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语启示录147:忘食忘忧为哪般

 新用户17779036 2022-01-27

导读:

现在的孩子也很勤奋,但是不快乐,为什么孔子他老人家可以勤奋而快乐呢?我们今天绝大多数人的学习和孔子的学习之间最本质的差别在哪里呢?

想收听音频文件,请点击上面的绿圈

我们尊孔子为万世师表,那么孔子他自己是怎么评价自己的呢?在《论语》的述而篇里有这样一则,孔子自己给自己下了一个断语,我们来看。

01

叶(shè)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有一个人叫叶公,是楚国人。叶公见到孔子的学生子路,就好奇地问他说:你们老师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很简单的一个问题,把子路给问住了,他没办法回答。似乎三句话、两句话也说不清楚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因为圣人,他研究的是形而上的道理,有些思想和他的做法跟普通人是有差别的。但是子路回来之后,可能就跟老师报告了这个事情,孔子就给他答案了。

你怎么不说呢?你怎么不告诉他呢?说他这个人呐,学习起来,研究起学问来,都忘掉吃饭,都不知道饿。学问有了一定的收获之后,他很快乐,可以忘掉所有的忧愁,甚至他都不知道自己正在一天天变老。

02

读完了孔子对自己下的鉴定,我们就想问一个问题,很多学校的教室里边挂着一副书法: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现在的孩子也很勤奋,但是不快乐,为什么孔子他老人家可以勤奋而快乐呢?我们今天的学习,我们绝大多数人的学习和孔子的学习之间最本质的差别在哪里呢?

为什么我们苦不堪言,他老人家可以乐以忘忧呢?连饭都不想吃呢?这其中的秘密在哪里呢?孔子的快乐是从哪里来的呢?

要知道他老人家为了推行他的学说和主张,周游列国,可是碰了一脑袋包的,他怎么还能够乐得起来呢?

03

今天很多人都在热衷于学王阳明的心学,我建议所有想学王阳明的人先读一读《论语》,尤其读一读这一则。

普通人认为学习是件很苦的事情,但是孔子以此为乐,这告诉我们什么呢?

同样一件事、同样一件东西你喜欢它,你热爱它,它就显得非常可爱。如果你不喜欢它,你厌恶它,它就会面目可憎。

张三可能觉得物理很有乐趣,很爱学,李四就觉得物理怎么这么讨厌。物理本身既不美好,也不可恶,物理之所以能变得美好,或者变得可恶,完全是由人心的作用。

这说明我们的心对外在的人、事、物是有转化能力的。换句话说,我们觉得好和坏的东西,一方面取决于这个事物本身,但更关键取决于我们看待这个人事物的心态。

饥饿、衰老、忧愁哪个人不怕呢?但是孔子他老人家做起学问来,做了自己最喜欢的事情,他能把那一切全部忘得一干二净。

这不告诉我们心灵具有强大的转化能力吗?其实苦乐唯心,佛家的话就是:心能转境。孔子是圣人,他自我修炼达到了这个境界。

04

另外,孔子之所以能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还有一个关键,就是他在读书、他在做学问的时候,已经身心合一、高度关注。

人做事的时候,如果能够高度关注,就会达到人事合一的状态。孔子在读书的时候,应该已经是孔子是书,书是孔子。

人整个身心完全和书、和研究的学问融合在一起,生命所有的能量都聚焦在自己正在进行的事情上面,身心不二。

这就是王阳明讲的“知行合一”,其实不止知行合一,做任何事情要想达到更高的境界,有更好的造诣,都必须得做到人事合一。

书法家的作品,让我们看起来如神来之笔,那是因为他写字的时候已经忘我,人字合一。人就是字,字就是人。

甚至那些工匠能够达到出神入化的地步,也是做到了极高的专注,人事合一。其实这种人事合一,就是佛家后来讲的“无我”。

人一旦做到人事合一之后,就会有一种难以言表的喜乐,这种喜乐是从内而外生发的,它是不受外在的客观环境影响。

05

另外,孔子他可以乐以忘忧,最主要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的智慧已经到了,对命运给自己所有的安排,都不会再做心理上的对抗,他能坦然接受一切。

不是五十知天命吗?作为一个圣人,他的智慧已经告诉他,任何事、任何人、任何物都有双面性和可转化性

坏的东西后边藏着好,好的里面躲着坏,好和坏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这个时候对好与坏和各种变化,就可以坦然处之,自我的喜怒哀乐可以完全由自我来掌控。

所以,这一小段看起来非常非常简单随意的孔子的自白,对我们今天的人来说具有非常重大的参考意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