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代巨人:明末耶稣会士在中国的故事》【历史】:读千卷书之第264本—每天1分钟读1本书

 于兆鹏 2022-01-25

《一代巨人:明末耶稣会士在中国的故事》【历史】:读千卷书之第264本—每天1分钟读1本书

今天分享中国史书籍的第二十三本书:《一代巨人:明末耶稣会士在中国的故事》。

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这些熟悉的名字与明万历、崇祯、清顺治、康熙等历史时期联系在一起,描述了天主教在中国逐步生根的过程,致敬思想布道者。

一、致力于智力传教的耶稣会传教士们两大文明第一次全面地碰撞、交流和相互汲取营养,是由被本书誉为“一代巨人”的、以利玛窦为代表的耶稣会传教士们,以及他们的中国朋友们成就的。一方是借助“文化适应”、“科学传教”策略而试图把他们的宗教传播到中国的虔诚的西方神父;一方是被新鲜的科学知识所吸引而期望以此来富国强兵的“开明开放”、“锐意改革”的中国进步知识分子。

从今以后的策略,更应注重智力传教。”“建立一个遍布全国的、高层的友好人士的网络。”“静静地渗透和在文化上逐步适应;要摒除'欧洲人主义’;与欧洲人,特别是与在澳门的葡萄牙人的接触,要保持在一个低水平;传教工作需要的资金可以从中国获得。只要在资金上还须求助澳门,就要'小心从事,尽量少用’;当在天主教教义上不存在妥协问题时,避免同中国人的偏见和猜疑发生不必要的冲突;传教的工作要'慎重、不声张,用好的书籍和有理性的辩论向学者证实我们教义的真实性,让他们知道我们的宗教是没有害处的,只会给帝国带来好的朝政和平安的局面’;在发展天主教徒时强调质量而不是数量。”

1552年12月2日的晚上,弗朗西斯科·沙勿略,这位打开日本信仰之门,并梦想着在中国也做出同样业绩的耶稣会士,在一个叫作“上川岛”的小岛上死去了。与此同时,在广东的监狱里,葡萄牙的囚犯在痛苦地呻吟,神秘的中国紧闭着大门。

二、传遍整个中华传遍了整个中华”并不是夸张的说法。就拿离北京最远的省份之一——贵州来说,该省的总督郭子章也刊印了利玛窦绘制的世界地图在介绍著者时,他称利玛窦为地理学家

请尊敬的陛下将一切事物放置一旁,甚至是一千个弗兰德(Flanders)人的入侵,或者是恢复圣地(Holy Land)。不管是恺撒,还是亚历山大大帝,都从未面对如此壮观的军事上的挑战。自从天主教开教时代以来,还未有如此重要的神圣的举动。”即使是丰臣秀吉,这个被征服世界之梦冲昏头脑的人,也讲不出比这番话的调门再高的言论了。那些认为范礼安夸大了中国人的担忧,或者夸大了导致这一担忧的原因的人,看来是大错特错了。

汤若望、龙华民、李天经,以及历局的官员们,还有国子监的太学生们,在耶稣会士的住所门前等候着。他们按照惯例,以叩头来迎接皇帝赐的牌匾,这一礼仪是在住所的主要房子里进行的。随后便是举行宴会。与此同时,受如此多的高官显贵们的吸引,一大群围观者拥堵在外面的街道上。

三、汤若望的名望。李自成的军队撤退的那些日子,是京城新的恐怖时期。他的后卫部队焚烧了皇宫,又焚毁了其他宫室,最后殃及老百姓的住房。汤若望在他的住所里听到礼拜大厅的屋顶坠落的声音,同时熊熊火焰烧毁了华丽的柱子,顿时大厅成为一片废墟。他的很多邻居都跑到他的住所寻求避难。火把从街道上掷进来,火箭点燃了房顶,滚烫的灰烬和还在燃烧的木头纷纷落下,但是高度警惕的难民们抢救了汤若望的住所,而与此同时,这一地区的其他所有的房屋都被付之一炬。一群强悍的人要闯入教团的住地。其中领头的两个人因为几个月前向汤神父借钱遭到拒绝而怀恨在心。汤若望手持一柄巨大的日本宝剑,站在大门内侧。汤若望不无得意地描述了当时的情景:他高大的身躯和一脸茂密的大胡子,足以使所有的来者胆战心惊。结果那些人都离开了。

这是没有疑问的,就是在这些年里,汤若望是帝国中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荷兰1656~1657年访华使团的一个成员写道:“汤若望神父是如此得宠于这位王子,他随时都会来造访汤神父。”1661年,南怀仁报告说:“在帝国中,汤若望的影响要大于任何一位总督或最受尊敬的亲王。在中国,汤若望的名字比其他任何一个欧洲著名人士的知名度都要高。”鲁日满谈道:“中国自从有皇帝以来,我没听说过有任何一个外国人被授予如此多的荣誉和得到君主如此隆重的宠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