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图说江门-工业文明

 我願追随風趙 2022-01-25
江門
KONGMOON CITY

   小编心声:开这个公众号有将近八个月了,就我自己观察,我写游记是最多人看的,其次就是标题比较特别的推文,我最喜欢写的也是游记,去到一个地方看到什么就描述下来,不需要抒情与修饰多好。最少人看的是什么?就是我现在写的这个专题,图说江门,因为江门毕竟是一个小城市,知名度有限,很少外地的有人会关注他对他有兴趣。不过我仍然在写,一篇又一篇地写。

   因为我爱江门,我爱这个城市的大街小巷,一草一木,家长里短。爱到一种什么程度?

坐着公交车我很想把江门这个地方的人文风物,历史名胜介绍给更多人听,与他们分享,这个令我自豪的小城市。

   写推文无他的,只为心中的一份爱,对文字的热爱,对地方的热爱,对生活的体会,我这些小众公众号也不会有很多人关注,只要找到一些人来分享自己的体会就足够了。但如果我以后真的以写文章为职业,我觉得这是很不开心的,因为热爱的东西如果变成职业来经营,每天为了完成任务而奔波,我感觉我就不会爱了。

之前我用讲故事的方式胡扯了江门墟顶街的由来

现在我就继续来吹江门的曾经的工业辉煌吧

上次讲到江门的墟顶街不断发展

发着发着就变成了江门镇

江门镇一直镇阿镇

镇到了清朝中期

终于“引发”了全中国的大动荡

这是江门墟发源地,墟顶街水埗头

洋人入侵了鸦片战争了

古老的国门被坚船利炮轰开了

洋人们从海上开始入侵

侵着侵着就侵到了内河

作为珠江三角洲上一个贸易强镇

再加上得天独厚的西江蓬江交汇处

洋人们当然也看上了江门

不过墟顶这里泥沙不断堆积

堆着堆着已经成了陆地小河

洋人的大船开不进去

所以他们只好另觅地点停船

择地不如撞地

就选两江交汇点吧

这里江面宽阔大船开进去方便

抢了银子就直接开船跑

想追都追不上

于是一大堆洋人就来到了这个交汇点上

这个点就叫作北街

这是北街教会门口旧照,来自互联网

下图是北街水闸,西江同蓬江交汇处,蓬江河的水很恶心的,西江水是食用水,如果不建水闸后果会很严重。。。

在洋人来之前

北街是没人住的

但既然洋人都来住了

肯定就会有其他人来住了

江门素为侨乡

对洋人也见惯不怪了

虽然知道他们是来抢银子的

但与其以卵击石不让他们抢最后弄成鱼死网破

还不如跟他们合作

大家一起抢

这是网上的图片,100多年前的北街。

sdfd

你可能会上纲上线地说

这是卖国求荣的商人本色

但那个时代清朝政府都给洋人下跪

民间商人的反抗又能顶个什么事

还不如委屈求全

你清朝统治也好洋人统治也好

我不一样要生存吗

北街民居,处处可见西方风情

下图是北街渡口,当年江面宽阔

于是江门镇的人们纷纷来到北街

为洋人服务与洋人交易

北街逐渐开始发展

本来按照我们的逻辑

也应该从北街墟发展成北街镇

但洋人不这么叫

要叫海关

1897年洋人就在北街开建海关

1902年江门就变成了通商口岸

这里的通商口岸和我们历史书上的南京,上海,福州,重庆性质是一样的

只是江门太小了

所以不出名

现在的江门海关,原来的海关我没有去过,不过还在北街

变成通商口岸当然就不能再叫江门镇了

又土气又小气还经常引发动荡

要改个洋气的名字

好吧

按照粤语拼音

KONGMOON CITY

多高大上

名字变洋气了洋人就来更多了

英美法欧洲加拿大的等等都来了

甚至被华侨们成为“小联合国”

