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祖国中医的几种境界

 医易小子 2022-01-22

赌医

这种医生在古代就是随便在地上找个草药,然后试一试能不能把病治好。这种医生在现代就是百度一下或者是找一本偏方的书,一种病有100种治法,就随便弄一条试试。

因为这里有赌博的成分,可能有奇迹,也可能没有用,方法效率低。

仿医

这种医生在古代就是在师傅的教下,遇到什么样状态的病人,该怎么判断用什么医药。

这种医生在现代,要么是学院派死记硬背,要么是自己看书,或者在网上查一查依葫芦画瓢。

不管是什么病,只要症状对应上去了,然后就按照相应的理论推导一些方法,然后再按照方法去治疗。

这种当然相对第一种要好很多了。人类的学习经验要么来自于直接经验,要么来自于间接经验。否则完全靠自己总结,那么接触的病人总是有限的。

这样的医生永远不可能超越他的老师,不可能超越书本,书本上解决不了的问题他也解决不了。

病人的症状如果没有按照书本的方式,那么他就有可能解决不了。

研医

在古代这种医生第一个写书的人,就是这样的人所有后面的医生都照搬他的,听他的,信他的。这样的人一定是有自己思想的人。

当然有自己的思想也是非常可怕的,因为他要把病人当做小白鼠。

现在的执业医师法就是不允许医生使用超出书本的方法去帮助别人治病。导致很长时间大量的疑难杂症,在医学研究领域从来都没有突破。

民间中医虽然有一些突破,但是毕竟那不是主流。而且民间的中医没有办法接触大量的案例。就算有突破也帮不到,大多数的老百姓。

这样的民间中医可以理解为民科(民间科学家)。

当然现在的研医已经跟古代的不太一样了。因为古人信息是闭塞的,而现在的信息是开放的。

因此现在的民间中医已经没有什么门派局限,现代民科,可以使用中医,西医,外治法,饮食疗法,运动疗法,气功疗法,心理疗法,现代科学数理化,还有计算机原理,电器自动化原理,甚至烧锅炉的原理,发豆芽的原理,不管什么专业领域,都可以利用一些自然现象理解人体本质,追求生命的本质和真相,研发自己治病的方法和策略。这个就是研医。

作为一个研医,不一定就是水平高的,有成功也有失败,但如果有机会经常接触病人的医德高尚知行合一者一定会成为高手。

因为高手首先是自矜己德,先医好自己的身体而后才能医人,是高能量的有大智慧的,注重学习与积累能量的,精通哲学与自然学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这样才能不断的提升理论应用于实践。才能不断的发展医学科学,不断的接近生命的本质。

不过这样的民科也只会帮助那些懂得感恩的病人,以及有大爱的病人。

因为有大爱的病人才会愿意做小白鼠,当自己成为了成功案例的时,自己好了也可以帮助别人,自己成为失败的案例的时候,也可以帮助民科找到短板,为后人铺平道路。

民科把科学当做自己的专业,如果不是富二代官二代(当然富二代和官二代大多也没有这个德行)

因此他自己的能量也不够,需要懂得感恩的人输出一点能量,然后他才能付出一些能量燃烧自己的能量,帮助病人研究出根治疾病的方案,然后督促和监督病人执行,达成科学实践的最终成果。每一个病人都是一个胜利的结果,每一个病人都是一个艺术品,每一个病人都是一个科研成功的结果。

当然做研医是非常有风险的,因此必须要做到不急功,不近利,遵自然,法天地。只帮助那些有爱和懂得感恩的人。因为拯救恶人就是违背天道的行为对于有爱心的穷病人可以免费。

机圆法治

这是因为疾病不是一成不变的,疾病在变化,治法也要随之而变化,这是辨证论治的高一层次,也就是我们中医的辨证论治水平提高了一个境界,对疾病规律的掌握,对疾病治疗的把握,能够机圆法活善于变化,疗效自然也会提高。

非法为法

(我把它稍稍改为“不法为法”,不以成法为法,不以现法为法。

更加运用自如,掌握疾病治疗的主动权,这是辨证论治的最高境界。应该说这才是中医的精华所在,这种境界才能把中医发挥极致。上工治未病,上工也用上药,何谓上工治未病?一是预防疾病的发生,以预防为主;何谓上工用上药,因为上药无毒无副作用。

二是治法先机,在疾病发展的每一过程中都能把握先机,治未病,治病之先。这就是不法为法。

发挥中医的特色和长处。必须得10 年的摸爬滚打,埋头苦干苦学。

中医要立足就必须提高自身的临证水平,必须在辨证论治上下功夫,力求达到境界。

要充分发挥中医的疗效就必须挖掘中医的多种治疗手段,综合疗法,不要自己瞧不起中医传统的简便廉验的治疗方法。单方治大病,小药可起沉疴。

要理直气壮、踏踏实实地向古人学习,向西医学习,达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这样中医不但可以与西医和谐发展,还可共同提高。我们的中医大学生20多岁本科毕业,就要进入医院,进入临床,要学习大量的西医知识,以适应临床工作,这是好事不是坏事。

但如果学了西医就忘了中医,到30岁以后还不转回头好好钻研中医,到40岁他就对中医没有体会,50岁人们就不会认为他是个好中医,60岁就成不了名中医、名老中医。

孔子说: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随心所欲。

这个话用到中医的境界上也是十分合适的。在中医院校读书的时候,应当认真学好中医理论,学好中医知识,打好坚实基础,到了30岁时要立足中医的位子上,所谓三十而立;四十了,更应坚定信念而不惑,至少要能熟练地对号入座;五十了,才会对中医有深切的体验而知天命,做到机圆法活;六十了,才会一顺百顺,才能走向随心所欲不法为法。六十以后,才能运用自如地发挥中医的水平。

我有三宝:一曰慈,二曰简,三曰敢为天下先!

………中华望诊思疗法:创始人  青囊伯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