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D

 海阔天空sjwk 2022-01-23


作者单位: 民权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神经外科常见的急重症之一,手术治疗方法较多,有开颅大手术血肿清除术、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神经内镜下和内镜通道内清除脑内血肿微创穿刺置管引流术(硬通道、软通道)、立体定向血肿清除术等等。但脑出血的精确定位是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或开颅手术的关键所在。目前定位方式有很多种,借助一些仪器,设备都能够达到精确穿刺的目的,随着数字医学的发展,基于计算机的虚拟手术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即可降低时间成本,又可以在病人手术前制定个性化的手术预案并进行演练,最大程度的降低手术风险。

病情摘要(以此例病人数据设计)

65患,既往高血压病史10余年,服药不规律。夜间起床时突发左侧肢体无力伴呕吐2小时入院。查体:BP:180/110mmHg,P:76/分。朦胧状态。左侧肢体刺痛不动,左侧巴彬斯基征阳性。

00. 入院时原始数据拷贝3D软件。

01.  入院时CT数据,导入3D程序,血肿建模

02.  利用3D软件计算血肿量约43ml,较多田公式计算血肿量相对准确,血肿在颅内三维图像。

03. 三维显示头颅体征。

04. 模拟血肿在体表投影定位。

05. 如行开颅手术,则骨窗设计依据血肿位置体表投影规划。

06.术前模拟手术开窗

07如行微创穿刺置管治疗,则术前规划如下。

08.穿刺夹角、穿刺方向及深度自动计算(黑色箭头所指)

09.设计打印3D导板穿刺置管

  1)建模

(2)剪切制作导板

(3)可机打成型,顺设计通道穿刺。

     

       有了以上术前规划,相信会对手术有更好的帮助,规划后剩下的就交给手术治疗啦!是选择哪种手术方式,要结合自身的手术经验及各医院条件、病人体质等各方面原因综合考虑。

复习一下脑出血手术指证:

1).发病72h内、血肿体积20~40 ml、GCS≥9分的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可应用微创手术联合或不联合溶栓药物清除血肿(II级推荐,C级证据)。

2) .40ml以上重症脑出血患者,血肿占位效应导致意识障碍恶化者,可考虑微创手术清除血肿(III级推荐,D级证据)。

3). 72小时内的幕上出血量≥30ml,幕下出血量≥10ml者,可考虑行小骨窗血肿清除术(II级推荐,B级证据)。

3D-Slicer 是一款开源免费的多平台影像处理软件,可以用于三维重建、手术策划和3D打印等。在曹主任、束主任、霍主任及王博士等各位大佬的无私奉献下,3Dslicer在国内得到了极大的普及。我科在学习了各位老师分享的教程后惊叹不已,受益匪浅!以上仅是对于脑出血3D规划术前体会,相信3D-Slicer应用会在临床工作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