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小猫灰灰 舞凤空间 北京有这么一个寺庙,是民国京西著名的庙会所在地,是京城百姓进香求子求福、许愿还愿的地方,冯玉祥将军曾三次退隐于此,另外还传说顺治爷是在这里出家。 ![]() 半山有一个巨大的佛祖石头像,是北京最大的佛头 它就是北京石景山天泰山上的慈善寺,具体就藏在八大处山的后面,很清幽。 慈善寺,分为远山门、东殿堂、正院(西院)、东跨院、后跨院、东山坡五部分,有24处殿堂,100多间房舍,是道释合一的寺庙,建于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毁于大火和文革,重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 1. 远山门 远山门建筑群,由文昌阁、接引殿、卧佛殿组成。 寺庙进门售票处,即是文昌阁一楼,阁上二楼供奉文曲帝君。 ![]() 文昌阁 文昌阁后是接引佛殿和卧佛阁。 ![]() 接引殿和卧佛阁 远山门至主寺建筑群,相去一里许。从这望去,远处的庙宇,如仙境一般。 ![]() 远处庙宇 远处山上丛木中的佛祖石头相。 ![]() 丛木中的佛头像 北京最大的佛头。 ![]() 北京最大的佛头像 2. 东殿堂 正院门外的东殿堂。张恨水先生审编的民国初年的北京旅游指南中说“进山门后有七座小庙,号庙七,是乾隆游寺时敕建,按北斗七星方位排列”,指的就是这些。 北斗勺子头上,第一个就是观音阁,观音座下有一眼甘泉,称作大悲泉,泉水清冽甘甜,常年不竭。 ![]() 观音阁 庙阁一个挨一个,构成北斗七星的勺子柄,自南而北,依山而建,供奉民间诸神。 ![]() 小财神庙 依次为小财神庙、王三奶奶殿、弥勒佛殿、圣水泉、龙王庙、娘娘殿、火神殿、吕祖殿、马王殿。众殿、众神集中在一起,就如同现在的政府综合办事大厅,老百姓们,需要办哪件事,就来找哪个神仙! ![]() 众庙 此处回眺远山门,几处建筑成三面呼应。 ![]() 回头眺望远山门 3. 正院建筑群 正院建筑群由西院(佛教殿宇)、东跨院(道教殿堂)、后跨院(冯玉祥将军纪念馆)、东山坡(山上建筑景观)组成。 ![]() 东路道教殿堂 东路道教殿堂,依次为多宝财神殿、僧泉、三皇殿和斋堂。 三皇殿,供奉着伏羲、神农、皇帝,是人类始祖。 ![]() 三皇殿 多宝财神殿,供奉三位财神,武财神赵公明,文财神比干和范蠡。 ![]() 多宝财神殿 东路往西路看,那树木包着黄布大有来头,那是楸树,树龄约四五百年,每年农历三月十五前后开花,民间有“楸树开花,戴福还家”的俗语。 ![]() 楸树 西院佛教殿堂,正午的阳光下,叶影斑驳。这是另一棵楸树,在清朝,楸树被称为神树,每年都要从关外运来黄土培放树根下,以示不忘故乡。 ![]() 西院佛教殿堂 一个醒目的石盘跃入眼帘。 洋日晷,表盘中央刻有“1790”的字样,乾隆五十五年制作,中国日晷的形制,但表盘上刻的却是罗马数字样。为何在这里,至今还是一个谜。 ![]() 洋日晷 西院佛教殿堂三进,前是韦驮殿,二进正殿大悲殿,三进后殿藏经阁(伏魔殿)。 这是西院山门,额镌“赦建慈善寺”。 进山门是韦驮殿。在别的寺院,韦驮殿里一般前供弥勒佛、四大金刚,后是韦陀。这里不同,左旁是关羽、右旁是韦驮,两人共处一殿,弥勒佛则请到寺外,远远地另建一座弥勒佛殿。 ![]() 西院山门、韦陀、关公 二进大悲殿,是佛教殿堂的主殿,该殿于嘉庆五年(1800年)重修,殿内两壁镶嵌功德碑各一块,由满清的皇亲贵胄所资。大悲殿的建筑规制较高,殿顶为正脊龙凤砖雕,正面是双龙戏珠,背面为双凤戏牡丹,两侧山墙镶有镂空透雕的“墙芯花”各一个。 ![]() 大悲殿 从大悲殿回往山门处,眼前是精美的铁香炉,它的四角各立一龙。 ![]() 铁香炉 绕道香炉左边,铁龙跃入眼帘。 ![]() 铁龙 再绕到铁香炉右边,这个角的龙凸显在眼前,红漆未褪,铸造精美,下垂的铃铛似乎会随时随风摆动而响鸣。 ![]() 铃铛 匾题大悲坛,供奉千手千眼佛的地方,为密宗六观音之一,能够破除地狱道众生的三种障碍,寓意大慈大悲,法力无边。 ![]() 大悲殿 西路佛教殿堂,左配殿为达摩殿、地藏殿,右配殿为盂兰殿、圆通殿。 ![]() 达摩殿 4. 顺治爷隐居处 西路佛教殿堂,三进院藏经阁又名伏魔殿,它是慈善寺最吸引人的地方。大殿五间二层,原供“魔王老爷”的肉胎。