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胡盼:心里住着孙悟空

 彳亍的浪漫 2022-01-28

在《王松舟讲语文》一书第44页的《难在修行》一文中,王老师对孙悟空名字做了详细讲解。

孙悟空在全书中总共出现过六个名号,分别是美猴王、孙悟空、弼马温、齐天大圣、孙行者和斗战胜佛。

美猴王、弼马温,意为心猿意马,说的是一个人修道,要真正降服和战胜的,就是自己的心猿意马,自己的任性和野性。也就是说要有定性,要能够定得住心猿,不让自己胡思乱想,继而这个也想要那个也想要,从心所欲。心比天高到最后却啥也做不成功。

还好,孙悟空是神,他没有因此失去性命,得到了改正的机会,那平常人呢?恐怕就没有这么幸运,也没有这样的实力和能力了。所以认清自己很重要,特别重要。

悟空、行者,说的是,要想修行得正果,光悟不行,没用;光行不悟,也没用。

由此想到了《论语》里“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和思考是每个想要进步的人必须要做的事情,是最终修行的基础,或者说是基础中的基础,就像盖房子要打地基一样。

地基不牢,地动山摇。或许对于别人来说无所谓,但是对于住在房子里的人来说却是极其重要,不知道哪一天就会发生什么意想不到又意料之中的事。

这些是在眼前的,能看得见的。而修行却是看不见的,行为、习惯、品德、修养这些都需要我们有好的,相应的这就需要我们努力地去践行。

要知道,任何一种都是需要付出太多太多努力的,都是需要经历千难万险、千山万水的,这个过程中会有太多太多的困难、问题、荆棘、苦难,战胜得了这些便会修行成功,反之则会失败。

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也是在修行,修那些我们特别需要但又看不见的行。

也因此,这时候叫做悟空、行者,是需要孙悟空在不断的前行中反复地去悟,在悟通后再继续行走,最后能悟出万物皆空的大道来。

有即是无,无即是有。

大彻大悟要修行,修行必须要经历,荆棘必然有苦难,苦难才能练就人。

齐天大圣、斗战胜佛说的是,圣为入世的最高境界,佛为出世的最高境界,无论入世还是出世,都要成就最高境界。

这是至高顶峰,是一般人到达不了的境界,当然也包括现在的我。

但是我愿意为之付出努力,努力地先打好基础,然后在不断地前行经历中通过思考悟出通行的道理,让自己的行为、习惯、品德、修养不断地提升,从而让自己离出世和入世更接近。

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我会一直在路上。

如此,便明白了我们每个人心中都住着一个孙悟空。只是有的人已经达到了齐天大圣、斗战胜佛的高度,有的还在悟空、行者的阶段努力修行,而大部分还是如美猴王、弼马温一般心猿意马。

我呢,正在心猿意马。

一下子我明白了自己为什么很多时候觉得自己“心如天高,命比纸薄”了,也明白了自己为什么这也想要那也想得到了,更明白了为什么自己每天的闷闷不乐带来的困扰了。

我需要的是做行者、悟空,需要经历如孙悟空一般的九九八十一难才能取得真经,才能做真正的斗战胜佛。

真经是什么?

是通过锻炼后的修行,是自己努力修行后改变的自己的行为和思想,是自己能温暖对待世界的心。

诚如苏东坡和佛印故事中佛印说的那样,心里想的是什么眼里看到的就是什么。只是,这前提条件是要有佛印一样的修行。

愿你我都愿意做悟空、行者,尽早踏过美猴王、弼马温阶段,最后在齐天大圣中来归斗战胜佛去。

2022.1.27.6.58完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