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余莉开讲》之品读《群书治要》第十八集:君子四重

 情缘半岛 2022-01-22
图片

君无戏言的典故

我们中国人有句话说“君无戏言,这个成语有一个典故。在《群书治要·史记》中记载着,说天子无戏言,言则史书之,礼成之,乐歌之。这个叔虞是周成王的弟弟,又一次这个成王跟叔虞开玩笑,把铜叶削成的圭赠给叔虞,这个圭就是古代的诸侯朝见天子的信物。成王就说:用这个来封赐你。结果这个史役呢,就请成王选择一个良辰吉日,封叔虞为诸侯。成王说:我只是给他开玩笑罢了,史佚说:天子无戏言,天子没有不慎重的话,没有开玩笑的话,只要这个天子的话一出口,史官就会把它记录下来,还有用礼仪来完成它。用乐音来歌颂。于是,周成王就封叔虞为唐国之侯。所以君无戏言,或者天子无戏言的典故,就出自这里。这告诉我们,作为一国之君,作为领导者,说话不能够不慎重。

图片

刘余莉教授简介

刘余莉,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士、硕士毕业,英国赫尔大学博士,新加坡国立大学哲学系博士后。现为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伦理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客座教授。著述丰富。曾应邀到英、意、美、加、澳、日、新加坡、印尼、中国香港等地进行演讲和研讨。

2015、2016、2017年,先后三次应邀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法国巴黎总部,围绕“从《群书治要》看圣贤教育的重要性及如何加强道德教育”做主题演讲,对中国传统文化“东学西渐”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第十八集  君子四重

图片

我们知道,中华民族独有的人格理想是君子人格,中华文化长寿的秘诀在于君子之道。中华文化的血脉里沉淀和赓续着君子的品格与风范。《论语·学而》有言:“君子不重,则不威。”意思是君子如果言行不庄重,那就沒有威仪,也不会让人生起尊重之心。西汉扬雄所著《法言·修身》有云:何如斯谓之人?取四重,去四轻,则可谓之人。何谓四重?重言、重行、重貌、重好、言重则有法,行重则有德,貌重则有威,好重则有观。

中央党校刘余莉教授精彩解读《群书治要》,教导我们如何重言、重行、重貌、重好,做一个内外兼修的真君子!敬请收看本期《余莉开讲》之品读《群书治要》第十八集:君子四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