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学启示录036: 曾子为什么要引用《尚书》“如保赤子”?

 新用户17779036 2022-01-27
导读
曾子论述“治国必先齐其家”时为什么要引用《尚书》中“如保赤子”四个字?他说“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和齐家治国又有什么关系?治国中的“君臣关系”和家族中的“父子关系”本质有何异同?父子和君臣之间的关系是如何强弱互补和转化的?
想收听上面音频,请点击上面绿圈
在《大学》的书里,曾子论述治国必先齐其家,他告诉我们:
孝者,所以事君也;悌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
也就是,我们需要用对待父母的孝道,同样原理去对待自己的上级;像对待自己兄弟那样,来对待自己的同事;像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样,来对待天下黎民百姓,对待自己的下属。
01
为了论证这一点,曾子继续引用了《尚书·康诰》中的话,《康诰》曰:“如保赤子。”就像保护你自己家的孩子一样。
曾子继续说: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
只要你内心是真诚地爱护天下百姓,虽然方法不一定100%得当,但是不会差的太远。
天下的女人哪有先学会生孩子、养孩子、照顾孩子之后,才去结婚的呢?才去嫁人的呢?
那么读了这段《大学》,我们要问自己一个问题,曾子引用《尚书》中“如保赤子”这四个字,想要说明什么?他为什么又说“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
02
咱们前面讲过,家是小号的国,国是大号的家,那么二者在强与弱、上与下两种关系上,是基本接近的。处理关系的原则,也应该是相同的。
治国中的官民关系,基本上等同于家族中的父母和孩子。虽然原理上是相同的,但是有一点区别.
父母和孩子之间是有血缘关系的,因为有了血缘这个纽带,父母对孩子的疼爱和关切,几乎是一种本能,而且呢,特别强烈。
但是在放大了的家,国中,官和民的关系是没有血缘和亲情的。做官的人,很难以发自肺腑地去爱民的,而百姓也很难心甘情愿地认可、拥护和支持执政者的意愿和方针。
虽然有血缘关系的这个差别,但是家族家庭中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与治国中官民关系本质上,完全一样,需要服从和坚守的法则也基本一样,都是强弱的相互转换、相互补充、相互需要和相互成就。
一个真正明天理的儿女,一定会在自己父母由强转弱,自己由弱转强以后,反转自己的角色,从当年被父母照顾和供养的受力者,转变为照顾和保护、赡养父母的施力者。
而当年强大的父母,也会慢慢地从施力者转变成受力者,无形当中形成了一个强弱和施力受力角色的转换。
这样的话,就能实现每一方的施力和受力对等与平衡,最后实现一个封闭的循环。
03
那么在国家治理的时候,原理几乎是一模一样的。国家机器和执政者不可能一直处于强势地位.
在老百姓贫困疾病的时候,需要得到政府帮助和爱护的时候,国家要发挥自己的强大,要向百姓施力。可是,一旦国家有困难,有内忧和外患的时候,就需要百姓的支持和保护。
其实这和父母与子女之间,力量与角色的转换,本质上是一模一样的。都是一种交换,都是一个力量在强大的时候,千方百计的保护和帮助另一方。
我们可以想想看,一个在力量强大的时候,千方百计保护和爱护百姓的政府,才有可能在国家遇到困难的时候,获得民众的理解和支持。
历史一次一次地证明了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这个铁律。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对等的,这个法则是超越时间和空间限制的。
所以曾子他老人家引用了《尚书·康诰》上的“如保赤子”四个字,就是告诉我们,告诉身居高位的执政者:
真正的大人、真正的君子对待百姓,就要像一些家里面父母对待自己亲生的孩子那样,无限地爱怜,悉心地保护和照顾。
04
只要拥有权力的人,能够有一颗爱民如子的诚心,态度上是端正的,方法上就不会太有问题了。
只要你心思放在百姓身上,时刻关注着百姓的疾苦,那么就会自然而然的找到方法。就算找到的方法未必是最好的,但是也不会差的太远。
核心的核心,关键的关键,是能有一颗爱民如子的诚心,这也是为什么曾子一定要引用“未有学养子而嫁者”。
大家想想看,一个女人一旦生了宝宝,便满眼都是她的孩子,很容易知道孩子需要什么?
而且可以为了孩子,毫不犹豫的牺牲自己的一切,母子连心便是这一切行为最好的解释,母心即子心。
如果官员能够视老百姓为子女,老板能将员工视作子女,则一切都会随着官员和老板的一念之变,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样他们会诚心诚意地乐见百姓的富足和快乐,乐见员工的成长和发展。
这样上和下之间,强和弱之间,就更容易形成情感和思想上的纽带,从而达到以心换心的境界,双方能够形成心灵上的共振。
研究《易经》的人都知道,员工、学员、下属都被当作子女来看待,我想这就是其中的道理。
其实曾子说“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其实就是想告诉我们,当权者最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颗爱民之心,其他的都是次要的。
这不就是诚意正心吗?不就是修心吗?不就是修身吗?诚意、正心、修心完了之后,去齐家。
有了齐家的能力,慢慢就可以治国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