大部分是来抢银子的

但也有人士带着理想来的

去传教去救济落后的民族

一个西方人士20世纪在北街最高处照的照片,可以看见当年的北街真的是一个西式小镇

sdfd

因为北街当时是一片处女地

那时完全是按照洋人的规划新建成的西方小镇

洋人来到这里一点儿也不陌生

轻车熟路就马上开始建教堂

建完教堂建医院建学校

宗教意图相当明显

20世纪在北街某条桥上行驶的汽车

sdfd

但如果你指望清政府或者是北洋政府乃至民国政府

在这个不毛之地修一个西式医院建一所近代学校

这显然是不现实的

所以不管怎么说

这群洋人对于中国还是有点作用的

北街仁济医院,1902年由加拿大基督教会在北街创办的教会医院

sdfd

洋人们很开心地在北街抢钱

抢着抢着就被华侨们知道了

我们家乡的钱我们都没抢

骑马过海

什么时候轮到你们抢

这是20世纪初的北街江面

sdfd

所以五邑华侨们纷纷开始往北街跑

跑要力气呀

华侨们拿着这么多钱还挺着个啤酒肚怎么跑得动呢

于是他们说老子跑不动了

建一条铁路吧

于是一大群金山老板就围在一起商量怎么修铁路

经过三天三夜不眠不休的畅谈

他们决定了修一条从新宁(台山)宁城到江门北街的载客铁路

仁济医院旧照

sdfd

说干就干

从1909年到1913年

在台山华侨同时是清朝官僚陈大人的带领下

中国第一条民资铁路悄悄地跑到历史的前台

这就是台山籍旅美华侨,新宁铁路的发起人陈宜禧先生

sdfd

当然建这条铁路阻力也是很大的

想象一下

在清末民初的中国城镇

大家都是混沌未开

守着三从四德无后为大的规矩过日子

这是白沙祠旧貌和新颜

你们这帮子什么华侨

浸过几年咸水就背弃祖宗了

要把我的祖坟铲了修一条什么番鬼铁路

聂马过海

当然不行

不是铲你祖坟

只是在你家门前开一条铁路

那也不行

会破坏我们村风水的

那是陈大人奉朝廷命令修的不行也得行

我管你陈大人李大人

就是监国摄政王来了也不行

我是白石乡长我说了算

陈大人说修了铁路大家都能分钱

有钱分

你早说嘛

修修修

这是新宁铁路北街火车站,建成于1929年,现在还在北街,成为新宁铁路存在过的唯一印记

这是新宁铁路的标志

1913年

新宁铁路修好了

有道是路通财通

铁路修了自然财源就滚滚来

但抢钱要有个理由

怎么抢好呢

看看洋人都在修工厂

好咱们也开工厂

这是新宁铁路宁城车站,1995年被拆除

1913

    由台山旅美华侨余觉之、余乾甫(应该是亲戚,肥水不流外人田嘛)等人集股银12.6万元,在江门文昌沙建成“江门造纸股份有限公司造纸厂”(通称江门造纸厂),这是江门首家机械化轻工企业。

    1913年建成投产的江门造纸厂由台山籍旅日华侨余觉之、余乾甫等人一手创办,工厂的主要设备均从国外购进,是江门第一家采用西方先进技术设备进行机械化生产的造纸厂,也是江门首家机械化轻工企业,开创了广东近代造纸业采用机械化生产和实行股份制发展工业的先河,是当时华南地区三大造纸厂之一。

    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让江门造纸厂迎来了最辉煌的时期,彼时的江门造纸厂员工人数多达30 0 0人,能够生产的纸品超过50种。随着时代发展,曾经辉煌的纸厂已今非昔比,由于各种原因,该厂在20 0 6年已经停工。

    为了消除该厂烟囱对周边的影响和隐患,去年,江门市有关部门已对纸厂烟囱实施爆破拆除;曾经矗立在江门河边的三根带有江门工业发展标志的烟囱,如今已全部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值得庆幸的是,根据《江门市江海区南岸印迹发展策划》,江门造纸厂将被打造成珠西乃至全省工业遗产保护与开发的典范,以延续其工业痕迹。

辉煌时期的江门纸厂

江门造纸厂门口,其实那天我是无意中从船厂走到了那里,真的不知道其实这间厂其实已经屹立超过一百年,几代人的记忆都在这里了

现在纸厂变成危楼了,看着旁边的在建的楼盘,我觉得这里很快也会消失了。

位于礼乐文昌的纸厂新村现在一片宁静,也不难想象几十年前这里热火朝天的盛况,一个工人的工资可以养活全家人的时代一去不复返,时代总是会变的。

 1913

    新会旅美侨胞赵冠山和美籍妻子、电气工程师露丝集股组建“新光电灯股份有限公司”,在三角塘兴建发电厂,这是华侨在江门市开办的第一家电力工业企业。江门市从此有了电灯照明。

  1913

    新宁铁路延伸至江门北街并通车,每天从台山县至北街通车3次,北街火车站成为五邑与港澳进出口货物的集散地。

1919

    余乾甫等人集资兴建东华枧厂(江门市肥皂厂前身),该厂是广东第一家肥皂厂。

    1919

    江门旅新加坡侨胞林汉屏、林奕霖等在江门松庆里开办富华、富荣两家织布厂,这是江门市最早的织造厂。

    1921

    新会华侨黄壮辉、黄惠伯兄弟等人合资在三角塘开办燧昌火柴厂,该厂是江门最早的火柴厂。

    1925

    先后有彭流、冯昌记等机器修理厂和铸造厂开业。至1 937年,机械厂店发展到13家。

    1943

    江门棠记毛巾厂开始生产毛巾,该厂是江门市棉纺厂,即现在的广东春燕纺织有限公司的前身。

    1945

    轻纺工业逐渐恢复和发展,长光电池店、关记电池店、合昌玻璃厂、富华糖厂、造纸厂附属江门糖厂等先后建成投产。

百花齐放

    各类轻纺企业蓬勃发展

    除了造纸业之外,江门在轻纺工业发展上还有不少亮点。1919年-1938年,江门相继开办了织布、印刷、肥皂、火柴、饼食糖果、米面制品、酱油、酿酒等轻纺企业,其中不乏华侨投资的身影。

