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盐多必失——谈谈摄盐量的评估方法 | 协和八

 协和八 2022-01-25

小编按:

为来自某知名重口味省份的同学,小编小时候总是听老人说「吃得咸,看得淡」。然而真的是这样吗?事实上,吃得咸的直接后果是多年后大家看到体检报告单时,所谓「看得淡」就再也实现不了了。可是哪怕叨叨一万遍要限盐,老人也坚称现在自己已经吃得很淡了,这该如何是好呢?

别急!今天小八就带你学习如何评估钠摄入量,用数据来说话!

图片来源: pixabay.com

钠是人体必需宏量元素之一,其主要生理功能是维持渗透压及酸碱平衡,还有助于调节自主神经功能,包括心率、消化、呼吸、大脑活动和血压。但钠摄入过多与多种疾病风险增加相关,包括高血压、胃癌、蛋白尿、肾结石和骨质疏松等。

特别是高血压,钠摄入过多是血压升高的重要发病机制。很多证据表明,钠摄入量降低,血压也会降低。特别是在中老年人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或肾病高血压患者中,减少钠摄入后血压下降的幅度更大。而对于儿童和非高血压成人,限制钠摄入可推迟高血压发作,甚至可能预防高血压及心血管疾病。

我国盐摄入量在国际范围内处于较高水平,其中北方地区相较于南方地区盐摄入量更高。对此,我国及国际相关指南都推荐低钠膳食:中华预防医学会推荐成人氯化钠摄入量<5g/d,而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成人钠摄入量<1970mg/d(氯化钠5g)。

因此,及时准确地评估钠摄入量对于预防钠摄入相关疾病十分重要。目前,评估钠摄入量主要有以下4种方法。

24h尿钠法——金标准




24小时尿钠排泄(24h Urine Collection)是评估盐摄入量的金标准,并且经常被用于验证其他钠摄入量评估方法。

在常规饮食下,从第一天清晨7:00排空膀胱并弃去首次尿液开始试验,把24h内排出的尿液全部贮存,直至次日晨起7:00末次排尿,试验停止。若患者留尿时间小于24h,或者中间有丢失尿液,又或者24h总尿量<500mL,均视为试验失败。

计算方法

24h 钠排泄值 (mmol/d) =尿钠浓度 (mmol/L) × 尿量 (L/d)

24h 氯化钠摄入量 (g/d) = 24h 钠排泄值 (g/d) × (58/23) = 24h 钠排泄值 (mmol/d) × (58/1000)

如尿钠排泄大于100 mmol/d,则氯化钠的摄入约是6 g/d;尿钠排泄大于200 mmol/d,则氯化钠的摄入可能大于12 g/d。

尽管24小时尿钠法是评估钠摄入量的金标准,但该法比较繁琐,受到多种因素干扰。在一般气温及正常体力活动下,人体摄入的钠约90%通过尿液排出,约10%通过粪便及汗液排出。在炎热气候下或高度体力活动的人群中通过尿液排出的钠比例降低。24小时尿钠法还存在尿液收集的依从性、尿量计量的准确性等问题,在一般人群中应用比较困难,适用于大部分住院患者,门诊应用则较少,较难广泛推广。

点尿法——人群评估



点尿法(Spot Urine)是留取单次尿液,测定其钠及肌酐浓度,然后应用身高、体重和性别矫正,将点尿中的尿钠浓度、尿肌酐或尿钾浓度带入公式(见下表),通过计算推测出24小时尿钠量,与24小时尿钠排泄法得出的实际值进行对比,从而验证其数值的准确性。

点尿法常用公式

来源:作者

这种方法简单、易操作、花费小,还可定量地连续检测膳食钠量。但点尿法可能代表的是近几小时内钠摄入量,夜间取样的钠浓度通常低于白天取样的结果,因此与24小时尿钠法相比,采用点尿法评估个体钠摄入量时差异较大。但用于流行病学调查、评估人群钠摄入量时相对准确。

膳食调查法——计算繁琐

膳食调查法是调查员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通过对群体或个体每天进餐情况,即对个体一天内的餐次、进食种类和数量等进行调查,再根据标准食物成分表计算出每人每日摄入的能量和营养素的调查方法。这种方法十分繁琐,且准确度有限。


从日常食物中准确地计算出摄入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来源:Pexel.com

盐阈法——粗略定性

盐阈法是通过患者自身感觉来测定盐摄入量多少的方法。将不同浓度的氯化钠制作成类似于口香糖一样的不同浓度的盐阈值口嚼片,当盐阈片进入到口腔后,将氯化钠释放出来,患者通过味觉感受盐浓度的淡或咸,患者能感觉出咸味的最低浓度即为患者的盐阈。

盐阈值分为1号、2号、3号和4号,数值越大食盐量越高。其值已与24小时尿钠法所测定的值进行对比,对于45~65岁人群,盐阈值2号就是超标,而对于>65岁高血压患者,盐阈值3号就是超标。

盐阈法是一种粗略的测量方法,可定性地反映摄盐量,适用于人群嗜盐(重口味还是轻口味)程度高低的粗浅筛选以及经宣教干预后嗜盐度是否降低进行测试,是一种简单、高效的方法。

总结

以上四种为目前所应用的盐摄入量的评估方法。其中,患者自行评价可用盐阈法,医师评价可通过24小时尿钠法、点尿法及膳食调查法。而钠摄入量的金指标是24小时尿钠法,不论是点尿法、膳食调查法还是盐阈法,都需要应用24小时尿钠进行验证,然后找出一个相对的盐阈值,并对患者进行适当的生活方式干预

参考文献

1.Lawrence JA. Salt intake, salt restriction, and primary (essential) hypertension. In: UpToDate, Post TW (Ed), UpToDate, Waltham, MA. (Accessed on January 20, 2022.)

2.Tan M, He FJ, Wang C, MacGregor GA. Twenty‐four‐hour urinary sodium and potassium excretion in China: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2019 Jul 16;8(14):e012923.

3.He FJ, Ma Y, Campbell NR, MacGregor GA, Cogswell ME, Cook NR. Formulas to estimate dietary sodium intake from spot urine alter sodium-mortality relationship. Hypertension. 2019 Sep;74(3):572-80.

作者:北京协和医学院 八年制博士生 梁思宇

审阅: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 陈适 副主任医师

编辑:凡拉明蓝

五年执医 三年模拟

精选每日一题

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患者降压宜选用


题目来源:贺银成执业医师考试历年考点精析

本期主播:凡拉明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