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刚经启示录051:佛陀自己怎样无住相布施

 新用户17779036 2022-01-27

导读

我们现在一起精读《金刚经》化无所化分第二十五,先读经文。
01
“须菩提!于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
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即有我、人、众生、寿者。
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则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
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则非凡夫,是名凡夫。”
02
在前文,佛陀用超级夸张的比喻告诉大家,读诵、传播、信解、受持《金刚经》的慧报、福德能够大到不可思议,没办法计量。
接着佛陀又开始拿自己做例子,打比方谈体会,甚至像前面一样,说自己无法可说的时候那样,进行赖账。
佛陀说:
须菩提呀,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你们千万不能认为如来佛自己有这样的想法,我应当去救度众生。
须菩提,一定不能有这样的想法,这又是为什么呢?
并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固定不变的众生,需要由如来度化。所谓的众生,不过是暂时迷掉的佛而已,也只是临时假设的一个名词概念。
如果有众生,要由如来度化的念头,那么如来自己不就有了我和其他人、其他众生的心里分别了吗?不也就有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时间分别了吗?这不就等于有了我相、人相、寿者相了吗?
其实,佛陀的言外之意,能够绝对没有分别心,不着相,能离相和无住才是真佛,是真如来。
如果度众生的时候有分别心,着了相,心里在乎了,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如来佛了。
如来佛之所以被我们尊为如来佛,就是因为他做到了他自己所说的无住相布施。讲法度众生花了45年,但是不着一点,没有一点的分别心
佛陀下面又说:
须菩提,如来虽然嘴上也说有我,那只是为了帮大家理解修行的关键,而临时假借的名词概念,实际上并不存在一个绝对意义上的固定不变的我。只不过是智慧暂时未开的凡夫,认为有个自我的存在。
须菩提呀,其实所谓的凡夫,也不是绝对意义上的永远不变的凡夫。
凡夫和佛本性是一样的,是绝对平等的,也一样具有如来智慧,只是因为一时被迷住而沉沦,自我暂时不能觉悟而已,才被暂时命名为凡夫的。
03
读完了这段经文,也翻译了一遍,我们就会问,佛陀他老人家是怎么回事?明明自己说法说了45年,到头来不认帐,先说自己无法可说,这里又说自己没有众生可度,这是为什么呢?
这咋一看,很让人难以理解。他如果无法可说,后来为什么集结了那么多的经书?
他在世的时候和他涅盘以后,的的确确度化了很多人啊?你我今天不还在读他的法,受他的度化吗?他自己怎么能够不认账呢?
其实,这恰恰是佛陀之所以佛陀,我们之所以是我们的原因,这是我们普通人和佛陀的差距。
佛陀竭尽一生去度化众生,但是他做的是无住相布施。他在布施的时候,没有任何分别心,布施完了之后没有任何执着心,能够随时提起,又随时放下。
我们普通人是,该提起的时候,不一定提得起来,需要放下的时候反而放不下。就算我们偶尔去布施了,那也是有相布施。
所谓的有相布施,选择布施对象的时候,是有分别的。布施完了之后放不下的,渴望回报的,人家不感谢我们,我们会在乎的。
也就是说,我们普通人也有帮助别人、启发别人的思维,但是我们缺少足够的、充分的,像佛陀那样倾尽一生的行为。
而佛陀是无时无刻不在做度众生的行为,但是内心却没有一丝一毫的我度众生的思维。
他跟我们相比,彻彻底底没有了分别心,知道众生是未悟的佛,佛是已悟的众生。在心理上不会有任何的分别对待,自然也就没有了我们普通人因为分别心而产生的著相问题。
也就是,他一生做了很多事儿,说了很多法,度了很多人,但是在他心里没有一件事儿,没有一句话,没有一个人,彻彻底底干干净净,一片空灵。
04
佛陀的这一段话里面,还有一个非常非常关键的点,我把它概括为:我是一切烦恼的根源。
佛陀拿自己打比方告诉我们,平时大家在乎的、执着的那个所谓的我,根本上就是虚幻不实的,是时刻在变的,是注定要消失的一个存在。
如果我们执着了,在乎了,也就迷住了,就容易糊涂了,沉沦了。
我们100多斤这个能说能笑,能跑能跳的肉身,不是我们生命最最本质的存在。
肉身的内在,应该有一个操控这个肉身的主宰,这个主宰才应该是我们生命的本质,它超越了形象,甚至超越了生灭。
佛家称为真我,印度的外道还有一个神我的说法。至于真我、神我分别到底在什么地方,真我真在何处?如何描述,我没有这个本事说清楚。
但是《金刚经》我们已经读到这里了,已经快到结束的时候了,咱们至少应该理解佛陀的苦心。
我是个相,也要离,只要咱们一执着这个我,就等于执着了相。
有了我就有了人,有了别人,有了他人就有了分别。有了分别就一定会产生好恶,有喜欢的,有讨厌的。有了好恶,那我们这个烦恼就会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就会没完没了。
我们就做不到佛陀讲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我们也就没有办法真正的像佛陀一样开悟,领悟空性。
05
佛陀的话,咱们一下子不能完全理解,这也没有关系,但至少我们可以在读完《金刚经》之后告诉自己:
千万千万别太把自己当盘菜,那样是修行和开悟路上最大的障碍。
“我执”二字是修行和开悟路上最凶猛,最难对付的拦路虎,所以我们要想开悟度化自己,不能去找佛陀。佛陀告诉我们的只是方法,我们只能按照他的方法去自度,这是其一。
第二去掉分别心,如果一直太在乎这个我,这个概念越强烈,我们离开悟就越远。
什么时候“我执”这个意识弱了,我们才有可能更深刻地领悟佛陀的话,甚至也像他一样开悟成佛。
06
2013年11月26号我住在山东单县的一个酒店里,早晨起来读《金刚经》,读到这一篇的时候写了两段打油诗,放在这一讲的结尾,跟大家分享。
第一首是:
谁是凡夫谁是圣,
你我皆是幻身形。
世间万物刻刻变,
若不着相一身轻。
第二首是:
无人可度无人度,
你我何苦太糊涂。
无你无我无众生,
任他来去心无住。
凡是有形有相的东西,圣人也好,凡夫也罢,乃至畜生,都是暂时存在的,都是要消失的。
只要看懂了变化,不往心里去,不去跟注定要变的规律、这个事实,去做心理对抗,咱们的心就会自在,就会轻松,就会清净,甚至就会开悟。
《金刚经》读到这儿了,第一告诉自己,别太在乎自己。第二,让自己分别心少一点,再少一点。
不是不布施,而是能像佛陀那样做到无住相布施。碰到了机会,自己有能力,就去帮别人一把,就去搭把手。
但是,布施完了,要把它忘得干干净净,让自己的心清清爽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