了一 田二主 的状 态 。这 种 农 民永 佃 制 受 到“乡规 ”、 “俗 例 ”、“民约 ”和 法律 的保 护 。这 时农 民的人 身依 附关系 已 进一步削弱,法律地位有所提高,违犯刑律时一般均能 “依凡 论”处;分配关系也有变化,货币地租的比重不断增大 。这都 表明,封建土地所有制在结构上已有所分解 ,在不同地区不同 程度地发生了变化 。 阶级结构 的变化 。封建官僚、贵族等身份性地主 的腐朽 衰落,非身份性的庶民地主的发展;用暴力掠夺土地已逐渐减 第 34 页 少,用经济手段通过交换的形式完成地权转换的逐渐增多,田 地的来去无常,地权转移的频率加快,庶民地主的不断增多, 地主阶级结构发生 了变异 。农 民阶级 的结构也发生 明显变 化 。清初 ,由于奖励垦荒 ,减 免租税 ,垦 田即为永业 ,推迟起科 的时 限,实行“更名 田”等政策 ,一度使 自耕农 的数量增 多;以 后,由于农民租税徭役负担的加重,人祸天灾的交相逼迫 ,造 成农 民经济 的破产 ,加剧 了农 民的分化 ,大量 的农 民沦为雇 工。雇主的增多,雇工队伍的空前扩大 ,雇佣关系的进一步发 展 ,导致封建社会晚期阶级结构的变化。 明清之际,我国城市和农村的结构发生了变化 。在苏州、 杭州、南京、潞州、济 宁、佛 山、景德镇 等城 市 中,先后 出现 了较 多的手工工场 以及在商人控制下的 “账房”。随着包买商人的 发展 ,商业资本在一些地区控制了家庭手工业者 ,商业资本直 接或间接投向手工业,成为工业资本 。这些掌握货币、生产资 料和原料 的人组成 了城市 中购买劳动力的雇主集 团。这时, 在一些城市 中还存在着大量 的佣工 ,他们大多是从农村 中涌 进城市的、一无所有 的破产农 民,他们只有靠 出卖劳动力为 生 ,组成 了雇工集 团。这两个集 团通过劳动力的买卖建立 了 新 的剥削关系 ,形成 了城市 中全新 的经济结构与阶级结构 的 萌芽,使一些城市面貌开始发生新的变化。 农村中的结构也发生了变化,较普遍地使用了雇佣劳动 。 在农村 中出现 了拥有较多资本 、雇佣工人进行生产 的原始富 农和经营地主 。由于农 民的分化,很多农民破产 ,丧失了从事 个体农业生产的条件,成为劳动力的出卖者,成为受雇于雇主 的长工或短工 。各地劳动力市场 的发展 ,为劳动力的交易提 供了便利条件 ,农村的雇主与雇工之间,萌生了具有资本主义 第 35 页 性质 的雇佣关系和剥削关系 。这是一种新 的农业经营形式 , 与封建 的租佃经 营形式有根本性 的区别 。这是农业 结构 的 变 异 。 从地方性 的区域市场 向全 国性市场发展 。清朝 中原地 区 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不断扩大,各种层次的城市、市镇经 济网络的形成和发展,交通的发达,各种流通渠道的通畅,转 运贸易的发展,逐渐汇成了全国市场形成的条件 。这时,统一 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边疆地区的开发,周边少数 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各地经济联系的密切,又使中原地区与 边疆地 区形成 了互为依存 的经济关系 。由于全 国各地经济上 的共同需要,密不可分的经济关系的发展,由区域性市场过渡 到全 国性市场也就成为历史的必然趋势。 