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尽其才 三家灭智

 昵称4X6owk9e 2022-01-23

晋国是春秋时期的强国,最后大权落在了智氏、范氏、中行氏、赵氏、魏氏、韩氏六卿手里。范氏、中行氏先后被灭,最后只剩下四家,这四家以智氏实力最强。      

    智氏集团想要吞并其他三家企业,也不想想策略,直接就向每人要一家一百里地的子公司。  

  

    韩氏集团董事长韩康子虎不想给,CEO段规说“给他!智伯瑶这个人为了利益什么都干得出来,我们不给,他就会吞并我们。给了他之后我们就没事了,然后我们再找机会要回来。”  

    魏氏集团董事长魏桓子驹也不想给,他的CEO任章更厉害说:“给!怎么不给。我们不给智氏就会把矛头对准我们。给了他之后,他就会更加骄傲而轻敌,我们再与他联盟,找机会从内部攻破他。最后还引经据典——智氏之命必不长矣。《周书》曰: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与之。”   

     韩氏、魏氏都给了地,赵氏集团董事长赵襄子无恤却直接拒绝了。智伯和韩、魏两家约定,我们去吞并赵家,把他的公司给分了。韩、魏两家正中下怀,这正是两家的策略。  

 

     三家打过来了,赵襄子带人死守大本营晋阳。赵氏集团前任CEO董安于曾在晋阳子公司盖了很高大、结实的办公楼,加上晋阳子公司负责人尹铎经营有方,他的公司员工工资高,社会保险待遇好,人民幸福指数高。赵氏集团凭着晋阳守了一年。可打着打着,赵襄子发现流水线上弓箭不多了,心想这可完了,守不住了。他的CEO张孟谈说:“当年董安于盖办公楼的时候,预备了无数之箭,咱们看看去。”结果把办公楼围墙一拆,发现都是做箭杆的材料,把做柱子的铜融化了,就是无数的箭头。智伯一看,打持久战人家不怕啊,那我就不管生态平衡了,用水淹城。晋阳的老百姓只能跑到房顶上避难,就是把木头做成了小船,却没有一个人投降的。赵襄子说,这是尹铎的功劳啊!张孟谈说,现在已经很紧急了,我还是去会会韩氏和魏氏两家,让他们帮咱们吧。  

     智伯一看水攻很有效,得意忘形,对韩康子虎、魏桓子驹说:“水能灭国。晋水能灭晋阳,那么汾水也能灭安邑(魏氏集团),绛水也能灭平阳(韩氏集团)。”两家心里说,这头狼,碗里的肉还没吃下呢,就把我俩看成锅里的肉了。口里却奉承不已。智氏的CEO疵看见了,说:“韩魏两家肯定要反了。”智伯说,你怎么知道啊?疵说:“从他们的心态上看出来的,我们约定灭了赵家,就三家平分。可现在赵家马上就要灭了,他们脸上不但没有喜悦之情,还面带愁容。那是怕我们下一步攻打他们,所以我说他们靠不住了。”智伯这家伙立马就把疵的话告诉韩康子虎、魏桓子驹。这两个人马上这是谣言,你这个疵怕是赵氏的无间道,说这个话就是让我们不和,我们难道不想得到赵氏的产业吗?难道会傻得去做危险的事吗?疵后来问智伯,您怎么把我的话都说给他们听啊,这不是出卖我吗?智伯还嘴硬,说没有啊。疵说,还没有,他们看见我之后,端正着身子却急急地走掉了,那是怕我看穿他们啊。智伯很不高兴。疵马上要求出使齐国,心里想,我还是保住命要紧,下次一定找个明智的老板。  

      张孟谈和韩康子虎、魏桓子驹一商量,大家觉得事不宜迟,还是一起把这个贪婪、凶狠、愚蠢、狂妄、独断的智氏灭掉好了。得到了韩、魏两家的帮忙,赵家反灌水淹了智家,一举杀了智伯,灭了智氏一族。    

     四家公司,最大的智氏集团反而灭亡了,另三家却越来越兴旺,最后不但分掉了晋国,还得到了周威烈王的册封,成为了上市公司,跨国集团。这是什么原因呢?   

     司马光认为智伯是才胜其德,他是失德而败亡。我认为,智氏是不善于使用人才,最后坐失良机。韩家的段规、魏家的任章、赵家的董安于、尹铎、张孟谈都是人才,但是人才还要有他发挥的空间。段规、任章的老板从谏如流,董安于、尹铎、张孟谈的老板知人善任,这都发挥他们的长处。  

    其实智氏除了洞察于微的疵以外,还有人才。当初智伯瑶的老爸智宣子立智瑶为后的时候,智果说,智瑶有五种能力比别人强,他胡子漂亮、射箭臂力强,舞蹈才艺好,文章智慧佳,性格强硬果断,但是就是有一点不好,就是不够仁慈,不能容人。如果有五种比别人强的能力,但是又不能容人,他能和谁做朋友呢。如果立智瑶为后的话,智氏必灭。后来智宣子执意立智瑶为后,智果马上带着家人改姓辅氏,改名辅果。智氏灭族的时候,只有辅果一家存在了下来。

      智氏还有一个人才叫智国。当初,智伯和韩康子虎、魏桓子驹在蓝台宴会的时候,智伯戏弄了韩康子虎,侮辱了段规。智国就告诉智伯要做好防备。智伯说,那我还怕什么?智国说,《夏书》有之曰:一人三失,怨岂在明,不见是图。夫君子能勤小物,故无大患。您宴会一次就侮辱了人家的两个首脑,还不做防备。连蚂蚁、黄蜂、蝎子都知道报复,何况是首脑人物呢。智伯不听。后来智国在智氏灭亡时候和智伯一同死难。 

      智氏难道是没有人才吗?不是的。有疵、智果、智国三个人才而不能用,让君子远遁,忠臣死难,这不是悲剧吗?   

   “微子去之,箕子为奴,比干死而谏。子曰:殷有三仁焉。”智氏亦有三仁,而智伯不能用。智氏灭亡不是正常的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