   -以上资料摘抄自南方都市报

20世纪初年北街的一条桥

sdfd

华侨不断开工厂和洋人抢钱

洋人也继续开工厂继续抢钱

有钱大家一起抢嘛

当然这也给人们提供了很多工作岗位

一定程度促进了江门的工业化

这就是历史书中说的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

原来江门也有

还有这么多

我也是今天才知道

北街老照片

sdfd

在1902年至1949年间

江门的工业一直蓬勃发展

中间也经历了战争

因为抗日的缘故

新宁铁路被国民政府全线拆毁

但既然有洋人看着

日本人也不能把江门怎么样

这是江门工业起飞的时代

这间公司现在也是一座危楼了,里面黑漆漆一片垃圾成堆白天也没什么人敢进去,但难掩当年辉煌

到了1949年后

新政府成立

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反帝

无论你抢钱还是不抢钱的洋人都通通给我滚回你的国家去

于是抢钱的洋人坐着他们来时的大船悻悻然回国了

不抢钱的洋人留下他们的教堂医院也回国了

过了几年

华侨们也被赶跑了

共产主义的钱是国家人民共有的

怎么可以让你私人去抢

这个教堂真的很大里面,不过一般人可能很难找到,因为他隐藏在一家老人院后面,平常一般不开门给人进去,那天我们进去参观也是见到一个阿姨她让我们从侧门进去,还听见有人在讲课,全是小孩子在听,讲的是宗教知识,里面还有宿舍,很多人住在里面

以前的仁济医院现在成为了江门地区最权威的三甲医院

sdfd

但江门这时已经是一个工业城市

几十年的发展

大家都习惯了去工厂干活了

你这时说大家不能去工厂干活了

要继续回家种田

谁愿意回去种田啊

2015年的甘化厂

sdfd

国家没办法只好继续在江门办工厂

1954年

江门船厂建成生产

1957年

江门甘蔗化工厂建成

同时继续把华侨的一些产业继续扩大发展

如江门纸厂

江门的工业文明足够鼎盛

即使是在那个封闭的年代

依然生机勃勃

20世纪6070年代的江门(具体我也不知道)

1958年,周恩来总理视察新会,来到江门的甘化厂,亲笔题下江门甘蔗化工厂这几个字,现在甘化厂拆得差不多了,但这个红字招牌那是一百年都不会倒的

全盛时期的甘化厂,甘化厂是我国"一五"计划的重点项目,是当时引进规模最大、我国首次通过与国外资本及技术合作建设成功的项目,其出产的"莲花牌"白砂糖是当时举国闻名的产品,曾经是亚洲最大的糖厂。而今,人去楼空,只有拾荒者游走于废墟中拾拣废铁。-南方网

2015年的甘化厂

2017年的甘化厂

人去楼空的甘化新村

2015年

2017年

1970年

江门水泥厂建立

出产的“江山牌”水泥当时是非常著名的

20世纪7080年代

江门工业达到全盛

纸厂,船厂,水泥厂,甘化厂如日中天

各种工业百花齐放

远眺江门水泥厂

江门船厂当时也是红极一时,现在也成为房地产开发商口中的肥肉了

江水依旧

放着放着江门镇就变成了江门市

1983年

江门镇以自身绝对的经济实力力压群芳

取得了地级市的名衔

并代管辖旗下的新会,开平,台山,恩平,鹤山,阳江,阳春地区

可谓幅员辽阔盛况空前

在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

江门一直是广东经济除广州,深圳,佛山后

排名第四的强市

一时风光无限

80年代的江门大厦

蓬江大桥建成通车

但常言道

好景不长

乐极生悲

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

广东工业逐渐转型升级

然而江门似乎一直沉醉在80年代的盛世中醒不过来

没有把握住时机

工业升级失败

所以经济开始衰落

90年代的东湖公园

90年代的江门某路,我也不知道是不是江会路

老工厂逐渐倒闭消失在时代

后来建的高新区似乎也挽救不了颓势

现在的工业一直处于半死不活的状态

一直兴隆不衰的只剩下摩托车产业

这也是江门不禁摩托车上路的主要原因

但国内的城市现在都逐渐开始禁摩了

这个产业出口究竟有多少前景?

什么珠西智谷中欧产业园粤港澳大湾区听起来是好听

但真能使江门工业重新兴盛吗?

还是一个个未知数

。。。。。。

大长江集团是江门数一数二的工业纳税大户

其实我写这篇文章是很震撼的

我以前也喜欢中国近代史

看过也背过关于欧美人入侵中国人实业救国新中国工业发展内容

但我以前真的不知道

我一直生活了20年的城市

竟然能与这些事都一一对上号

完全就是中国近代史的百年缩影

以前苦苦背诵那些从来没有去过的地名

原来自己所在的城市就是通商口岸

原来自己一直生活的土地上

就曾经遍布过民族资本主义工业

原来"一五计划''不需要去到鞍山沈阳那么远

江门的甘化厂就是其中的一家

我真的很震撼

真的

未完待续

部分图片格式非原创

dvdf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