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繁星 | 史家胡同

 圆角望 2022-01-26

图片


初冬去北京,特地安排了半天时间,去史家胡同逛了一逛。
  
“一条胡同,半个中国”,说的就是史家胡同。这条胡同里,走出过很多历史名人。
  
胡同的24号院,如今被打造成了史家胡同博物馆,从前这里是凌叔华的故居。在这里,她度过了少女及青年时代,目睹了人世的复杂和庞大家族的明争暗斗。中年之后,凌叔华侨居欧洲,并于半百之龄写下一本自传体的小说《古韵》,描绘了她的童年生活及所观所感。
  
上世纪初,社交逐步开放,文人不定期聚会成为一种潮流,林徽因家的“太太的客厅”风靡一时,但其实比这个沙龙更早的是凌宅的“小姐家的大书房”。因为凌叔华热爱绘画,北京画会常将凌宅的大书房作为活动场所。
  
1923年2月,为庆祝苏东坡886年诞辰,凌叔华邀请了齐白石、陈半丁等著名画家,汇聚在史家胡同凌家大宅。他们饮宴谈笑,吃茶作画,共同合作了一小幅中堂《九秋图》,题词为:“九秋图,癸亥正月,半丁海棠,梦白菊,师曾秋葵,厔泉松,白石雁来红,养庵桂花,拱北牵牛红蓼,姚茫父兰草,集于香岩精舍,叔华索而得之,茫父记。”将来宾的名字悉数嵌入题词中,着实风流倜傥得很。
  
胡同的20号院,是北京人艺的摇篮之地。
  
上世纪50年代,这里是人艺演员的集体宿舍。1950年,老舍写出了北京人艺现实主义艺术传统的奠基之作《龙须沟》,这部话剧的导演焦菊隐,以及剧组的所有成员,都住在史家胡同20号院的宿舍里。还记得某年春节联欢晚会上人艺老艺术家们表演过一个节目《叫卖组曲》,各种各样的胡同叫卖声非常有趣。在史家胡同博物馆里,就有一个模拟胡同叫卖声的声音馆。戴上耳机,听一听老北京的各种市井声音,实乃大开耳界:卖布头的、卖香油的、卜算卦的、警哨声、驼铃声……有些声音连名字也没听说过,比如“唤娇娘”,这是一种铜鼓声,货郎摇晃着铜鼓专门卖雪花膏梳头油绣花针之类的女性用品,所以叫作“唤娇娘”。还有种声音叫“虎撑”,走街串巷的郎中用手指套着一个圆形中空的铁器(铁器就叫“虎撑”),摇之作响,谁家有人生病听到这个声音就会将郎中请到家里来看病。
  
胡同的59号院,可以说是近代教育的发端。1909年至1911年起间,此地作为游美学务处举行了赴美选拔考试,通过考试的学生即可使用“庚子赔款”赴美国留学。胡适、梅贻琦、赵元任、竺可桢……这些大名鼎鼎的历史名人,都是在史家胡同59号参加考试并通过后赴美留学的。如今,这里已经改造成史家胡同小学,延续了教育的事业。
  
史家胡同博物馆边上有一间文创店,离别史家胡同时,我在店里买了凌叔华的《古韵》,在扉页上敲上“史家胡同”的红章,还加盖了一枚凌叔华的头像章。抱着《古韵》,走在高高的老槐树下,打眼看史家胡同和其他胡同并无什么分别,它就像一位沉默而低调的隐士,只有走近它,才能感受到它深厚的历史底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