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除夕将至,老话说:“除夕三不空,来年不受穷”,三不空分别指啥

 一甲山人 2022-01-25

今年农历的腊月二十九就是除夕,除夕是农历年的最后一天,也是新旧之年的交接之时。除夕有啥特点?老人说:“除夕三不空,来年财不空”,是啥意思?“三不空”分别指的是什么?


除夕有啥特点?

在农历之中,每个月的最后一天为晦日,也就是月亮即将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的时候,所以晦日的夜晚是看不到月亮的,因此“晦”为月尽,有“黑暗”和“晦气”之意。晦日当天,太阳和月亮一起落下,谓之“日月合宿”,也就是太阳和月亮一起回家休息了。

农历的腊月是一年的最后一个月,也就是一年中的“晦月”。而腊月的最后一天就是“晦月”的晦日,是一年的晦气聚集之地。晦气聚集之后,就变成了“夕”。因此“除夕”的意思就是除掉“夕”,也被称为“祟”。在新旧之年交替之时,“夕”就会跑出来捣乱。

于是人们在除夕之夜吃饺子,以增强自身的力量来抵抗“夕”。最初的“压祟钱”也是用来压住“祟”的,也就是压住“夕”,因此压岁钱要在除夕夜之前给小孩。人们在除夕之夜有“守岁”和“踩岁”的习俗,都是为了驱赶“祟”,所以除夕最主要的习俗就是除掉“夕”。


“除夕三不空”指的是啥?

一、除夕不空锅

相传朱元璋小时候家里非常穷,父亲早亡,他与母亲相依为命,经常吃不饱饭,靠乞讨为生。有一年除夕之夜,朱元璋饥饿难耐,乞讨又不合时宜,毕竟除夕夜乞讨到别人家,就如同送“穷”上门一样,惹人讨厌。

于是朱元璋就偷偷跑到一户人家的厨房,想偷一些食物充饥。结果那家人厨房里什么都没有,锅里空空如也,他一气之下就把人家的锅给偷走了,但是在回家的路上,他就觉得如此做不合适,于是就把锅又送回去了。


后来朱元璋当了皇帝,回忆起自己除夕之夜偷锅的经历,又想起还有很多人像他曾经一样穷,在除夕之夜吃不上饭。于是就下令除夕之夜锅里不准空,要在锅里放两个馒头,久而久之就成了一种习俗,称为“压锅”,俗话说:“除夕锅空,来年肚空”,就是这个意思。

因此人们在除夕之夜,总会在锅里放一些食物,意思就是到了一年的最后一天,自己家里依然有余粮,锅里依然不空。人们常说:“穷的都揭不开锅了”,所以人们在除夕之夜不空锅,也是一种美好的寓意。


二、除夕不空灯

以前的灯也就是火,是在一个小容器中放一些油,用棉绳放在油中点燃后,用以照明。其实有电灯的年代并不长,在七十年代以前,很多农村都还在用煤油灯,灯光很暗,过一会儿,还要挑一下灯芯,让灯火稍亮一些。

就算是油灯,人们平时也不舍得用,基本上都是吃过晚饭就睡觉。但是到了除夕之夜,人们会提前把灯里的油填满,并且除夕的灯火彻夜不灭。一方面是为了迎接新年的到来,奢侈一把,另一方面是为了“守祟”,俗称“照虚耗”。


“照虚耗”是一种古老的习俗,《岁时杂记》说:“交年之夜,门、及床下以至'圊溷’皆燃灯,除夜亦然,谓之照虚耗”。“圊溷”指的是厕所,所谓“虚耗”也就是晦气,或者是“祟”。也就是借着灯火的光明,把除夕的“祟”赶跑。

当然灯火的灯光很小,所以人们还会在院子里燃起一堆篝火,其意义都是一样的。很多古诗中都描写了这一场景,比如:“阖门守初夜,燎火到清晨”,“除夜清尊满,寒庭燎火多”等。在除夕之夜,人们常以松柏枝来烧火,俗称“烧松盆”。

当然庭院的篝火不一定能烧到天亮,但家中的灯火要彻夜不熄,所以就有了“除夕不空灯”的说法,也就是灯中不能没有油。如果连除夕之夜的油灯都燃不起,也就预示着家里很穷。所以人们为了来年顺利,就算再穷,也会在除夕之时,把灯油填满。


三、除夕不空房

由于除夕是一年的最后一天,是晦月的晦日,也是灶王爷回归之时,是辞旧迎新的日子。如果除夕之夜家里没有人,晦气和“祟”就会赖着不走。而新年就是一道坎,晦气和“祟”过了除夕之夜,就来到到新的一年,也就意味着新的一年也不顺。


所以除夕之夜,也是团圆之夜,人们都会聚在家里“守祟”。《风土记》中说:“至除夕,达旦不眠,谓之守岁”。因此除夕要灯不空,锅不空,房子更不能空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