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注于根本(垦令),聚焦于一件事(农战)

 树洞书社 2022-01-27


为什商鞅变法的核心目标是农战,为什么不像孙武,吴起一样直接发展军事力量,去征伐别国,来强大自己的国家?

虽然结局都是用武力迫使其它诸侯国投降,但是用的方法根本上却不同,吴起孙武是借用本国的财力物力来强化军事装备,并建立军事准则,再配合主帅的领导能力,去战胜对手。

而商鞅直接从根本上去看这个问题,让百姓想去打仗,只有打仗才能建功立业,才能衣锦还乡。而且只要去打仗你就必须完成相应的KPI,完不成整个小组都是要受罚的。

两军对垒,主帅的能力都高于普通人,精通兵法,是否能赢不只是《孙子兵法》讲的“道天地将法”,还建立在士兵个人意愿这个基础之上,拼到最后也许就是兵对卒的较量。

自古以来战场上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赢得一方就会掠夺对方城池里面的物资装备,来弥补自己的损失。

而决定长期的胜败关键还是决定于综合国力,拿战国末年秦国对战战国在长平之战中,双方都是举国之力,当时还有魏国韩国燕国齐国楚国等相对强国,为什么他们不去救援呢?

那时候赵国经过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改良,军事实力大幅提升,面对强悍的匈奴从以前的只能守战,现在也敢冲出去较量一番,自然面对强秦,虽然知道自身整体上弱很多,但众多诸侯国中也许只有赵国能够和秦国叫板了,其它诸侯国不想掺合任何一方,更不想得罪秦国,所以各国看着两虎相斗,谁胜谁败对自己都是有利的。

明着一对一对垒,赵军打不过,赵国主帅廉颇知道不敌,硬守城池,秦国来犯每次都被打退,然而赵王担心国内粮食无法这样支撑下去,四十万大军每天的口粮就像山一样消耗,秦国虽然也消耗很大,但是赵国和秦国相比,秦国要比赵国能扛得久,赵国拖不了,赵王急于一站定胜负。

廉颇既然不能出城攻击,那就换了一个没有带兵打仗的新人,虽然熟读兵书但最终还是落得一个纸上谈兵之人赵括。

赵王想出奇制胜,借用胡服骑射的优势发动突袭,赢得先机,但是秦国主帅岂是庸人,战神白起也因此落下被后人诟病,坑杀20万赵军,至此赵国再也起不来,一步步被秦国攻占至灭赵。

试问秦国为什么大战之后还能够快速崛起?继续它的扩张之路?

是国力吗?是军事实力吗?还是君主的意愿?

作为诸侯王想灭掉其它诸侯,除掉一切危险隐患是正常心理,但军事实力和国力却需要几代人的积累,在这个积累之上最重要的就是国法。

国法现在也称为宪法,这是立国的根本,这也是一切的根基,在这基础之上建立一套适合国情民情的法律,来治理国家,让这个国家越来越好,越来越强大自信。

而秦国通过商鞅的变法,经过几十代人的积累和拼搏,这几乎是任何一个诸侯国不能比拟的,其它任何一国都没有实力独自挑战,甚至魏赵韩三国都没有绝对的实力能够战胜秦国。唯一看到六国联合战胜秦国的战争就是魏国公子魏无忌主导的救魏行动。

魏无忌之后再也没有看到合纵战胜秦国的军事行动了,虽有:
  • 便河。


秦国不战而胜和其余六国战而认输又有什么分别?
损失的不只是土地还是士气?


为什么九国之师不敢攻秦,反而主动割地求和。不在于兵力不够强大,将军智谋不够,而在于其心不在一处,而秦国只有一个主帅,帅令则行,力量方向只有一个。所以秦国敢于直面挑战,关键抓住了那个一,其心一也,法制一也!


而商鞅变法的主要强国核心就是粮食从土地里面来,让所有人都去种粮食,不管是贵族也好还是商人也罢,一律种粮食,管控土地收取赋税。

其变法的重要措施是“利出一孔”,借鉴自于齐国管仲的《管子·国蓄》:

“利出于一孔,其国无敌。出二孔者,其兵不诎。出三孔者,不可以举兵。出四孔者,其国必亡。先王知其然,故塞民之养,隘其利途;故予之在君,夺之在君,贫之在君,富之在君。故民之戴上如日月,亲君若父母。”

百姓的出路太多,不利于国君的控制,如果百姓只有一个获利的渠道,君王只需要控制这一个谋生渠道,就可以垄断财富的分配和人力物力财力的有效调配,就能随心所欲地支配治下的民众。百姓的出路全由君王决定,百姓自然视君王为父母,感恩戴德。

对于个人来说如果本职工作没做好还不断的东张西望,左顾右盼就不会真正有什么成就,不断的把自己的精力时间分散用在其它毫无价值的事情上,这无异于谋杀了自己的财富和成就。

找到一件你擅长的事,并且了解其市场做价值分析,去调整方向,使足够的力气,花足够多的时间去砸出水花来,或者打一口井打的足够深让它冒出水来。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看见成效,才能一招制敌,这一招胜过别人的无数招。

垦令就是挖掘自身优势,农战就是坚持一个方向(难而正确的)。

专注于根本就是挖掘你的优势,立足于德行,坚持做一件难而正确的事情,一旦形成规模,它就可能产生足够大的价值。比如你看到的链家转型后的贝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