据传“魔王老爷”为顺治皇帝,顺治帝在本寺出家圆寂。民国时期伏魔殿大火,将此楼化为灰烬,肉胎去向不明。 ![]() 伏魔殿 现在,进去就看见了顺治坐像,面向南头东地望着京城的方向,念念不忘京城之意。殿后壁墙上悬着顺治所作的七言“归山诗”。 ![]() 顺治爷 伏魔殿前的石香炉 ![]() 石香炉 西院墙外多通石碑,碑刻记载:慈善寺“例于每年三月之望,为古佛成道之期,远近村民、绅商学界、善男信女焚香顶礼者络绎塞途,感灵祈福者争先恐后……诚为一方香火极盛之寺也。从清乾隆年代起,如意礼仪钱粮圣会、上吉如意老会、鲜果圣会、放堂圣会等大型民间集会都在慈善寺举行,是旧时京西著名的庙会所在地之一,也是京西古香道从香山至妙峰山的必经之路。 ![]() 碑林 世事变迁,繁华落尽,仅有闲人,空余双犬。 ![]() 双犬 5. 冯玉祥将军隐居处 最后面名为“灵境”的东跨院,现被辟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冯玉祥将军事迹陈列室”。冯玉祥曾在1912年至1924年隐居慈善寺。他在慈善寺主要是读书、会友,在此接待过李大钊、张学良、孔祥熙、邓宝珊等各界人士。陈列室内有将军当年使用的卧具、桌椅、砚台、石磨、亲笔遗嘱、将军服等上百件遗物与老照片。 ![]() 冯玉祥将军纪念馆 将军戎马倥偬,南征北战的一生中曾三上天泰山,其一,1912年驻防京西三家店,多次散步到此并认为这一带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地;其二,1917年遭段祺瑞排挤后“称病”到此修养,在这里读完《七子兵略》,感觉“很有引起心得”,后下山讨伐张勋复辟;其三,在“北京政变”后,将军通电下野,上天泰山隐居,以示“消极”。 这里让人回忆起封尘岁月的瞬间。 这是将军居住的吕祖殿,门口包黄布的楸树为将军所种。 ![]() 将军的住处——吕祖殿 6. 山上 东山坡上有山神庙、天齐庙、玉皇殿等。 ![]() 山神庙、维修中的天齐庙 上东山坡,步过将军亭。 ![]() 上山路、将军亭 坡上,冯玉祥将军当年留下的阴文楷书石刻六处,分别为“真吃苦”、“勤俭为宝”、“耕读”、“淡泊”、“灵境”、“谦卦”,至今完整展现在石壁上。 ![]() 将军题字石刻 山坡上,有一处“罗汉崖”石刻,众罗汉各立于一米见方的石壁上,姿态各异,神采飞扬。 ![]() 罗汉崖 山崖上,释迦牟尼浮雕佛头,是由山上露出的一块万斤重的大青石雕凿而成,高4米、宽3.5米,仅佛唇厚即达半米,为北京最大。 ![]() 从另一个侧面拍的佛祖头像 我站在旁边,做个比对。 ![]() 我在佛前 山上,还有一座高耸的清代燃灯佛塔,佛印如此。 ![]() 清 燃灯佛塔 民间流传“顺治帝出家天泰山”的由来是:康熙年间,有一疯僧来到,后修成正果,朝廷赐疯僧为“魔王和尚”,因此慈善寺早期被称为“魔王和尚庙”。疯僧的肉胎与清世祖顺治极为相似,因此民间衍生出“顺治出家天泰山”的传说。 当然,顺治在此出家并非空穴来风,此地离京城近,风水好,比较隐蔽;其次,慈善寺虽是民间建筑,却存在某些皇家规制,比如大悲殿屋脊的雕龙与和玺彩绘;传说康熙也曾多次到天泰山拜祭,或赐匾额、或赐金帛,似乎也印证着顺治在此出家的传说。 冯玉祥将军所著《我的生活》书中提到:当年在慈善寺隐居时,老爷庙里有个乾巴肉胎,头歪歪地望着北京。问这是什么人?和尚附在我耳边低声说“这是顺治皇帝”,我笑了一下,明明又是和尚捣鬼,不知从哪里打听得顺治有出家之说,就造出谣言,愚弄百姓。 ![]() 天泰山 寺不在深,有仙则灵。何况这个寺足够大足够深,只是现今所知之人甚少。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提出,要推进大运河文化带、长城文化带、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的保护利用。慈善寺作为永定河文化带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古香道文化的重要地带,虽藏于深山,但散发出深邃之光。 在这里,回眸时光,再忆昔日繁华盛景,旧时熙攘岁月。 |
|
来自: 新用户8926AVU2 > 《《北京的寺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