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语启示录170:曾子的三个忠告

 新用户17779036 2022-01-27

导读:

将孔子学说发扬光大的宗圣曾子,为什么在病重时告诫鲁国的贵族要注意日常的容貌、脸色和说话的语气呢?他为什么非要先强调“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呢?拥有权力和学术话语权的人应该做好哪三项日常修炼呢?

想收听音频文件,请点击上面的绿圈

中国人绝大多数都知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但却很少有人知道这八个字是谁说的。《论语》泰伯篇里有这样一则:

01

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

曾子他老人家得了重病,鲁国的贵族三桓之一,孟敬子,过来看望他老人家。

曾子说,这个“言曰”也有的解释为相当于自言自语,鸟将要死之前,它的鸣叫声音是很悲哀的;人临死之前,他说出来的话都是很有善意的。

一个君子最应该看重的三件事,是什么呢?

第一就是要让自己的容貌保持在庄重和严肃状态下,这样的话,就不至于让自己显得粗暴和傲慢;

让自己的脸色、仪态能够端正,这样的话呢,就比较接近于诚信;

说话的时候,语气、语调温和,就不至于让自己显得粗野和违背道理、天理。

至于说那些祭祀的仪式规矩呀,那会有专人去处理。君子不用过于放在心上。

02

读完这段我们知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是曾子他老人家说的。我们可以把曾子的三句话看做是他老人家的遗言。

我们知道曾子被尊为宗圣,也就是说,他是把孔子的学说、孔子的思想传承下来的人。

他老人家临终之前讲的这三点,我们也可以把它理解为孔子的真传。但是我们会问一个问题:

孔子的思想那么高深,为什么曾子他老人家在临终前只给我们讲了三件日常当中要注意的事情呢?非常普通的,为什么不高深呢?

这才是真正的心法。所有的大道理都必须落实到日常的那些小事上,小的行为上。

什么叫君子啊?在那个时代,更多的是指居于高位的人,统治和教化百姓的人。

一个君子,你内在的道必须用外在的德来体现。一个有道的人,他外在是有德的,他在待人接物方面的德,体现在什么地方呢?

严肃、庄重,既不随便也不粗暴,是居中的,恰到好处的,脸色和言语是温和的,既不过分冷,也不过分热。这就是“诚于中,形于外。”

你不管做多大的官,你不管有多高的学问,终究要去待人和接物,待人和接物你能够给人带来的感觉,是由你的容貌,脸色,说话的语气传导出来的。

我们可以把曾子的三个告诫理解为内在的真诚,君子的修养,要从待人的容颜、脸色和语气上面一点一点地修正自我。

用今天的话可以讲,这是真君子的三项日常修炼。而这三项修炼,还可以引用佛家讲的: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挨。

就是要随时检讨自己在人面前的形象,跟人交流的态度,说话时的语气。能够每天进步一点点,容貌端庄严肃,仪态脸色要正、要温和,说话也是一样。

一个有大德行的人,必须先从小的地方严格要求自己。

03

我们还要问一个问题,曾子他老人家为什么要强调“将死”二字呢?还把鸟拿出来说事?

我们可以理解为那个时代礼崩乐坏,而且他门下的一些学生也未必能够完全理解老师平常的教导。

他这个时候变得苦口婆心,想明确的告诉大家:

这是我最真诚的告诫,因为我已经快要离开你们!

这是最重要的告诫,因为我要离开你们!

这也是最后的告诫,告诫自己的学生,也告诫鲁国的当权者。

而且老人家特别强调,那些礼仪上的事儿,有专人管就行了,你就不用过于太在乎这些事情。

大家可要知道,君子是有权力的人,而权力是最容易让人上瘾的一种存在。

一旦拥有了权力,人也很容易自我膨胀,那些外在的仪式也很容易让人着迷,因此忽略了礼的本质。

老人家之所以这样强调,就是告诉有权力、有学问的人,要端正自己待人接物的态度,端正自己的内心。

端正自己的外在,再通过强迫自己端正外在来调教自己的内心。最终达到表里合一,用今天的话讲就是修好这颗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