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常见的9种“虚”,一起来看看如何调理

 建老真人图书馆 2022-01-23

1、脾阳虚:是指脾阳虚衰,失于温运,阴寒内生,肾阳不足,命门火衰引起的症候,常见表现有:消化不良、四肢不温、畏寒怕冷、大便稀溏、小便短少、舌淡苔白等症状。

治疗:温中健脾

药用:理中丸加减(附子、人参、干姜、甘草、白术)

常见的9种“虚”,一起来看看如何调理

2、脾气虚:多是因为饮食失调,劳累过度,久病损伤脾气所引起的症候,常见症状有肢体倦怠、少气懒言、面色萎黄、形体消瘦、大便溏薄等。

治疗:健脾益气

药用:四君子汤加减(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

常见的9种“虚”,一起来看看如何调理

3、肾阴虚:是由于肾阴亏损,失于滋养,内热虚盛引起的症候,常见有头晕耳鸣、失眠多梦、五心烦热、潮热盗汗、遗精早泄、腰膝酸痛等症状。

治疗:滋肾补阴

药用:麦味地黄丸(麦冬、五味子、熟地黄、山萸肉、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

常见的9种“虚”,一起来看看如何调理

4、肾阳虚:多由年老肾亏,久病伤肾,房劳过度引起症候,常见有功能减退、小便清长、四肢发凉、畏寒怕冷、阳痿早泄、精神不振、神疲乏力、嗜睡多梦等症状。

治疗:温补肾阳

药用:金匮肾气丸(地黄、山药、山茱萸、茯苓、茯苓、牡丹皮、泽泻、桂枝、附子)

常见的9种“虚”,一起来看看如何调理

5、心阳虚:是由心阳不足,虚寒内生引起而定症候,常见症状有心悸肢冷、失眠多梦、胸闷气短、舌淡胖、苔白滑等。

治疗:补心气,温心阳

药用:柏子养心丸(柏子仁、党参、黄芪、川芎、当归、茯苓、远志、酸枣仁、肉桂、五味子、半夏曲、炙甘草、朱砂)

常见的9种“虚”,一起来看看如何调理

6、脾阴虚:多是因为饮食不节,过食辛辣,湿郁化热,损伤胃阴所致,常见症状有口干咽燥、心烦消瘦、大便干结、消化不良等。

治疗:养阴和胃

药用:薯蓣芄(薯蓣、当归、桂枝、神曲、地黄、甘草、大豆黄、人参、阿胶、川芎、白芍、白术、麦门冬、防风、杏仁、柴胡、桔梗、茯苓、干姜、白蔹、大枣)

常见的9种“虚”,一起来看看如何调理

7、肝郁气滞:常见症状有情志不舒、胃痛、腹痛、舌苔薄白

治疗:疏肝解郁、理气消脾

药用:柴胡疏肝散(陈皮、柴胡、川芎、香附、枳壳、芍药、甘草)

常见的9种“虚”,一起来看看如何调理

8、肺气虚:多是由寒温不适,悲伤不已,久咳伤气所导致而定症候,常见有身体疲倦、动则气喘、面色恍白、声音低怯、舌淡苔白等症状。

治疗:补益肺气

药用:保元汤加五味子(人参、黄芪、生姜、炙甘草、五味子)

常见的9种“虚”,一起来看看如何调理

9、肝血虚:多由肾精亏虚,精血不足,脾胃虚弱,久病损耗阴虚多引起的症候,常见症状有面色无华、头晕耳鸣、视线模糊、肢体麻木等。

治疗:养血补肝

药用:四物汤(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

谨记:方剂使用需要根据具体的症状服用,一人一方,不可盲目套用!#健康解密##中药##健康真相馆##我要上 头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