在封建 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 的交互激荡下 ,社会意识也 发生 了变化 。在封建尊王忠君观念 的汪洋大海 中卷起 了一股 反对君主专制 的浪花 。在认为封建土地制度天然合理 的社会 里 ,也 兴起 了一股主 张“均 田”和“耕 者有 其 田”的思潮 。在重 本抑末 、重农轻商的历史传统中,居然掀起 了一重 “弃农经 商 ”、“弃儒经商 ”的热浪,有识者不再视商业为贱业 ,而极力主 张 “工商皆本”。在歌颂皇恩浩荡、太平盛世的正统文化的边 缘和空隙中,出现了一批揭露封建制度黑暗腐败的不朽之作, 这反 映着反封建 思想和商 品经济有所发展和 市 民意识 的兴 起 。这一切,都显示着意识形态领域的变异。 可见乾隆、嘉庆之时正是我国处于历史变革的时期 ,是承 前启后的过渡时期,是从古代文明进入近代文明,从先进变为 落后的关键时期。 这些变异都体现着时代 的特征 ,是探索清代社会经济不 第 36 页 可忽视 的着眼点 。我们 只有掌握这个基本 点 ,才能认清崔述 生活环境 的历史实质 ,才能看 出他 的思想是有其深厚 的社会 底 蕴 的,决不 是无源 之 水、无 本之 木 。 (二 )高度 发展 的皇权 由于深层次 的结构 的变异 ,造成 了社会诸 多矛盾 的 日益 激化 ,皇权受到各种势力的冲击 ,皇帝在心理上也滋长着孤独 而凄凉 的心态 。乾 隆皇帝在维护与巩 固皇权 问题上采取 了一 系列政策性的措施 。他继位初期为 了得 民心 ,实行 了与乃父 雍正不 同的政策 ,总的来说,改变了雍正时政 尚严猛 ,实行了 “宽猛相济 ”的方针 ,他 曾一度推行“宽仁 ”的措施 以宽大为治 , “宽则 得 众 ”。于 是废 除密 奏 ,实 施 了广 开 言路 ,轮 班 条 奏;刑 尚宽平 ,慎用刑 罚,纠偏刑狱 ,有条件地优恤大 臣(雍正 时 的罪 臣),改善士人 的处境 。减轻繁苛的负担 ,去 民之累,减 民之 扰 ,与 民休 息 ,核实垦 田,禁 止虚报 ,限制捐 派 ,减 免税 收 ,开放 矿禁 ,清汰僧尼 ,惩治严刻 官吏 ,减轻对 百姓 的压迫 ,行实政 以 惠 民。 但为 时不久 ,政局 中又弊端丛生 ,老 臣骄横 ,官员萎靡 ,苟 且偷 安 ,懈惰 成风 ,贪污腐 败 ,拉帮 结派 ,聚党 营私 ,排斥 异 己。 乾隆皇帝为了强化皇权 ,保持皇权的发展 ,于是调整了施政方 针 ,强调 要“彰 明国法 ”,厉 行严 治 。乾 隆十 六 年借 伪 造 孙嘉淦 奏稿案 ,兴起大狱 ,甚至要 官员不怕“株连人众 ”,造成“辗转株 连 ,不 胜 扰 累 ”。滥 用 酷 刑 ,“屈 打 成 招 ”。同年 十 一 月 仅 四川 一 省就报 告获传 抄伪 稿 者 多达 二百八十余 人 。短 短 的一年 第 37 页 里,腥风血雨,杀气腾腾,残酷的政策 ,使社会关系急剧紧张 起 来 。 乾隆十七年 四月湖广爆发了马朝柱反清案 ,十月江西上 饶发生何亚四谋反案 ,十八年正月福建漳州发生蔡荣祖谋反 案,广东东莞发生莫信丰 “聚众为匪”案等 。乾隆对此采用 血腥镇压措施,公然要求多加诛戮, “庶愚民知所惩儆 ” 。鄂 尔泰与张廷玉各立 门户 ,形成两大派 ,“渐至分朋 引类 ,阴为角 斗 。” 又借孝贤皇后之死生事 ,乾隆以皇后死皇长子永璜无 哀伤 的表情 ,加 以公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